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新”领域从业青年社会保障现状研究*
——以珠海市网约平台务工人员为例

2022-12-27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薛向阳陈琳琳陈桂蓉郭明王小午

区域治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三新非全日制骑手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薛向阳,陈琳琳,陈桂蓉,郭明,王小午

一、“三新”领域平台经济从业青年社会保障概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领域灵活就业的群体越来越庞大,而这部分群体基本都是青年群体(本文调研的青年年龄区间在18周岁至38周岁)。同时,过去“国家—单位—个人”的社会联结模式也已然不再适用于新业态青年。

这部分从业青年由于没有加入任何党团组织,游离于体制外。平台经济的兴起为这部分从业青年搭建了就业平台,这些从业人员通过平台,可切换多个身份,网约车司机、主播、外卖员……近几年,为了顺应时代的新发展、新要求,数字化经济、线上医疗教育、共享经济应时代要求不断完善。

但随着“三新”领域各行业的发展,就业岗位大量涌现,问题也随之出现,许多“三新”领域从业青年并没有得到相对应的社会保障,他们的劳动关系很难认定,亦缺少党团组织的约束和保护,极易引发社会群体风险。

二、调研目的

以外卖行业为例,外卖骑手每年引发的交通事故、劳动纷争等事件数不胜数。北京市公安交通部门2020年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每天的交通事故数量达到500起左右,其中因为外卖、快递车辆交通违法引起的占20%。我们不得不深思一个问题,外卖骑手与外卖平台之间属于跨界合作、互利互惠的关系,他们很少建立劳动关系,外卖骑手背后没有依靠的党团组织或者其他社会组织,如果外卖骑手出事故,谁来支付医药费?残疾或者死亡谁来赔付?被抚养人还可以依靠谁?确切地说,外卖骑手的社会保障如何得到保护?

不仅仅是外卖骑手,在“三新”领域其他岗位,如网约车司机、主播等也是因为没有劳动关系,没有可以依靠的党团组织,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游离于体制外的这些从业青年,归属感和对某些(或某一)群团组织的认同感并不强烈。基于这一情况,重构党团组织、政府、青年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加强“三新”领域从业青年的社会保障也刻不容缓。

为了深入了解“三新”领域青年从业者的现实需求以及社会保障情况,笔者所在的团队进行了本次调研,以便发现当前“三新”领域从业青年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经过研讨后提出解决建议。

三、调研基本情况

(一)外卖行业调研数据

以珠海市2019年至2020年外卖骑手调研数据为例,本次调研共回收问卷1257份。本次对外卖行业(美团)调研的主要对象为18周岁-38周岁的青年。根据调研显示,18周岁至38周岁的青年在整个行业(珠海市外卖行业)占比达到88.84%,是外卖行业的中坚力量。

珠海市的外卖站点较多,注册骑手的数量也很多,但是日常活跃的骑手不足总数的50%,专职骑手更是稀少,骑手大部分是属于众包骑手。我们可以明确,众包骑手不属于公司的内部员工,同时也不能享受公司的福利待遇,也就是说,骑手和平台并没有明确的劳动关系,并且平台与骑手的“沟通”都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的,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关系削弱,减少了现实中的相互理解和支持,骑手也只是追求自身利益,没有归属感和荣誉感,所以日常活跃的骑手连注册总人数的50%都没有达到。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只有16.1%的骑手想一直从事这份工作,27.68%的骑手想要转行并不想一直从事这个行业,并且有超过一半以上的骑手对外卖行业只是处于一个观望的状态,不仅如此,对于公司所提供的福利和物资供应的接受度也表示,“一般”和“不太满意”,对于公司福利不太满意的骑手占比高达56.81%,而有42.61%的受访骑手认为公司提供的物资供应一般,对于公司所提供的福利和物资供应的接受度表示非常满意的骑手占比较低,分别是8.60%和10.72%。原因在于企业仅注重骑手经济报酬的最大化,骑手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较长,无暇参与各类活动和定期培训,企业更是以此为借口不愿为骑手提供更多的福利和业余活动。但是,如果企业为骑手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骑手是否会延长从事该行业的时间?

为此我们也进行了相关调研,数据显示,骑手对于社会保障的需求以及希望公司可以给予更多的福利待遇,其中想要购买和急需要购买社会保险的骑手占比高达48.63%,仅有9.71%的骑手认为没必要买社保。同时有86.71%的骑手希望公司可以给予一些生活福利,例如夏令、冬令补贴。这就表明如果公司对骑手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提高了,那么骑手可能会长期从事该行业,毕竟使员工生活有保障,也可以满足员工需求的公司不可能留不住人。

从数据中同样可以看出一些问题,在骑手希望参与的活动中,排名前三的是户外拓展、文娱活动和爱心活动,占比分别为57.75%、50.09%、41.31%。 在 骑手希望参加的技能培训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压力与互联网+方面、情绪管理、才艺技能培训,占比分别为54%、50.94%、46%,由此可以看出外卖骑手工作生活压力较大,需要适当放松,同时渴望接触外界的新鲜事物。

除此之外,公司平台与政府之间的联系也是密不可分的,据美团华南区负责人吴总说:“邮政说美团不属于快递行业,是餐饮行业,食药监局说美团不是餐饮行业,是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平台则认为它是生活服务平台,由工商管理部门负责。然而,目前食药监局只管外卖食品安全,交通管理部门只管交通安全,工商管理部门只管销售环节,外卖行业处于一个无主管部门、无行业协会的尴尬境地。”在没有相应制度规范和约束的情况下,外卖行业成了部门监督和治安管控的真空地带。负责人表示,几个部门都想管又都不想管,所以“形成与政府部门定期交流机制”也是平台迫切的需求。数据显示,受访平台希望与政府组织联系或合作占比高达64.71%,希望形成与政府部门定期交流机制占比高达52.94%,由此可见,与政府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也是平台迫切的需求。

(二)从外卖行业看当前“三新”领域从业青年的总体需求

综合以上调研数据,外卖行业从业青年更希望与企业平台建立更多的联系,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企业的一分子,而不是这种游离于企业之外的骑手。同时,外卖行业从业青年也希望得到企业和社会更多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提高自身的安全保障和生活保障,从而使得自己拥有归属感和幸福感,这也正是整个“三新”领域从业青年所期望的。

不仅如此,“三新”领域从业青年同样希望能够在法律方面获取更多的保护与帮助。传统经济与新兴的平台经济(网约车、外卖、快递等平台经济)存在巨大差异,使得法律对于“三新”领域行业企业的保护变得模糊,所以“三新”领域从业青年希望相关法律法规更加完善,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现行法对“三新”领域从业青年的社会保障概况

2021年7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 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维护外卖骑手的正当权益。《意见》对保障外卖送餐员正当权益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极大地改善了外卖送餐员的生存环境,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也为加强保护其他“三新”领域从业青年的权益提供了助力。

另外,省级层面,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于2021年4月1日开始实施《关于单位从业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等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将村(社区)两委人员,提供网约车、外卖、快递劳务等新业态从业人员,依法组建的志愿服务组织招募从事特定公益活动(应急救援、公共卫生防控、大型活动等)的志愿者等特定人员纳入了工伤保险参保范围,极大地提高了“三新”领域从业青年的社会保障力度,但类似的政府规章并未普及至全国范围内施行。

五、加强“三新”领域从业青年社会保障的建议

(一)增强“三新”领域从业青年维权意识

任何行业、任何岗位、任何人都可能产生法律纠纷,作为青年人更应该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学法、知法、懂法。同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积极、理性地向工会或是属地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寻求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

(二)加快网约车、外卖骑手、快递配送员等相关企业工会的建立

个人力量有限,但当劳动者加入工会后,就可以工会为领导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劳动者合法的劳动权益。

2021年8月18日全国总工会启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集中行动”,该行动旨在推动网约车、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以保障“三新”领域从业者的合法权益。

现阶段“三新”领域的工会正在逐步发展,各个地区的工会也在逐渐成立,如美团(上海)工会、美团(北京)工会的成立。这些工会的成立也可以促使“三新”领域从业青年加大自己的维权力度。工会可以成为“三新”领域从业青年的依靠,为“三新”领域从业青年提供更加便捷、顺畅的服务,提供更有效的保护,增加“三新”领域从业青年的获得感、安全感以及幸福感。

(三)推动网约工、骑手等与平台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

2003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对用人单位灵活用工的劳动者的权益保障进行了规定,但“三新”领域从业青年基本上都是以网约工(劳动者与平台签订合约的方式)进行工作,并不能和非全日制劳动者一样与平台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但是我们可以借鉴《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促使网约工、骑手等与平台签订《网约工劳动合同》这类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从而使得“三新”领域劳动者与平台形成劳动关系。

这样无论“三新”领域劳动者是口头或者书面与平台达成《网约工劳动合同》,或与多个平台签订合同,建立劳动关系,都不影响平台为“三新”领域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工伤保险与医疗、养老、失业保险不同,工伤保险是我国法律强制性规定要求单位缴纳的,即便是非全日制用工也需要缴纳。《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条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三新”领域劳动者的工伤保障问题。

(四)各省应学习广东经验,尽快出台地方性规定,将网约车、外卖、快递劳务等新业态从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参保范围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于2021年4月1日开始实施《关于单位从业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等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将村(社区)两委人员,提供网约车、外卖、快递劳务等新业态从业人员,依法组建的志愿服务组织招募从事特定公益活动(应急救援、公共卫生防控、大型活动等)的志愿者等特定人员纳入了参保范围,加大了“三新”领域从业青年的社会保障力度。但类似的规定并未普及至全国范围内施行,所以,建议各省尽快根据《意见》制定颁布新的政府规章,将网约车、外卖、快递劳务等新业态从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参保范围。

(五)厘清政府责任,明晰监管部门

新行业的发展需要我国法律的持续跟进与健全,这不仅关乎新兴岗位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同时也是对于社会稳定的维系。互联网行业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样化,这就促使我国法律法规需要更进一步完善,同时也是对各地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能否积极、及时地处理问题可以看出政府对于相关事件的重视程度,尤其是这种新兴行业、产业、商业模式的发展,更需要政府积极处理与应对。

正如上文所说,食药监局只管外卖食品安全,交通管理部门只管交通安全,工商管理部门只管销售环节,“都管又都不管”,最终没有一个部门真正对“三新”领域企业进行综合管理。

政府应当成立新的管理部门对“三新”领域企业进行管理,使得“三新”领域从业青年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相关部门或者机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便于对“三新”领域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和规范。政府应引导和帮助“三新”领域企业为从业青年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例如美团、饿了么等外卖行业可以与政府联合设立“骑手之家”,为外卖骑手提供技能提升培训、心理疏导,也可定期举办影视沙龙、读书会、相亲会等,为外卖骑手提供社交、婚恋的机会和场所,增加他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三新”领域青年从业者不仅仅是劳动者,同时也是青年。劳动者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每个岗位的劳动者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一分子。青年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青年群体的生存状况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对青年从业者社会保障的完善,能够激励青年更加充满力量地投入本职工作,让他们更自信、更无后顾之忧地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猜你喜欢

三新非全日制骑手
上班在“狂奔”,保障似“裸奔”——“抢单”的骑手们常常要面对“拖单”的社保
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被歧视问题研究
排斥非全日制研究生 学历偏见要不得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外卖骑手的本分与情分
女骑手
全国第三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论文大赛启事
纵览之“三新”
纵览之“三新”
我国非全日制用工制度完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