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态模式下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

2022-12-27许守东

新农民 2022年30期
关键词:靶标林木害虫

许守东

(辽宁省彰武县东六家子镇林果站,辽宁 阜新 123211)

林业资源是我国宝贵的生态资源,在调节生态气候、抵御自然灾害、推动林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我国部分地区存在森林资源过度开垦、森林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等方面的问题,再加上近年来病虫害的危害日益严重,使得森林资源在吸收有害气体、调节温室效应的功能日益衰减。本文基于科学角度开发,针对性地提出生态模式下林业栽培与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方案,以期为林木的合理栽培与林业资源合理开发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1 生态模式下林业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概述

生态模式下林业栽培是指通过合理运用林木栽培学、森林管理学、生态学、作物栽培学、畜牧养殖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通过合理引入现代化技术与设备,通过合理规模林禽栽培模式、林果种植模式、林牧栽培模式、林药栽培模式,在维系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运用。

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林木病理学、林木昆虫学、植物保护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通过合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AI技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大数据技术、生物农药技术等现代化技术,进行森林生态系统病虫害的精准防控,从而将有害生物的基数控制在经济阈值以内(该类病虫害对于林木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低于防治成本)[1]。

2 生态模式下林业栽培技术概述

2.1 林禽栽培模式

林禽栽培模式主要是指林禽经济,主要是在相对稳定的生态林内蓄养鸡、鸭、鹅等家禽。林禽栽培管理模式要点分析:(1)林木栽培地点的筛选,光照充裕、灌溉与交通便利、地势相对平坦是林禽栽培模式发展的基础。(2)精选健壮林木幼苗,进行健壮林木幼苗的栽培,从而提高林木移栽后的成活率,缩短成林时间,增强生态林的稳定性,可以有效推动林禽栽培模式的发展。

林禽栽培模式的优势分析:(1)有效控制靶标害虫,鸡、鸭、鹅等家禽,一般以为蛴螬、蝼蛄、美国白蛾等靶标害虫为食物,不仅可以显著降低靶标害虫对于林木的危害;而且可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避免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环境污染。(2)增加经济效益,当前阶段,在森林内放养的家禽,其肉、蛋等副产品,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中京东扶贫鸡的成功就是很好的例子。由于森林生态系统内可能生存者某些有攻击性的动物或者某些有毒的植物,因此林禽栽培模式运行过程中应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人身安全。(3)改良土壤土质,放牧过程中产生的畜牧粪便,可以对生态林的土壤进行有效的改良[2]。

2.2 林牧栽培模式

林木栽培模式通过在生态林进行合理的评估后,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划分出一定范围进行牛、羊等畜牧动物的放养,从而在维系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上,有效带动该地区畜牧产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林牧栽培模式要点分析:(1)进行林木品种与种植密度的合理规划,避免所种植的林木品种树冠较大或者栽培密度较大,遮挡地表层的阳光,导致牧草生长速度缓慢。(2)尽量选择林木树龄相对较大、生态系统相对平衡稳定的林木种植区进行林牧栽培模式的推广,避免牧草掠夺过多的营养物质与水分,而限制林木幼苗的生长。(3)土壤土质改良,在深秋时节,及时利用拖拉机配合旋耕犁在牧草种植地进行翻耕后,利用施肥机及时添加有机质、腐殖酸、腐熟绿肥,改良土壤土质,提升土壤储蓄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能力,增加土壤的细腻度。

2.3 林菜栽培模式

主要是在森林生态系统内进行有机蔬菜的种植,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林菜栽培要点分析:(1)精选蔬菜品种,首先对该地区的生态气候(昼夜温差、有效积温、主要降雨量和降雨时间等)进行科学的调查,然后针对性地筛选环境适应能力强、市场需求大、产量较高、品质优良的蔬菜品种进行种植。(2)合理选择栽培时间,要依据蔬菜品种和气象信息,进行蔬菜栽培时间的合理规划,一来保证蔬菜的有效生长天数,二来使得蔬菜生长的关键期(苗期、花期、幼果期等)与干旱、洪涝、冰雹等气象灾害进行有效的规避。(3)栽培模式要合理,一般依据该地区的地形地势,结合林木的栽培品种,进行栽培模式、农艺技术的合理选择。(4)在蔬菜种植前,要按照80~100kg/667m2的用量进行生石灰的撒播,有效杀灭土壤中的有害真菌和病原微生物。(5)在蔬菜生长过程中,要注重对林木的科学修剪,有效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透光性,为蔬菜光合作用的进行和应用物质的积累提供良好的环境。(6)要做好蔬菜的病虫害防治、除草、水肥管理等工作,为提升蔬菜的品质与产量奠定良好的基础[3]。

2.4 林果栽培模式

林果栽培模式,主要是推进生态林木(松树、杨树、柳树等)与经济林木(核桃树、柿子树、山楂树)的混合栽种,实现森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林果栽培模式要点分析:(1)一般应依据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与市场需求,进行经济林木种类和种植面积的合理规划。(2)要及时引入经济类林果的相关企业,推动与其相关的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比如坚果企业、罐头企业等),有效解决经济林果的销路问题。(3)在经济林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对生态林木的保护,避免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2.5 林药栽培模式

林药栽培模式,主要是在生态林内种植人参、灵芝等高附加值药材,一来可以增加一定的经济收益,二来可以有效增加生态系统内植物的种类,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由于药材的生长年限较长,且商品价值较高,因此在药材种植以后,要加强其管护,避免在生长过程中,被偷取的情况[4]。

3 推动生态模式下林业病虫害防控的主要措施

据相关研究显示,生态模式下的森林生态系统内有害生物的种类会大幅度增加,不仅对林木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而且也会导致蔬菜、林果、药材产量的锐减以及畜禽农产品品质和产量的降低,因此应从多方面着手,做好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控。

3.1 制定科学方案

实践证明,科学方案是保证生态模式下林业病虫害防控各项措施有效落实的关键。在该方案制定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适宜性原则,该方案制定过程中,应对森林生态系统内的生态林木、经济林果、药材、蔬菜、畜牧动物等多种因素进行全面的研究,从而保证各项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2)科技型原则,该方案应以现代化技术与设备为支撑,推动林、药、果、菜、禽、牧、草复合型生态模式的现代化进程[5]。

3.2 加强病虫害的监测

由于森林生态系统隐蔽性强、林木高大等特点,有害生物在发生初期难以发现,进而容易造成病原微生物和靶标害虫的扩散。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构建以现代化设备以及信息技术的病虫害精准监测体系。

3.2.1 靶标害虫监测设备

靶标害虫智能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1)靶标害虫的诱集,利用斜纹夜蛾、褐带长卷叶蛾、茶黄毒蛾等林木、果树、蔬菜害虫趋光的特性,设置特定频率的黑光灯,对其进行诱捕、电杀、收集。(2)数据的上传,首先利用高清摄像头对靶标害虫进行拍照,然后利用5G通信技术,将信息传至数据处理中心[6]。

3.2.2 病害监测设备

病害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1)病原孢子的捕获,主要是利用蔬菜灰霉病、林木褐斑病、紫纹羽病等真菌性病原孢子随风传播的特性,利用鼓风机进行捕捉。(2)图像的获取,主要是利用玻片自动制作技术、显微镜成像技术,获取孢子的图像。(3)数据的上传,利用5G技术将所获取的病原孢子图像和数量上传至数据处理中心。

3.2.3 小气候设备

主要是对林、药、果、菜、禽、牧、草复合生态系统的温度、湿度、风力、风向、降雨量等气象信息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数据的上传[7]。

3.2.4 土壤指标监测设备

主要是利用土壤检测仪,对土壤墒情(温湿度、酸碱度)、黏度、营养物质含量等指标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数据的上传。

3.2.5 中央处理器系统

中央处理器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如下:(1)信息的汇总,及时对靶标害虫监测设备、病害监测设备、小气候设备、土壤指标监测设备上传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汇总。(2)数据的分析,利用AI技术对相关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及时与后台大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对有害生物的种类和发生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8]。

3.3 农业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技术主要是创造利于林木、药材、果树、蔬菜、畜牧动物生存,而抑制靶标害虫与病原孢子扩散的基础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保持生态系统的干净卫生,主要是对林木的残枝落叶以及蔬菜残茬进行及时的清理,从而抑制有害生物滋生繁衍。(2)抑制有害生物的基数,主要是对林木、果树、蔬菜的病枝病叶进行及时的采摘和统一销毁,对有害昆虫及时地捕捉,从而压低病原孢子以及靶标害虫的基数[9]。

3.4 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主要是对靶标害虫的幼虫或者成虫进行捕获,从而降低其危害:(1)昆虫性信息素技术,昆虫性信息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用于同种类昆虫之间进行性识别的微量化学物质,具有专一性强,环境友好等特点,将昆虫性信息素诱捕器在林菜生态系统、林果生态系统,一来可以实现对美国白蛾、松墨天牛、草地贪夜蛾等地区检疫性害虫的实时监测,二来可以有效影响有害昆虫之间的雌雄平衡,降低交配产卵的概率,抑制其危害。(2)捕虫板技术,主要应用于林菜生态系统,主要是通过悬挂捕虫板对小型昆虫进行诱捕,降低其危害,比如悬挂黄板诱捕烟粉虱、果实蝇、蚜虫,悬挂篮板诱捕蓟马,捕虫板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悬挂高度要合理,一般捕虫板的底部高于蔬菜生长点15cm左右,并根据蔬菜的长势及时进行调整;其二悬挂密度要足够,10~20cm规格的诱捕板,其推荐悬挂密度为200~260片/667m2。

3.5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喷施生物农药和释放生物天敌两种。(1)生物农药技术,主要是在林木、果树、蔬菜病虫害发生的初期,通过喷施苦参碱、鱼藤酮、印楝素、苏云金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2)天敌技术,主要是通过释放胡瓜钝绥螨、异色瓢虫、草蛉、蚜茧蜂、啄木鸟等有益昆虫对蚜虫、螨虫、蓟马、主干天牛进行有效的控制。

3.6 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主要是指病原微生物和靶标害虫在林、药、果、菜、禽、牧、草复合生态系统进行扩散以后,通过喷施化学农药的方式,来进行综合防治。在化学农药施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优先施用作用效果良好、对环境和有益生物相对安全的化学农药,严禁高毒、剧毒化学农药的施用。(2)在畜牧动物放养期、蔬菜安全采摘期,严禁喷施任何化学农药,避免引起畜牧动物中毒以及蔬菜农残超标的现象。(3)在施药设备上,要优先施用大型弥雾机、无人机、田园植保机等设备,一来提高农药的雾化程度,提高化学农药的有效利用率;二来提高作业效率。

猜你喜欢

靶标林木害虫
纳米载体可缓解农药对靶标作物的负作用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害虫的克星——七星瓢虫
什么是碳中和?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百灵”一号超音速大机动靶标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药物靶标作用关系预测结果评价及查询验证
靶标评改,让习作评改有序更有效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