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理论视角下的耕读文化传承与发展
2022-12-28陈冬梅
陈冬梅
一、研究背景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熵理论揭示了自然界运动的根本奥秘,其理论发展涉及了物理学、地理学、信息学、生物学等领域,其原理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领域,为揭示社会科学发展变化最基本的规律提供了参照。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耕读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耕读不仅浇筑了中华文明的底色,更涵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源泉。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中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需要以及全社会的劳动教育的关注,耕读文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传承与发展正向着纵深方向发展。但耕读文化不能只是我们的“不动产”,在历史的变迁和发展中,耕读文化既要在坚守自身存续范本中传承,又要在时代变迁的调试中创新[1]。而耕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含有经济、文化、制度、科技等多个子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通过各子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其形成了一个开放的有机的整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耕读文化在其产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始终不断地与外界环境交换能量、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熵增与熵减。故通过熵理论的视角,立足新时代,研究耕读文化系统的非平衡态势的运动,从中探究耕读文化系统优化升级的逻辑和规律,有利于提高耕读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二、耕读文化之“熵”
(一)熵与负熵
“熵”概念是德国的物理学家克劳修斯于1864年在《热之唯动说》一书中提出的,它是用来度量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的量度[2]。熵理论表明,封闭系统的能量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转换,即从有序到无序,从有效到无效,从有使用价值到无价值,简而言之,熵是不能再被转化为有用功并不断增加的能量,是混乱和无序的度量,熵值越大,混乱无序的程度越大,直到限度地无序和混乱。
“负熵”的概念是由诺贝尔奖获得者,量子力学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薛定谔于1944年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最先提出的。他提出的负熵是指熵的变化量是负的,这个负熵变化量平息了系统的熵增从而使系统朝有序化变化发展[3]。所以,在自然状态下,一个生命有机体的正熵总是在不断地增加,并且趋向于熵最大的状态,也就是死亡;而要克服这种趋势即摆脱死求生存,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地从环境里汲取负熵来抵消机体内正熵的增加,由于系统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这个系统的负熵在增加,于是系统的有序的增量大于无序的增量,系统就形成了新的结构和新的组织,实现了进化和发展。
总之,“熵”是系统混乱度的量度,“负熵”是系统有序性的量度。“熵”理论在宇宙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要维持系统的稳定性,就需要有一定的“负熵”。随着对熵认识的不断深入,熵理论所启发的熵思维方式已逐渐被引入多个领域之中,熵理论也适合于传统文化系统中的耕读文化系统研究。
(二)耕读文化的“熵源”
根据熵的思维,可以将对耕读文化系统产生影响的因子称为“熵源”“熵源”对耕读文化系统演化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熵源”的来源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从结构上,可以将耕读文化的“熵源”分为内部熵源和外部熵源,而从“熵源”对系统的影响和作用上看,可以分为熵和负熵,因此,我们对耕读文化的“熵源”做如下的归类和分析[4]:
1.内部熵与内部负熵
(1)内部熵是指耕读文化系统内部产生熵的因素。比如,传统耕读生活方式的式微而导致文化载体衰弱、耕读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对耕读文化的局限并以此引起的失衡、宗族组织等文化载体的变迁引起的亲族圈的社会变迁等。
(2)内部负熵是指耕读文化系统内部的负熵因素。主要体现在耕读文化的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内涵丰富,耕读文化系统不仅包含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情怀、文化和价值追求,已经刻入了中华文化基因。同时耕读文化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时而新,从耕以养生、读以明道,演化为化耕为劳、化读为育,其内涵和精神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延展性,从而也增加了耕读文化生命力的韧性。
2.外部熵与外部负熵
(1)外部熵是指耕读文化系统外部产生熵的因素。比如产业结构调整,生活方式变迁,多元文化冲击,加之城镇化、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使得文化趋向统一化,耕读文化的存续在时间和空间上遭遇压缩和排挤,加速了耕读文化系统的熵增。
(2)外部负熵是指耕读文化系统外部产生负熵的因素。比如,全社会范围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对耕读文化的挖掘,伴随劳动教育而兴起的耕读文化传承,以及全民阅读、乡村图书馆、乡村文化馆、农耕博物馆、耕读村落古建筑群保护、乡村文旅文创、信息化时代的耕读“云”传播等,为耕读文化系统注入了持续的负熵。
三、耕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重塑耕读文化的重要性
一方面,要正视耕读文化系统熵增的客观实际。虽然耕读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特色和底色,绵延数千年而不断,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迅速推进,特别是城市乡村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知识分子疏离农村,而农村也视知识分子为“异己”,耕读结合的文化土壤受到了销蚀[5]。同时,随着乡村生产生活基本模式的变迁,农村空壳化、青年外流、亲族圈淡薄、人文生态失衡等原因,耕读文化的发展滞后,面临诸多的挑战,减熵势在必行。另一方面,要重视耕读文化的“负熵流”价值。“耕以养生、读以明道”,以耕读结合为特点,耕读传家为核心的耕读文化在历史的演变中沉淀了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比如孝悌为本、崇尚道德、天人合一、克勤克俭、自强不息、协和万邦等[6],已经浸润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底色。挖掘耕读文化的丰富内涵,立足新的时代背景,发挥耕读文化的当代价值,有助于提高公民文化素养、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增强文化自信。总之,耕读文化不只是“传家宝”,不该是“过去式”,不应是博物馆里的“展品”,不能在现代化过程中因熵增而走向文化热寂,相反,其应该成为传承传统文化和构建民族文化自信的“负熵流”。
(二)增加负熵供给,促进耕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增加内部负熵,提高文化自觉。
从文化逻辑上看,自古以来,中国以农业立国,农耕不仅哺育了中华民族的体魄,更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灵魂,耕读结合既是物质生产的基础也是精神依托的载体。耕读文化传统的产生与存在的本身就表明,那些以此为依托而生存的人们都从中获得了益处,实现了耕读传家[7]。伴随着农耕时代的远去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耕读相兼对于个人的价值日渐式微,但耕读文化传统所体现的勤俭自强、务实坚韧、克己自律、亲友睦邻、尊重自然、尊知重学、崇德向善已然内化为我们的共同精神和价值,刻入我们的文化基因中。然而,在历史长河中,耕读文化的传承更多地是在民众自用自取中实现的,是一种自用而不自知的“自然”传承,那么,耕读文化的熵增必然随着其实践基础和精神载体在现代生活发生巨大变迁而加剧,因此,要通过提高文化自觉来增加负熵。要站在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培养民族向心力的高度,发挥耕读文化在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民族文化素养、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赋能乡村振兴等方面的“蝴蝶效应”。
2.挖掘文化资源和创新文化载体。
从历史逻辑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每一代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根据时代提出的问题,基于时代所提供的认识结构和条件,通过挖掘历史来塑造现实从而影响未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耕读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从宏观上看,包括物质、制度和心理三个层面;从微观看,涉及行为、习惯、风俗、思想、理念、价值、精神等,从个人的安身立命到家国同构的经世济民[8]。“耕织传家久,经书济世长”,在耕读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先贤们沉淀下来了丰富的耕读文化资源,它们成了耕读文化能够穿越时空,滋养后人的精神载体。然而,这些载体并不会自发发挥效用,往往容易在文化系统的熵增中走向寂寥。因此,一方面,要提高文化自觉性,深入挖掘耕读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给后人,让后人在探寻先贤的足迹中继承遗志,在观瞻遗迹中体会耕读文化的精华,在实践中弘扬传统美德并赓续文明。另一方面,创新文化载体,传承耕读文化在现代情境下,并非是要回归到古人田园牧歌、晴耕雨读的生活模式,耕读的空间不拘泥于乡野,主体也不局限于农人,内容也不拘束于儒家经典或者自身专业[9],而是全社会范围内的“全民阅读式”。比如可以依托农村图书馆、农村博物馆、农村文化馆、耕读特色民宿、村落古建筑群保护以及以耕读相关的文旅活动中,通过创新文化载体来实现活化传承。
3.打造新乡贤,赓续耕读文脉
从实践逻辑看,耕读文化系统中,耕读的紧密结合,是耕读相互影响相互成就的结果。一方面,农耕体验,可以让读书人有机会更真实地了解生活,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思想和品格;另一方面,读书人的参与又给农耕生活注入了“灵魂”,农业科技的进步,往往是由耕读并重的知识分子完成的,比如写出《齐民要术》的中国古代杰出农学家贾思勰、现代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在古代,耕读人生的生活轨迹,幼年在乡耕读,青年时期到城市从政或经商,年老告老返乡,荣归故里,作为德高望重的乡贤里长,往往是耕读传家的文化“代言人”。因此,重塑耕读文化,需要发挥新时代乡村贤达的“反哺”功能,鼓励他们回归家乡发展、投身乡村建设,为塑造良好家风、培育文明乡风、助推振兴乡村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乡土是一个人情社会,桑梓情怀是重要的情感纽带,因此,要重视发挥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新乡贤的影响力,制定新乡贤回归的评选标准和相关政策,激励从故土走出去的各行各业人才,回馈家乡当乡贤,为家乡发展贡献智慧、发挥独特作用。鼓励乡贤回归乡村建书院、办学堂、传文化,留住乡贤,传承耕读传家文脉,打造耕读传家的现代样板。
4.加强顶层设计,发挥社会效应。
从理论逻辑上看,熵增定律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有生命力的系统,都必须是耗散结构也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能量转换,从环境中获取负熵得以维持系统运作和延续。相反,如果系统是封闭的,短时间内熵增就会达到最大值,使生命迅速崩溃。耕读文化的灿烂与长寿也与其自身系统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息息相关。因此,要加强顶层设计,在新时代为耕读文化传承和发展营造社会环境和开放系统。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及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重视保护“耕读文化”的政策导向的基础上,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政策,为耕读文化传承和发展营造政策氛围,将耕读文化传承放在构建学习型、创新型社会建设体系构建的高度,纳入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开办耕读特色教育体系,纳入新农村公共服务文化体系、融入现代乡土社会管理秩序、产业结构、生活方式和乡土文化的构建中[10]。要发挥社会效应,依托城市的力量来弘扬耕读文化,动员和鼓励城市各行业的人才到农村的广阔天地去投资创业、实现价值,创办耕读文创园、耕科技馆、耕读学校、耕读民宿、耕读驿站等,实现干在耕读、学在耕读、游在耕读、创业在耕读、养老在耕读。同时要把控“熵势”,避免在吸收负熵时而加剧熵增,一方面,要注重打造耕读文化精品,不能在市场化的运作中走向文化民粹的自由海选,走向商业化、舞台化、低俗化的传承;另一方面,要注意保护和开发并举,要避免因开发造成的人文和自然环境破坏等等。
四、结语
耕读文化以耕读结合为起点,在演化过程中不断地吸收负熵,逐渐生成为耕读传家的文化逻辑,从“勤耕立家、苦读荣身”的耕读理念,到“耕以养生、读以明道”的人本精神,它以丰厚的底蕴滋养着中华文明。但在耕读文化沉淀的同时,其熵增也在积累,当吸收的负熵大于系统内的增熵时,则耕读文化兴;当吸收的负熵小于系统内的增熵时,则走向衰落。重塑耕读文化,要努力将负熵最大化,积极构建耕读文化系统的耗散结构,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挖掘文化资源和创新文化载体,丰富耕读文化在新时代的内涵,探索耕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路径,促进耕读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