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体育背景下青少年户外训练研究

2022-12-28叶帅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21期
关键词:户外运动体育训练体育运动

叶帅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体育系 福建 福州 350003)

阳光体育是我国教育部门和共青团中央共同发布的教育思想,主要是为了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在青少年户外训练中可以引入阳光体育思想,青少年体育训练活动的改革和创新非常重要。阳光体育背景下,不仅要重视青少年常规的体育训练,而且要加大户外体育运动训练。通过实践调查对阳光体育背景下青少年的户外训练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户外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法,从而提升青少年户外训练水平,促进青少年的发展。

1、阳光体育的内涵及特点

由于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青少年所处的年龄阶段具有自身的身体和心理特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可以促进我国的未来发展。近年来,面对青少年体质普遍下降的现状,学校要推崇“阳光体育”的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培养青少年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保证青少年具有良好的心态和精神状态。

阳光体育运动具有自身的特点。第一,阳光体育运动具有休闲性、趣味性。在户外运动中,青少年沐浴在阳光下,可以感受阳光的温暖,青少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户外训练,青少年在户外训练中可以放松身心。通过户外体育游戏,让青少年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阳光体育运动强调青少年对于户外体育运动的主体性,依托休闲体育特性,激发青少年的主体活动热情,通过兴趣支配青少年发挥体育潜能,从而收获体育训练带来的乐趣;第二,阳光体育运动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具有娱乐性、消遣性、人文性。青少年在体育运动中可以张扬个性、释放身心,不仅可以增强青少年的体育技能,让青少年强身健体,而且在体育运动中能够增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实现青少年的体育运动需求。

2、阳光体育背景下开展户外运动的功能

青少年的户外体育运动包括的类型比较多,包括登山、跑步、乒乓球、篮球、足球、跳绳、健美操等,青少年每天都要坚持户外训练1h,发挥自己的体育特长,促使体育方面获得突破和发展,在户外运动中挖掘青少年的体育潜力,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有利于发挥户外运动的功能,让青少年的心境更加开阔,有助于缓解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以下具体分析阳光体育背景下开展户外运动的功能。

2.1、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

阳光体育背景下,通过户外体育运动,可以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教师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征,开展户外训练项目,给青少年提供体育锻炼的机会,经过长期的户外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让青少年认识到拥有健康体魄的重要性,促使青少年养成积极锻炼的良好习惯。

2.2、有利于青少年放松身心

青少年面对沉重的课业负担,平时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户外体育训练中,让青少年走到户外,开展体育活动,让青少年感受阳光的温暖,有利于青少年对不良情绪的宣泄,有利于青少年放松身心,有利于调节青少年的大脑神经系统,有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可以降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2.3、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青少年的户外体育训练中,教师要在青少年的心中植入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学校可以结合地域特征,在户外体育运动中融入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挖掘青少年喜爱的户外运动形式和体育项目,在每个青少年心中渗透阳光体育的理念,让青少年感知户外体育运动的魅力,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户外体育锻炼的理念,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阳光体育背景下青少年户外训练的策略

青少年阳光体育训练的开展,鼓励青少年走进大自然,在阳光下进行体育锻炼,通过户外体育训练,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教师要鼓励青少年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和体育运动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户外体育训练项目。对于阳光体育背景下的青少年户外体育训练,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管理,对于新兴的户外体育项目,可以进行宣传和引导,让青少年接受新兴的体育户外运动项目,推动阳光体育背景下户外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从而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以下具体分析阳光体育背景下青少年户外训练策略。

3.1、学校要重视户外体育训练

学校要重视户外体育训练。第一,学校和文体中心要树立阳光体育理念,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户外体育训练的重要性,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思维观念,从全新的视角审视体育训练,从根本上改革体育训练,主动学习新理念和新技术,在青少年体育训练中融入新思想和新理念,根据现阶段青少年的户外体育训练现状,提升青少年的户外竞技水平;第二,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体育专业素养,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训练水平,从而推动体育训练的发展。体育教师要用专业的体育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区别专业体育训练和普通体育训练,让青少年了解不同的户外体育训练项目,根据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开展体育训练项目,激发青少年的体育训练热情。

3.2、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

应试教育环境下,青少年的体育课程占比不多,青少年的课堂体育参与度不高,导致青少年缺乏体育技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不高,这一现状需要改变。阳光体育背景下的户外体育运动,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建立学校体育和户外运动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青少年掌握体育基础知识,锻炼青少年的户外体育技能,我国青少年的户外体育运动处于探索阶段,阳光体育背景下,学校要丰富户外体育训练的内容,因此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育课程体系非常重要。户外体育锻炼,让青少年在户外体育操场上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可以带领青少年到辖区运动场和操场开展体育锻炼,户外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也会更加多样化,有利于实现课程训练目标。

3.3、科学规划训练流程

青少年的体育水平具有差异性,如果意识不到青少年之间体育水平的差异性,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开展体育训练,会导致产生很多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征和体育水平开展训练。

阳光体育背景下,户外训练中教师要对训练流程进行规划,从而提升户外训练效果。教师可以分析青少年的体育基础、身体素质、体育兴趣等方面的因素,认识到青少年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差异性,对青少年进行分类,教师在训练之前要按照青少年的性别、年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技能水平等因素进行分类,根据青少年的具体情况采取户外训练措施。教师要根据每一类学生的具体情况,科学规划户外体育训练流程,科学安排户外体育训练内容,制定适合每一类学生的户外体育训练目标,根据每一类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训练负荷,在训练中保证青少年具有良好的状态,提升各类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

3.4、采用多种形式的户外体育训练

第一,阳光体育背景下的户外训练主要是对青少年的爆发力、弹跳力和耐力的训练,通过训练可以培养青少年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根据竞技体育活动的标准进行训练,根据场地开展户外体育专项训练。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训练项目,采取不同的训练手段,包括拆分训练法、角色对调训练法、反复训练法等,采用多种训练方式,有利于提升青少年思维的灵活性,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质,有利于增强青少年对户外体育活动的热爱,让青少年在户外体育训练中感受到乐趣;

第二,为了检验青少年的户外训练成果,学校可以组织青少年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青少年开展主题运动会,运动会中可以设置多种户外体育项目,确保户外体育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有些体育项目需要青少年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完成,通过这些户外体育项目,可以增强青少年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主题运动会,可以培养青少年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凝聚力,让青少年在自由的户外运动会中获得成就感,感受户外体育运动带来的放松和愉悦。

3.5、组织户外体育比赛

学校可以建立户外体育俱乐部,让青少年关注自身的体质健康,青少年可以根据兴趣加入体育俱乐部,教师组织青少年开展户外体育比赛,有助于营造体育运动氛围,教师对俱乐部的体育活动要进行指导和监管,确保体育俱乐部体育训练活动的有序开展。学校可以根据户外体育俱乐部的场地条件,定期组织青少年开展年级联赛和友谊比赛,调动青少年积极主动参加比赛,促进青少年个性的发展。

体育俱乐部可以设置多元化的户外体育比赛项目,通过户外体育比赛,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可以激励学生的斗志,通过比赛活动,可以激发青少年的好胜心,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对于体育比赛中表现优异的团队,可以进行奖励,激发青少年对于户外体育运动的热爱,从而培养青少年的户外体育运动热情。此外,体育俱乐部内部可以设置特色户外体育训练项目,包括夏令营活动等体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勇于冒险、回归自然和超越自我的精神。通过一系列的户外体育赛事活动和特色户外体育训练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推动户外体育事业的发展。

3.6、注重户外体育设备的投入

对于青少年的户外体育训练,要注重户外体育训练设备的投入,保证户外体育营地设备充足,满足青少年的户外体育训练和比赛需求,为户外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场地设施基础,有利于户外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

新颖的户外体育运动项目刺激、惊险,由于户外体育运动具有冒险性,户外运动容易出现事故,在户外营地训练中,要保障户外青少年运动的生命安全。教师在体育训练中要给青少年普及户外体育运动的相关知识,对体育活动的运营采取安全保障机制。我国户外运动的技术和设备处于初级阶段,安全意识的欠缺对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会造成限制。面对这一现状,体育训练营地要做好安全保障措施,引进安全保障设备,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安全装备,保障青少年的户外体育训练的安全性。

3.7、加强户外运动的管理和政策引导

我国青少年的户外运动,可以借鉴西方的户外运动模式,对于青少年的户外体育工作要注重户外营地建设。政府和体育部门要根据阳光体育的理念,制定政策支持青少年的户外训练,通过政策引导加强户外训练的实施力度。

对于户外运动,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制定户外体育运动的管理条例,学校要贯彻国家的体育运动要求,注重阳光体育运动训练的落实,建立完善的训练模式,通过社团等方式开展体育运动项目,鼓励文体工作者和学校的体育教师,探索户外体育训练机制,在青少年体育训练中进行应用。在常规户外运动中,可以介入区域文体中心,开展多元化的体育运动项目,根据区域历史文化特点,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户外训练体育项目,让青少年在户外运动中感受地域文化的特色。

3.8、户外体育训练中对青少年的心理疏导

对于户外体育运动,简单的外部空间可以实现体育训练,教师要调动青少年积极参与户外体育训练,户外体育运动具有独特的魅力,可以凸显体育运动中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在户外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对于难度较大的体育项目会产生畏惧情绪,教师要对训练内容进行整合和调整,降低户外体育运动的难度。通过户外体育锻炼,不仅要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发展,而且要注重对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理疏导,培养青少年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青少年对于户外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通过户外体育训练项目,让青少年的思想和心境更加开阔。

3.9、建立户外训练考核和评价体系

对于户外体育训练,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保证体育考核的合理性。青少年的身心处于发展阶段,对青少年的户外训练要在专业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从多方面对青少年的户外体育训练成果进行考核,要对青少年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考核,注重考核青少年的训练过程,将过程考核和阶段性考核相融合,使考核结果更加公正、合理,通过科学的考核体系,可以反映青少年的户外运动训练成果。

阳光体育背景下,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户外训练评价体系,户外体育运动可以采取教师评、学生评、家长评的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可以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评价项目包括:户外体育训练中青少年的兴趣、青少年的参与度、青少年的户外体育理论掌握情况、青少年的体育技能掌握情况、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情况等。通过综合性的评价,教师可以及时发现体育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评价反馈及时改进训练过程,在户外体育训练中,给青少年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确保户外体育训练的有效开展。

3.10、开展家校合作

阳光体育背景下,对于青少年的户外训练,要开展家校合作,让家长意识到户外体育训练的重要性,在家校合作中要增强家校交流,教师和家长要互通信息,家长对孩子的户外体育训练可以发挥影响作用,家长要支持和配合学校开展的户外体育训练项目,培养青少年参与户外体育运动项目的主动性,教师可以联合家长带领青少年参加户外体育活动。此外,教师给青少年布置的户外体育运动项目,家长对孩子的户外体育运动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通过家校合力,使户外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更加有效,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终身户外体育锻炼的意识。

4、结语

综上所述,阳光体育背景下,根据青少年的户外运动需求和地域特征,让青少年掌握户外体育理论知识,同时要加强户外体育训练,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分析阳光体育的内涵、阳光体育背景下开展户外运动的功能,阳光体育背景下青少年户外训练的策略包括:学校要重视户外体育训练、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科学规划训练流程、采用多种形式的户外体育训练、组织户外体育竞赛、注重户外体育设备的投入、加强户外运动的管理和政策引导、户外体育训练中对青少年的心理疏导、建立完善的户外训练评价体系、开展家校合作。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提升阳光体育背景下青少年的户外训练水平。

猜你喜欢

户外运动体育训练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冬季户外运动
高校体育训练中如何培养兴趣探究
体育训练中的兴趣与培养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户外运动自然资源分布及其区域开发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呆呆和朵朵(13)
高校户外运动课风险管理探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