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词感培养的要义与实践路径*
——以统编三年级语文教材为例

2022-12-27毛成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2年28期
关键词:新鲜感词语语文

□毛成

词是语言中有意义的能独立运用或者用来造句的最小单位。[1]词语学习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下阅读教学中的词语学习,存在公式化理解、机械化记忆的情况,忽视了学生对词语意义、意味、意蕴的体验与感受,导致学生对词语的关注度不高,敏感度不强,影响语文学习效果。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在每个单元都安排了语文要素,其中,与词语学习相关的要素有: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第二单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第七单元“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这些语文要素从学生主体体验出发,关注学生对词语的主观感受与直觉判断,鼓励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理解、记忆、运用词语,教学重心由单纯的词语学习转为指向素养提升的词感培养。

一、词感培养的要义

词感,即词语感受力。它是对词语的直觉判断和敏锐感受,是对词语理解、分析、体验、吸纳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词感与语感一样,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它包含对词语的判断力、理解力。词感敏锐者在阅读过程中能迅速捕捉关键词语,自觉地对作者的遣词造句进行体味。接触一个词语时,不经过逻辑推理,就能迅速地产生多方位直感,不仅能抓住词语所表达的真实有效的信息,还能捕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词感还包含对词语的内化力和表现力。词感敏锐者能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经验体系,灵活运用丰富的词汇储备,恰到好处地传递思维信息。

词感的形成过程是由浅层直觉不断向深层直觉发展的过程。一般来说,接触一个词语,迅速猜度意思是基础;读懂含义则更加深入;体味思想感情,感受表达形式的特点,就更进一步;能储存记忆,在其他语境中与之重逢,或者用其进行表达,则是词感形成的最佳状态。感受词语的意蕴由表及里,感受词语的意趣由浅入深,感受词语的速度由慢变快,词汇的储备由贫乏变丰厚,词语的运用由机械变灵活,词感就是这样依次形成、逐步提高的。

词感培养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首先,从认识论角度来看词感。语言是认识世界最重要的工具。倘若没有语言,那么儿童心目中周围的世界只能是混沌的、未分化的状态。词是语言中最小的单位,也是认识一个事物最基本的单位。它不仅是学习语文的基石,还是认识世界的基石。其次,词语是进行表达的基本材料。说一句话,提出一个命题,都表达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隐含了人类的文化。培养词感,感受词语的魅力,就是在感受文化的魅力。再次,词感是语感的组成部分,对词语直接、迅速、敏锐的感悟,与对句子、对篇章的感悟息息相关,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最后,儿童时期是言语和认识能力迅速发展的一个时期。学前阶段,儿童对词语的感受是浅层次的,缺乏完整性与条理性。进入学龄期,言语和认知能力应该受到有组织、有意识的训练。只有把握词感培育的关键时期,才能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二、词感培养的实践路径

依据统编教材的编排特点,围绕语文要素,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词感培养因子,笔者提出以下四条词感培养的实践路径。

(一)抓新鲜感,形成判断力

统编教材首次提出“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这是对学生主体认知的充分尊重。何谓“新鲜感”?新鲜感是陌生词语带来的初次体验,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名称,“坪坝、绒球花、铜钟、凤尾竹”等陌生的事物,这些学生不知道、不了解的词语极易引起他们的探究欲;新鲜感是生动表达引起的新奇感受,如同单元《花的学校》一课中东风能“走过荒野”“吹着口笛”,花儿能在绿草上“跳舞”“狂欢”,这奇特的想象、与众不同的表达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当然,新鲜感还有可能是学生不可言喻的纯粹的直觉反应,是学生个体独有的感触。

首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不应把传统教学中圈画“好词好句”、找出“关键词句”等同于学生对“有新鲜感的词句”的关注。不应以成人化的理性分析替代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要营造安全舒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的不是学生“新鲜感”的对错与优劣,而是重在唤醒学生对词语的敏感度,让他们对词语“有感觉”。

其次,教师在尊重呵护学生主观体验的同时,要适时指导,为学生提供发现的路径,拓宽他们的思路与眼界。如《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第一自然段反复使用“从”“有”“向”等字,构建了富有节奏的排比句式,展现边疆小学里孩子们上学的情境。作者刻意为之的词语反复,是学生不易察觉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感受词语重复后句式独有的韵味。这样的“探秘”过程让学生获得“原来如此”的满足感,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关注词语运用的巧妙与妥帖,也提高了他们对这类词语的敏感度。

最后,学生对有新鲜感词语的关注,不应只是第一单元的学习任务,而应贯穿整个语文学习过程。要让学生始终怀着好奇心和探究欲,进入积极主动的阅读状态。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读不完的大书》一课,当学生读到“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这句话时,教师追问:“你关注到哪些有新鲜感的词语?”“井然有序”“两军对垒”“勇敢忠贞”,这些原本形容英勇将士的词语用到了蚂蚁身上,可见蚂蚁令人敬佩。对“新鲜感”的持续关注,促使学生对词语由无意识的视而不见、一带而过,转为下意识的主动探寻、驻足欣赏。对词语的主动触摸、直觉判断就会成为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一种自觉行为。

(二)多种方法,构成理解力

“词感”的一项重要内涵是具备对词语的理解力。理解词语是培养良好词感的基础。为此,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不应该只停留在单纯的概念上,而应该调动多种感官、生活体验去感悟词语的内涵。要让词语的理解由单一变得丰富,由模糊变得清晰,让词语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

1.调动感官,让词语“立体”起来。语言是连接人们心理与客观世界的纽带。当我们听到或说出某一词语时,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形象,特别是一些表示具体事物以及一些描写事物形状的词。[2]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激活学生已有的词语表象,能在他们的头脑中呈现与之对应的影像,让词语“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一课中提到“小溪淙淙、河流潺潺、大海哗哗”,“淙淙、潺潺、哗哗”都表示流水的声音。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三个词语不同的意蕴呢?教师先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三组词语,想象画面。再提出疑问“可以调换词语的位置吗”,让学生进行分析判断。接着,播放小溪、河流、大海的视频,通过视觉上、听觉上的直观感受,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词语表达的精妙。最后,引导学生用朗读展现出词语所构筑的不同画面,让词语外延立体丰满起来。

2.扣字解词,让词语“清晰”起来。汉字不是僵硬的符号,每一个字都有其独特风韵。扣住词语中的关键字进行品味揣度,不仅能更准确地理解含义,还能感受到汉语丰厚的文化魅力。《读不完的大书》一课中写道“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沉思”“遐想”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凭借第一感觉,扣住“思”和“想”就能判断出两个词语都有思索的意思。那么,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呢?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沉”和“遐”的偏旁,根据已有的识字经验猜测它们的含义。紧接着出示字典中的解释:“沉”表示程度深;“遐”表示遥远。学生从而明白:“沉思”是深深地思考,而“遐想”是悠远地想象,无拘无束地联想。由此可见,作者的思想自由驰骋,想得深、想得远。这样一番玩味的过程,激活了学生对词语探究的兴趣,也提高了他们揣度词义的敏锐度。

3.联系语境,让词语“丰厚”起来。学生需要知晓词语本身的意义,更需要理解词语在具体言语环境中的意义。词语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语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获得对词语真切的感悟。对于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雨》一课中的“五彩缤纷”一词,学生能很快判断其含义,但是这样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字面上。教师可以结合具体语境,带着学生一起探寻秋天的色彩:黄黄的银杏、红红的枫叶、金黄色的田野、橙红色的果树……颜色最多的是菊花仙子。教师出示形容菊花颜色的词“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提问:“如果把这三个词改成‘红的、黄的、白的’,你觉得怎么样?”学生发现文中的词更准确、更生动地展示了菊花丰富的色彩。那么,菊花是不是只有这三种色彩呢?学生对照课文插图,用丰富的词汇表达自己眼中的色彩,此时“五彩缤纷”便以生动的形态印入他们的脑海中。

(三)归类积累,促成内化力

词汇储量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语言发展的真实水平,拥有词汇越丰富,那么语言发展状态越优越。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归类积累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识记新的词语,将习得的词语纳入自己的经验体系中,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词汇储备,这也是培养良好词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首先,要关注教材中编排的“归类积累”内容,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主动识记。比如,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的“词句段运用”呈现了“摇头晃脑、披头散发”等八个成语。可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成语都含有身体部位,但上下两行词语又有细微不同,进而探寻构词规律。语文园地二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说到“春”,便是春光明媚、春色满园;说到“秋”,便是秋高气爽、金桂飘香。这是在训练学生以一个固定词语为中心,生发出与之相关的联想,建立起词语之间的联系。在这种词语伸展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词汇也变得更纷繁。“归类积累”板块的教学目标不应定位为知识储备,进行机械记忆,而应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探究词语的组合规律,掌握归类方法,提高对外在资源进行吸收内化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与文字对话,在感受课文生动语言的同时,通过自主搜集、归类整理、制作词语卡片等方式主动积累喜欢的语句。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燕子》一课中有许多带有修饰词的优美短语,像“轻快有力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千条万条的柔柳、旷亮无比的天空”等,它们如一颗颗珍珠散落在字里行间。教师可以通过归类积累的方式,让学生品读记忆。在学习“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这句话时,教师出示缺少修饰语的句子,让学生对比阅读。学生发现有了“伶俐可爱”“光彩夺目”这些词语后,句子更加生动形象了。接着,教师提出像这样带有修饰词的短语课文中还有,让学生自己找一找,然后整体出示和朗读。最后,引导学生拓展类似的短语,如阳光明媚的春天、清新怡人的空气……鼓励学生归类积累相关好词,将其主动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将学生的视角引向更广阔的世界,让学生欣赏、采撷更多优美的词语。

(四)灵活运用,生成表现力

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灵活运用语言文字,词感的培养目的是与之一致的。良好的词感能帮助学生更加准确、恰当、有效地表达。同时,表达过程中,学生的词感也在不断增强与完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词语运用的妥帖感、分寸感,在赏析、品味、完善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中,促进学生良好词感的形成。

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词语运用是否恰当。在日常教学中,词感好的学生总能自如运用词语,“出口成章”;词感欠缺的学生表达时却词不达意,漏洞百出。词感看似是一种直觉判断,不可捉摸,实则可以通过有效的练习来逐步提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的“词句段运用”中有这样的题目:“说说括号中的哪个词语用在句子里更合适。”这一题引导学生联系具体语境辨析近义词,学习准确运用词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每组词语之间细微的差别,比如第三个句子的括号内有“灵巧、灵敏”两个词语,都带有“灵”字。“灵巧”指灵活巧妙,如“心思灵巧、手很灵巧”;“灵敏”指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应,如“嗅觉灵敏、感觉灵敏”。结合具体的语境,小狗老远就能闻到食物的气味,说明它的嗅觉灵敏,反应迅速,应该选“灵敏”一词。此后,教师可以创设新的语境,进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词语运用的准确性,要通过广泛阅读,吸纳规范的语言表达,同时还要拥有挑剔的耳朵、挑剔的眼睛,敏锐捕捉表达中的不恰当之处,作出恰当的调整。

其次,要关注学生词语表达的生动性。课文中大量的优美词语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例子”,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模仿情境进行迁移运用。《大自然的声音》一课用了大量拟声词展现大自然中不同的声音。如第四自然段写了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树下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等。加上这些拟声词,仿佛那些声音就在耳畔响起,更加生动可感。那么,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歌手?它们又会如何歌唱呢?教师请学生模仿文中的句式,加上拟声词来说一说。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词语储备,展开想象的翅膀,呈现自己心中的动物音乐会:在池塘边散步,听听青蛙呱呱呱的歌唱;走过草叶间,听听蛐蛐啾啾啾的鸣叫;来到农家小院,听听小鸭子嘎嘎嘎的欢唱……学生在品味词语的过程中,发现了作者表达的秘钥;在模仿练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收获与进步。这样的经历有利于学生良好词感的形成,为他们将来发出不一样的声音,进行个性化的表达提供了源头活水。

综上所述,良好词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词感培养的资源,将学生引入缤纷的词语世界,让他们在主动触摸中发展对词语的判断力、理解力,在积累运用中形成对词语的内化力、表现力,最终促进良好语感的形成,达到语文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新鲜感词语语文
容易混淆的词语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找词语
KINGSWOMAN
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新鲜感
如果不曾有过,你希望自己的人生能重启一次吗?
新鲜感
一枚词语一门静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