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技体育对大众体育的影响研究

2022-12-28唐必勇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竞技大众体育

唐必勇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2)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年轻人是一个国家的财富、生产力和竞争力,也是一个国家的中坚力量。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实施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如今我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需要培养既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又有健康身体、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21世纪建设者和接班人。

1、国民体质的提高停滞不前

1.1、区域不同体质存在差异

在体育强国的方针下国民体质下降的趋势并没有显著的改变,学生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虽然在同步增长、同步改善,但是改善的速度非常缓慢。学生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的同时,身体素质却呈下降趋势。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还在持续不断的增加,视力不合格检出率也居高不下,尤其城区学生,这也许是由于城乡教育差距或者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所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发展缓慢,结果令人担忧值得我们每个家庭、学校以及整个社会的深思。造成国民体质下降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2、经济发展,饮食有很大的提升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优化,于是不断地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此类揠苗助长的催生长方式使青少年的营养过剩,导致超重或肥胖,最终导致体质下降。特别是肉蛋白等食物的丰富,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交通工具以及生产方式的转变,使肥胖等问题日益突出。热量摄入过多,尤其是高脂肪饮食是造成肥胖病的主要原因。脂肪进人血液后,一部分通过氧化而供给身体活动所需要的热量,一部分作为细胞的组成部分,还有一部分转化为其他物质,多余的便进入人体储存起来。如果吃得太多,机体所摄取的热量超过正常的消耗,食物中的脂肪进入脂肪库储存的数量就会增多,从而形成肥胖。

1.3、各方面的压力不断地加重

升学压力的重压之下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课余休闲时间过少,体育活动的时间就更少。多数家长只关注孩子现在的成绩好坏,没有用长远的眼光看孩子的全面发展忽略孩子的体质健康。孩子的周末只是从一个学习班赶往另一个学习班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他们根本没有闲暇时间去运动场锻炼身体,再加上现在手机游戏的风靡,因此学生锻炼的时间是不达标的从而导致了体质下降。

1.4、意外伤害事故处理

体育活动潜在的意外伤害事故处理起来很棘手,尤其是遇到一些不明事理的家长,如果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起来更是纠纷不断,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不管是在体育课上还是运动会或是课外体育活动中,难免出现一些意外伤害事故处理过程中老师和学校都会牵连一些责任,因此学校许多体育活动开展起来会畏首畏尾,特别是一些同场竞技、对抗性强、激烈的体育项目;对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的一些活动更是难以开展,因此间接地加快了体质下降的速率。

2、大众体育运动目前在我国的现状

2.1、大众体育发展停滞不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已经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于是众多的室内体育健身俱乐部也应时而生。在我国的东南沿海的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体育俱乐部已经较为普遍,为促进大众体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因为多种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影响,还是有许多人的体育健身意识不到位,只停留在嘴上说说并没有实际的行动。只是喜欢观赏一些体育精彩的体育赛事,对待体育健身运动的态度和意识与行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欠缺现象。

2.2、大众体育的人群结构存在差异

根据大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员受地区差异很明显也受年龄的影响,比如说,在城市里多为老人或者在校的学生,然后中青年则相对比较少。在我国的实际社会中,身强力壮的青壮年,20-5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是参加运动锻炼最少的人群,因而造成了我国目前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分布不合理的现象。

2.3、地理条件导致大众体育发展不均衡

我国仍然是处于发展中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西部整体落后于东部,沿海农村落后于城市,因此东部及沿海地区的城市参加体育健身运动的人也普遍比西部内陆地区的人数多,所以使西部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比较偏远落后的地区的人们根本没有体育锻炼意识。

2.4、缺乏具有较高专业素质技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大众体育发达的国家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和配备都十分重视,例如,有数据统计显示发现日本的社会指导员的人数达16400人,相当于每一个运动场地就会配备有将近3个社会体育指导员。而反观我国专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还极为有限。

2.5、大众体育的组织形式不够严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的体育锻炼参与意识提高,但是没有系统的组织。例如,现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欢的广场舞以及健步走,这些大众体育项目都是人们自发的集合在一起,时间和地点都比较随意,没有严密的组织形式并且没有科学的热身和放松活动。可能用餐后不久就进行体育锻炼,也有外面是黄沙天气还执着的去室外锻炼等,这些不科学的锻炼方式与健身习惯不仅不能起到锻炼的效果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带来一些危害健康的弊病。

3、竞技体育在大众体育中的潜在优势

3.1、竞技体育成熟的训练模式

竞技体育经过长足的发展,在教练员与许多专家的不懈努力下,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成熟的训练模式。形成了包括力量、耐力、速度训练等有助于运动员承受大强度负荷训练的模式也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

3.2、有利于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

成功的体育教育不应该单一地注重身体素质的培养更应该关注心理品质的培养,磨练意志品质,培养永不言败、锲而不舍、不断进步、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坚韧的意志是要靠自觉确定行为目的,然后进行自我约束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过程。

3.3、注重培养合作精神

体育作为一项竞技运动承载着培养竞争能力以及不服输品质的重担。不仅如此还要培养合作意识,因此在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还要让他们学会合作还要教会学生学习和发扬奥林匹克精神。要善于引导学生成立体育兴趣小组或者体育社团,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毕业之后也会更好地引领大众体育的发展。

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要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的精神。学校是竞技体育的主要举办场所之一,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在学校教师的教育之下,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规则意识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3.4、注重培养规则意识

竞技体育运动它具有一定的规则约束需要合作、规范、有序的开展。因此学校体育教育要身先士卒让学生养成规则意识。从小就自觉遵守社会基本公德和体育竞赛规则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失去公平的竞争就失去了体育的本质意义,从而丧失了教育的意义和体育的生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出了校园之后也能更好地引领大众体育的发展。

4、竞技体育对大众体育的促进作用

4.1、对传统健身方法的指导作用

竞技体育训练的方法主要是利用走、跑、跳、举、投掷、攀爬等方法克服阻力、重力身体位置发生位移或者是身体之间的互动,提高骨骼、肌肉、关节等承受负荷的能力来提高机体各种系统的水平以达到改善神经系统活动的均衡性,最后达到让机体对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有较强的适应和应变能力的目标。

4.2、对传统健身理论的完善作用

竞技体育的理论与我国传统的健身方法理论蕴含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竞技体育当中认为竞技活动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古希腊,在当时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具有强健的体格和那些豺狼虎豹做斗争,因此,从那时候起他们就非常欣赏强而有力、充满活力肌肉发达的躯体以展示肌肉的线条与轮廓为美为骄傲。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则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损坏,因此以人的“精,气,神”为锻炼方法,以静态为主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养生目的,我国古代的健身理论认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而达到健身的目的。竞技体育理论认为,重在超越显示外表以肌肉锻炼为主喜欢去挑战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而达到身心愉悦,锻炼身体的目的。因此两种不同的文化理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健身方法,竞技体育文化理论认为生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传统健身则相反认为生命是静态过程。前者认为人体的外观运动是宏观的,肉眼可见的,重点是借助身体运动来锻炼身体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后者的理论认为人体的内在运动是微观的,肉眼见不到是以修炼内在的精气静态健身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4.3、促进传统健身思想的转变

文化冲突的背后是竞技体育思想对传统健身思想的抨击,具体含义是由于文化的积累、交流、传播、结合而引起的新文化更新和旧文化改变的文化变迁的过程。东西方文明这两种文化之间总是相互冲突、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扬弃、相互改造、相互吸收的。我国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接触可以追溯到比较久远的年代,早在明清时期就比较频繁了。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伴随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人们不得不正视竞技体育文化与健身思想,使竞技体育文化成为影响我国健身的发展重要因素。

5、如何利用竞技体育完善大众体育的实施路径

5.1、构建校内外一体的体育传播方式

为了体育文化的传播可以建立专门的与体育文化有关的海报专栏、广播站、体育文化墙等。体育与其他项目不一样,旨在重视人的切身体验,通过体育项目、趣味活动等项目让人在实际当中切身感受体育的魅力从而得到参与者的认同,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加速体育文化的传播。学校体育应该认真的进行体育项目的学习不可马虎大意地进行传统的放羊式教学。校外大众体育的兴起与发展像广场舞、健步走、马拉松、冬泳等等项目的逐渐被社会所认可也越来越多的人踊跃报名参加。还可以与网络直播平台合作多举办一些有意义的闯关类的体育活动,邀请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并在网络直播平台进行直播。这无形当中就构成了一个校内外一体的体育文化传播方式。

5.2、展开开放式的体育竞赛活动

多举办 “全民体育”、“全民马拉松”、“全民越野赛”等公益活动,邀请社会各界热爱体育活动的人士积极参加,可以设立一些奖项从而提高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校体育经常开展一些趣味运动会活动,学校里就要重视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从小就养成热爱体育的习惯,树立良好的人体形象。社区与社区之间可以举办一些开放式的体育竞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大众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而且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团结邻里的目的。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1)我国国民体质的持续下降需要科学有效的健身方法,竞技体育的发展从规则、运动原理和训练模式都提供了较好的选择;

(2)我国传统养生手段单一,且局限性太大,而竞技体育对健身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并有明显的量化对应关系;

(3)现有的学校体育教学体系,更多沿用竞技体育的器材、场地、内容和安排体系,有利于在大众体育行业普及和推广竞技体育项目。

6.2、建议

(1)改变旧思想观念,将我国传统养生的思想与竞技体育思想相结合,形成新的大众体育养身思想;

(2)有效地将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方法与竞技体育的训练方法加以融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符合我国国民体质现状的健身理论体系;

(3)从思想上做出改变,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为大众体育服务。

猜你喜欢

竞技大众体育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大众ID.4
上汽大众
我们的“体育梦”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