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旋切手术在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2-12-27邹宝山陈元文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2年24期
关键词:血肿乳房微创

邹宝山,陈元文,刘 磊

1.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甲乳外科,重庆 400062;2.重庆市南岸区人民医院外科,重庆 400060

乳腺癌已跃居成为全球女性新发第一大恶性肿瘤,同时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首要因素[1]。随着对乳腺疾病重视度的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女性积极自查或行超声检查,进而更多的乳腺良性肿瘤被检查出。传统开放手术能够有效去除乳房肿块,但该手术方式存在手术时间长、术后恢复慢、乳房变形、手术疤痕明显等缺点[2]。随着微创外科理念和技术的进步,乳腺疾病的手术治疗也逐渐向减少损伤和微创方向发展。微创旋切手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方式,备受医生与患者的青睐[3]。为明确微创旋切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本研究对实施两种手术方式的患者进行对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于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208例单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明确为良性肿瘤;(2)单侧乳腺良性肿瘤;(3)单侧乳房病灶≤2个,病灶最大径≤3 cm;(4)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障碍等;(2)合并严重心、肺基础疾病,不能耐受手术;(3)哺乳期、妊娠期及有急性感染性疾病;(4)临床资料不完整。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创旋切手术组(128例)与传统开放手术组(80例),比较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年龄、病灶最大径),术前相关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C反应蛋白及血糖),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局部血肿、伤口感染、乳房外观改变、病灶残留及总发生率)发生情况。

1.2方法

1.2.1超声引导下行微创旋切手术 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超声定位乳房病灶,确定最佳进针位置。病灶周围浸润麻醉及注射麻醉药至乳腺与胸大肌之间的间隙,进针点切开皮肤0.3~0.5 cm,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插入旋切刀并达到病灶下方,超声实时监测下反复切割病灶,直至病灶消失。抽吸残腔积血后拔出旋切刀,加压包扎[4]。设备选用美国巴德安珂乳腺旋切主机与一次性乳腺旋切刀套装。

1.2.2传统开放手术 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病灶周围浸润麻醉,根据超声定位标记病灶位置,做放射状或乳晕切口,分离皮肤与皮下组织,寻找病灶并完整切除,创面电凝止血,逐层缝合关闭残腔,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切口,加压包扎。

1.2.3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病灶最大径。(2)比较术前相关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C反应蛋白及血糖。(3)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伤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采用估测法,1张纱布计5 mL。(4)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包括局部血肿、伤口感染、乳房外观改变、病灶残留等,病灶残留采用术后1个月复查彩超评估;同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

2 结 果

2.1两组年龄、病灶最大径比较 两组年龄、病灶最大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年龄、病灶最大径比较

2.2两组术前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术前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C反应蛋白及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前相关指标比较

2.3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与传统开放手术组比较,微创旋切手术组手术时间、伤口长度、伤口愈合时间均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2.4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两组局部血肿、病灶残留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口感染、乳房外观改变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

3 讨 论

乳腺疾病可对广大女性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困扰。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有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非哺乳期乳腺炎及导管内乳头状瘤[5]。乳腺增生是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失常导致的,主要有3种预防方法:密切随访、药物干预和手术干预,该病本身无手术治疗指征,外科干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漏诊、误诊乳腺癌或切除可疑病灶[6]。非哺乳期乳腺炎包括乳腺导管扩张症、导管周围乳腺炎、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治疗以传统开放手术为主,必须完整充分切除病灶,彻底切除所有肉眼可见的病变组织,尽可能保证阴性切缘,否则容易复发[7]。导管内乳头状瘤是良性病变,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半数以上的专家建议行传统开放手术切除,在有设备条件的医院,也可在超声引导下使用微创旋切手术进行完整切除[8]。乳腺纤维腺瘤是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可以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段的女性,临床多明确诊断后即选择手术切除,传统开放手术适用于较大的纤维腺瘤,肿瘤最大径≤3 cm的患者选择微创旋切手术,其具有创伤小,外形美观的特点[9]。

回顾性分析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208例单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病灶最大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C反应蛋白及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患者基线水平差异不大;但微创旋切手术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微创旋切手术更具有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优势。虽然结果提示微创旋切手术组术后血肿与病灶残留的发生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肿是微创旋切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多为术后处理不佳,包括按压时间不够,绷带松解或移位等,大部分血肿可以自行吸收,也可通过负压抽吸、加压包扎等措施降低风险。追溯病灶残留患者提示单侧乳房2个病灶,最大径分别为2.8 cm与3.0 cm。与相关研究认为病灶残留多与肿瘤初始大小及数目相关的结果一致,即肿瘤越多、越大,术后病灶残留风险越大[10]。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提出了“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的医学发展观念。超声引导下的微创旋切手术在乳腺疾病治疗中也越来越普遍。微创旋切手术不仅用于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而且也被用于完全切除乳腺良性肿瘤,尤其是纤维腺瘤。虽然目前认为微创旋切手术不能用于切除乳腺癌,但随着科技设备的提升,期待未来能将该技术应用范围扩大到乳腺恶性肿瘤的治疗上[11]。超声引导下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旋切手术可以清晰观察乳腺病灶的大小、数量及周围组织关系,精准定位乳房触诊阴性的病灶,提高了病灶完整切除成功率[12-13]。微创旋切手术安全可靠且复发风险低;更重要的是微创旋切手术收集到的完整连续的肿瘤标本,与传统开放手术获得的标本得到的病理和免疫学结果一致,可为早期原发性乳腺癌的微创治疗提供准确的诊断基础,从而避免扩大手术范围,最大化保留乳房形状和外观美容度[14]。

综上所述,乳腺良性肿瘤选择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术后恢复快、保持乳房美观度的优势。微创旋切手术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血肿乳房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准妈妈 请小心呵护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