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2-12-27刘菲菲洒玉萍
刘菲菲,洒玉萍
(青海大学,青海 西宁 810016)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反应性疾病,多由尿酸(UA)排泄减少和/或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高尿酸血症引起,急性发作期起病急,关节处红肿热痛、活动受限是其主要的临床症状,随着病程的延长还可能诱发关节畸形、僵硬、肥大,从而限制关节的正常功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医学正传》曰:“夫古之所谓痛痹者,即今之痛风也。诸方书又谓之白虎历节风,以其走痛于四肢骨节,如虎咬之状,而以其名名之耳。”朱丹溪云:“大率因血虚受热,其血已自沸腾,或加之以涉水受湿,热血得寒,污浊凝滞,不得营运,所以作痛。”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大量摄入含有高脂肪、高嘌呤、高蛋白的食物,使痛风性关节炎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刺络放血疗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通过放血可祛除瘀滞,缓解疼痛。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少。笔者检索中国知网近10年关于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论文,综述如下。
1 单纯刺络放血疗法
刺络放血疗法是针灸传统外治法之一,是使用三棱针在某些特定穴进行点刺,将局部皮肤刺破后再轻轻按压使血液流出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从西医角度分析,刺络放血疗法可排出沉积于关节处的尿酸盐结晶,降低体内尿酸值,与此同时,病变部位形成一个负压的环境,使新鲜血液得以进入,稀释体内的炎症介质,改善局部淋巴循环和微循环。从中医角度分析,刺络放血疗法可疏通经络,取得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邱明亮等[2]比较刺络拔罐放血疗法与针刺疗法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短期内刺络拔罐放血疗法的镇痛效果优于针刺疗法,且患者关节肿痛及相关炎症指标得到较大改善。覃志周等[3]将7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刺络拔罐放血组和西药组,刺络拔罐放血组选取关节红肿热痛最明显的部位使用三棱针进行叩刺,然后轻轻挤出血液,西药组给予秋水仙碱治疗,结果显示,刺络拔罐放血疗法在缓解局部红肿热痛症状及促进尿酸排泄等方面效果优于秋水仙碱,且相关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下降。田雅姣等[4]在阿是穴刺络放血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0例,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80.0%。大量临床案例证明,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操作时多选取阿是穴作为放血点,使局部尿酸沉积晶块随血排出,不仅可缓解症状,减轻炎性反应,而且预后良好。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局部消毒及排血量。
2 以刺络放血疗法为主的综合疗法
2.1 刺络放血疗法联合中药内服 区洁新[5]将7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刺络放血配合桂枝知母芍药汤加减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关节功能。李琴[6]将6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当归拈痛汤加减联合刺络放血法治疗,刺络放血所选部位为阿是穴及病变部位所属经脉的井穴,结果显示,治疗组可明显改善症状,取得显著疗效。李秀娟等[7]将9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给予二妙散治疗(原方原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岭南陈氏刺络放血疗法,刺络放血选取局部阿是穴、双侧脾俞及病变所在经脉的郄穴,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性高。彭杰威等[8]将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依托考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刺络拔罐放血与四妙散口服,刺络放血主要选取关节红肿较为明显的地方,出血量以3~5 mL最佳,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还可有效减轻炎性反应。
2.2 刺络放血疗法联合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是将中药直接外敷于患处,使药物功效直达病所,从而达到治病效果的中医外治法。临床操作时,先使用刺络放血疗法将患处的“废血”排尽,再予以药膏外敷,可改善患处血液循环,疏通局部经络,更有利于病变局部康复。李有娥等[9]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关节处静脉刺络放血,然后在患者入睡前给予三黄散等药物外敷,一般放血1次、外敷3 d,取得显著效果。徐李娜[10]将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刺络放血疗法联合三黄膏外敷(选取发病部位附近的穴位进行针刺,关节红肿处予以围刺放血约5 mL,将三黄膏外敷于关节处)治疗,结果显示,针灸刺络放血联合三黄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显著。黄刚等[11]观察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予以刺络放血疗法及院内制剂水调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疗效显著,且能有效降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尿酸(UA)水平。张园等[12]采用刺络放血联合中药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治疗后患者的生化指标、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6.1%。
2.3 刺络放血疗法配合艾灸 艾灸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散结的功效。毛科丽[13]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予以刺络放血疗法配合艾灸治疗,先选取阿是穴进行刺络放血疗法,出血量不宜过多,再于第2日在放血部位施以麦粒灸,结果显示,患者UA水平降低的同时,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临床疗效显著。周国香[14]将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施以刺络放血疗法配合热敏灸(将药用艾条于丰隆、足三里处行热敏灸,热感传至患处后再行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较低。
2.4 刺络放血疗法配合针刺 诸多研究显示,在刺血疗法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亦可取得显著疗效。徐颖等[15]将7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阿是穴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更好,且CRP、UA改善更明显。雷海燕[16]将12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阿是穴刺络放血加补母泻子针法治疗,结果发现治疗组在改善症状、降低UA水平方面效果更佳。
2.5 刺络放血疗法配合西药 由于西药有解热、消炎、见效快的特点,临床常被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但单纯西药治疗仅能短期缓解急性期症状。巫喜燕等[17]在秋水仙碱治疗基础上加用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结果显示,临床疗效得到提高,且降低了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任毅[18]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3例,在口服碳酸氢钠片的基础上,于红肿热痛处予以三棱针刺络拔罐放血,结果显示治疗有效,患者的局部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海阔[19]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仅单纯口服洛索洛芬钠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刺络放血疗法(选取阿是穴、井穴及阳陵泉、委中等,迅速用三棱针刺破皮肤,挤出3~5 m L血液,再用无菌棉球按压),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及降低尿酸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且不良反应少。
3 讨论
中医认为,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主要为人体正气不足,阴阳失衡,湿热、痰、瘀等病理产物在体内积聚,堵塞经络;又因平素饮食起居失常,外邪侵袭机体,导致气血经络不通,从而发为该病[20]。笔者通过搜索近10年来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文献发现,单独使用刺络放血疗法可通过排出“废血”,改善微循环和血管功能,使新陈代谢加快,以减轻炎性反应,获得治疗效果;与中药内服、中药外敷、艾灸、针刺、西药等方法结合治疗,临床疗效可进一步提升。在掌握配伍禁忌的前提下,中药内服的加入在缓解症状的同时,还可从根本上改善患者存在的问题,达到标本兼顾的效果。但中药味苦、服用不便,且相对而言见效较慢,对于希望迅速见效的患者而言并非良选。中药外敷最大的优点是药物施于体表,药效能得到很好的吸收,且对患者的胃肠道及肝、肾功能没有损伤,但由于其直接与皮肤接触,容易过敏。艾灸可从整体调节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加速血液循环,从而促进局部细胞新陈代谢,但容易引起皮肤过敏,且操作不当易发生烫伤,同时阴虚火旺体质者应该慎重选择。针刺主要通过疏通经脉使气血畅通,但要求医者对人体经络、穴位、神经、血管走行有准确的把握,避免引起神经血管损伤、局部血肿及功能障碍;西药可迅速控制病情,但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包括肝、肾功能损伤,且容易产生耐药性。这些治疗手段与刺络放血法联合使用均有各自的优势,都能有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医者可根据自身及患者的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同时,刺络放血疗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由于刺络放血疗法主要是通过排除局部的UA,在短时间内降低血UA浓度,能迅速缓解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并不能保证长期疗效,单纯使用刺络放血疗法可能治标不治本。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内服、中药外敷、艾灸、针刺等传统疗法及西药治疗时,临床疗效虽然得到了提升,但仍然无法根治。另一方面,刺络放血是刺破皮肤将血挤出,很多患者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会对其产生恐惧,且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尤其禁用。如何克服这些局限性,使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最大化,还需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