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2-12-27李友霞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乐天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教师

■ 李友霞(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乐天中学)

歌曲表达人们的想法和感情,其特征是可以直接刺激人们的听觉,使用节奏、旋律激发人们的感情。歌曲是一种注重个人感知的艺术形式,它对学生产生微妙的影响,在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历史教学则承担着教育的责任。中学历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三观”。通常,教师单一依靠语言教学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借助歌曲资源,将歌曲与教材结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热情,最终还能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知识记忆,优化教学效果。

一、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中学历史教学不受重视

初中阶段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等级学科,升学不占分,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各阶层都认为历史学科是“副科”“小学科”。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经常将历史科搁置一边;甚至认为重视中学历史教学似乎会影响其他课程的教学,转移学生的学习精力。正因为这样,学生对历史课充满敷衍,在进行中学历史教学时,教师无力扭转学生对历史科的认知,最终导致历史教学质量堪忧。

2.学生学习历史的情绪低落

由于历史是学考的等级科目之一,等级不过关,影响学生升入高一级的中学,因此导致很多学生不得不学习历史科目。但是他们对历史课没有多大的兴趣,认为背过了就能拿高分,大量的学习时间都用来学习其他占分数的科目,这种学习情绪无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教师也无可奈何。传统的历史课堂不能唤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

3.历史教师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到位

学生历史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任。但是观察历史教学的现状,大多历史教师大多拘泥于以往的教育模式,只关注成绩。学生也只背诵教材的历史知识,历史教学活动基本上成为提高考试能力的工具。因此历史教学不能很好地反映课程的性质和基本思路。中学历史教育氛围比较呆板,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听课感觉很无聊,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教师教学僵化,缺乏灵活性。长此以往,历史教学问题越来越多。

4.歌曲选择与历史教学冲突

随着网络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歌曲软件,教师为了达到教学效果,需要寻找大量与历史教学相关的歌曲,寻找歌曲和选择歌曲无疑会花很多时间,这也是很多历史教师不应用歌曲的原因。另外,播放歌曲会涉及历史教学时间分配,一首歌的时间大概有三到五分钟,如果教师进行详细分析,大量时间可能会花在歌曲上,导致正课时间不足。最后,如果学生对教师选择的歌曲不感兴趣,或者教师选择歌曲对于学生没有效果,都达不到效果。

二、歌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在新课的导入中运用歌曲

在新课的导入中运用歌曲是常见的方法。当教室里播放着的歌曲时,学生的注意力会有意识地转移到歌曲上。如果历史教师在讲课之前已经介绍了上课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在讲课之前学生已经预习了课程,学生会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情况下听歌词。这种课前导入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对历史课程的兴趣。因此,在新课的导入中运用歌曲是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另外,提问是帮助学生探索的前提。教师在仔细调查和研究后筛选出合适的歌曲,并根据教学需要巧妙地安排问题,以便学生可以通过提问来听歌曲。这种新颖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自然形成积极探索的精神。这样,学生通过问答提问,可以积极进行历史思考,迅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例如,进行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教材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播放国歌,并且请全体学生一起站起来唱国歌。然后提问:“新中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为什么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演唱国歌之后,这些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接着探索后面的课程。再如,进行《民族大团结》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导入歌曲《爱我中华》,并且进行提问:“新中国为实现民族团结的政策是什么?民族团结的表现是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是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哪些优越性?当代学生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通过这些提问,学生能够对接下来的学习有更明确的思路。再如《对外开放》一课,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格局,难点是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我国加入世贸的意义。如果教师不给出学习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就不知所措,难以准确实现课堂上的教育目标。在课堂开始前,为了激发学生的热情,教师可以播放《春天的故事》这首歌。首先,让学生仔细聆听歌曲,然后进行提问:“歌曲中的‘老人’是谁?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写诗’是什么意思?”这些问题给学生提供了线索。学生通过仔细聆听歌曲,在听完歌曲立即找出相关的知识点。教师在上课之前使用歌曲,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给学生设置了相关任务,让学生通过歌曲,将焦点放在教材内容上,这样学生学习就有了方向,也能集中其注意力。

2.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歌曲来学习历史事件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歌曲,可以加强教师所讲的观点和内容,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在课前演奏歌曲时可能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仔细听歌词,因此在课上向学生提供歌词以弥补课前演奏歌曲的不足。歌曲不仅有娱乐功能,还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特别是一些歌词也直接反映了现实生活和历史事件,扩展了学生的记忆,让学生能够记住相关的历史内容。另外,一些历史事件也总是搭配着歌曲,因为歌曲具有情感,歌曲凝聚着历史。当歌曲和历史相结合,能够达到感性与理性相混合的效果。

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歌曲不仅是交流思想、传达信息,也是刺激学生理论联想思维,发展思维的有效手段。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教材课文《西藏和平解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播放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这首歌曲记载了表现了藏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翻身做主人的历史壮举,表现了西藏和平解放后发生的巨大变化。而这首歌曲对应的历史事件正是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播放歌曲加深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印象。学生唱这首歌时,就会想到这一历史事件。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歌曲来学习历史事件,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还能培养学生掌握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将歌曲整合到历史教育中,不仅能引起历史现象、事件和人物的共鸣,还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扩展想象力的同时激发他们对历史学习的欲望,在享受歌曲的同时探索历史。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教材中《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学生要了解的历史事件众多,如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为了让学生获得更深入的学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播放《长征组歌》,学生一边听歌一边了解红军长征的艰难。通过歌曲,学生也能够很快地串联出长征中的事件,了解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从而更利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课的学习。

3.构建情境,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歌曲为学生设立各种各样的教学情景,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可以探索历史知识,进行独立学习。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是不可再现的。由于现在初中生离历史事件比较远,所以对有些事情很难亲身体会。而且在历史教育中,中学历史教师通常通过口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刺激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力。长此以往,学生感觉课堂氛围沉迷,学习历史的热情也不高。所以需要创设的情境,进行历史课程的学习。

歌曲可以快速传递信息,支持课堂教学,创造学生感兴趣的良好环境。这样,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激发,可以更好地学习。例如,在学习《五四运动》时,教师可以播放《五四纪念爱国歌》,当时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播放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当时的青年学生应该做什么,才能挽救中国。让初中生在历史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的做法。

一些初中历史教师认为不需要进行探讨,因为历史已经发生,不可更改,学生只需要在历史教科书上得到结论。但是,由于当时历史的背景,青年学生经历的事情存在矛盾性与复杂性,不进行播放歌曲,不展开当时情境的探究,初中生思维没有那么发散,就不容易理解历史事件,所以必须有效创设学习的情境。例如,在教授《三国鼎立》时,学生通过电影、电视、小说和游戏已经初步了解了三国时代的历史故事,了解了诸葛亮、曹操、刘备、关羽、张飞、周瑜等人物,为课堂上的教育奠定了基础。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唱脸谱》:“……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歌曲一播出,很快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将学生代入到当时战火纷飞、三国鼎立的时代。这种教学氛围非常好,正适合教师引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再如《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课,唐朝是特别繁华的时代,万国来朝,兼容并包,甚至日本都派遣唐使来学习,虽然在“贞观之治”中唐朝发展繁华,“安史之乱”后,唐朝再也达不到顶峰时期的繁荣了。到了“开元盛世”更是达到了顶峰,但是唐朝却由于“安史之乱”而就此衰落。教师可以播放歌曲《长恨歌》,从唐玄宗开始说起,从而引出唐玄宗统治后期唐朝土地兼并严重、民族矛盾严重、中央与地方势力割据等历史知识。总之,教师可以进行历史歌曲进行情境创设,小组再从情境中去窥探历史的真相。

4.运用歌曲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结合历史课堂教学使用歌曲不仅是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也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渠道。学生要不仅是学习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体会其中的历史情感。在课堂上,历史知识的传递比较简单,学生可以直接学习,在歌曲旋律的帮助下,学生可以感受到自豪感、屈辱感、沉重感等各种各样的情感变化,加深学生的情绪体验。

例如,进行《抗美援朝》一课夫人教学时,可以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通过歌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歌曲的豪迈,感受到当年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勇气,学习兴趣将会被调动,更加专注课程内容,对一个个“最可爱的人”有了更深的情感。再如,进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教学时,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播放《七子之歌·澳门》,学生可以从中可以感受历史。再如,进行《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的教学时,可以播放《松花江上》,通过这首低沉悲壮的歌曲将学生代入当时的环境,学生会被歌曲所感染。这时,教师再导入新课,说明“九一八事变”,学生通过了解这段历史,也会更加加深对歌词的理解。再如《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一课,可以师生齐唱《好日子》,深切感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成长在国泰民安的环境中,让学生珍惜现在的好日子,从而加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总之,歌曲在历史课中的灵活有效的应用,不仅给历史课增添了吸引力,使历史课上的学生更多地参与和探索,还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改变来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使用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时,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风格,将歌曲情感渗透到学生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历史知识的形象记忆,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当然,歌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使用歌曲进行教学时,也需要注意所选歌曲是否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而且不能将历史课变为歌曲欣赏课。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筛选歌曲质量,还需要根据课堂需要进行剪辑,另外,还要兼顾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教学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新历史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