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与产业化实践研究
——以满绣非遗文化产业实践个案为例
2022-12-28杨艾璐包秀艳
杨艾璐 包秀艳
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于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重点领域、政策举措、组织实施及总体工作方向;至此,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战略部署。《意见》中提出的“文化引领、产业带动”“农民主体、多方参与”“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特色发展”以及“到2025年,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得到有效激活”等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文化振兴的综合带动和支撑作用,也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多思路。
本文研究着眼于国家精准扶贫衔接乡村振兴战略下满绣手工技艺的保护传承问题,深度探究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之间的关联性,发掘乡村振兴视域下非遗文化产业保护的潜能,同时探究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的路径。在新时代社会条件下,有效利用手工艺优势及产业化运行带动乡村振兴是一个紧迫的课题,选题作为辽宁脱贫攻坚的成功案例,探索了一条在具备条件的乡村城镇阵地上搭建配合辽宁农村生产形式变化、促进留守劳动力居家创业增收、精准对接脱贫致富的有效路径,而发展非遗文化创意产业,也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层面挖掘了非遗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和潜能,使乡村成为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之地。因此,遵循非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原则,饱有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独立姿态,是推动民族非遗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依托文化创意持续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
一、民族非遗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进入新发展阶段
“非遗”作为特定地域惯习的民族文化印记,形成了特定展现民族审美的文化样态,非遗文化资源是乡村文化振兴可发掘、可利用的重要资源,也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带动性要素。作为非遗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的东北地区,非遗融合乡村振兴,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乡村振兴。
(一)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为非遗产业化带来契机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催促乡村振兴战略进入历史机遇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计划(2018-2022年)》中关于“科学有序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等文件内容的提出,充分体现出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文化资源作为文化基因的宝贵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深度发掘非遗资源的文化基因、持续赋能乡村振兴为非遗自身的产业化进程也带来更多契机。从产业的意义上说,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为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我国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机会和平台。比如,如何系统认识非遗发展在规律的基础上实施产业化生产性保护;从战略角度全面系统认识非遗产业化发展;再有如何解放思想,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方面推进非遗产业化发展的未来格局。
(二)“文化强省”战略及部门行政引导为项目运行带来可能
十三五期间,“文化强省”战略为辽宁省文化产业实力、文化创新活力、文化对外影响力等重要指标落实提出了方向,在此基础上,《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又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一系列战略要求,开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征程。文化产业作为具有高投产成本与低复制成本的产业,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创意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其不仅为区域乡村振兴提供新思维、新动能,也为辽宁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和高效的智力支持。辽宁省民宗委、辽宁省人大等部门对相关工作提供行政指导,在实践工作中注重挖掘省内非遗文化资源,加强对民族非遗文化相关研究及实践工作的指导。一方面注重政策引导,服务支持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有效利用区域内文化资源优势做好服务对接,切实发挥辽宁非遗民族文化资源对促进乡村振兴、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注重实践转化和理论研究,了解省内民族非遗企业发展实际,引导非遗文化企业产业化发展,探索民族非遗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工作路径,组织专门的研究团队开展与民族非遗文化与民族文化产业化方向实践相关研究形成研究报告。相关工作从具体实施方案设计,到推进工作研究步骤,再到企业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方向引导,直至形成扶贫工作实效以及北毛祁村村庄规模和资源配置等项目时效性推进,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实践研究成果的推广角度多维度形成对项目进行的实践保障。
(三)非遗技艺的普及惠民提升了文化资源服务区域发展的创新能力
以非遗“盛京满绣”项目为例,非遗技艺的普及工作通过定向培训、实践活动、进校园等活动,实现了“满绣”技艺真正走进大众日常生活,并形成民众对刺绣技艺的了解和艺术素养的提升。非遗产业化过程中,非遗技艺的科学普及,催促了科学研究成果的在地转化,研究成果更广泛应用于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加速助力乡村振兴、保护利用民族文化传承与文化惠民活动的融合。非遗技艺在自身完成传承同时参与艺术生产,引导更多人有机会了解非遗、参与非遗技艺的研究。企业打破非遗绝技“传内不传外”的传统,带非遗技艺下乡,培训乡村技能人才、建项目基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企业开发的非遗文创产品涉及旗袍服饰、汽车饰物、文创产品等150多品种,产品面向海外多国出口,普及领域涉及沈阳、阜新、辽阳、葫芦岛、鞍山等城市,村民们学习满绣技艺后,千余户家庭、近万人受益,能够实现人均月增收1500余元。 文化资源的普惠工作大大提升了非遗文化的传播力度,拓宽非遗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的渠道,并成为承载城市历史、维系文化认同、展现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文化标识,涵养出城市更深厚的文化自信。
(四)传承人和文化企业的高度融合形成了文化生产的核心竞争力
非遗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其在传承与发展中受人才、资金、平台等要素制约。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资源具备形成产业发展的基础,“非遗”能否突破传统传承方式制约、实现产业化发展一直是学界关注的课题。从非遗传承人和非遗文化企业两个维度来看,传承人与企业负责人(项目投资人)代表着手工技艺传承和文化产品市场化开发两个领域;二者能否身份和一,能否共同参与非遗传承、传播、开发的过程,是项目可持续运行的关键。以“带土移植”项目“盛京满绣鞍山乡村振兴车间”为例,满绣非遗技艺传承人也是企业法人,项目在规划执行中,将传承人手工作坊时期师傅带徒弟的小范围传授,提升为以车间生产为培训快速应用型的人才培育、传承人带领企业不断探索产业化传承新模式。非遗传承人负责出手艺,同时作为企业负责人又承担拓展市场、产品定位营销等,相关项目执行工作的投资(含培训费用)也由企业来买单;项目的持续盈利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大多数非遗传承人只潜心研究技艺,却不了解当代市场需求动态和开发方法不足等问题。应该说,非遗传承人、非遗企业、非遗文创品牌三者高度融合,形成了“非遗”在文化生产中的核心竞争力,传统的以纯手工为主的生产方式叠加现代化的产业生产模型,完美传承非遗地道的传统元素,同时充分涵养了“非遗”文化的内核,使其通过现代工业的车间生产实现在供应、生产、营销等环节的规模化和规范化。多方参与,相互借力,融合互助的产业发展趋势,为规模化生产提供后备人才储备,创业增收同时进行基于文化阵地的产业化路径探索,为文化生产提供核心竞争力,催促了穿透生产范式的突破。
二、“满绣”民族非遗资源的优势分析与产业化路径探索
“非遗”及文化资源的生存与发展与其所处的特定环境和文化土壤紧密关联。“满绣”作为民族非遗资源的代表,彰显了辽宁在地理、历史、人文等层面特有的多元文化特色,作为“兴辽英才计划”的“带土移植”项目,“盛京满绣”深耕辽宁文化土壤,注重融合辽宁本地文化资源衔接乡村振兴,开发特色产品、打造品牌已经凸显地域优势的同时形成产业化路径的可持续探索。
(一)东北特色土壤形成了满绣的历史文化优势
东北地区特色地理文化催生了特色民族文化和特色民族文化技艺,“满绣”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从地域文化来看,满绣是根植于东北、集合黑土地上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并显示出旺盛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传统手工技艺。天聪八年(1634)清太宗皇太极时期在都城盛京即今沈阳兴盛发展的皇家刺绣。因此,从地域上没离开东北文化圈,保留有北方民族原始的粗犷、拙朴,色彩凝重艳丽,冷暖对比强烈,构图饱满等特点;从气候环境来看,“满绣”是室内环境的劳动体验和特色民俗,东北地区作为“满绣”发源地,其冬季漫长且气候寒冷,炕上休闲生活给刺绣活动创造时间和空间。这种因气候原因形成的普遍制作刺绣的民俗文化,是满族刺绣在漫长历史中不曾泯灭和消亡的基本原因;从民族融合的历史来看,“满绣”在历史传承上呈现多民族融合的文化特点,作为文化载体的刺绣是古老的技艺,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也是在继承中形成并在民族文化大融合逐渐兴盛起来的。满绣图案选择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山水花鸟、草虫走兽、民间戏曲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皆可入画,“凡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和对福禄寿喜、富贵吉祥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所有人的共同语言,反映出中国的传统意象审美特征。
(二)非遗文化的传承方式展现了满绣的艺术创新优势
满绣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其原因有二:一是受限于口口相传“传内不传外”的传承规制,二是满绣虽来自民间,流行的范围却局限于满族宫廷。为了能让更多人了解学习这门古老的技艺,自2016年起,满绣传承人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通过办培训班、办满绣博物馆、出版满绣技法书籍等方式打开满绣传承的大门,让满绣走上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造型优势,获得更多更广泛的产业融合的契机。在实践工作中,紧紧围绕艺术创新,形成系列性新工艺、新材料系列作品的内涵建设。首先,在纹样内涵上底蕴深厚。从整体到细节,都保持着奢华、保守、尊贵、典雅皇家贵族文化为中心的深厚底蕴,充分展现满、汉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比如多子多福寓意的纹样,龙凤的纹样都显出根植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土壤之中的民族精神文明的文化内涵。第二,在颜色的把控上追求“色必有意,意必传情”,满绣在颜色选择上包容性强,用色鲜明大胆焕发灵感光芒。虽然仍旧以金黄为尊,但同时把红色用到极致,推举为最能代表中国的色彩。第三,应用性开发上实用功能性越发明确和突出,随着时代的改变,满绣技艺传承延续至今,被广泛地应用于书画、服装、生活用品、建筑内装饰。因此,以体现中国独有审美视角的各类文创品的艺术造型,丰富了“满绣”艺术的内涵,其精髓在一次次产业融合中不断被提炼、被再利用,进而实现有序传承、健康发展。
(三)创意设计及科技赋能塑造了满绣的品牌特色优势
培育形成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和品牌,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的品牌合作,提升经济附加值,运用现代创意设计、科技手段和时尚元素推动手工艺创意产品开发,正是满绣极其品牌建设的发展格局。以“满绣”寓意祥和幸福的龙纹、云纹、花纹为例,其在刺绣中搭配彩线流苏、玉珠、小拖尾并形成绣法繁复的呈现,在整体格调上出与苏绣、湘绣相比,更多维立体、气势恢宏、刚柔并济的绣风。从创意设计应用来看,案例重点在系列产品品类建设上形成突破,在艺术藏品、服饰用品、家居用品、汽车饰品、商务休闲用品、旅游文创产品等七大品类进行满绣的品牌打造;其中,挂画、旗袍、扇面、披肩、车挂、手包、项链等10万余幅艺术绣品涉及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满绣产品的广泛应用也形成了产品的品牌口碑。从科技创新角度来看,科技+产业赋能开启跨界之路,品牌产品研发达150种之多;同时产品的功能也从传统的刺绣纹样和绣品转向了戴在头上、披在肩上、提在手上、放在案上、挂在墙上等,还利用数字平台、互联技术实现了非遗图书、非遗影视等更加鲜活的艺术呈现。如何注重挖掘和讲好文化背后的故事,特别是关注其所蕴藏的文化市场化及产业融合发展引带能力,是有效推进非遗品牌化建设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创新示范的关键。可以说,“满绣”所呈现的文化之美、非遗之美是极具辽宁代表性的文化品牌。
(四)民族非遗资源进入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能性及意义
民族非遗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是一个紧迫的课题,其中的“保护”不仅包含非遗技艺本身,也包含对浓厚的民族情怀和民族文化历史的保护和传承。如何通过产业经济运行的视角深度挖掘非遗文化资源潜在的文化、经济价值,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形成艺术生产科研成果在地转化,推动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是现阶段创新深度开发的有效尝试,因此,推进民族非遗文化资源进入文化产业发展,展现了资源自身的可持续性、文化传播性、实用性特点。在非遗产业化进程中,利用非遗文化资源能耗小,成本低,就业灵活,适合居家就业和分散式生产的优势为非遗产业生产性保护注入发展活力。持续与乡村振兴形成合力,广泛实现非遗技艺的文化传播同时反哺非遗文化发展。一方面,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的民族非遗文化是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厚土壤,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文化资源,其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文化元素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从现实发展来看,非遗借助产业化手段,把地域特征鲜明、物质特质明显、经济价值突出、产业链条完整、品牌资源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创意品牌,能惠及更广泛的大众层面。可以说,利用民族非遗资源的文化辐射力,推动非遗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民族非遗产业化及其创新发展的对策分析
积极利用民族非遗文化资源的技术、传承人和品牌优势,再寻求与市场经济的新结合点,依托产业融合,大力开展文化科技融合,提升民族非遗文化产业的原创力、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互为促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一)依托“数字+”,形成非遗文化资源活化与产业振兴的全面升级
借力数字经济、数字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契机,打造“非遗+”模式持续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拓宽非遗数字化的应用领域,打造智慧非遗的活态化传承路径,为文化资源活化与乡村振兴带来了更多可能。一方面,“非遗+”以非遗为主体,通过跨界、跨域、跨业融合,发展非遗经济及跨界领域文化新业态,创新应用好非遗带来新的创作素材、表现载体、传承平台、传播场域、展示途径和销售渠道,数字技术加持了非遗文化IP技术和艺术含量,产生“1+1>2”效应;另一方面,融合区域人才发展计划形成符合辽宁乡村振兴战略的个案示范,实现辽宁“兴辽英才计划”“带土移植”项目辽宁非遗产业化科研项目在地转化研究乡村振兴项目立足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结合“非遗+互联网”“非遗+民族团结”“非遗+文化创意”“非遗+3D数字科技”“非遗+乡村振兴”“非遗+传统防疫中医药配方”打造了一个具有辽沈特色非遗文化IP,并持续形成文化服务的效应。本案例在产品的创意生产中重点实现了数字技术对非遗技艺的产业化赋能,其中“百姊乡村振兴满绣中医药防疫香包”项目组在荷包内胆部分进行了数字技术升级改造:通过3D数字科技将香囊的中药药粉内胆,进行辽宁地图的立体塑形,成功实现了3D数字打印技术对内胆的优化改良,避免药粉溢出并保持了药粉防疫功效的持久度。可以说,这是一次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实践的有益尝试。
(二)依托产业融合,打造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的创意产品
当前,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何实现非遗的“自我造血”,如何将珍贵的文化资源转变成文化资本,从而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态传承的“反哺”,产业融合的路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辽宁非遗文化资源根据辽宁地方需求,与其他领域进行更深度的产业融合,抗击疫情、助力乡村振兴,打造辽宁非遗品牌。以本案例的文创产品为例,“百姊乡村振兴满绣中医药香包”正是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中医药产业、与科技产业等融合发展,突破传统的文化产业创意实践。产品以非遗为核心,结合中医药体验性特征和3D科技进行创造性产业融合,在提高文化和中医药产业附加值的同时,也促成了辽宁文化品牌的快速形成。古老的中医药防疫配方(含9种草药成分)与非遗相互碰撞在满绣香包、满绣防疫香包的基础上,赋予新的社会功效和更时尚的表达形式,切实发挥抗疫防疫功效。作为活态遗产在疫情期间成为恢复力源泉的案例,在非遗文化和辽宁中医药文化产业化发展遭遇瓶颈期,“百姊乡村振兴满绣中医药香包”的研发创意确实实现新的突破,辽宁中医药配方的辽宁地图中药模型,配以辽宁地域民族非遗刺绣技艺,作为辽宁礼物,是一次集合药用、审美及文化价值与一体的大胆创新。内胆中药模型设计使用祥云纹、海水纹、山纹、北方陶瓷风格花纹,烧制中药塑膜的黄瓦窑,拆卸更方便的多面组合模具升级等等诸多细节的设计处理,都彰显出极具辽宁地域特色的文化底蕴。辽宁地区文化资源相互借力,协同发展,为辽宁非遗文化产业发展、辽宁中医药文化发展、辽宁中医药文化品牌形成提供更高实践平台。
(三)依托特色文化阵地建设,打造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成熟模型
在推进区域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目标下,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是催促满绣形成文化产业升级打造的基础,充分发挥好文化阵地建设的特色功能,有利于形成产业成熟打造的示范模型。目前,满绣乡村振兴车间的建设成为对“十三五”时期满绣助力辽宁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衔接。在覆盖辽宁沈阳市、鞍山市、阜新市、葫芦岛市等106个文化阵地建设中,其既可以作为辽宁文化艺术生产、非遗技艺科学普及的研究中心,又可以作为全面推进辽宁乡村文化产业振兴的产业化实践中心。在“车间”选址上,主要是在具备条件的乡村和小城镇,配合辽宁农村生产形式变化,为留守妇女寻找居家创业增收、脱贫致富路径的趋势需求,融合中医药产业打造适合区域发展的中医药文化品牌,大批量生产非遗手包、香包等非遗产品,为满绣非遗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车间阵地,助力乡村产业兴旺、群众生活富裕。产业发展的宏观布局是充分实现文化来引领、产业来带动整体架构,明确选址并以非遗传承人带企业投资建设,村委会、驻村干部等多方参与的车间生产及管理模式,已经形成明确的产业收益并形成产业化生产的示范效益。从“定点招生、定式设计、定量制作”的“三定”从业人才培育,到“先培训、再签约、后回收”的合作模式建设,政府政策引导,市场运作,搭平台,建基地,实践形成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成熟模型,都为满绣乡村振兴车间建设提供了特色示范支撑。可以说,“乡村振兴车间”和“盛京满绣刺绣基地”建设形成产业实践,并构筑了乡村振兴的工作局面,这种乡村振兴车间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实践研究模式日臻成熟,适合在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
(四)借力“一带一路”,提升乡村振兴优秀传统文化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随着“一带一路”伟大构想和实践的深入推进,顺应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世界潮流,辽宁的非遗资源在企业创新融入发展格局的视域下,培育非遗特色品牌让非遗产业增速领跑,有效提升辽宁地方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盛京满绣”将辽宁的文化品牌推向“丝路文化”展示的大平台,已将国服、国药再一次推上世界舞台,增强了“一带一路”工作推进中的东方底蕴,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一方面,“盛京满绣”从辽宁来到北京,传承人结合企业发展将满族文化资源和品牌产品带到了更高的文化舞台,举办中国旗袍文化节,成立东方旗袍协会等,打造民族文化、旗袍文化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样态,正所谓“中国华服看旗袍,旗袍文化看盛京”,展现精湛刺绣技艺同时打造旗袍成为女性公认的国服和刺绣技艺载体,每年作为“一带一路”的文化礼物销往一带一路上的许多国家,满绣旗袍作为传播中华文化之美的使者,持续推动“一带一路”上的文化艺术交流。2021年,“盛京满绣”集团又与“一带一路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形成了科学研究和战略合作,共同研发打造了满绣乡村振兴防疫香囊(满族荷包)。作为辽宁的礼物,产品形成了满绣、中医药传统防疫配方、数字非遗塑形技艺的完美融合,非遗满绣的生动案例将针尖上古老技艺里藏着中华智慧、中国故事讲述传播开来,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一脉传承的是一针一线里天人合一的智慧,其对防疫所做的贡献成为辽宁高校科研团队服务抗疫的优秀个案,为辽宁中医药文化品牌建设、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形成带来更多机遇。“满绣”对融合现代高新技术的非遗文化品牌建设,彰显了非遗在国际传播中本身活力、魅力,同时也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认为是优秀的防疫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