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现状、热点与前沿
——基于文献计量学视角
2022-12-27马皓苓
○马皓苓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教育思想指引下,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教师教育制度体系逐步健全,教师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有力支撑起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与此同时,学界在教师教育领域也展开了丰富讨论,产生了大量有价值、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文献不仅是一个研究领域的知识地图,更是洞察科学知识发展脉络的重要线索。在此背景下,系统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图景及演进趋势,对推动新时代教师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文献综述反映了研究的逻辑起点,对未来相关研究领域的知识生产起着奠基作用。纵观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现有综述性研究仍以定性方法为主,由于纳入的文献数量总体有限,致使结论的主观性较强。虽然有学者注意到文献计量分析法在教师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但样本数据却缺乏时效性。因此,本文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教师教育研究论文为样本,综合运用Pajek、VOSviewer、CiteSpace 6.1.R3等分析软件,可视化展示近10年来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现状、热点与前沿趋势,以期为深化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决策参考。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批判性综述(critical synthesis)、元分析(metaanalysis,也称荟萃分析、二次分析、后设分析等)和文献计量分析(bibliometric analysis)是目前教育学界进行文献综述的三种主流方法。其中,批判性综述主要基于定性方法(内容分析法、叙事分析法和主题分析法)对相关主题文献进行系统回顾与梳理,找出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矛盾、争议或分歧,进而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该方法是学者们最普遍采用的文献综述方法;元分析是在遵循严格步骤和标准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数据抽取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已有定量研究结果进行整合的一种分析方法,该方法在国外教育学领域研究中的应用已有40余年的历史,但在我国教育学领域研究中的应用却是近些年来才逐渐兴起的;文献计量分析通常是利用特定的学术资源数据库(Web of Science、Scopus、CNKI等) 提供的文献题录信息,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对某一学科研究领域文献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情况以及数量关系等外部特征进行梳理,厘清学科知识结构、探索学科前沿动态的一种文献分析方法,且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研究文献的发文趋势、作者与期刊分布、高被引文献分布等外部特征进行系统梳理,并通过绘制该领域文献关键词聚类图谱,进行突现词探测,从而探索该领域研究的基本图景与热点前沿。
(二)数据来源
期刊论文是学术研究成果呈现的主要方式,且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专业性,因此,其尤为适用于探索某一研究领域的发展图景。本文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检索来源,兼顾文献的查全率与查准率,采用“篇名”和“关键词”检索方式,检索词设置为“教师教育”,同时,为保证结论的可靠性,特意选择2013—2022年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含扩展版)来源期刊作为文献数据源,在剔除征稿启事、新闻资讯、院校介绍、图书评介等非研究型以及与研究主题关联度较小的文献后,共得到有效文献2029篇。
二、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图景
(一)文献数量分布
论文数量的变化趋势反映了一个领域的研究整体水平和发展速度。图1呈现了2013—2022年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有关教师教育研究文献发文数量的变化趋势。分析发现,10年来,该领域发文整体上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2022年发文量不全),近3年(2019—2021年)平均发文量保持在159篇左右。发文量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学者们对教师教育研究热度的降低,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与核心期刊文章篇幅和刊文数量的调整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按照科学计量学奠基人普赖斯提出的科技文献增长四阶段理论,我国教师教育研究历经过去数十载的不断探索与积累,已经处于科技文献增长的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的过渡期,即逐渐从学科理论日益成熟阶段走向学科理论完备阶段。从图1的相关政策演进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部门陆续出台多项有关教师教育的重大规划、政策意见,并对教师选拔、教师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等提出明确具体要求,引起学界持续广泛关注,高质量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图1 年度发文数量分布
(二)作者与机构分布
1.核心作者分布。核心作者是对本学科领域发展具有较大贡献的人员,是引领学术方向、推动理论创新的主要源泉,因此,对核心作者发文情况进行分析具有指标性意义。根据普赖斯定律计算核心作者(仅统计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最低发文量(nmax是最高产作者的论文数),在近10年的教师教育研究中以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身份发文的最高产作者是南京师范大学杨跃教授(17篇)。因此,按照上述公式以临近整数3作为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可确定逾100位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限于篇幅,仅列出发文量前10位的核心作者(见表1)。从核心作者分布看,既有如杨跃、朱旭东、龙宝新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也有如付光槐、戴伟芬、刘径言、康晓伟等一批颇具学术潜力的“80后”青年学者。由此可见,当前,我国教师教育研究领域已聚集了一定数量的研究者,且核心作者结构良好、梯队完整、研究领域广泛,有着良好的后继力量,深入、连贯性的研究氛围逐渐形成。
表1 核心作者分布情况(发文量前10位)
2.作者合作网络。进一步对高产作者(发文量≥3篇,不区分论文作者排序)科研合作情况进行分析(见图2)。图中每一节点代表一位作者,节点越大说明该作者发文量越多;节点之间连线代表合作发文,连线粗细代表合作发文量的多少。可以看出,教师教育研究规模最大的两个合作网络主要是:(1)以东北师范大学饶从满、马云鹏为首的学术团队,成员主要包括高夯、李广、李广平、刘益春、韩继伟等。该团队近年来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新时代教师专业标准研究”,以及“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与实施办法研究”“师范生教育实习模式及其保障机制研究”等多项国家与省部级课题。(2)以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山西师范大学闫建璋为首的跨校合作团队,核心成员有康晓伟、田国秀、裴淼、赵英等。该团队近年来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中国教师教育质量的基本理论研究”,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培计划’实施的项目模式构建经验、问题及其对策实证研究”等重要课题。除此之外,西南大学陈时见、覃丽君、苟顺明、王艳玲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以及同济大学谢莉花、王继平、陈慧梅、唐慧等人组成的团队规模也相对较大。整体而言,目前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学术合作以机构内部的同事、师生之间为主,更广泛的跨地域、跨机构的学者互动相对偏少,尚未形成强大的作者规模效应和影响力。
图2 作者合作网络谱图(发文量≥3篇)
3.研究机构分布。从高产机构的分布来看(见图3),师范院校作为教师培养的主阵地,是教师教育领域研究的核心力量。其中,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成果产出量遥遥领先于其他高校,成为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领头羊。该校于2004年成立了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从事教师教育研究的国家级重点研究机构,聚集了庞丽娟、朱旭东、李琼、宋萑等一批知名学者,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教师教育研究成果。此外,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近年来也纷纷设立了教师教育研究院(中心、所)等,助力教师教育学术研究。
图3 研究机构分布情况(发文量≥20篇)
(三)期刊分布
表2列出了发文篇数排名前10位的刊物,全部为教育学类的期刊,共发文767篇,占样本总量的37.80%。其中,发文量排在首位的《教师教育研究》累计发文145篇,占样本总量的7.15%,充分展现了该刊作为教师教育研究专业期刊,全方位研究解决教师教育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使命担当。此外,结合表2中各类期刊的名称及特点,大致可以看出相关文献关注的几类话题:国外教师教育情况的介绍和评述,如《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教师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如《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管理》《当代教育科学》等。此外,《中国成人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等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刊物还专门开设了“教师发展”“教师教育”等栏目,为教师教育研究成果搭载了传播平台。
表2 高发文量期刊分布情况
(四)高被引文献特征
高被引文献不仅是领域内被广泛认可并积极引用的经典文献,更是后续研究重要的知识基础和方法论基础。在对样本文献的被引频次进行统计后,本文提取了被引频次≥100次的12篇高被引论文(见表3)。从来源期刊角度看,12篇高被引论文中有9篇刊载于《教育研究》(5篇)和《教师教育研究》(4篇)期刊中,这与前文中的发现基本一致,这两本期刊是教师教育领域的重要刊物。另外3篇高被引论文分别出自教育技术领域和高等教育领域的三本专业期刊,即《中国电化教育》《高教探索》《中国大学教学》。从发文时间角度看,2014年有8篇高被引论文,2013年有3篇,2015年有1篇。换言之,高被引论文集中出现在前3年,这再次印证了文献的被引频次与论文发表时间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从研究主题上看,高被引论文聚焦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标准建设、教师教育模式创新、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等主题。其中,被引用频次最多的由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朱旭东教授发表的《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模型建构》一文,依托“中国教师专业发展数据库研究”项目,系统阐释了由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层次、基础、机制和环境等要素构成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模型,为后续学者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该文章自2014年发表以来,已被学界引用超590次,是一篇极具学术影响的教师教育研究成果。从研究方法上看,高被引论文大多以理论思辨、经验总结的方法为主,另有两篇文章(序号4和9)则分别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进行相关研究。
表3 高被引文献分布情况(被引频次≥100次)
三、教师教育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
(一)研究热点: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是作者对文章研究内容和观点的高度凝练,对文献高频关键词的分析可以大体了解某个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对关键词进行规范化处理后,本文利用VOSviewer软件提取了词频大于等于8的113个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结合Pajek软件生成了高频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4)。可以看出,近10年来,除去主题词“教师教育”,教师教育研究领域论文中排在前五位的关键词分别为“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课程”“美国”“职前教师教育”“教师教育者”。
图4 关键词聚类图谱(VOSviewer)
由于VOSviewer聚类图谱需要研究者本人根据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凝练每个类团的研究主题,且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本文又基于CiteS-pace软件绘制了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5),该聚类图谱通过自动提取类团内的关键词进行主题命名。可以看出,CiteSpace聚类图谱中呈现了包括课程、教师教育、卓越教师、美国、教师教育政策、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者、协同创新、专业发展、改革等10个聚类主题。
图5 关键词聚类图谱(CiteSpace)
结合上述两种关键词聚类图谱,本文进一步开展了人工筛选,通过对代表性文献的深入研读和剖析,将近10年我国教师教育的研究热点概括为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模式与师范院校转型、教师教育课程与实践、教师教育的国外经验介绍与启示四个方面,以下展开进一步论述。
1.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知识与技能、实践经验、问题解决能力等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一般意义上,从新手到专家的教师发展过程,是教师从边缘到中心、从边界跨越到融合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一直是教师教育领域持续关注的热点,尤其是2017年年初,中国教育学会专门成立了“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该主题汇聚了“教师发展”“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体系”“教学能力 ”“教学实 践 ”“教师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实践性知识”“师德师风”等高频关键词。从已有研究来看,该主题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与基本途径问题。在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上,学者们关注的对象更多是在职教师,并根据其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心态与信念等从时间序列角度将在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学者们普遍认为,助力教师专业发展既需要外部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如构筑学校荣誉表彰与权益保障的综合平台、实施课例研究等,但更需要的是激发教师内生动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有学者呼吁,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共同富裕背景下,更要重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建设,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与实践智慧,增强他们的身份认同和职业幸福感。此外,还有学者关注到青年教师等不同群体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建议。二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与专业能力发展问题。构成专业的首要标准是需要一套完善的专门知识体系作为专业人员从业的依据,教师专业的“教会学生学习”“育人”和“服务”要求教师以知识体系为基础,其中,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教师知识体系的核心,它是融合了学科知识、教学策略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而成的知识,是教师自身的专业理解的特殊形式。而教师专业能力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种综合体,不少学者将教师能力构成作为一种静态的研究,但有学者认为,教师能力是一种需要与时俱进的动态结构,应从不同层次加以考量。三是师德建设问题。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应包括知识、技能等技术性维度,还应考虑更广阔的道德与情感维度。师德是教育从业者所应具备的基本品德,决定着他们的精神世界的广度和高度。有学者将师德建设视为新时代振兴教师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强调推进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还有学者从情感现象学入手,论证了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而也有学者认为,传统的教师教育忽视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情感维度,即缺乏对学生师德师风的培养,主要表现为道德课程的缺失、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道德评价体系的滞后等。因此,全面推进师德养成教育成为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题中应有之义。
2.教师教育模式与师范院校转型。“教师教育模式”“教师教育机构”“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教师培养”“人才培养”“U-S 合作”“U-G-S 模式”等关键词的高频出现,证明学界对有关教师教育模式的相关议题高度关注。从广义上说,教师教育模式涵盖职前培养模式和职后培养模式两种类型,涉及培养目标、教育体系、培养活动方式等多方面,但学者们大多将研究视角聚焦于职前教师教育模式。教师教育机构是教师教育运行的基础前提,是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按教师教育实施的主体差异,可将职前教师培养模式分为三种类型:以专门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封闭定向型;以综合性大学或综合性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开放非定向型;多主体共同培养的协同共生型。作为协同共生型培养模式的典型范例,以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师资的“U-G-S”模式最受学界关注。“U-G-S”模式由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在国内率先创造性提出并不断完善,目前该模式已由“东北区域运行”走向“全国布局规划”。此外,有学者利用该模式在合作主体广泛性、合作理念融合性与合作取向实践性等方面的优势,将其应用于乡村教师培养、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师发展学校设计等方面。
21世纪以来,受国外教师教育转型潮流影响,加之我国高等教育进程由大众化向普及化加速推进,国内不少高师院校开始向综合性大学转型,以应对教师结构性供给过剩的困境,但由此引发的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职能弱化和特色不足等问题也饱受诟病。有学者提出,在高师院校转型发展中,要警惕“去师范化”和盲目追求“应用性”的误区,始终将建设一流教师教育作为追寻目标,尤其对于地方师范院校而言,必须把教师教育这一优势学科、特色专业视为治学办校的重中之重,而非志在非教师教育学科专业上争先抢势。2017年,教育部明确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全部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脱帽子,聚焦教师培养主业。次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在国家全面振兴教师教育的背景下,师范院校纷纷调整自身战略,从“去师范化”到“再师范化”的二次转型引发了学者热议。其中,既有从历史视角和制度层面考察师范大学综合化与综合大学办师范的纷争历史、由来与调和之策;也有从宏观层面探讨师范院校二次转型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亦有从微观层面研究新师范教育背景下师范院校培养什么样的教师以及如何培养的问题。
3.教师教育课程与实践。课程和教育实践是教师教育培养的核心环节,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2011年,教育部颁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将“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通过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强化教育实践环节,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自此,教师教育课程与实践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另一热点话题。在该主题下,汇聚了“课程”“课程改革”“课程体系”“课例研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育实践”“实践取向”“实践”等重要关键词。课程与实践的融合本质上是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课程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教育实践则是教师将已有理论付诸课堂教育教学实践,进而提高自身水平和技能、形成个人教学风格与实践智慧的过程。学者们围绕教师教育课程与实践的意义及价值展开了丰富讨论。随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深入实施,不少学者纷纷对课程标准制定的意义、理念、目标、亮点展开解读,以及对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估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分析。还有学者基于委托—代理理论、默会知识理论、“教育二重世界”理论等不同理论视域提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困境、成因与出路,以及教育现代背景、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与应然路径。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下,学者们的关注重心又逐渐聚焦到教师教育课程质量的治理问题,并结合发现的问题提出疏解策略。
4.教师教育的国外经验介绍与启示。该主题涉及的高频关键词主要有“美国”“英国”“芬兰”“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德国”“加拿大”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教师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与变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发达国家在教师教育政策、理论及实践等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引起不少国内学者的关注,一方面,既有对单一国家教师教育模式、思想、政策法规的介绍,例如,美国“教师巡课”和“临床模拟”教育模式、英国研究生证书(PGCE)培养模式、芬兰研究本位教育模式、新加坡全日制“双发展”培养模式;美国格兰特多元文化教师教育思想与专业主义教师教育思想、德国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二战后英国教师职前教育政策、21世纪德国教师教育政策。另一方面,也有对多个国家教师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例如,有学者通过对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三国教师教育政策的对比,发现三国的教师教育政策都重视政府引领、强调标准建构、关注合作与公平;还有学者考察了意大利、芬兰和德国三个欧洲国家的职业教师教育目标体系,发现其职教教师教育均呈现较为一致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目标导向;亦有学者调查了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四国高校美术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方案的改革背景与整体特征,从而提出面向基础教育学科核心素养时代的我国美术教师教育专业人才的课程改革思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近年来,随着各种文献计量分析工具的推广普及,也有不少学者试图通过对国外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现状、热点主题、知识基础、演化路径、前沿趋势等进行知识图谱分析,进而为我国教师教育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二)前沿趋势:关键词突现分析
研究前沿是科学研究中最新、最有发展潜力的研究主题或领域,通常表现为一组突现的动态概念和潜在的研究问题。本文利用CiteSpace突现词探测功能考察突现词的时间分布和动态变化特点,进而考察教师教育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从表4的关键词突现来看,近10年教师教育研究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不同时期出现了不同的突变性关键词。根据突现词分布的时间特征,本文将研究前沿划分为早期前沿(2013—2017年)和最新前沿(2018—2022年),用以描述教师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表4 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突现关键词
1.早期前沿(2013—2017年)。这一阶段突现关键词主要围绕教师教育课程与实践、教师专业能力、脱贫攻坚背景下乡村教师发展等展开。实际上,“课程设置”“教育实习”“实践教学”等关键词的突现与本文所采集文献的时间范围有一定关系。如前文所述,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作出原则性规定,学界对相关主题的研究热度持续了一定时间。从2013年教育部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到2014年《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正式出台,学者们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问题展开丰富讨论,因此,关键词“教育技术能力”在此期间突现强度较高。同时,关键词“师范生”在这一阶段的突现时间跨度较长(2015—2017年),这是因为根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的规定,2015年我国将正式启动教师资格证全国统一考试模式,在这一背景下,围绕师范生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职业认同等议题的相关研究开始增多。2017年正值“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十周年,不少学者就政策的实施背景与具体成效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回顾和展望。
2.最新前沿(2018—2022年)。进入2018年之后,关键词“师范类专业认证”“新时代”“教师教育政策”“教师教育学科”“教师队伍建设”“人工智能”等开始突现并持续至今,表明这些研究主题在近期教师教育研究领域中比较活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政策及实践改革进展的影响。《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自2017年10月底出台以来,“师范类专业认证”一跃成为热门词语,围绕此主题的学术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全面擘画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宏伟蓝图,作出“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战略部署。同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制定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了包括“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行动”在内的教师教育振兴十大行动。由此,关于教师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学科属性、学科范畴、建设逻辑、价值意蕴等相关问题被热议。此外,自2018年起,教育部已启动实施两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在人工智能、大数据、5G、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教师队伍建设、助力教师教育改革这一现实问题也被多方讨论。鉴于关键词突现具有延续性趋势,结合前期相关政策的持续发力,可以预判,未来一段时间内,上述研究主题有望延续成为今后几年研究的热点路向。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综合运用 Pajek、VOSviewer、CiteSpace 6.1.R3等可视化工具,对2013—2022年间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中有关“教师教育”研究的2029篇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到如下发现:从文献外部特征看,10年来教师教育领域发文整体上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这表明经过前期的不断探索与积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研究正处于从学科理论日益成熟阶段走向学科理论完备阶段;该领域形成了以南京师范大学杨跃等学者为代表的一批结构良好、梯队完整、研究领域广泛的核心作者群体,但从高产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看,该领域尚未形成强大的作者规模效应和影响力;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师范类院校是教师教育领域研究的主阵地,《教师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教育学类期刊是该领域研究成果的主要载体;该领域高被引文献主要集中在发表时间较早的理论思辨和经验总结类文章,其中,《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模型建构》一文是该领域最具学术影响力的论文。在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方面,教师教育的主要研究热点集中在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模式与师范院校转型、教师教育课程与实践、教师教育的国外经验与启示等方面,而研究前沿包括师范类专业认证、新时代、教师教育政策、教师教育学科、教师队伍建设、人工智能等方面。
对于未来的研究与发展,一是支持和鼓励组建多部门协同攻关的研究团队,如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与中小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合作,兼顾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和行动研究,不断增强学术研究成果的原创性与特色化;二是重视教师教育的实证研究路径,注重通过数据挖掘、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基于证据的方式使研究结论更具洞察力和说服力,避免陷入教师教育研究中的“经验主义陷阱”;三是立足建构中国特色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目标,密切围绕国家层面业已出台的政策举措,从宏观、中观、微观不同视角的多维角度切入,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整体性规律和具体化实践进行探究,使研究从“单层平面化”向“多元立体化”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