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道高考题失分原因分析与思考

2022-12-27安徽省砀山中学邮编235300

中学数学教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材积根部林区

安徽省砀山中学 辛 民 (邮编:235300)

1 问题起因

针对高考后师生议论的焦点,笔者邀请部分参加高考的学生、教师对2022年全国高考数学乙卷第19题进行座谈,教师普遍认为题目来源现实世界,难度不大,但学生普遍感觉较难、失分较多.围绕这一现象大家交流、探究、思考如下,旨在与同行交流.

2 原题再现

某地经过多年的环境治理,已将荒山改成了绿水青山,为了估计一林区某种树木的总材积量,随机选取了10可这种树木,测量每颗树的根部横截面积(单位:m2)和材积量(单位m3),得到如下数据:

标本号i1234567890总和根部横截面积xi0.040.060.040.080.080.050.050.070.070.060.6材积量yi0.250.400.220.540.510.340.360.460.420.403.9

(1)估计该林区这种树木平均一颗的根部横截面积与平均一颗的材积量;

(2)求该林区这种树木根部横截面积与材积量的样本相关系数(精确的0.01);

(3)现测量了该林区所有这种树木的根部横截面积,并得到所有这种树木的根部横截面积总和为180m2,已知树木的材积与其根部横截面积近视成正比,利用上述数据给出该林区这种树木的总材积量的估计值.

附:相关系数

(2022年全国高考数学乙卷第19题)

3 试题评述

以社会生活中人们关注的环境治理为背景材料,依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设计试题,情境中蕴含着潜在的线索和限制,需要学生综合已有的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当前情境,明确任务,解决问题.从而全面考查学生应用统计的基本知识、基础方法和基本技能进行创造性整合能力,有助于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辨析概念、建立关系的能力,同时对数据处理、数学运算及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也作了相应的考查.

其中第(1)问,要求利用统计的方法估计两个平均值;第(2)问,求相关系数,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恒等变形及数据处理能力;第(3)问,计算总材积,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试题解法

解(1)

所以该林区这种树木平均一颗的根部横截面积为0.06m2、平均一颗的材积量为0.39m3.

(2)解法一由题设易得下表

标本号i1234567890总和xi-x-0.020-0.020.020.02-0.01-0.010.010.010(xi-x)20.000400.00040.00040.00040.00010.00010.00010.000100.002yi-y-0.140.01-0.170.150.12-0.05-0.030.070.030.01y i-y)20.01960.00010.02890.02250.01440.00250.00090.00490.00090.00010.0948(xi-x)(yi-y)0.002800.00340.0030.00240.00050.00030.00070.000300.0134

所以相关系数

注:列表分析统计数据,表述、说明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表达简洁、清晰明了,容易检验结果.

5 失分原因分析

5.1 读题、审题能力薄弱

5.2 对于第(3)问理解不准确

对于条件“已知树木的材积与其根部横截面积近视成正比”视而不见,不能正确分析当前的问题情境,机械地套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公式y=a+bx求解,个别同学理解了上述假设也不相信高考试题会如此简单,只需利用小学学习比例关系解题,暴露个别学生极不自信.

5.3 基本运算能力薄弱

直接机械代入公式,导致数据太多、运算量太大,乱中出错误百出,不能针对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表述方式——列表;公式变形后代入数据,对算术根理解不准确,导致结果不正确.

5.4 统计学中基本概念理解不准确

如第一问最后写成:估计该林区这种树木平均一颗的根部横截面积为0.06m2、平均一颗的材积量0.39m3.

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长期以来师生只注重零零碎碎知识得识记,不注重对数学学科中核心概念、定义、定理、性质公式、法则等内涵外延的理解与辨析,自觉建构知识网络,形成牢固的知识框架;平时教学中,师生对数学运算认识不到位、不重视,教师认为数学运算是学生自己的事,例题讲解时不板书、不示范,学生课下不练习,不总结、不思考,运算能力提升无从谈起;教学中,教师重视解题方法的展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但是不注重阐述解题方法由哪里来?怎么来的?到哪里去?干什么?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何从谈起!平时教学中教师已经注意教学情境的设计,但仅仅注意孤立技能在固定情境下的简单应用,情境的设计过于人为的简化和抽象,丧失了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连接,导致学生遇到真实情境的问题时不会认真分析问题的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只会机械的套用公式解决问题.

6 教学启示

6.1 注重必备知识复习巩固

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对于每一个必备知识,都要从它的表征的多层性和多样性上去设计问题开展教学,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理解辨析必备知识,帮助学生站在数学学科整体高度上,再次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体验数学化的方法,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清除认识上的盲点和难点,优化知识结构,领悟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建立从核心概念到解题方法自然链接.但同时要避免从过细的学科知识点角度思考学科内容,罗列清单,要强调学科内容的结构性和关联性,突出思想方法和探究技能的运用.

6.2 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数学运算不是单纯的数值运算,而是一种推理运算,一般是理解运算对象后,根据数学基本知识先推理再计算求值,并能够根据问题条件寻找并设计合理、便捷的运算途径,因此数学运算不仅是计算,还应包括探索、求解问题的思路,借助有效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运算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养成程序化思考问题的习惯,养成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理性缜密的科学精神.

6.3 适当设计复杂开放的现实情境,解决有意义的真实问题

学生经历复杂开放的现实情境,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依托,重视不确定的跨学科探究主题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和投入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当前情境,明确问题,创造性整合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提升发现问题、辨析概念、建立假设、验证假设的能力不良结构问题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可以给学生展示他们分析问题的思考过程.单也要注意核心素养的形成、培养,不能脱离集体的课程内容,学生只有具备系统的、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思想方法和探究模式,才能深刻理解特定的任务情境,明确问题,形成假设,解决问题,积累解题活动经验,提升解题能力.

7 命题思考改进

笔者思考试题第(3)问增设条件“已知树木的材积与其根部横截面积近视成正比”的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转变思考方向,利用小学所学的比例求解,简化运算,避免学生利用一元回归方程求解、重复考查相同的知识点.笔者认为第(3)问中去掉此条件改为:

现测量了该林区所有这种树木的根部横截面积,并得到所有这种树木的根部横截面积总和为180m2,利用上述数据给出该林区这种树木的总材积量的估计值.

题目更符合起课标的要求、更开放、解答更丰富,给学生预留的思考空间更大.其解答可有以下方法:

(1)由面积与材积相关系数r=0.97知材积与面积之间有如下关系式y=a+bx.

所以总材积为y=-0.012+6.7×186=1246.188(m3).

猜你喜欢

材积根部林区
学思践悟 | 隋洪波代表:作好“林区三问”新答卷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布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广西一元立木材积表适用性评价
一起GIS终端环氧套管法兰根部开裂的原因分析
想露果实的马铃薯
木材材积计算方法探讨
昌宁林区有了首条水泥防火通道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三角柱体对机翼根部马蹄涡的影响
张学勤:我为林区建设“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