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在环保综合治理中的重要性探讨
2022-12-27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郑亮
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 郑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并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监测工作将运用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为更多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可靠依据。为了能够更准确地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工作人员要全面了解环境监测的各个环节,科学运用环境监测技术,认真判断监测区域的实际环境水平,对样品的监测点进行合理地规划,严格管理样品的运输和监测,同时要提高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为更多的研究环境监测技术的工作人员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持。
一、环境监测的主要对象
(一)噪声污染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城市各项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噪音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噪声污染不仅会影响其正常的生活,还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在各类噪声污染中,汽车、工程机械设备是比较常见的噪音来源。通过环境监测可为噪音控制提供数据参考,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治理措施,减少噪音对居民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二)固体废弃物污染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固体废弃物数量正不断提高。将废弃物随意丢弃,或者随意将废弃物进行焚烧,从而对土壤、空气造成污染,继而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对固体废弃物进行有效的监测,不仅能够了解其具体的污染情况,还有利于制定针对性的治理对策。
(三)水污染
对水污染进行监测时,需依据不同的水污染控制标准。比如,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的污染控制标准会有所不同。监测人员需根据水的用途,对水资源展开实时监督与控制,获得准确的监测结果,采取有效的治理手段,保证水质符合要求,从而满足各行各业的发展需求。
二、做好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地球生命和资源得以延续的重要前提。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界的生态环境不断受到破坏,如果人类不再进行合理有效的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那么最终受到伤害的将是人类自己。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只有充分地认识到人与自然共生关系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环境的逐步恶化对于人类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环境的恶化会带来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新型复合超级病毒的出现,对地球上的生物造成严重打击。从频频出现的自然灾害就可以看出目前环境遭到破坏的严重程度,酸雨频发,雾霾笼罩着城市的上空,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激增等等,这些都是环境遭到破坏之后反噬到人类的身上的结果。对环境进行合理地检测,关心环境的变化和未来走势,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点问题。不仅如此,考虑到子孙后代的生存问题,保护环境和进行环境监测也是为子孙后代造福,我们在享受工业化带来的福利和生活的便捷的同时,也要对后代的生存环境负责,而不是只考虑自己,不顾未来的人类发展和命运。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提倡进行环境监测,实行切实可行的环境措施改善环境,治理环境是全人类的必然选择。
环保工作者可以通过环境监测将污染物识别为工业排放问题,并分析其具体形式。根据工业排放源是否准确、工业区集中等信息确定工业排放污染程度。在确定了具体的形式后,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相关的协调、沟通和解决方案加以改进。潜在污染物(例如烟雾)的代表性迹象是环境监测操作可以有效地预测和分析,并利用当前的性能来确定是否存在爆发危险,何时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发生。之后,根据分析结果采取适当的措施,这些因素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消除,可以进一步促进环保运营的能源效率,可以保证提高治理项目的可行性,降低环境治理项目的成本。
环境监测应用程序使我们能够了解环境中的特定污染物,其中可能包括可能产生更大影响的因素,例如工业排放和家庭垃圾处理。在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中,通过监测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来进行针对性的防控。例如,考虑汽车尾气排放,积极推广和实施清洁能源,对燃烧车辆实施数量限制,在合理规划中确保环境保护。由于环境质量状态的多维性,仅靠简单的设备无法保证检测信息的完整性。采用高端设备作为环境检测的主要工具,先进的设备可以让员工获得完整的环境质量信息,进而对从设备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三、环境监测的原则
(一)服务规范原则
服务规范原则是环境监测的前提,主要是指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执行接待和调查的工作人员要遵守严谨的工作规范,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为有关用户提供所需的技术服务。只有树立充分的服务意识才能在环境监测中达到比较优质的产出效果,这在结果评价中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指标。
(二)数据准确的原则
数据准确性原则是环境监测的核心原则,环境监测的所有结论都是基于调查数据的分析,因此是否严格遵守数据准确性原则是环境监测结果成立的基础。只有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才能使环境治理的依据是有效的,才能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执行环境整改方案。同时环境监测结果也允许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但是应当在适当的允许范围之内波动,即:其监测结果的准确度要尽量保持在良性的空间范围,误差也不允许超出特定的测量误差范围。
(三)方法科学的原则
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数据搜集和调查是贯穿整个环境监测过程的一项重要原则。方法科学原则的适用性十分广泛,主要的原因是这种方法的使用是基于国际标准的检测体系进行的,测得的数据都控制在一定的偏差范围内,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进行比较和处理数据。在具体的实施中,要多借鉴国际上在环境监测方面比较好地执行方式和环保经验,最大程度的保障环境治理和环境监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四、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测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
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起步比较晚,因此,监测水平依然有待进一步提升。尽管第三方监测机构数量比较多,但与之相关的专业人才比较匮乏。现有的监测人员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缺乏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经验,会限制我国环境监测水平的提升。
(二)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尽管部门监测站会设置相应的文件和工作程序,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并未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大部分工作人员并未充分意识到环境质量管理的作用,或者并不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环境监测。尽管在环境监测时会采用专业的设备,但这些设备的利用率不足。比如,采用原子吸收仪对多个项目进行分析,但部分三级站却只能对单独的项目进行分析。
(三)缺乏完善的监测技术保障体系
由于环境污染日益复杂,污染成分多种多样,需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才能获得全面、可靠的结果。目前,许多环境监测标准比较陈旧,不符合现行环境发展趋势。与之相关的检测技术和控制技术比较落后,相关工作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对生态环境、土壤环境进行监测时,缺乏新型检测技术。尽管监测人员可采用自动化检测、在线检测等新技术,但这些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质量控制体系,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四)环境监测设备性能不完善
环境监测之前,需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确保其性能完善。现有的检测设备性能比较落后,功能不全面,无法满足现代环境监测的需求。此外,由于地方政府对环境监测工作不够重视,导致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缺乏针对性。尽管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但在开展环境工程建设时,需投入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部分地方政府很难有精力完全投入其中。即使当地有环境监测站,也只能对实验室内部的环境进行监测,却并未对室外的环境质量进行管理。
五、创新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的具体策略
(一)加大对于环境监测工作的管理力度
想要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效率,保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必须要建立起一套合理、科学的监测管理制度,对生态环境监测人员进行过程质量数据管理。而这需要当地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予以重视,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制定和构建出环境监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并予以严格落实,在实施的过程之中要不断地对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对管理方法进行创新。此外,还要不断强化内部风险控制管理工作,确保各级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的专业人员都可以完整地掌握监测专业技能,并深刻认识到自身岗位的重要性,提升其技术服务责任意识,在最短的时间内构建一批专业实验室,并组建出一支完整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专家队伍,并通过这种方法加强环境质量管理监测机构的整体质量,为从业人员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在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同时,要不断完善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首先便是要提高内部监管机制的力度,确保监管体系的完善化,设立出合理、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与风险评估制度,严禁出现不合格的环境监测行为,坚决打击环境监测造价事件,对任何监测数据造假问题都必须要进行严查和处罚。
(二)构建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制度
按照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相关法规来看,各个地区环保主管部门都应该以自身实际情况制订环境监测管理规划等方案,而当地政府要严格根据相关规划做好环境监测管理网点的管理工作,保证自身管辖范围内能够持续地进行环境监测工作,让环境保护工作得以顺利地开展。随着时代发展,我国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起到了充分地重视,也出台了各项规定,加大了资金投入,提高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而环境监测管理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重视,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要求,各个地区都必须要对环境监测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予以充分地重视,保证各个监测服务机构的专业性,整体性地提高环境监测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建立起完整、科学的地区环境监测服务体系。
(三)建立信息化网络预警体系
各个地区的政府单位应当对自身管辖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深入的了解,然后再根据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度,通过可靠、有效的生态信息检测方法,严格依据现阶段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技术制度,进而推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度。各个重点环境监测站应当要关注各个区域大气污染水平问题,并及时地根据实际的污染情况予以污染应急处理,加强生态环境污染预警,快速地对各个区域不同的生态环境污染突发事件进行妥善处理。而环境污染预警技术应当要建立在现阶段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基础上,并利用目前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对各个区域不同的环境数据进行采集和汇总,而这些数据也是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之中可以参考的重要内容,为企业后续的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基础。相关的技术工作人员必须要对网络预防体系予以充分地重视,加强互联网预警强度,真正地将城市互联网防控与城市生态环境网络进行融合,构建出完整的城市环境保护信息体系。
(四)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极快,而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加重,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国家与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而从实际出发来看,我国生态环境监测行业中人才队伍的建设并不理想,专业人才数量季度短缺,而专业人才是行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于生态环境监测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吸纳。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专业人才不仅仅要熟练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必须要拥有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对各种检测仪器进行操作与维护,并且还必须要对专业人才进行岗位责任心的培训,加强其对自身岗位的认知与重视,打造出一支具备综合专业素养与认真负责态度的生态环境监测专业人才队伍。
(五)构建监测体系,提升监测质量
我国在前期的社会发展中,往往以经济作为主要战略目标,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环境对于社会宏观经济的影响。我国在环境监测方面尚属于起步阶段,因此要注重自身的经验积累以及数据审核。环境数据审核是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合理的重要基础,同时对于原始记录的复核可以有效提高数据质量,尤其对于敏感项目或重点污染源还能提供较为客观的执法依据和整改意见。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监测报告制度,相关部门要根据其报告格式内容进行详细信息填报,实行三级审核制度,建议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成立电子化数据库,为数据的共享、对比等操作提供现代化的条件。环境监测必须建立在科学缜密的制度和体系下,其不仅涉及环境监测的各环节,同时也对于后续工作具有重要性影响,因此建议相关环保部门以省级为主要体系基点进行计量认证,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规范性以及准确性,同时也能为相关环境监测人员提供重要的工作依据以及工作行为准则。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建立应以动态化方式进行调整,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进行不断优化,同时也鼓励相关工作人员结合工作实际以及实验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提出标准化数据收集提出意见,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全员的协同管理意识,从而进一步促进环境监测体系的自我完善和优化。
(六)开展精准监测,提升环保水平
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结论对于环保质量控制具有深远性影响,其精准度还关系到后期的决策正确性以及改造成本,因此要注重环境监测的精准度提升,并结合目前的互联网相关技术,注重大数据的收集以及云计算的优势,以直观真实的环境数据信息为环境改造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另外,相关部门要将环境监测作为环境工程的核心前沿看待,注重新技术新理念的运用,强调环境监测工作的公开性、透明性,并接受大众监督,为大众做好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已经被应用到各个行业,需要依赖相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尤其是在应对常规管理出现的问题时,可以引入现代化的环境质量监测手段。这些监测手段,可以将数据快速地传输到电脑上,掌握环境质量监测第一手数据。此外,在进行环境质量监测的过程中,人为操作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对于这类机械性的工作,可以适当地采用机器代替人工的方式。这种机械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常态化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形成现代化的环境质量监测体系。
六、结束语
实施科学、可靠的生态环境监测方法是提升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质量的基础,也是环境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环境监测的数据可以为环境保护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发现,有许多基层企业环境监测管理机构并没有发挥出环境监测的真正作用,存在着许多漏洞与问题。因此,明确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并根据现阶段环境保护工作的需求制定出环境监测工作的标准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