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教师乡村情怀培植论纲:内涵、路径与评价维度

2022-12-28蔡明山

武陵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情怀教育教师

蔡明山

(湖南文理学院 师范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在我国,“乡村教师”是一个语义较为模糊的概念,其既可以指在乡村以教书为职业的教师,也可以指部分支援老少边穷地区的援教教师。《乡村教师支教计划(2015—2020)》所给出的概念范畴为:在老少边穷岛等边远穷困地区的乡村教师。根据以上范畴界定,结合我国实际,本文给出的乡村教师的定义是:在老少边穷岛地区从事普通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这些教师从人群属性上来说,有别于农民或者一般工人,具备“教师”职业资格,从事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和技术职称,其教育对象在学龄段上包括:(1)幼儿,即学前教育的对象;(2)小学到高中,即普通教育的对象;(3)初中起点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对象。这些教师来源广泛:(1)从“土生土长的乡下人”,即培养出来的本土化教师;(2)接受过良好教师教育的“返乡人”;(3)一直、长期从事乡村教育的城市人;(4)接受过良好教师教育奔赴乡村教育的年轻城市人,或从城市教育系统转战乡村教育的知识分子;(5)一定时间内志愿到乡村支教的大学生、教师群体;(6)政府组织的城市中小学交流来乡村的教师、校长和其他教育管理者;(7)来乡村学校进行教育实习的教师、大学生;(8)也包括“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和“银龄讲学计划”老教师等。

乡村教育是服务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振兴乡村必先振兴乡村教育。而教师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刘铁芳教授就曾认为,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根本所在,是农村教育发展之魂,“好的乡村教师就等同于好的乡村教育”[1]。290多万乡村教师是中国乡村教育振兴的力量和希望所在,没有乡村教师的坚守和素质的不断提升,乡村教育振兴的目标将难以实现,因此,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一直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建设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的制度和倾斜政策,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通过改善乡村教育条件、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等,为乡村教师在工作、生活方面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使他(她)们有更多归属感、获得感。然而,当前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归根到底,与乡村教师“乡村情怀”缺乏有着直接关系,对乡村教师进行“乡村情怀”培植也就显得非常必要和必须。

至今为止,对乡村教师“乡村情怀”的理论与实践尚没有过专门的系统研究:(1)对乡村教师的乡村情怀、教育情怀,没有准确的定义、具体的内涵界定;(2)教师的乡村情怀与乡村振兴、教育振兴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没有明晰;(3)为什么“情怀”在乡村教师身上如此重要,没有理论根据和实践证明;(4)乡村教师如何在责任与自愿、“我应该”和“我想要”、物质与精神之间进行权衡和选择,没有理论和实证;(5)如何培植教师的乡村情怀,没有具体措施、方案和实践路径,也没有理论证明和实际检验。鉴于“情怀”的特殊性及篇幅限制,本文只就乡村教师的情怀培育作感性的描述,而非系统的量化和证明,以期从中找到乡村教师成长的经验和规律。

一、乡村教师乡村情怀的内涵

所谓情,即感情,是一种内在的、神秘的心理状态。情怀,即拥有某种感情的一种高尚的心境,是情感态度与信念的统一体,是个体价值取向和行为的催化剂。作为深藏心底的感情的寄托,“情怀”是本能的,却是能动的,它是一种向上的态度、胸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一种强烈而无意识的、本能的冲动表现出来,落实到行动上和影响行动,并自觉成为一种自我责任。同时,“情怀”又是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加以引导、改变并丰富和完善的。

从感性上来说,所谓教师的“乡村情怀”即是从内心里和骨子里原本就没有城—乡层级差别观和城市优越感,原本地、或通过教育体验了解乡村、发现乡村而爱乡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爱乡村生活,爱村民和乡村孩子;有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急切希望乡村变化,愿意并且立志以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特长为此贡献力量;愿意扎根乡村专心教育教学,发掘、传承乡村文化,并为此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内涵十分丰富,大致概括如下:

(一)爱乡村生活

爱乡村生活的心理基础是没有“天生的”城市优越感,相反,爱乡村平淡的田园生活和简单纯朴的人际环境。在进入小康社会的当今农村,即使是农忙时节,人们也可以轻松自在地自主生产,悠然作息。特别是在农业机械化、科技信息化的当今乡村,集约化、规模化大生产,已经不再需要过多地依赖人的体力和时间精力,因此,人们在陶醉自己的农耕“智慧”的同时,还能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心境。如今,富裕起来的中国乡村,人们思想简单朴实,心地善良,道德品质优秀,法纪规章观念强,人际交往真诚,邻里和睦、互帮互助。人们在果树下下棋打牌品茶拉家常,享受天伦之乐,在田间散步赏落日余晖,吸清凉晚风,多么悠然自在,这样的村民值得尊敬、可以为伍,这样温馨祥和的大家庭值得融入。这样的乡村现实吸引文化人心向往之。崇尚善良,向往安逸,随遇而安,立地生辉,这是文化人的特质。不追逐,不攀比,随于心,这是文化人的内心。善于发现美好,点燃热情,陶醉自我,这是文化人的激情。简单质朴却丰富多彩的田间生活,这是文化人的追求。教学之余参加农业劳动,体验播种与收获,还能强身健体,这是乡村教师乐之好之的闲逸生活。

(二)爱乡村环境

人生来就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和融入自然的欲望。一般来说,乡村的自然环境是原生态的,即使“改造”,也是在此基础上的修补、提质。在乡村,没有大工业自然的污染,没有人多拥挤的城市的喧闹嘈杂,人们生活在空气清新洁净的天然碧水蓝天里,接天地之灵气,在悠悠清风的徐徐吹拂下,与家人、朋友谈笑着,看百花次第开放,河沟里大小鱼儿上下畅游、鸟雀成群欢快掠过,听知了、山雀、蛙声此起和嘤嘤蝉鸣,逗野兔、松鼠,享受天然洁净的饮水用水和自产自销的有机粮食、蔬菜、瓜果及以此喂养的家禽家畜之美食,那是令人向往的所在。特别是近些年来,党和政府坚决贯彻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污染防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迈进小康的乡村早已远非20年前所比,那里生活富足,交通便利,社会和谐,未来乡村更将是城市人梦寐以求的人间桃源。作为文化人的教师,他们可以认识到、想得到,他们也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他们被那里的自然环境吸引着。

(三)爱乡村教育

爱教育。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是专业知识与教育知识、专业技能与教学技能的综合体,但会教、能教,最多只能说你完成了“工作任务”、合格;而要成为真正优秀的教师,必须爱上它并乐在其中,也只有爱上它才能干得好。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必须爱教育职业,对教育工作热心、专心,将之作为矢志不渝、毕生坚守的人生事业,并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全面丰富和提高自己,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教书育人,培育下一代,影响下一代。

爱乡村学生。青年人,特别是孩子,是国家、社会、家庭的未来,也是作为人的他们自己的起点和基础。他们身上有很多乡村教师年轻时的影子—活泼爱动、性格开朗、身体健康、求知欲强。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教育就要从儿童抓起,尽力使他们获得高质量的教育。乡村孩子是乡村的未来,是改变乡村面貌的生力军。一直以来,部分乡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处境令人担忧,由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他们学习不用心、性格不好、习惯不佳等,他们是时代亏欠的一代,需要责任心强、道德品质高尚、业务能力强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满怀关心关爱之情,教育他(她)们成人成才。乡村教师看到了孩子们的渴望,就要主动接过爱的接力棒,自觉担负教育培养的重担。

(四)担乡村振兴使命

心怀责任,方可砥砺向前。人是国家的人、社会的人,必须时刻牢记国家责任、社会责任。乡村教师以满腔热情自觉担负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

首先是教育振兴。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振兴的中流砥柱,是教育教学的直接责任者,为国育才,就是为国家、社会、乡村尽责。乡村教师满怀教育情怀,尽职尽责,不断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深入了解不同乡村孩子及其家庭的特点,尽力实施针对性教学,把闪光的青春和有限的生命贡献到乡村教育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时刻记着:我有责任,我有能力,那里需要我,舍我其谁?因而志愿下得去。

其次是文化振兴。村民的知识、技术需要补充,文明素质、文化品位有待提升,健康向上的精神品质、生活方式需要引导,心灵需要进一步净化,文明习惯需要改善,文化生活需要丰富,乡村历史悠久、健康向上的传统农耕文化和习俗需要发掘和传承,这都是乡村教师的职责,也是教师作为文化人的智慧和至高品味。正如汤颖、邬志辉教授认为:农村基础教育应当通过对乡土文明的价值传递、乡土知识的科学传播、乡土情感的自然熏陶对青少年进行人格养成教育,用这样基于深刻情感的乡村教育,推动乡村振兴[3]。

二、乡村教师乡村情怀培植的现实需求

人的需求总体上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个部分。人是最高级的动物,其情感状态和对事务的认知程度直接关乎工作态度、精神状态,从而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现实中,社交需要、被认可和尊重、自我实现往往是工作的内生动力,这也是马斯洛心理学激励理论“需求层次结构”中越来越高级的三个层次[4],而这往往是物质条件或政策规定所无法周全的,特别“自我实现”,更多地依赖自我心理认可。

现实中,由于政策往往具有强制性,其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能带来反向的作用[5]。因此,政策的效能是有限的,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现实已经证明。而培植一种丰富的情怀,并秉承对一件事的必要和必须,自觉自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使“情怀”以一种强烈而无意识的、本能的,或者因培植而形成的冲动表现出来,落实到行动上,成为一种责任和自觉,就能做好,并由此螺旋式地升华这种情感而获得满足和达成事业的成功。可见,政策效能的有限性可以也只能以情怀来弥补,或者说,很多方面,政策做不到的,“情怀”却可以做得到。

(一)现实的紧迫性

教育是基础,是国家、社会、个人发展的不竭动力。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教师,因为教师是教育的直接责任者,社会良知的代言人,社会文化的引领者,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和社会振兴必须依靠的核心群体。然而,学者、政府和社会都清楚地看到了这样的现实:师资一直是乡村教育的瓶颈,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现象很普遍,教师不断逃离乡村,整体上呈现从乡村流向城市、从薄弱学校流向优质学校的单向流动特征,且有愈演愈烈之势[6],基于这样的事实:(1)现在的年轻一代,无论自己是否来自(出生于)乡村,也不愿意成为乡村教师;而即使作为教师,也不愿意、不计划长远呆在乡村学校;身在乡村学校,他(她)们没有动力,没有意愿,也不愿意花足够的精力,努力成为优秀教师。(2)乡村教师作为时代的“逆行者”,很少是岀于自愿,而多数是将乡村视为就业的临时跳板和避风港,一有机会就离开乡村,即使暂时“安心”从事乡村教育,也是为“进城”积攒教育教学经验、储备资历、增加“势力”。(3)大部分中老年乡村教师也以进城为荣。他(她)们在城区买房,子女在城市就读、就业,配偶在城市工作,自己一心想着尽早进城去。(4)不少乡村教师将自己从事的乡村教育工作与在乡村的生活剥离,不了解甚至不愿了解民风、民俗,不主动融入农业生产、乡村生活,选择逃离乡村。(5)还有一些乡村教师认为乡村守旧、落后而看不起乡村,甚至把乡村文化、教育、生活方式作为教育的反面教材,在教育教学中向乡村孩子灌输“逃离乡村”的思想。乡村教师的流失,不仅严重影响乡村教育质量,更威胁到某些乡村学校的存续[3]。

(二)政策效能的有限性

针对乡村教育特别是教师的现状,国家和地方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很多针对性措施,如,定向培养本土化教师,实施公费师范生政策、特岗教师计划,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到乡村学校轮岗,实施“国培计划”和省级、县市级教师培训计划使乡村教师拓展知识、提升素质与能力,开展城—乡教师交流使乡村教师获得到城市学校学习进修的机会,实施银龄讲学计划使优秀退休教师发挥余热和帮扶乡村青年教师等,同时切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这其中,也有专家提出了好的点子,如,袁桂林提出,缓解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乡村弱”的历史问题,关键在“城乡互动”—实施城—乡教师双向“交流轮岗”和城乡联合协作办学[7]。邬志辉认为,可运用市场手段,增加岗位报酬和其他利益而吸引优秀人才自愿自主到农村任教[5]。邬志辉、李跃雪还认为,稳定乡村教师队伍最根本的还要靠工资待遇[8]。

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教师队伍稳定和乡村教育发展,也直接助力乡村振兴。但是,事实告诉我们,以上诸多政策措施,特别是以提高待遇为出发点的政策措施,并没有也不可能有效解决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全部问题。正如有些专家所言,强制性法令规约可能倒逼优秀教师流出教育事业,或消极怠工而不真心投入教育[5]。可见,很多政策,虽然是强制性的,但其效能是有限的。

(三)“情怀”的有效性

政策效能的有限性可以也只能以情怀来弥补,或者说,很多方面,政策做不到的,“情怀”却可以做得到。因为“情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一种强烈而无意识的、本能的冲动表现出来,并落实到行动上,成为一种责任和自觉。正如乡村教育有关研究所揭示的:虽然各级党委和政府采取了很多办法来应对乡村教育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现实,但效果并不明显,归根到底,这是由于教师“乡村情怀”严重缺失,因为,乡村情怀是教师在乡村生活和从事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情感基础,对乡村教师而言,情愫的重要性不见得比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低[6]。影响乡村教师扎根乡村从业更为深层的制约因素是“身份认同”问题,它是我国当前乡村教师发展的首要问题,是整个教师发展的逻辑基础。教师具有清晰的身份认同,就会自觉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强化工作责任;在现实问题面前淡定坦然,自我调适,缓解职业倦怠[9]。就业可以带来收入,但未必保证价值的自我认可,不应该把获取报酬或权势当作工作的全部意义,而应该更加关注是否有益于公众,是否能获得社会尊重[10]236-237。因此,如何培植教师的乡村情怀,是当代乡村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面对这种困局,可以通过提高公民责任意识,使教师树立“我必须这样做”的信念[5],实现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文化关怀、特色彰显、生态共荣”的价值理念,充分发挥文化的推动作用[11]。

三、乡村教师乡村情怀培植的路径

乡村教师“乡村情怀”的产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即规律性,也具有牢固的实践基础即客观性和主观性。“情怀”可以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也可以是通过教育引导养成的,还可以是环境影响塑造的。通过挖掘乡村教师乡村情怀的组成要素与影响因素,可寻找出乡村教师乡村情怀培植的有效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道德升华与价值塑造

“人之初,性本善”,人是有感情的动物,都有与生俱来的公平正义、与人为善、兼济天下、扶弱帮困的天性,所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是天生的(或原生的)人性基础,可以秉持的,即,为人原本如此、应该如此,也唯有如此。这是一种“情怀”根植的内生力、先天力,也是根本力。应该加强良好人性的维护挖掘和推广传承。

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一直秉承“家国一体、邻邦友好、天下大同、命运与共”的价值理念,代代相传,我们在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影响下成长并对之认同继而传承发扬,使人人具有这样的理想信念。作为知识分子的乡村教师,在这种世代相传的文化的教育熏陶下,更是不断塑造和升华自己,提升自己的道德和价值理想,于是,关爱乡村、村民和乡村儿童,热爱乡村教育,期望乡村振兴,就成为他们作为人—特别是知识分子所固有的思想与觉悟。这种“情怀”虽是一种自生力,却是教师后天升华的,因此道德升华与价值塑造是不可缺少的,甚至是首要的。学习传统文化和生活过程中的习得,就是良好的路径。因此,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都要以更多具有正能量的优秀素材,从儿童开始,对全社会加强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绝好的素材之一。

(二)社会教育与政策保障

社会教育指社会人际环境的教育意义或影响效果,常常是潜移默化的,或者说是隐性的,社会教育往往反过来又影响或形成新的社会氛围。由于社会教育内涵和涉及的广泛性,其影响全面深远,因而不可忽视。实施积极有效的社会教育,创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是“情怀”存续的社会力,实质上也是一种引导力。这种情怀包括:其一,崇尚与人为善、兼济天下,反对独善其身;其二,崇尚共同富裕,反对贫富悬殊、为富不仁;其三,崇尚力所能及,尽心尽力帮助他人;其四,崇尚帮助他人,特别是弱势群体而使之自食其力;其五,崇尚尊重教师、尊重教育、尊重乡村教师。“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下,乡村教师以满腔热情投入乡村教育教书育人、培养下一代,并以知识、技术武装村民,以思想文化教化村民。

虽然政策效能是有限的,但也是乡村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国家、政府在乡村实施倾斜性的待遇政策,使教师没有后顾之忧;采取荣誉制度等精神激励使教师获得职业自豪感;采取其他社会保障措施,使教师没有家庭方面的后顾之忧,并能以乡村教师职业而感到精神上的满足和荣耀。这样,才能安心乡村教育并成为优秀乡村教师。

(三)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

当前乡村教师存在的很多问题实际上是思想的问题,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力既是方向力也是推动力。通过不同途径、不同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把牢政治方向,通过公民道德和公共意识教育树立社会责任和提升个人价值观,通过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责任等,就可使乡村教师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和全局的角度识大体、明大义,自觉地把服务乡村教育和全面振兴乡村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其中不可忽视的是一些优秀乡村教师、校长、教师团队等,他们的成长过程和优秀事迹令人赞颂,政府要注意宣传塑造把他们作为教育案例打造成众人学习模仿的模样,这对教师提升职业认同和荣誉感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教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教师面对的是具有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必须具有思想上引导、规劝,学习上传知、解惑、授法,生活上传经、建议,习惯上指导、纠错,心理上疏通、开导等方面的教育教学能力。因此,一个合格的教师,其能力与素质是全面的,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一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育知识与教学技能、管理知识与管理技能的综合体,特别是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生成性特点和人的特殊性对象,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及其教育能力,较全面的学生管理与服务能力,足够深入和全面的学科、教学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教学实践能力。这是教师可以成为教师的依托力,需要经过各类教育—在校职前教育和在岗继续教育加以完善和提高。

(四)环境提质与文化熏陶

人天生就有亲近自然的本性。特别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之后,新农村将是世人向往的所在,农村的自然环境成为一种积极的吸引力。绿色天然的生态,使教师生活、工作在乡村,能够感受环境的美丽、空气的清新和美食的环保。在这里,教师还可以体验劳动快乐,强身健体。在这里,村民淳朴善良、为人真诚、邻里和睦、互帮互助,大家齐心协力,健康休闲,快乐劳作,就如一个超级大家庭。融入这些朴实生活,怡然自得,教师自然静心尽力。

作为文化人的教师,丰富多彩的乡村业余生活、悠久的乡土文化历史,吸引乡村教师去发掘、整理乡土文化,把传播乡土文化作为责无旁贷的义务和使命。正如有些学者所认为,农村基础教育应当通过对乡土文明的价值传递,乡土知识的科学传播,乡土情感的自然熏陶实现对青少年人格进行养成教育;以深刻的乡村情感的促进乡村教育,推动乡村振兴[3]。向乡村教师传授文化思想和发掘、整理、传授乡土文化艺术的方式方法,也就成为“情怀”培植之不可或缺的内容。

四、乡村教师乡村情怀培植效果的评价维度

乡村教师乡村情怀培植的效果,可以从教师个人的思想状态变化与现状、现实情况数据、教师的能力水平及其进步尺度等多个维度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考察,即:(1)乡村教育需要教师,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认为应该去;那里是自己的一方舞台,值得去,因而志愿下得去。(2)在乡村,教师有感悟、有作为,因而能够静下心、定下身、扎下根,志愿留下来。(3)在那里,他们安心工作、主动学习,教得好,给乡村教育和乡村振兴留下深刻的印记,被国家、社会和村民、学生铭记;他(她)们有发展,有成就,感到自我满足和自豪,因而更长远。

(一)有认识而志愿下得去

教师只有真正从内心里提高认识,感受到责任,才会志愿下乡村。考核方式是多方面的,如,通过群体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侧面了解;通过收集教师个人体会剖析自己的思想状态、认识转变与提升的心路历程等。在认识上,通过教育培训,教师树立了足够的责任意识,使他们能够真正领悟城市的发展是乡村人民鼎力支持和无私奉献的结果,城乡一体,命运与共,互补相助,是时候城市反哺乡村建设了。而事实上,乡村有很多城市不可能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未来很多方面,乡村都将优于城市,乡村的吸引力将远远超过城市,城市人口将会大量向乡村转移。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铺开的大好形势下,不久的将来,中国的乡村将是令人向往的地方,现有的乡村教师和即将入列的乡村教师将会为自己是一位乡村教师而感到幸运、自豪。实际上,有些结果是可以测量的,如有多少人自觉自愿下去了;多少人有了认识与准备,计划下去;多少人正在进行学习正处于有意识的转变之中。

(二)有所为而志愿留得住

人必须有事做并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才能安心留在某处。这可以从现实状况进行考察。

首先是有所为。懒于运动的人身体机能会加速退化,腰酸背痛,全身无力;懒于思考的人会思维僵化,语不中的,条理不清,层次不明。人必须有事做,才不会感到空虚,特别是教师这样有知识、有见识、有头脑的群体。开展文学创作,写自然抒胸臆;思考大政方针,找问题提建议;下地劳动,接触自然,舒活筋骨,体味人生;与村民促膝谈心,了解民情;发掘民间文化,在生活中进行体验理解等,都会使人生活充实,并显示自己的价值意义。

其次是有所好。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必须有精神追求。人最快乐、最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而做得最好的就是自己喜欢的事。即使家在乡村的教师,除了把教书育人这个崇高的国家事业真正做成乐在其中并不懈追求的“自己的”事业之外,还必须结合自己的爱好、特长,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来闲暇自己、快乐自己、丰富自己,并全面发展自己,这样才会过得好,心情愉悦,“乐不思蜀”。这是自愿做好乡村教师的一大理由。

(三)静下心而志愿扎下根

首先是静下心。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才能把事情做到极致。任何一个人,做任何一件事,如果沉不下心,不专注,就会“看着钟点混工钱,数着日子混资历”,学习、工作质量差、效率低。如此,教师也就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甚至基本教学要求都达不到。因此教师必须安心乡村生活,全身心专注乡村教育。为了编织乡村孩子的梦想,播种乡村明天的希望,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甘为奠基石,乐为孺子牛。

其次是定下身。尽力做到身有定属,岗位在哪里,家就在那里;学生在哪里,完整的个人就在那里。自觉养成“学校就是我的家,乡村孩子就是我的孩子”的归属感,真正把家安在乡村、安在学校,身心一处,才能做到对教育教学、服务乡村尽心尽力。因此,不可多头牵挂,分散精力。不必这山望见那山高,东奔西走。

结果是扎下根。服务乡村教育,成就自己不寻常,就要着力长远,扎根乡村。需要深刻认识到:乡村教育人才紧缺,需要我扎下根;未来乡村无限美好,值得我扎下根。愿意扎下根,计划扎下根,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助力乡村教育,提升乡村文明,如此,为国家、为乡村,自然也就会成就自己。

(四)烙下印而长远有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积极主动地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经常性的不同类别的教育培训,并通过勤勉的自我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能力,才可能达到优秀,也就是“教得好、有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贡献、“留下印记”而感到满足和自豪,从而更长远。

历史是劳动人民书写的,社会发展,需要人人做出贡献。做出过贡献的人,历史会记得,国家会记得,人民会记得,老百姓会舍不得。人在世上走一遭,应该留下值得人称颂的记忆,才不枉此生,才会感到荣耀。乡村教师是知识分子中的先进代表,立功为民,留下奉献的印记,才会受人尊重,被人牢记。而当一个人做成一件事甚至仅仅是在做一件事时,理想与现实达到平衡,就会有成就感。

在乡村,教师通过尽心尽力地教育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为对国家、社会、家庭负责任的有用人才,教有所成;村民在文化知识与技术、文明习惯上有进步,帮有所值;深入乡村生活,体验农耕生活,发掘、传播乡村文化,感受乡村之美、乡人之睦,见有所长;考察民俗并思考改进之策,提高文明素质,或了解乡村现状,思考振兴良策,见有所思;了解乡村巨变,礼赞乡村振兴,宣传乡村魅力,思有所悟;以知识、能力身体力行,直接服务乡村,行有所动。如此,不会虚度光阴、碌碌无为,乡村教师将获得足够的自豪感、满足感。

这些可以从教师的职称晋升、荣誉称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教育主管部门评价等诸多方面进行考察,有的只能是定性的,有的却可以量化。

结 语

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的义务教育水平还比较落后。义务教育应该坚持面向平民、面向大多数人、面向农民和弱势群体,秉承大众化、民主化、人文化的教育理想,确保清澈明净、朴实无华的教育本质,“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使人人能得到教育”。教育工作者应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道德理想,没有条件时也能因陋就简、艰苦奋斗,培养具有社会关怀、社会理想,以一技之长自食其力和服务社会的合格公民,继而承担社会责任、成为社会脊梁[10]245-246。

猜你喜欢

情怀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