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2022-12-27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蒋慧敏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蒋慧敏
奋斗精神一词,我们早已在各类报纸、杂志、新闻中屡见不鲜,它似乎成了一个“老生常谈”的概念,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更凸显了奋斗精神在当前时代的重要性,可以说,一切事业的成功,都需要奋斗精神的指引。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就奋斗精神一词,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中华民族本身说起,例陈其重要性:“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1]。”由此可见,奋斗精神是中国人民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最亟须的行为指引,是中华民族在信息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实现国富民强的不二法门。
同年九月,在盛大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全国的教育工作者们强调:“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2]。”
我国向来是尤为注重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和培养的,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深切寄语、对教育工作者们的谆谆要求,无一不预示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学生们奋斗精神的培养都会是中国教育的重点课题之一。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青少年学生们的素质程度会极大地影响国家未来的发展,而从当今中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上可见一斑。可以认为,党和政府正着手于布局中国未来的发展,志在培育一批具有奋斗精神的青年力量,助力国家未来的进步态势,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夯实足够的基础。我们可以相信,随着一批又一批具有奋斗精神年轻人的出现,中国终将会成为一个全民奋斗、全民幸福的国度。
当然,在这之前,当代中国的教育者们也应当积极布局大学生们奋斗精神的培育和养成,这不但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完整的三观,提升他们的人生幸福感,还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水源。
一、拆文解字的奋斗精神
泱泱中华,自古以来便是以奋斗为根本的国度。阅遍史书,逐行逐句都记载着勤恳的中华民族是如何以一腔热血奋斗不息,遇山移山、遇海填海,即便历经苦难、挫折,依旧在世界的东方建立起伟大的国度。可以说,奋斗精神是刻在我们所有中华儿女、炎黄子孙血脉里的基因,这种基因亘古不变,即使是在信息全球化、国际间竞争愈演愈烈的如今,仍旧促使着我们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不断前行。
谈及奋斗精神,这并不是一个独属于新时代的词汇,拆文解字,要将“奋斗”和“精神”分开去谈,再逐一组合,才能探究其中真谛。
奋斗一词最早出于元末编撰的史书《宋史》之中,作为我们耳熟能详的二十四史之一,在其中的《吴挺传》中有着如下记载:“金人舍骑操短兵奋斗,挺遣别将尽夺其马。”这里,奋斗只取其字面意义,即奋力战斗。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奋斗一词也衍生了其他含义。到了建国之后,党中央也多次呼吁团结全党全国共同奋斗,共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3]。到这里,奋斗一词便有了我们当前语境中的含义,即为了远大的梦想、目标而不懈努力的过程。而本论文中,也将以此作为释义,来对奋斗一词进行解析,即某一行为主体或不满于现状或追逐于理想,为了达成目标而勇于面对压力、挫折、困苦,不断抗争的行为。
精神则可以理解为思想意识的一种,是指作为人类的我们所独有的,结合了品质、行为、思维的一种哲学概念。它是一个名词,却无法名状,更多体现在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作为之上。精神一词最早出现在《吕氏春秋》之中,作者从自然、哲学两个方面对这一词语进行论述、解析。然而,不论从哪个方向而言,我们都可以将精神理解为生命的伴生体,并认为,只有有着精神的生命,才可以进行一系列的社会活动。而在本文中的精神一词,则代指人的意识、思维以及心理状态,它通常对我们的生命有着积极的意义。
到此,我们将两个词组合起来,即可得到“奋斗精神”这一统一的概念。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奋斗是一个动作或是一种行为,而精神则是对这种动作、行为的指引。没有一个明确精神的支撑,奋斗行为是难以成为一种持续性状态的。而我们作为奋斗的主体,则更需要奋斗精神的加持,才能够在对目标、理想的追求上,孜孜不倦。
王易在《传统文化与思想教育创新》一书中,将奋斗精神概括为一种开拓进取、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4],这非常准确地描绘出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人民不懈奋斗所造就的社会景象。
至此便可以对中国当代的“奋斗精神”一词做出最终的释义,即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做出一切社会行为的指引纲领。只有我们具有了奋斗的精神,我们的奋斗过程才会是有必要的,才会是正向的,才会真正地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二、当代中国所处的时代节点
时代的不同,我们所奋斗的目标也会有所差异。把时间线拉回到抗战时期,我们的奋斗目标便是驱除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由全体中华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而在建国初期,全党全国的奋斗目标则是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了“小康”的社会主义概念,并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正式成文,而在全国人民多年的不断奋斗下,我们终于在2020年彻底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中国社会的整体层次也抵达了一个全新的维度。
从上述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出,不同时代的人民所奋斗的目标是不同的,因此所需要的奋斗精神也会有所差异。就当前而言,我国国内大多数文献对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问题的研究,仍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这显然已经不适配当前党和国家的部署方针,因此,奋斗精神的培育也应当与时俱进,增添更多的元素和维度。而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弄清当前中国社会所处的历史节点。
在过去的2021年中,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庆祝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地宣布,历经全国人民多年以来的不懈奋斗,我们终于达成了小康社会的基本建成,完美地实现了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中国人民绝对贫困的问题,并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社会主义不断迈进[5]。而第二个百年目标则需要分阶段地迈进,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指出,自2020年伊始,到2035年为止,我们要持续奋斗,在已经达成的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成。
如果说在之前的阶段,对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是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要目标,那么在之后的十五年里,教育者们就需要改变方向,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主旨,对当代大学生的奋斗精神的培育进行重塑,力争将其培育成为更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而处于当前时代节点下的大学生们,也需要将目光从原本更为注重经济建设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移到更加侧重于精神建设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来,只有将自身的奋斗和时代的脉络相结合,才能够更好地发挥青年学子们的所学和所长,使之成为既可以助力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提升,又可以兼顾国家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三、奋斗精神和实现自我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社会呈现更加多元化、复杂化的态势。相比于之前时代的大学学子,当代的大学生们面临着更多的选择和诱惑,也接受着更多信息的冲击。众所周知,大学时代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的重要塑造阶段,一旦在这个时候“误入歧途”,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就将会极大地影响这个人之后的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大学生好高骛远、攀比成风,他们过分注重于网络信息中所描绘出来“高大上”的生活,而对当前的现状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除此之外,一些学生也会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引,得过且过,每天过得浑浑噩噩,用游戏和短视频等手段肆意挥霍着人生。这类学生,往往普遍缺乏担当和主人公意识,并没有感悟到自己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把自己的人生目标都局限在狭小的世界观当中,而没有将视野放到更加广阔的社会中来。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就是因为当代的部分大学生缺乏一定程度的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奋斗精神更是指引我们中国人民不断进步、抗争的旗帜所在。自古以来,便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箴言警句时刻提醒着我们,而纵观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便是以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抗争、战斗才最终成就伟业。可以说,如果没有奋斗精神,我们是永远无法取得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也无法拥有当前富强、民主的升平社会的。由此可见,奋斗,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主旋律,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并不遥远的未来。
新时代必将是奋斗者的时代,当前的中国正处于“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起步时期,而借着小康社会的东风,新时代的大学生们将成为这股奋斗浪潮的主力军,只有在大学教育中,不断激发其昂扬的斗志,培育其不息的精神,才能够让他们在之后的人生中,可以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我们必须要改变当前大学生们“安逸”的精神状态,培养其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用奋斗的精神填充他们的心胸,唯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拥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让他们将个人的奋斗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
这需要当前中国大学的教育者们共同去努力,通过多个维度,共同打造一个良性竞争、互相扶持的学习环境,引导大学生们进行自我价值的重塑,以及对奋斗精神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实践。
四、当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三个维度
从当前的时代背景出发,大学生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书籍、课本、互联网、影视剧集、家庭环境,不一而足。而大学教育者们,也需要与时俱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和方法,对当代大学生们的奋斗精神进行培养和塑造。具体措施,需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本研究在这里并不多加赘述,但万法归一,不论是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具体到内容而言,都应当以目标、榜样、实践三个维度进行入手。
(一)奋斗的目标
著名的教育家弗鲁姆曾经提出一个“期望理论”,具体而言则是说,人们只有在认为自己的行为有达到目标的可能时,才会得到充足的心理激励进而实践这种行为[6]。所以,在我们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奋斗精神培育时,必须首先让他们认为,他们是可以获取奋斗精神,并在其引导下实现一些既定目标的。而在这之后,则需要为其树立一个足以达成的短期目标,循序渐进,培养其坚定不移的奋斗精神。
在目标的设置上,我们需要考虑到三个方面。其一是目标的正当性,我们必须把他们的奋斗目标和祖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联系起来,而不能仅仅局限于获得怎样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其次,是目标的难度,我们不能把目标设置得太高,如果一开始我们就告诉学生们,你们的人生目标便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那么这只会成为空洞的口号,而无法成为其奋斗的原动力。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将目标设置得太简单,否则一旦学生们轻易实现,他们就会忽略奋斗这个过程的存在意义,认为一切都是唾手可得。最后,对目标的设立我们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人条件和个人素质,诸如此类。而在考虑到以上三种情况后,我们便可以通过目标的设置,为大学生们量身定制一段奋斗的历程,在他们终于达成目标之后,也自然而然就会理解到奋斗精神的意义。
(二)奋斗的榜样
对榜样的崇拜和选择,可以判定一个社会的年轻人是否处于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之中。当前时代的大学生们不缺榜样,可能是某个演艺圈的明星、某个运动员,也可能某个电子竞技选手。或许在很多教育者看来,这些榜样于学生们的学习和进步无益,但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看法。想要彻底改变一个人是很难的,在榜样的选择上尤为如此,我们不可能一蹴而就,让学生们改弦更张,古语曾言堵不如疏,教育者更可以将他们的视线从崇拜榜样的整体,引导为崇尚榜样的某些特质,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新媒体等等方式,宣传这些“通俗榜样”们的优秀品质,例如运动员们数十年如一日的训练、明星们为社会发声的责任感、电竞选手为目标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努力过程等等。
在获得初步成效之后,便可以将学生的视角们引导向更具体的方向上,例如“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抗疫英雄”“最美xxx”等等。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大学生们讨论时事,通过微情景模拟,让他们设身处地地成为自己所崇拜的榜样,思考自己是否可以在同样的境地中作出同样的选择。长此以往,在不断地心理暗示之下,他们必将会从榜样的故事中不断汲取力量,并最终凝聚成为自己的奋斗精神。
(三)奋斗的实践
实践出真知,即便对某一事物讨论千遍,如果不亲身去体验,也不过是夏虫语冰而已,对当代的教育而言尤为如此。在大学中,社会实践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补充和延展,而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让大学生们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丰富他们的阅历、经验,成为他们之后人生的宝贵财富。
对于奋斗精神的培育,社会实践同样重要。教育者不应当仅仅灌输给学生奋斗精神的重要性以及“照本宣科”的内涵,更应当有组织、有规划地让他们走出校园,进行积极向上的社会活动,并在具体的事业中,让他们认识到奋斗精神的重要性,并将奋斗精神真正地归于己身,成为一种“本能”。
在实践结束之后,学校应当给予学生们精神上的奖励,对于那些在实践中出现偏差,乃至失败、遭遇挫折的学生,也应当进行专业的疏导,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失败并非源于奋斗精神的缺失,而是因为一些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仍没有达到成功的基点,进而通过这种“尝试上的失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感悟到奋斗精神的必需性和重要性,积极努力地提升自我价值,持续不断地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