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2022-12-28李秋实
李秋实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00)
1、引言
体育作为人们身体锻炼的手段,目前已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体育消费的概念近几年也被更多的专家学者进行关注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也逐渐升高,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业余生活的选择,自身用于体育健身方面的消费也逐年提升。体育产业逐渐成为新兴产业,并有成为支柱产业的趋势。本文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目前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情况的统计,分析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器材、项目等情况,调查学生体育消费的关键部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同时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促进体育产业的长期发展和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的合理、科学化。
2、目前高校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
2.1、高校学生课外业余时间支配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学生课外业余时间的活动安排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同学们在课外时间的第一选择以集体活动或者单独休闲娱乐为主。例如,有些同学会选择在课余时间上网打游戏或者宿舍看书来消遣时间。也有一定数量的同学会选择进行体育运动,体育项目以集体项目为主。除了选择体育项目能够消耗一定的能量外,其他更多的娱乐项目消耗能量并不是很大。也有一大部分人群会选择美食、逛街购物、兼职锻炼等丰富多样的课外生活。
在高校学生里,男生和女生的课余时间选择呈现显著差异,女生更多选择购物逛街或者美食,而男生更多的以运动和网络游戏为主。
2.2、高校学生课外时间参与的运动项目
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女生和男生从性格、力量、耐力等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男生和女生在选择运动项目时也有较为明显的差别,男生更加喜欢对抗激烈、集体类项目,例如,篮球、足球、排球、跆拳道等。女生更喜欢一些对抗小或者无对抗的项目,例如,游泳、羽毛球、健美操。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男生和女生在生理、心理、思维等方面截然不同,男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更好,而女生的力量、耐力相对较差,但是柔韧性相对较好,隔网类项目及单独项目缺乏对抗,不容易受伤,运动负荷更加容易掌控。
2.3、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的频率
体育锻炼的频率除了有次数的要求外,每次的锻炼时间也有一定的要求,根据体育锻炼习惯标准,每次锻炼锻炼时间不能小于30min,且运动负荷达到中等水平以上才被认定为有效运动,以此标准来判断,高校学生体育锻炼频率并不理想,只有小部分同学能够达到每周锻炼3次,每次锻炼超过30min的标准。更多的学生是偶尔锻炼一次,且锻炼更多的偏重娱乐,以愉悦身心为主,起不到太大的锻炼效果。更多的学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锻炼习惯,只是在自己无事可干的时候才会选择参加运动。
3、目前高校学生的经济来源
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更多的用于购买器材、运动服等辅助设备,也有部分学生到健身房参与运动,这些是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项目。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学生有超过90%的学生经济来源靠父母定时给予,有少部分学生通过勤工助学或者兼职的形式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相比较靠父母给予的学生,勤工助学的学生家庭条件往往不是很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学生为了给家庭减轻负担才会自己打工挣钱,他们的体育消费能力相对较低。还有一部分同学通过自己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的形式来赚取一定的资金。总体来讲学生群体由于在学校,学校的很多体育设施都是免费的,因此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能力也是相对较低的人群。
4、目前高校学生体育消费动机
体育消费动机是高校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内部驱动力。高校学生属于比较特殊的群体,体育消费动机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将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分为:(1)信息型体育消费动机;(2)劳务型体育消费动机;(3)实物型体育消费动机。
4.1、高校学生参与实物型体育消费动机
实物型体育消费除了满足日常的穿着需求外,更重要的是能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相比较其他群体,显得都比较谨慎,更多关注的是体育产品的功能和使用价值。但也有小部分同学体育消费项目更多的偏向于运动健身,这一点也是同学们消费的重要项目,因为通过健身可以不单单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使自身拥有较好的身材,这是同学们用于体育消费的关键所在。还有一部分同学体育消费的项目是购买体育服饰,因为一些运动品牌的设计潮流感十足,更能够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要求。也有部分同学体育消费是为了娱乐,缓解自身的压力。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个人主见,看到周围的人选择什么,他就选择什么,从众心理严重。导致同学们产生从众的心理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同学们还是大学生,思想上还不是很成熟,在面临选择的境地时,容易产生从众心理,随波逐流;另一方面是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每个学生出生的环境有所差异,其接触的人也不尽相同,导致每个人的想法存在差异;一部分学生有攀比心理,购买体育产品,用于体育消费更多的都是为了攀比,为了显示自身的优越感。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部分同学的不良消费心理。
4.2、高校学生参与非实物类型体育消费的动机
非实物类型消费指的是眼睛看不到的体育消费行为,更多的指体育信息消费和劳务消费。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非实物型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运动健身、休闲娱乐、人际交往上。根据性别的不同,大家的选择有一定的差别,男学生更多关注的是个人兴趣爱好和休闲娱乐,女生更多的是兴趣爱好和追求时尚。男生和女生由于性别的差异导致大家在非实物类型体育消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4.3、高校学生体育消费信息的选择渠道
高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体育消费特别的谨慎,同学们在进行体育消费时会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信息获取,通过调查发现,同学们们获取体育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同学介绍、观看新媒体广告以及互联网查询等方式获得。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同学们的体育信息获取渠道,同学们通过淘宝、京东等购物APP能够及时广泛地获取更多的体育信息,为自己的消费选择提供了更为科学、广泛的渠道。
5、目前高校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现状
5.1、高校学生的体育观
体育观是一个学生对体育的思考和看法,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理念在全国范围的推广,高校学生的体育观也在发生着改变,终身体育的思想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的学子。更多的高校学生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水平,学校教育针对体育教育也由原来的通识教育逐渐转变为专项教育,更多的教育家和专家学者越来越能看到体育的作用和功能。
5.2、高校学生体育消费内容
(1)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结构。
通过调查发现,高校的学生用于实物型体育消费的比例更高,超过了半数,其主要包括运动服饰、体育器材、运动饮品、体育杂志。劳务型体育消费和信息型体育消费比例相对较低,其中更多的以健身运动和健康咨询为主。通过调查结果不难发现,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集中在购买衣物和运动器材上。这也与高校这一特殊群体特征一致,高校学生还没有自主挣钱的能力,更多的需要家长负责,因此在体育消费方面更加谨慎,一些非必要的体育消费一般不会大面积出现在学生这个群体当中。
(2)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频率。
体育消费频率指的是同学们用于体育方面的间隔时间。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高校的学生也更加重视运动健身,用于体育消费的内容和活动也越来越多,消费频率也越来越高。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频率能够看出同学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
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大学生在消费类体育项目和非消费类体育项目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差距,这也基本符合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基本特征,受限于自身的消费能力,更多的同学选择的是非消费类的体育运动项目。而且高校学生体育运动的频率不高,大部分学生的体育运动频率都在3次以下。与国家倡导的终身体育与全民健身有很大的差距,体育运动频率低导致同学们不能够享受到体育带给自己身体的变化,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对高校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产生很大的影响。同学们的体育消费也会越来越低,特别是非实物型体育消费。因此,引导同学们拥有正确的体育观,养成终身体育观念,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对于刺激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5.3、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水平
体育消费水平指的是高校学生用于体育相关产品的购买数量和花费。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高校学生对于体育消费的满足度。
(1)高校学生每月可支配的资金。
体育消费属于高校学生消费的一部分,因此,高校学生每月可以支配资金情况直接决定了用于体育消费的情况。如果一个学生一个月自行支配的资金高,才有可能在体育消费上有更高的能力。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学生大部分同学每个月可支配的资金在1000元到2000元之间。虽然高校学生还没有自主的经济收入,但是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也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保障,这也给予高校学生有充足的资金支配权。外加学校更多是非盈利机构,学校的衣食住行相比较校外都比较低,同学们都每个月都有足够的资金供自己选择。
(2)高校学生进行实物型体育消费主要方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体现在了购物上,高校学生作为青年一代,对于新时代的产物愿意接受,接受程度高,接受速度快。通过调查发现,同学们用于体育消费的主渠道就是网络购物,网店的兴起对实体店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更多的选择网购。其主要原因一是方便快捷;二是同样的产品质量,网上购物相比较实体店优惠较多;三是大学生在宿舍就能够体验到送货上门的服务。这都是同学们选择网络消费的客观原因。
(3)高校学生进行信息型体育消费的主要方式。
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学生信息型体育消费方式最主要的还是通过网络宣传,电视观看和实地观看分列第二、第三位,这一结果也和高校学生生活方式的变化有重要关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多信息的获得是通过互联网获得。
(4)高校学生进行劳务型体育消费的主要方式。
高校由于体育场地设施相对丰富,课程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这就导致同学们参与运动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以学校为主,学校能够为同学们提供更丰富的运动场地,而且场地对学生是免费开放的,少部分同学会选择校外的体育俱乐部和健身房,原因是学校的健身设备无法满足同学们的基本需求。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校学生对于运动的选择也越来越高。例如,冬天室外场地运动身体不舒适感增加,这个时候就想要选择一些运动比较舒适的室内场馆,即使花钱也愿意选择运动环境更好的校外健身房。也从侧面反应了“花钱买健康”的观念越来越被同学们接受。
(5)高校学生体育消费行为满意度。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体育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不管是实物型体育产业还是非实物型体育产业都存在一定的竞争。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学生在体育消费过程中对购买商品不满意的最主要原因是购买产品质量差,在学生消费能力水平内,购买的体育产品与自己的预期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从侧面也给体育产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群体,更多的体育产品要把重点放在产品的性价比上,生产物美价廉的体育产品供大学生选择。另外,大学生在进行体育消费时也要提高自身的理性程度,避免一些盲目的体育消费行为。
(6)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意愿。
消费意愿就是消费者购买体育相关产品的倾向性,通过调查显示有超过半数的同学还是有比较强的体育消费意愿,而且体育消费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反映了高校学生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潜在客户,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地开发和挖掘。这也符合我国体育发展的总体趋势。同时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的体育消费观消极,思想上没有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目前从国家到地方到学校对于体育高度重视,高校应积极引导高校学生拥有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引导同学们科学合理地体育消费,通过合理的体育消费提升自身的生活水平。
6、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
按照影响的方式不同,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主观方面影响高校学生的主要因素有个人兴趣爱好、个人行为习惯等;客观因素主要包含经济基础、价格因素、消费服务等多个方面。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影响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观因素排在前三位是消费观念、审美需求、兴趣爱好;影响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的客观因素排在前三位的是场地设施、课程设置、校园氛围。不同的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需求不尽相同,随着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体育产品不仅要追求质量和实用性,也需要在外观设计上下功夫,能够真正吸引高校学生的注意力,才能不断提升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反之就会影响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水平。
7、结语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高校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体育产业应紧跟时代步伐,研究时代青年,使青年能够支配的消费更多地用于体育方面,让体育消费成为高校学生课余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消费给同学们们带来的益处,积极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学会理性消费,能够从思想上真正重视体育锻炼,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能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用于对自身成长有利的地方,从而形成终身体育观念,充分发挥体育的运动育人功能,形成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让运动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