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2022-12-27姚辉华山东省嘉祥县卧龙山街道黄庄联小山东省济宁市
■ 姚辉华(山东省嘉祥县卧龙山街道黄庄联小/山东省济宁市)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国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尤其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学生成为一个有素养的人是尤为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们的道德素养呢?这是很多教师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基于此,笔者将简要介绍一些教学方法,希望教师可以适当地加以运用。
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学生学习任何一个科目,都不仅仅是为了考出一个优异的成绩,更是为了让这一门课程对自己有帮助,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也同样如此。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们也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让学生们成为一个有素养的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们采取措施来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是非常有意义的。
1.帮助教师改变教学理念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适应时代需求,理所应当地被淘汰,尤其是“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只是注重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一切都是以分数为中心,往往都是用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在教师们开始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之后,就会让学生们参与到课堂中,注重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组织学生们思考问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进而促使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
2.帮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做到学有所用。在教师开始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之后,可以鼓励学生们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了知识就要学会运用知识,这样才可以发挥出知识的价值。教会学生们做到学以致用也属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范畴。
3.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认真地学习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知道一些做人做事的原则,以及了解一些法治知识,听从教师的安排,努力学习,这样才可以成为一个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有良好的核心素养将会是学生们成长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帮助学生们解决各种各样的困难,也帮助学生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们不断地采取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但是,目前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教师们忽视了这些问题的存在,没有及时地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这就导致课堂的教学质量停滞不前。
1.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氛围枯燥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们通常都认为在课堂上讲得越多越好,多给学生们灌输一些知识,学生们就会取得更大的进步。这个教学理念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不符合学生们的学习需求,例如“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就非常不适合运用到教学中。由于教师们的教学方法非常地传统,教学氛围枯燥乏味,学生们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学心理。
2.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强
由于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无法体验到学习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的快乐,便会在课堂上开小差,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就比如说打瞌睡、聊天、吃东西等,这些都是不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们没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更没有动力去学好这一门课程,这也是目前教师们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之一。
3.师生关系不够融洽,缺乏交流
众所周知,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就目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课堂上也没有互动。一些教师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严,时刻保持着一副严肃的态度,这让学生们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也不能精准地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4.学生贪玩好动,课堂秩序混乱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年龄都比较小,对很多新鲜事物都非常感兴趣,比较贪玩好动,这是这一个年龄阶段学生身上普遍具有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就会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动来动去,课堂秩序也比较混乱,教师就需要浪费一些时间来强调纪律,这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非常不利。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教师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让学生们从小就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有法治观念的人,教师就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可以从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学习基础、参与力度等方面出发,尝试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基于此,教师就应该树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积极地运用“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等方法,让学生们养成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比如说在学习“我和我的同伴”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们玩一个团队小游戏,游戏规则如下:学生们可以自由组队,但是每一个队伍只能有三个人,其中的一个人说出对其他两位同学的看法,依次类推。在做完这个游戏之后,学生们可以对自己身边的同学有一个更好的认识,也可以认识到每一个好朋友身上的优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们思考:“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很多朋友,好朋友的存在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学生们先认真地思考这一个问题,得出的答案为“在遇到困难时,好朋友会伸出援助之手;在我们伤心时,好朋友会耐心地安慰我;在我快乐时,可以把我的喜悦分享给好朋友”,等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们提供思考问题的机会,这样才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才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上的教学氛围枯燥乏味,整个课堂都是一副死气沉沉的状态,在课堂上没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没有学生发表自己想法的声音。为了改变这一个教学现状,教师就需要想方设法地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爱上这样的氛围,这样才会投入到学习中。为此,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抢答、辩论比赛、谈谈自己的看法等活动,在课堂上也不能时刻保持严肃,这样学生才可以轻轻松松地学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比如说在学习“多样的交通和通信”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辩论赛,围绕着这一个单元来开展辩论,辩论主题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学生们可能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一个论题,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解释一下,“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想辩论的主题,再收集一些相关资料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进行辩论。学生们列出的优点可以有:丰富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接触到更多知识、了解其他国家和其他地区的事情、更好地和家人朋友进行沟通,等等。缺点可能有:大部分人沉迷于网络,不利于身心健康;长时间盯着电脑、手机屏幕,对我们的眼睛有害,等等。教师鼓励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大胆地表达自己,这样可以锻炼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学习动向。
3.增加课堂上的互动交流环节
要想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就需要先让学生们参与到课堂中,这样才可以完成“教师开展教学——学生吸收知识”这个动态过程。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不能只注重某一位学生的学习,而是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重视每一位学生。为此,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考察一下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再依据学生们的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让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落后的学生学习,大家一起互帮互助。在分组之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们在组内分工合作,每一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比如说在学习“我们的公共生活”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自主学习这一个单元的其中一课,例如“爱心的传递者”这一课,学生们就可以自己独立学习。独立学习的步骤大致如下:教师先明确学习任务,学生们在组内分配任务,每一个人负责一个任务,在完成任务之后进行汇总,在班上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教师再给出科学的评价。学生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收集一些关于献爱心的事迹,了解一些爱心人物的事迹,也可以组内的每一个人说一下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能够做的献爱心的事情等。总而言之,教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可以自己独立学习,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做一个具有核心素养的人。
4.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走进我们的课堂中,成为教师们开展教学活动时重要的教学工具,在课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地抓住这一个契机,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可以制作一些PPT,也可以查找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们观看。学生们就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了解到书本之外的知识点,这样才可以提升自己,做一个有素养的人。
比如说在学习 “万里一线牵”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在网络上查找一些资料,这些资料涉及时政新闻、感人事迹、名人名言、外国文化、中外合作等。将这些资料制作出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学生们体会到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在此之后,学生们就可以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强大作用——可以把两个地区乃至两个国家联系起来——体会到“万里一线牵”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一些视频给学生们观看,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学习知识,既可以深化对这个单元的理解,还可以做到边玩边学边思考,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
5.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到生活中,用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做到学以致用,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此,在教师们讲解完某一个知识点之后,教师可以布置实践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把学到的东西用起来,如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爱护公共环境等。
比如说在学习“生活离不开规则”时,教师可以在讲解完这一个单元的知识点之后,布置一个课后作业,作业内容如下:“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一下哪些人没有遵守社会规则。想一想,作为学生,要遵守哪些社会规则?”这是一个具有实践性的问题,需要学生们走近生活中,认真地观察,还需要学生们思考问题。学生们得出的答案如下:“不遵守规则的情况有很多,例如闯红灯、破坏公共设施设备、乱丢垃圾、随地吐痰、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公共场合吸烟等,这些都是不遵守规则的现象。作为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遵守社会规则,以上不文明的行为我们都要杜绝,做一个有规矩、讲文明、懂礼貌的人。”这样一来,学生们就可以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学与做相统一,锻炼了知识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本文从思维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开展教学,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从小就具备优秀的人格品质,这将会对学生们日后的学习非常有利。当然,教师们在运用以上教学方法时,不能机械地照搬,而是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结合学生们的学习特点加以运用,这样才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学生们也要听从教师们的统一安排,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认真地听课。这样一来,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这一个教学目标就可以早日实现。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们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它需要教师和学生们都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相互配合,相互理解,才可以完成这一个教学目标。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实力;学生可以多和教师进行沟通,多实践,为了提高核心素养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