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公益体育”形式带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的思考

2022-12-28詹粉密张爱华通讯作者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公益民族传统

詹粉密 张爱华(通讯作者)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公益体育:“公益”即公共利益,是指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所谓公益体育是主要着眼于社会公共的福祉和利益,以非赢利为目的,为整个社会所提供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体育产品或者服务。公益体育是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注重于在“公共领域”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思想导向型,对人们的体育态度、体育价值观和体育认知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我国目前的公益体育发展主体分为政府主导型、民间自主性和企业自主性,而政府主导型对我国公益体育活动的开展起着引领全局的作用。我国最初的公益体育形势以公共体育为原型。新中国成立初期,不收费、免费提供给群众锻炼的场所是其萌芽阶段,在这一时间段,中国百废待兴,以社会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民众生活与体育挂钩也甚少,而公益体育也未曾有过太大发展;自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大,后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公益体育有了初级发展,逐渐进入群众视野;进入本世纪末,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不再单纯的追求物质满足,开始注重身体健康、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使我国公共体育投入再创新高,公益体育发展进入成熟阶段;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小康建设任务,在发展进程中,体育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物质基础,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二五”时期,我国继续推动文化使用发展,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且明确提出坚持发展公益体育文化,满足社会对体育服务的需求。对此,不仅仅有国家政府对公益体育的支持,也衍生了大量社会组织与群众的广泛参与,加快了我国公益体育的发展。

1、公益体育发展现状研究

就目前发展而言,我国公益体育发展越来越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支持,其占比最大的发展形式有:体育基金会,主要业务范围是自主体育场馆设施的建筑以及体育设备的购置,或组织各类公益性体育活动,而其基金来源于各类企业或个人的捐助和国家政府的支持投入,其公益性强,受众广泛;其次是有国家、政府主管的体育局等体育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的体育活动,这类活动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群众参与有限,大多目的在与宣传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以及对优秀运动员的挑选和培养;再者是私有企业以及各类俱乐部开展的社会公益性体育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娱乐性以及一定的商业性。这些公益体育组织构成了我国整体公益体育的形式。为促进公益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不少国内外不同领域的学者就公益体育发展的价值、意义、发展对策等进行了大量研究。我国公益体育发展起步晚,发展缓慢,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发展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徐朝霞(2020)分析了美国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公益创业模式特征,提出了对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启示;刘慧(2016)探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公益精神的培养,得出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公益精神十分欠缺,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对其功能认识不足、培养方式不合理、重视程度不够等。培养公益精神推动社会现代化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的动力;余宏(2014)在社会体育活动发展的未来中指出要使公益教育与指导转门化、加大社会体育专业公益教育与指导人才的培养挖掘公益潜力,提高政府的支持力度。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以其传统的特色性、民族性、亲和性以及自身趣味性深受大众喜爱和易接受,如今现代体育项目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存,如何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发展关系是实现我国体育强国目标的一个关键点。潘红玲(2013)在其文中指出目前社会公益体育服务中存在“服务模式单一、服务标准参差不齐,服务过程损耗得不到补偿、且建设和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冯火红、刘晨晞、王永顺(2012)对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政策调整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存在政策规范侧重于培训与审批,而使用政策缺失、激励机制不健全,使用效率低等问题;国利、杨永刚、蔡春娣(2011)就我国体育公益媒介的传播现状分析得出我国公益体育发展起步晚、发展滞后,且在传播媒价和渠道上存在公众认识参与不够,企业、媒体参与不足,资金人才匮乏等问题,导致在面临巨大社会多元一体体育需求下、公益体育事业迟迟得不到有效发展甚至出现停带现象。

2、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是形成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不少民族体育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以及传承性,这主要得益于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本民族的地理环境、民族性格以及精神信仰。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本身存在局限性,相关政府部门关注度不高且受现代体育项目的冲击,很多民族传统体育已面临失传的风险,在体育强国背景下实行民族体育保护势在必行。屈植斌、高会军、李延超(2019)研究认为文化认同、技术体系、民族习惯法、精英流动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路径与方式变迁的内引力量,国家政策、环境生态、经济发展,文化冲突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方式裂变的外部要素。在内外力的作用下,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部分民族传统体育已经消亡或频临消亡的局面;在全球化浪潮下东方文明被西化浪朝侵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逐渐附属于现代世界体育,再者随着政权更替,社会经济变革与人文习俗的变化,不少民族传统体育逐渐被时代淘汰,成为了历史的记忆。在国家政权的关照下,通过史志撰写保存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知识、图谱、历史文献,再通过对比参考采用现代技术还原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动,梳理其发展轨迹与研究发展政策;进入新时代的民族传统体育,应顺应时代及时做这调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要充分保持其民族特色,提炼民族符号,培养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形象,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作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政建随时间不断创新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保传统体育政策发生重大调整,对后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各地各级政府成立了民族事务工作机构,管理民族体育;“文化大革命”期间、民族政策受重创,导致部分仪式性传统体育萎缩甚至消亡;改革开放后,国家与地方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修正完善,促使民族传统育得到空前发展,取得了不朽成就。

3、“公益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融合分析

3.1、传播弘扬相融合

民族传统体育与公益体育其融合过程是领域内相互协调关联的过程。此过程是与公益和民族传统体育融合过程中作用于传播效益的过程,也是传播效益不断反作用于公益与民族传统体育融合的过程。首先公益事业具有慈善性和社会性,是吸引社会关注的核心力量,而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象征的公益民族传统体育对社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新视野下的创新品牌效益拉动社会公益投资,吸引外来技术、人才、资金的注入,增大了对公益体育的社会支持,同时也在无形之中打造了品牌知名度即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体育事业的发展。

3.2、价值创造

体育是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事业要以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公益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其根本出发点也是人民和社会的利益,即根据当今社会对体育文化的需求,截取具有融合意义的文化演出、体育竟技、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价值活动,按照渗透、融合、传播、发展的方式进行价值体系的重构。社会公益的投资实现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举办开发,同时衍生了产业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形成了具有价值增值能力的品牌、知名度及相关创新战略的并系链。例如,在餐饮、娱乐、交通、体育产品产业的规划开放,产生了互动效应,形成了知名社会企业投资民族公益体育的开展,而民族公益体育为社会企业提供销售传播渠道的互利模式,共同打造了双方的知名度。

3.3、融合效应

公益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存在关联互补,也反映了二者具有协同发展实现利益双赢的可能性,二者的融台需要在社会体育需求、传播渠道与技术进步等因素的推动下发展。首先公益体育对民族传统体育创造了不同的传播平台,提升了文化层次与背景,对民族资源的内涵、种类、数量都具有提升效应;其次,公益体育对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引领和扩散效应,公益传播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载体和传播渠道,拥有具大的发展潜力,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空间的扩大,文化效益的提高等方面有着推动作用,而民族传统体育与公益体育的融合吸引着资金的注入,催生了创新产业的形态,满足人们对不同文化市场的需求。

4、“公益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路径探索

4.1、宏观调控与微观指导并存

宏观调控,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战略,在发挥市场机制调节配置资源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辅之以行政手段干预和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自觉行为。微观指导,是政府为了维护公众利益,依据法律和法规,以行政、法律和经济等手段规范和限制市场中特定的市场主体活动的行为。在公益体育的发展中,国家政府的拨款、各类捐款募资以及社会商业的投资等,最终会募集数额可观的公益资金,资金的流向会直接导致公益体育的发展效益,体育设施的建设,体育器材的购置、传播渠道的开发、竞技体育的开展等都需要资金的注入。借鉴国外成熟的慈善体系与良好的公益氛围,例如,英国伦敦马拉松公益活动,由社会民间非营利组织举办公益体育,政府负责宏观调控,这些民间组织具有自己的公益机构,且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和完整的监督机制。这样一来,能够很好地确保善款的流向,且有政府的指导参与,社会影响力大,调动潜力大,民众参与力度大,促使公益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融合发展效益大。

4.2、体育人才与民族人才并存

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各职业人员的过度饱和,使得很多体育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问题。而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缺乏社会的关注以及现代体育和科技的冲击,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逐渐没落,掌握传统体育技能的民族人才越来越少。因此,一是通过派遣志愿实习生的方式,不仅向民族地区输入相对拥有专业体育知识的人才同时也为大学生谋取了锻炼与提升的渠道。在实习过程中,国家政府以及学校给予适当的补贴帮助,提高其积极性;二是加强对社会民族体育精神文化的凝练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鼓励民族体育人才向全社会传播交流民族体育项目,设立民族体育院校或民间组织,吸引民众学习传统体育,提高民族文化认同,增加民族间的感情和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促进民族团结。总而言之,促进民族体育与公益体育回归本源,将资源配置到发展的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满足民族体育与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着力构建和完善民族体育与公益体育融通路径;另外人是民族乡村的主体,民族精英人口流失是民族体育衰败的最主要表现,公益体育、民族体育弘扬发展离不开人,特别是人才,要促进民族体育保护与公益体育发展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有文化、有技术、有管理的新一代人才,公益体育发展、民族体育传承反过来又能吸引更多从民族村外出的人回村定居发展,从而提高乡村民族知名度,加快民族体育与公益体育的快速发展。

4.3、政府主导与社会主导并存

民族传统体育与公益体育的融台发展是一个系统过程,涉及政府、部门、企业、民族地区等多因子的协调与配合,政府在其中应保证相关规章制度的灵活性,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公益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规划建设,同时加大公益体育的教育和专业指导人才的培养力度;另注重打造社会市场,发挥市场引领作用,我国社会主义时长经济中内涵的平等、自由等观念冲击着少数民族的传统思想和价值观,而传统的公益理念也在随时代而变化。因此,充分考虑民族特色,自然环镜因素、人才因素、历史因素、资金因素、以地区优势为基础开展公益民族体育活动,利用信息企业推广民族资源,借助国家政策,打造具有特色的公益活动示范民族点。以现代思维培养公益精神,充分认识公益体育的时代内涵、特征、功能,才能充分利用其为载体,发展民族传统体育。

5、结束语

体育公益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不足,促进民众群体的广泛参与、政府的高度重视,公益意识的增强。民族传济体育最大的魅力在于集民族精神与体育精神于一体。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意味着文化领域:弘扬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其资源进行了挖掘、整理、保护、传承;政治领域:促进了国家民族建设,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认同与民族融台;体育领域: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面向的是大众和群体社会,故在公益体系中,以公益体育为载体所展现的生活方式,民族特色以及生活态度,更易在发展中产生社会共鸣与赢得社会支持。

猜你喜欢

公益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公益
公益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公益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