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音乐家李恩科的音乐教育活动考析

2022-12-28张涵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30期
关键词:音乐学生

张涵

(哈尔滨音乐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2022年,正值河北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回顾历史,其前身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在民国时期占有重要地位,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师资力量,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促进女性的思想解放。对此校音乐专业发展历程的逐步了解,触发了笔者对音乐系首届系主任李恩科先生的好奇,通过对其生平及音乐教育活动的梳理,深刻感受到先生的教学严谨、治学负责的态度,也正是因为李恩科先生的存在,推动了民国时期北方新音乐的繁荣发展和良好社会音乐氛围的形成。李恩科为河北女师音乐学系任职时间最早、影响较大的一位系领导。但是目前公开发行的资料中对于李恩科历史贡献记录较少,笔者翻阅大量资料,对其生平和功绩择要简述。

1 李恩科相关之概述

李恩科(Li En-Ko),字斌魁,天津人,生于 1894年。在清华大学同时专修经济与音乐专业,1918被选送公费留学,在美国攻读密执安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经济,取得硕士学位后,到纽约音乐学校学习音乐,专修钢琴、声乐与合唱指挥,1926年得毕业证书,是我国第一代学习欧洲美声唱法的音乐家。回国后定居上海全身心投入中国音乐教育,先后历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上海美专”)专门校务委员会委员兼音乐系主任、大夏大学教授、光华大学音乐教授、国立中央大学艺术学系教音乐职员、上海国立音乐院建院筹备组主要成员,初创时担任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声乐及英文讲师,1927年2月兼任事务主任、大学院审查教科图书委员会图画音乐手工组委员、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后因国立音专暑期学潮事件,李恩科坚定地站到学生一边支持学生去南京教育部请愿。于1929收到解聘通知,离开了上海音乐专科学校。1930年回到了老家天津,历任河北省立工学院、河北省立水产专科学校英文教员、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首届系主任兼声乐教授。

1938年北平沦陷后,日伪政府在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原址上设立伪国立北平师范学院,分男女两院,均有音乐系,学制仿日本。女院(北京女子师范学院)音乐系(科)由李恩科任主任,女校为专修科,学制5年,两院音乐系共有学生百余人。1941年11月两院合井改称国立北京师范大学,男女合系,学制4年,课程设置未变。李恩科任系主任,实权为日人宝井真一所等握[1]。但李恩科仍坚持中国音乐文化活动,举办个人音乐会等。抗战胜利后,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复校,重建音乐系,李恩科再次出任音乐系主任、教授。北京沦陷后李恩科仍坚守在北京开展音乐文化活动,直到抗战胜利。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10月10日、11日连续两天北平市艺术界于东长安街亚州会馆隆重举办了庆祝慰劳音乐演奏会,李恩科演唱了自己创作的《中华复兴》,众多音乐家也都参加了演出[2]。1946年8月任国立长白师范学院音乐系主任,于1950年因病逝世,享年56岁。

2 李恩科以教育为中心的音乐活动

2.1 上海时期

1926年正值高校音乐系科初创阶段,蔡元培“美育”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社会急缺大量音乐教师及专业音乐人才。李恩科回国后怀着崇高的理想和满腔热血投入到中国的新音乐发展中来。上海最初音乐教育的发展得益于民国初期的教育改革,受到西方文化思潮影响,上海成为近代中西文化的桥梁。1912年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中要求加设图画、手工、音乐等科目,为了普及美育培养师资力量便逐渐开设院校发展艺术教育。李恩科在上海多次与刘质平、潘伯英、韩传炜、傅彦长、张若谷等各学校音乐教授讨论音乐界发展方针。在上海美专除教授声乐钢琴外,兼教合唱课,音乐常识课程也由李恩科担任讲师,美专校歌也由李恩科配曲。其所著的《音乐常识》成为音乐系、艺术教育系一年级必修课程教科用书[3],音乐常识课作为中国音乐教育初期基础学科具有开创作用。李恩科还曾为上海美专老师刘诚甫所做中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本土音乐工具书《音乐辞典》[4]进行校阅、作序。从著名歌唱家喻宜萱和丁善德回忆中可以看出李恩科教学态度,“在教学中不仅钢琴演奏能力突出,且在声乐领域也有所建树。因在合唱课发现其唱歌天赋,不仅为其开设声乐课,还有意识地安排我在校内的联欢会和对外的小型音乐会上安排独唱节目,给以实践锻炼的机会”[5]。“在教课上也是以基础实践为主,上海国立音乐院新学期开始便让丁善德开始弹巴赫的创意曲。期终时,经李恩科推荐,丁善德曾去中西药房电台参加本院学生直播音乐会,担任钢琴独奏。”针对学生因材施教,为普及音乐教育,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锻炼机会,磨练学生意志,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学生及其音乐事业认真负责,有强烈的责任感。

李恩科本人也十分积极参加各种社会音乐活动,1930年6月7日晚四川路青年会举办了我国首场口琴音乐会,值得一提的是李恩科在会上进行了独唱表演。1928年11月27日举办国立音乐院周年纪念音乐会并请沪上音乐界及新闻界参加。还曾在孙中山同志4周年忌辰之际,赴大中华留声唱片公司灌制国民党歌留声话盘,两张共4面唱片由国立音乐院主任萧友梅指导,其中一面由周淑安、李恩科轮流演唱[6]。回国后的李恩科最先来到中国近代最为国际化的都市之一——上海,因课程改革需要大量专业音乐教师,为培养专业音乐人才上海开始建立专业音乐教育培训机构,学校呈现出全面加速发展的趋势。留学归国的学子们将自己所学所长全部投入创建学校、教书育人等工作中,李恩科正是其中之一。他开设音乐基础课程,意在提高学生专业水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国立音专开设视唱练耳课程,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国内专业音乐学校开设视唱练耳课程的最早记录。

2.2 天津时期

回到天津后就任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大学音乐系主任。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大学是当时全国女子师范教育体制最为完整的高等学府之一,在天津教育史及妇女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女性教育工作者,为教育战线输送大批人才,其音乐系颇有声誉。新式女子教育兴起,男女自由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音乐在高等教育各学科里面占有独立地位,河北女师音乐系意在培养中等学校的音乐师资,并提高国人的音乐水平。1931年为李恩科人生的重要机遇,他被河北女师聘为首届音乐系主任兼声乐教授,是音乐学系就任时间最早、就职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一位领导,为河北女师音乐系的发展建设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在校曾担任视唱、独唱、合唱、音乐通论、乐歌、乐理、和声学的教师。河北女师在20世纪30年代升格为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更换新校歌,也由李恩科作谱。

首先,为使学生重视国乐、热爱国乐,乐器课除开设钢琴、提琴等西洋乐课程外,也开设琵琶、二胡等并将其设置为选修科目,先后聘请王长清、冯特甘、陈振铎等优秀二胡家为二胡教师。西方教育机制对李恩科产生巨大影响,在女师课程设置上较为明显。他主张开设音乐理论、音乐通论、音乐欣赏、音乐史、和声学、曲式分析、对位学、作曲、合唱、视唱等专业音乐课程,推动了中国早期音乐学科的发展。还将科目划分为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注重基础练习,在专业课训练上采用小组教学法,按照学生个人的学习程度,钢琴2人一组要求每周练习12小时,副系为3人一组每周6小时,养成基本独奏能力。声乐2—3人在一组每周一次,副系为3人一组。除了必修课外,还须修满辅修才能毕业。除训练技能外要求学生具备音乐表现力,对于音乐有自己的理解。为培养学生基本学识与欣赏能力,1932年秋音乐系购置了一部留声机、中外唱片等用于音乐欣赏课中,购置百余种中英文兼备的乐谱书籍,意在了解音乐家作品从而在演奏中体现其真情实感。

其次,注重音乐实践。学校建有音乐馆,除教室外有练习室和小规模演奏厅,除正课外每周二练习演奏一次,每学期举行公开演奏一次,完全代表学生成绩,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天津音乐环境较好,还应天津广播电台邀请,每周演奏一次进行放送,意在提高市民音乐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河北省立女师学院音乐系师生多次主办音乐会,节目开始有简略说明,以资介绍,歌曲大多为中国作曲家所做,还有部分外国民歌,意在发扬民族精神及提倡歌咏艺术,传播新音乐,促进音乐发展。李恩科以身作则积极参加校内外表演,起到表率作用。如1935年2月2日在广播无线电节目中他本人的独唱作品有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的《夜曲》和中国作曲家赵元任所做的《卖布谣》《叫我如何不想她》[7],既向听众演唱了外国作曲家的作品,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作曲家的优秀作品,促进了新音乐的传播,起到了提升国民音乐素养的作用。在1934年国际音乐会中由李恩科带领并指导的女师学院18人歌唱歌咏队,由帕维诺夫夫人Mrs.Parfenoff伴奏,歌名分别为Guardian Angel和My Danjao,对两首外国歌曲进行演唱[8]。在国际音乐会代表中国学生展现风采,通过活动使学生的表演能力、演出经验得到大幅度提升,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从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提高了学校知名程度,促进音乐普及化、大众化,河北女师音乐系的成功为中小学提供优秀师资力量,提升我国基础教育水平,并间接提高国民音乐素质文化水平。

综合观察李恩科一生可以发现,他的所有经历都离不开音乐教育,音乐实践伴随他的教学生涯。与学生一起,丰富学生演出经验和音乐学识的同时,还注重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将音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同时具备优秀的技术与音乐理论,从而启发音乐人才、培养中等学校音乐师资力量,为我国音乐教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河北女师执教这一时间为李恩科音乐教育事业的黄金时期,他认为优秀的音乐教师才能造就高质量音乐教育,招揽名师张洪岛、陈振铎、陈德义、劳景贤、熊乐忱等,大多都是前国立音专“护院会”成员,毕业后都纷纷加入了河北女师音乐教师队伍。李恩科还曾担任南开大学学生音乐社团组织“音乐会”的专业导师,主要负责钢琴和声乐指导教学工作。与杨仲子发起平津音乐学会,邀请天津北平著名音乐家劳景贤、丁善德、刘北茂等共同商讨如何促进北方音乐教育发展。在教学的同时还坚持写作,文论与教育相辅相成。以20世纪30年代发表的论文为例,《研究音乐的途径》[9]《钢琴学习指南》[10]等这些与音乐教学息息相关。以《钢琴学习指南》为例,文章从学琴者、教师、练习方法、演奏的准备几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起到工具书的作用,另一方面,引起大家的注意,激发大家对于学琴的兴趣,论文为教学服务。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天津市文艺处举办的音乐界座谈会上李恩科曾说过“音乐要为人民服务,要有人民情感内容,作为一种反对统治阶级的武器团结人民发挥战斗性”[11]。不难看出李恩科先生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把音乐与民众紧密结合在一起。

音乐学系都在为如何搞好教学而努力,李恩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身兼数职,举办音乐会扩大影响力。为增强师生的音乐才干,李恩科带领队伍,不仅经常在天津举办大型音乐演出活动,同时还在假期去到济南、青岛等地进行远足旅行,公开演奏,颇得社会人士之称赞。音乐会的成功开展得益于李恩科的指导,演奏节目方面大多为师生合作,各色俱全,中外作品交替出现,实践丰富性兼备,节目单中印有歌调、歌词。票价为4角一张,学生半价,价格平民,不以赚钱为目的,旨在提倡音乐教育。去听音乐的人座无虚席,对于观众喜爱的甚至会重演一遍。因为种类繁多,音乐会非常受听众欢迎。这样的活动,只有女师学院音乐系这样搞过,在北方地区产生了较大影响,学生得到锻炼的同时增加了社会影响力。在其带领下,河北女师音乐系成为20世纪30年代河北地区音乐师范教育的典范。音乐演奏会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利用课外演出,经历社会人士的检验,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获得多方好评,对学校教育教学方法予以肯定。被认作完全代表学生成绩的演奏会,是学校中不可多得的表演。师生合作激发学生热情,学生可以在演出中进行自我思考研究,积累经验,是天津市不可多得的表演,被人们所熟知,在音乐界产生一定影响。

3 结语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对于李恩科的研究在目前并未受到重视,尽管在业界图书和文章中均有所提及,但相对于李恩科所做出的历史贡献来看是远远不够的。他将自己的一生几乎都奉献给了音乐事业,始终坚守在教育第一线,留学归国后把西方的教学模式、办学理念根据我国固有形式进行改造,为我国新音乐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了近代音乐教育发展与传播,对提升国民音乐素质起到重要作用。在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中做出了重要努力,所教授的学生遍布全国,为新中国音乐的发展和普及,做出了巨大历史贡献,是近代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起步的奠基人和见证人。

猜你喜欢

音乐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奇妙的“自然音乐”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音乐从哪里来?
学生写话
音乐
音乐
聪明的学生等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