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传播路径探析
2022-12-27刘红蕾
摘要:文章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分析我国高校国际中文教育中面临的跨文化传播路径问题,在阐述高校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历程之后,论证跨文化传播在高校国际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中文本体教学水平,有助于消除来华国际学生消极心理,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文章进一步指出高校国际中文教育中的跨文化传播优势,包括中文承载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且影响深远、政府政策有力支持、全球一体化趋势营造和谐国际环境等三方面,其均为高校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传播顺利进行提供了契机。文章得出提升高校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传播的有效策略,提出国家积极引领以及高校提升自身水平等建议,旨在引领高校在新形势下找出一条全新的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传播之路,让中文和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大放异彩。
关键词:高校;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H19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2-0067-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读懂中国”视域下国际中文教育思政元素传播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0202367;2021年度临沂大学教学改革项目“趋同培养模式下来华留学生教学管理体系改革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2021M43
一、引言
国际中文教育事业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发展不断前行,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越来越高,国际中文教育也迎来了飞速发展的契机,“汉语热”不断升温,大批外国人涌入中国学习汉语,且呈愈演愈烈之势。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是无法割裂的,国际中文教育是语言和文化的双重教育,教育者在向中文学习者讲授语言的同时,还要大力传播优秀中华文化。但是不同背景的语言与文化的巨大差异,为跨文化传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与挑战。如何在语言传播的过程中顺利开展行之有效的跨文化传播,已成为国内高校国际中文教育事業亟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高校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国际中文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极大发展。改革开放以前,来华国际学生不多,1978年来华国际学生总量仅为1236人[1],且几乎是奖学金生。改革开放至2000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迈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趋紧密,高校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0)记载,2000年来华国际学生总量为52150人,国别结构及学生结构均出现多样化趋势,但仍以非学历生为主。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中文教育成为我国高校国际教育合作交流的重要工作内容,据《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2001—2018),截至2018年,国际学生总量为492185人(见下图)。
2001年至2018年,除规模不断扩大外,来华国际学生层次也有了明显的变化,除2003年非典疫情及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外,学历生占比整体逐年增加,猎奇式的短期语言学习开始不断转化为沉浸式的长期专业学习,学历生人数由2001年的16650人增至2018年的258122人。
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留学事业受到相当大的冲击,我国也暂时放缓了来华国际学生招生工作的步伐。最新消息显示,中国多个驻外使馆发布通知,持有效学习类居留许可的国际学生,自北京时间2022年8月24日0时起可持证件入境,据此,部分驻外使馆开始恢复长期赴华留学签证的申请工作。中国政府的这一有力举措再次证明,我国高校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势不可挡,定会在疫情过后迎来新的生机。
三、跨文化传播在高校国际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跨文化传播指的是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也涉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变动的过程,及其对不同群体、文化、国家乃至人类共同体的影响。跨文化传播自古有之,随着全球化发展,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当今社会更是离不开跨文化传播。国际学生来华学习,不仅需要掌握语言知识,还要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在高校国际中文教育中,语言是实现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实现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的道路上,高校国际中文教育占据一席之地。索绪尔曾指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2]。对一个民族而言,作为基础的语言与作为核心的文化是不能割裂开来的,二者是一个互通互融的有机整体。对中华民族而言,中文和中华文化互为依托,面向来华国际学生的跨文化传播在高校国际中文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有助于提高中文本体教学水平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正如萨丕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3]。语言本身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使用该语言的社会群体会影响其发展,语言同时反映出该社会群体的文化传承及文化特征。相同的词汇和语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往往有不同的意义,只有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学习该语言。在国际中文教育过程中进行跨文化传播,可以使学习者迅速有效地掌握文化背景及交际知识,与汉语母语者无障碍交流,在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真正掌握该语言。
(二)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
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文明不会彼此隔绝,而是不断地以和平或非和平的方式互相碰撞”[4]。国际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差异。他们抱着学习中文的目的来到中国,在以积极的心态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中华文化的感召,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进而增强中国的软实力。约瑟夫·奈首次提出“软实力”这一概念,他认为,所谓软实力就是指一个国家能够影响其他国家意愿的精神力量。据约瑟夫·奈的解释,软实力包括文化的吸引力,以及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的感召力[5]。这种吸引力和感召力来自该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外交政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中国的软实力得到了约瑟夫·奈的关注,正如其2021年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所言,中国的软实力正在高速发展,中文的地位日趋提高。
自2021年起,继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之后,中文正式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官方语言,就是一个最有力的佐证。在国际中文教育中进行跨文化传播,在推广中文的同时弘扬中华文化,让来华国际学生能够知华、友华、爱华,可以大大增强中国国家软实力,使中国屹立于世界舞台。
四、高校国际中文教育中的跨文化传播优势
(一)中文承载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且影响深远
作为古老的东方大国,中国有着历史十分悠久的文化和传统,从先秦子学到宋明理学,中华思想经历了数个繁荣时期。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道、释等各家学说,涌现出了一大批卓越的思想家,留下了众多灿若星河的文化遗产。中华文化自产生起,不断发展完善,在国际社会,以中华文化为依托的东方文明思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备受瞩目与推崇。
举例而言,中华文化中的儒家学说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深受西方学者推崇。孔子本人也被许多西方学者尊称为“启蒙运动的守护神”,其中的代表人物为启蒙哲人伏尔泰,其一生共有70余部作品、200余封书信论及中国与中华文明,范围涵盖中国历史、政治、哲学、宗教、文艺、科技、习俗等多个领域。
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东方国家更是广为人知,甚至有唐朝文化可见于日本,明朝文化可见于韩国,宋朝文化可见于越南的说法。
当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崇尚中华文化,在来华国际学生群体中,不乏因仰慕中华文化远道而来的学习者。
(二)政府政策有力支持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迈入了新纪元。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随着留学政策不断放宽,高校获得了更大的招生自主权,生源国由社会主义国家向多样化国家转变,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也初步规范化,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法规,以保障国际中文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21世纪以来,国内外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政府与时俱进建立长效发展机制,于2003年建立了专门为来华国际学生服务的医疗保险制度,于2001年颁布了《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关于中国政府奖学金的管理规定》。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高校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又迎来了新的机遇,进入提质增效阶段。2016年,结合国家“十三五”教育规划,教育部印发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同年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问题意见》。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于2019年颁布了《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以上种种举措使得高校国际中文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完善,培养层次创历史新高,来华国际学生数量迅猛增长,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政府的政策支持成为高校国际中文教育中跨文化传播最强有力的后盾。
(三)全球一体化趋势营造和谐国际环境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经济的互惠互利也促进了各国文化的深入交融,这种新的发展方向势不可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必然结果。整个国际社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地需要主动了解和认识中国,也从没有像现在这样以积极的态度关注着中国未来的发展。中文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载体和智慧结晶,正逐步成为世界各国走进中国、感受中国以及融入中国的桥梁与纽带。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6]。当今世界,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冲突与融合日趋频繁,代表最古老东方文明的中华文化日益受到世界关注。
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将汉语作为必修语言,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活动也日趨增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如绘画、书法、戏曲等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留学中国、学习中华文化成为发展潮流。相关资料显示,美国政府计划每年选派10万名学生来中国进行各级各类形式的学习与交流,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已然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教育目的国。良好的国际环境使得国际中文教育中的跨文化传播能够得到长足发展。
五、高校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传播策略
(一)国家积极引领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趋势,一个民族的文化也是这个民族最重要的标志。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带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中国长期以来施行“走出去”战略,为了使中华文化能够在世界文化之林占据一席之地,政府需要积极进行引领,不仅要让中华文化在世界生根,还要使其发芽并且茁壮成长。
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如今的中华文化在国际传播方面面临一些问题。
就传播对象而言,长期以来,由于政治、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较大差异,由于西方反华媒体的片面宣传,不少西方人对中国还存在很大的误解和误读,即便当今中国已取得了全方位的发展,但国际社会的固有思维定式仍未有大的改观。
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陷入低迷,“极端民族主义”思潮随之产生。这种思潮强调本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在鼓吹自己民族的同时贬低其他民族,普通民众因此排他情绪严重。随之而来的“中国威胁论”,更让西方国家产生了反华情绪。在此背景下,一些国家出现了排斥中华文化的现象。例如,一些西方主流媒体歪曲事实,对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进行过度解读,中国的正面文化形象得不到及时传播,而负面文化形象却被炒作并得到高度关注。
就传播主体而言,虽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如书法、武术、美食等有形的内容得到了很好的传播,但这些只是最基础的行为文化,人们学习这些往往只是出于猎奇的心理,至于更深层次的心理文化层面的内容,则不在传播范围之内。正是由于此类原因,同其他语言相比较,中文推广仍处于劣势地位。
据此,政府应进一步明晰“走出去”战略,制定行之有效的中长期目标,完善实施路线和具体措施,摆脱重经济而轻文化的思维,从国情出发,借鉴其他国家先进文化传播经验,取长补短,明确国际社会需求,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中华文化真正融入国际社会,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让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
(二)高校自身水平提升
1.提升中文教师能力
在高校国际中文教育中,教师是跨文化传播的引领者,除向学生讲授语言知识外,传播文化内容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一环。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高校中文教师应具有系统性、全方位、多角度讲授中华文化的能力。然而事实上,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展高校国际中文教育以来,大部分教师跨文化传播能力和素质稍显不足,往往较重视语言本体的知识传播,而不重视自身跨文化传播素养的提高。由于对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视度不够,无法谈及跨文化传播的沟通能力和运用能力,来华国际学生无法产生跨文化适应。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高校教师存在“文化中心主义”,汤因比从生理角度对这一思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解释,“人类观察者不得不从他本人所在的空间某一点和时间某一点上选择一个方向,这样他必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是成为人的一部分代价。因此他的观点必然是片面的、主观的”[7]。持有此观点的教师缺乏对异文化的敏感和正视,或者对异文化不屑一顾,这就很难保持正确的心态进行跨文化传播。高校中文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传播素养,增强跨文化传播意识,将文化传播视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
2.改革中文教材内容
作为一种针对特定群体的教育传播媒介,国际中文教育教材是教师传授中华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传播能力的重要载体。有学者已意识到,“中华文化融入世界的主要媒介之一是教材”[8]。然而,就现有教材而言,从内容上看,涵盖的中华文化内容过于单一,且浮于表面,多为介绍中国特色元素如书法、戏剧、功夫、节日、习俗等传统内容,对其中包含的文化内质并未深入阐释,给外国人造成一种只要了解这些元素就了解了中国的错觉。此外,还有一些过于老旧的文化类教材已完全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材中的词汇甚至思想都与现实脱节,为跨文化传播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今后,要改革中文教材内容,在文化类教材的编写上,首先应注重历时层面的传承,除简单的特色元素外,由古至今保留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是文化类教材编写的重点,是民族的内核,是跨文化传播的首要元素。其次还应注重共时层面的开拓,文化类教材要选取当今最有代表性的中华元素和思想,还应结合国际社会的发展需求,考虑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学生的接受程度,使其做到学有所用。
3.转变中文教学方式
国际中文教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由于对象的特殊性,其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跨文化传播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播者的传播方式。就国际中文教育而言,文化教学是以语言教学为基础的,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离不开汉语教学。长期的思维定式,使得很多高校国际中文教师固守中國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忽略了文化的教学与语言的教学应有所不同。而国际学生是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模式势必对跨文化传播产生消极影响,甚至会使部分国际学生只注重语言知识的提高,而逃避文化课学习。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局面,高校国际中文教师要时刻保有文化自觉意识,在充分了解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从思想上重视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传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采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方式对其进行跨文化传播,引起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如对初级学生以传播中华元素为主,对中级学生以传播中华思想为主,对高级学生以传播中华文化发展脉络为主。同时还需注意,这种传播应当做到润物细无声,而不是生硬地灌输。只有这样,才能使国际中文教学中的跨文化传播顺利高效进行。
六、结语
跨文化传播在高校国际中文教育中始终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不仅有助于提高中文本体教学水平,还可以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国软实力。中文承载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且影响深远,政府政策的支持及经济全球化营造出的国际环境,使得高校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传播事业能够顺利开展。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要同时注重国家的积极引领与高校中文教师思想、中文教材内容以及中文教学方式的提升。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科学地发展国际中文教育事业,适应新时代跨文化传播的需要,让中华文化以更加完美的姿态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于富增.改革开放30年的来华留学生教育1978-2008[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284.
[2]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3.
[3] 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21.
[4] 汤因比.历史研究: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276.
[5] 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 [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151.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7] 汤因比.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1.
[8] 孙宜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途径与方法创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15.
作者简介 刘红蕾,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国际中文教育、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