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运动疗法联合体外冲击波对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康复的影响
2022-12-27蔡秀玉李君王雪娇
蔡秀玉,李君,王雪娇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消毒供应中心;2.骨科;3.护理部,海南海口 570102)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PS)是临床常见的软组织疼痛症候群,发病率较高[2],不及时治疗可使病情迁延不愈,导致疼痛加重,腰椎功能障碍,甚至引发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降低生活质量[1]。本研究探讨悬吊运动疗法联合体外冲击波在腰MPS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治疗的腰MPS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49例,两组年龄、性别比例、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组: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采用Radialspec型冲击波治疗仪(以色列Medispec公司)。患者俯卧位或坐位,暴露腰背部,以压痛点为冲击波治疗点。初次治疗时,先采用低能量级冲击波,待患者适应后进行正式治疗,参数为:频率5.0~8.0 Hz,能量180 mJ,以治疗点为中心进行横向、纵向治疗,注意治疗过程中避开重要脏器、神经及血管等,每次冲击1000次,每7 d治疗1次,连续5次。
治疗组:给予悬吊运动疗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方法同常规组。应用挪威Redcord公司悬吊训练系统进行悬吊运动治疗[2]:①仰卧位搭桥运动:患者仰卧,手臂置于胸前,两弹性绳(宽带)、(窄带)分别放在患者臀部、小腿近端,其中窄带距床25~30 cm;患者抬高骨盆、进行仰卧位搭桥动作,并保持30~50 s,休息1 min后重复上述动作,连续8~10次。②侧卧位搭桥运动:患者取俯卧位,前臂屈曲,非弹性绳(宽带)置于患者胸部作为支撑,弹性绳(宽带)置于髋部;将气垫置于患者腹部下方,弹性绳(窄带)置于膝关节处;康复师一手置于患者骶骨,一手置于腹部,双手相互挤压减少脊柱前凸(约2 cm),将患者转为侧卧位,并移开双手,嘱患者保持该姿势(头部置于枕头上),身体距床25~30 cm;非弹性绳(宽带)、弹性绳(宽带)、弹性绳(窄带)位置不变;患者抬高骨盆、进行侧卧位搭桥动作,并保持30~50 s,休息1 min后重复上述动作,连续8~10次。每次训练35~40 min,每天训练1次,每周5次,连续5周。
1.3 疗效评定
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5周进行如下评定: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3];使用量角器测量腰椎前屈、后伸活动范围的腰椎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4];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5]评定患者抑郁情况。
治疗5周时,评定临床疗效[6]:①治愈:腰椎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无疼痛,不影响正常生活;②显效:腰椎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增大,疼痛明显减轻,对生活影响不大;③有效:腰椎关节活动范围增大,但没有恢复正常水平,疼痛有所减轻;④无效:腰椎关节活动及疼痛无明显改善。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规定疗程,无剔除或中止研究者。治疗组3例治疗出现后皮肤疼痛,2例胃肠道症状;常规组4例皮肤疼痛,均未给予特殊干预,症状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20%vs8.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2,P=0.727)。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VAS评分、ODI指数、腰椎关节前屈和后伸ROM、SD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5周后,上述指标均进一步改善(P<0.05)。两组间相比,治疗组在治疗2周和治疗5周后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各项疗效指标比较
总体疗效方面,治疗组49例中,治愈11例,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88%;常规组49例中,治愈4例,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9.59%。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6;P<0.05)。
3 讨论
体外冲击波是机械波,可引起介质的压缩和膨胀,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其治疗MPS的机制有[7]:①通过热能效应,增加局部血流量;②刺激神经感受器,减少肌肉痉挛;③减少神经传导,提高痛觉阈值。夏鹏等[6]研究表明,体外冲击波治疗4周能减轻MPS疼痛,其疗效优于超声波。但李硕等[8]研究显示,单独体外冲击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缓解的作用不如悬吊运动联合体外冲击波。悬吊运动疗法通过在不稳定支撑面上进行的高负荷闭链训练,可增加腰背部肌群的肌力,减少肌疲劳及肌痉挛,对躯干、骨盆及腹部肌肉均有明显的调动作用,训练效率高。本研究显示,治疗组治疗2周、5周后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常规组。结果提示,悬吊运动联合体外冲击波对减轻MPS疼痛的作用更明显。其可能原因有:①悬吊运动通过弱链环节的训练,减少肌肉疲劳;②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致痛物质的释放;③与体外超声波具有协调作用,提高痛觉阈值。
腰MPS患者由于肌肉黏连、痉挛,导致ROM减小及功能降低。悬吊运动疗法通过对腰背部核心肌群,如多裂肌、斜方肌等的锻炼,有助于增加肌群运动的协调性,增强腰椎-骨盆-髋关节复合体的稳定性,且悬吊运动需要患者保持某特殊姿势,有助于增强肌群的表面肌电活动,激活深层核心肌群,提高神经-肌肉运动单元的功能,增大腰椎关节ROM,增强腰椎功能[9,10,11]。本研究显示,两组治疗2周、5周后的ODI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前屈、后伸ROM均大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较常规组变化显著,与既往报道[2]相符。本研究治疗组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常规组79.59%,提示悬吊运动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MPS的效果显著,可能是二者均可缓解肌群疲劳,增加机体本体感觉及运动能力,二者联合具有协同作用有关。
此外,本研究显示,两组治疗2周、5周后的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较常规组变化显著,说明悬吊运动联合体外冲击波一定程度也可缓解抑郁,可能机制:①通过减轻疼痛,提高腰椎功能,从而减轻患者心理负担;②悬吊运动训练时,需要患者专注配合,有助于转移患者注意力,忘却负性情绪的影响。
综上所述,悬吊运动疗法联合体外冲击波可减轻腰MPS疼痛,改善腰椎活动度,提高腰椎功能,缓解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