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问题研究

2022-12-27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张海强

区域治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深度职工经营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张海强

随着社会科技的持续发展,我国国有企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各项业务工作的标准化和信息化使得其经营效益比以往翻了几番。新时期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为获得更为长效化的发展,诸多国有企业将工作重心放到生产经营上,对党建工作的重视度不足。基层项目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间的脱节愈发突出,仅简单地执行上级文件、书写材料、组织会议等形式存在,未发挥出真正效益。基层项目党建是国有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关键阵地,新形势下,国企需正视当前自身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间的脱节,明晰二者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一、促进项目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意义分析

(一)有效助推生产建设

全面推动项目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间的深度融合能够帮助国有企业集中把控生产经营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建工作,积极推进项目党建能够将党组织的作用落到实处,借此来有效助推生产建设,稳步提升经营效益。例如:将二者深度融合起来能够使党组织深入到生产建设环节中去,加深对一线工作的指导,并准确把握企业整体经营目标,针对当前存在的生产经营问题展开调整。这能使得党组织更为积极自主地肩负起自身责任,落实好带头作用,指引全体职工参与到生产建设环节中去,确保各经营项目能够得以顺利落实[1]。

(二)促进工作改革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有企业不再以一种相对封闭的形式而存在,已逐渐突破以往的限制,党组织和党建资源的效益都得到了充分的彰显。新时期的国有企业必须迎合时代的根本发展诉求创新自身经营生产模式,进而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全面推动项目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间的深度融合能够确保其在经营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能确保自身发展理念、经营思想与国家步伐保持一致,职工间的凝聚力也能得到稳步提升。在推动二者融合的同时,国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间的配合度能得到明显提升,相辅相成地推动国有企业的创新发展。

(三)增强国企发展优势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坚持党的领导是最为核心的发展理念。积极促进基层项目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间的融合性能够更加凸显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并将其转换为实际的发展竞争优势[2]。各国有企业可借助推动项目党建工作来开展思政教育,提升与基层职工间的交流沟通,组建各式内涵丰富的活动,进而使得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信服感稳步增强,并确保职工能更加理解配合企业的各项工作决议,始终以一种积极向上的风貌投身于本职工作中。

这能使企业创造力和凝聚力得到有效提升,进而增强各国有企业的发展优势。

二、项目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问题探究

现今大多国有企业都认识到了将项目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联系的重要性,但在全面推行二者间的深度融合时,仍然出现了不少显著的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几方面:首先,最为突出的弊端是二者间的融合性存在明显不足。现今仍有部分企业未意识到推行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融合的意义,将其作为两项分离的业务。即使是已初步推行融合工作的企业,开展这项工作时仍浮于表面,未深入推动项目党建工作的实施。这就使得工作的具体落实中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存在极为严重的形式主义问题。这种情况下的基层项目党建工作自然发挥不出真正的效益。

其次,就各国企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而言,党建工作并未很好地参与其中,生产建设环节中的职工工作积极性严重不足。其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式的监管状态,未积极落实创新性生产的理念,对于企业各项工作决议的认同感和执行性很不足,且部分职工还存在违规操作的问题。这进一步凸显了党建工作落实性的不足,未发挥好引导作用,职工工作状况未发生明显的改善。

另外,在推行项目党建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这项工作的建设趋于表面主义,无法得到很好的落实。大多数国有企业只强调工作理念的改革和制度的更替,并未注重意识层面的建设,未落实好思政教育及培训工作。因此,职工培训和思政教育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与职工间的交流和沟通也并不紧密[3]。这就使得职工仍存在态度不端、思想懈怠的问题,企业内部凝聚力未得到明显提升。且党建负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无法积极自主地发挥出自身智慧,整体工作氛围过于被动。

三、阻碍二者深度融合的原因剖析

(一)认知存在局限性

各国有企业在推行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未把握好其建设要点,无法找准推动二者深度融合的突破口。认知的局限性使得其难以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把握好核心工作和根本任务,其整体重心过于偏离。推行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间的融合发展是为了将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转换为发展优势,推动国有企业得以更为良好的发展,在此过程中的党建内容和生产经营内容应是同等重要的。但部分国有企业仍将工作重心放在党建层面,只是简单地代入了一定的生产经营内容,未展开深度融合建设。这就使得二者间的联系性和融合性都无法达到标准,且党建工作仅停留于表层,未深入落实到生产建设环节中去,更无法深入到基层,呈现出明显的形式主义弊端。

(二)工作缺乏创新性

以往国有企业的项目党建工作呈现出笼统化的状态,整个工作开展形式已逐渐固定,适用于当今时代。而推行党建和生产经营间的联系本身就是一种具备创新意义的工作改革举措,开展这项工作建设时也应落实好创新建设任务[4]。部分国企仍缺乏创新意识,其所运用的工作方式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党建活动的内容过于枯燥,并未联系好一线生产建设。除此以外,各国有企业还存在缺乏服务意识的弊端,未深入职工生活为其解决实际问题,这就使得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无法得到明显提升,党建效益也无法得以发挥。

(三)党建基础过于薄弱

新时期各国有企业各项工作改革制度的核心仍在于生产建设方面,集中于分析如何提升生产效益,各项经营业务活动是其关注的主要内容。但就党建政工而言,其重视度明显不足,党建政工人员的整体工作素养也无法得到保障,且干部群体本身的思政觉悟仍需要提升。种种弊端都意味着国企项目党建工作的开展难以得到很好的落实,其党建基础过于薄弱。这就使得当前各国企的党建工作出现了“一步一指令”的现象,深度融合工作难以得到落实。组建日常工作时的积极性明显不足,且存在严重的无序性。此外,其党建制度也并不健全,组织、机制和内容方面的建设都不够完善,工作随意性过高,未做到由全局观念入手落实工作。

四、进一步深化项目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间融合的措施构建

(一)提升工作认知的全面性

各国有企业需在推进二者深度融合的过程中,确保自身工作认知的全面性,在对这项工作建设形成客观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后续工作的组建。各国企必须明晰项目党建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助推效应,把握好推进深度融合的根本切入点,确保其作用能得到充分彰显。一方面,需做好组织建设,依据工作落实过程中的实际状况和根本需求,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并落实好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夯实党建基础,为深度融合工作和项目党建工作的落实奠定基础条件。另一方面,需把握好思想层面的建设,积极组建各项理论教育活动和培训活动,切实激发党员干部群体的责任意识,引导其深入经营生产环节,到生产一线充分了解基层工作,把握好工作建设的核心要点,并主动承担起自身应履行的责任。与此同时,还需加强对基层职工的思政教育,进而确保企业内部思想能够呈现出高度一致性,有效增强生产效率,确保各项经营目标能保质保量地完成[5]。

(二)紧密围绕中心任务

各国有企业需在推行深度融合工作的过程中,确保这项工作的建设效益能得到有效落实。这也意味着必须紧密围绕着国有企业的中心发展任务来推进融合工作的建设,并将其作为新时期各国有企业的核心建设内容。落实好上述内容后,需进一步展开统筹规划,完善内部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

首先,应全面参与企业整体生产经营过程,走到施工建设和管理的一线环节,集中排查其中隐藏的安全问题,并提前构建相应规避措施。其次,需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确保党员干部群体能将党建内容执行好,进而确保各项创新改革措施能得到有效落实。另外,需把握好整体生产经营目标,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举措都应能够为生产效率的提升而服务,推动经营目标的实现。此外,针对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应积极组建思政教育活动,准确剖析职工的思想动态和根本需求,并深入基层了解其在生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为职工服务,进而有效提升内部凝聚力。借此,职工们的工作热情才能得以有效提升,并能够转换为根本生产动力,为国企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最后,组建各项党建工作时应充分考量对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增产增值、提升整体绩效,将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好,推动各国有企业得以稳健发展。

(三)提升创新意识

在全面深化融合工作的过程中,需进一步提升创新意识,确保国有企业能够与时俱进地发展。需落实好思想层面的创新建设,确保党建工作能真正契合企业经营发展活动,增强与基层职工间的联系,各项党组织活动都需集中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借助项目党建来提升管理效益。国有企业需明晰新时期的发展趋势,所制定的融合模式应能够契合国有企业的根本发展诉求,提升项目党建工作的针对性。

需落实好工作内容机制方面的创新。各国有企业需把握好开展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明晰其在经营生产建设中应肩负的职责,借助项目党建来促进生产经营活动的常态化发展。以往陈旧的工作方式已不再适用于新时期的项目党建工作,各国有企业需积极拓宽党建工作的开展形式,充分调动基层职工的兴趣,进一步削减党建活动的枯燥感。各国企可充分利用网络和新媒体资源的便利性,将各项宣传教育工作反映到网络平台中,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图文并茂地宣传党建精神,为基层职工提供随时随地了解企业党建动态的途径,并深化其对党建工作的认知。

还需深入生产建设环节,努力创建更为和谐化的经营环境。最后,还应落实好工作机制方面的创新,强调职工全员参与性,加强党组织的监督约束作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进而更好地落实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间的融合,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同时,还需加强各项考核制度的建设,对党建工作人员的工作执行情况展开客观分析,借助绩效考核等措施端正其工作态度,确保各项创新举措能得以有效落实。

(四)做好人才队伍的建设

为有效推进深度融合工作的落实,需强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应集中针对企业干部队伍展开整顿,借助各项措施打造出一批纪律严明、素质过硬、勇于创新的领导干部班子,为党建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条件。如,可积极引进专业党建政工人才,并加强对现有党建人员的培训,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切实提升党员干部群体的整体素养,强化其思政觉悟和创新意识,确保其能够将引领职工、团结职工的作用发挥好,为生产建设工作提供更为优良的服务。

另一方面,各国有企业管理层需意识到人才的作用,在开展日常党建工作时落实好对人才的培养任务。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需制定明确的人才培育计划并做好相应监管工作,保质保量地落实人才培育计划。其次,需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其与管理工作之间的配合性,将人才的价值发挥好。需健全激励机制,定期推选优秀党员,借助宣传典型事例来激发其他党建工作者的积极性,确保其能够以更加认真的态度投入党建工作[6]。还需重视与基层职工间的联系,发挥好党建的服务职能,深入职工生活了解其实际困难,帮助其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进而提升其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后,还需落实好人才梯极的建设,培养出负责不同工作的专业人才,为企业储备好核心人才、高级人才,并做好接班人的培养,为企业注入更多的发展动力。

(五)完善考评机制

为全面深化项目党建工作和企业生产经营间的高度融合,需进一步完善考评机制的建设。具体而言,可制定党委履职履责进度表,在党支部推行履职清单,按月设置工作计划并逐项推行,依照实际情况展开及时整改。党支部需将月度工作计划细分到各个部门,及时跟踪工作进度并展开工作评价,确保各项事宜能得到有效落实。年终需进行工作汇总,借助表单式的管理模式有效展开过程控制,将权、职、责的范畴划分好,进一步明晰工作职责。

此外,需将党建与业务的融合建设工作和相关负责人员的业绩、薪资挂钩,借助合理有效的绩效考评,激励其更好地投身于党建工作中去,明晰岗位职责并将其落实好。针对部分工作表现突出的党建政工人员,需及时进行表彰,借此来诱发其他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借助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并举的措施来完善激励制度,加强党建政工人员的工作干劲。为防止相互推诿现象的产生,还需进一步明晰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并加强问责机制的建立,提升对企业各项党建工作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深化党建工作在企业各生产经营环节之间的融合。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各国有企业需落实好基层项目党建工作,找准突破口,促进其与生产经营活动间的深度融合,借此来提升党建工作的实效性,为国有企业的长效化发展提供根本动力。总体而言,各国有企业需先落实好思想层面的建设,摒弃以往陈旧的工作理念,并解决好作风问题,求真务实地推进党建工作,站在长远化的目标使党建工作的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本文针对项目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过程中的问题展开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猜你喜欢

深度职工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一心守护青年职工安全的“郑安全”
青年职工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