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疆棉花优质栽培技术与常见病虫害防治的探讨
2022-12-27阿依吐松尼亚孜
阿依吐松·尼亚孜
(阿克苏地区沙雅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疆 阿克苏 842200)
棉花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由于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导致全面光照时间较长,光照强度大,在棉花种植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新疆棉花种植面积逐渐增大,到2019年已经占据了全面棉花种植面积的83%,对新疆经济发展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当前新疆棉花种植中还存在一些栽培技术上的问题,加上病虫害造成的影响,降低了棉花的栽培效率。因此为了促进新疆经济的稳定发展,需要加强对新疆棉花优质栽培技术的研究。
1 新疆棉花栽培的特点
新疆地区整体面积较大,不同地区在气候特点和地理条件上展现出较大的差异,棉花生长受到气候变化和地质条件的影响,需要采取合理的栽培技术。棉花是一种喜温好光的作物,由于气候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新疆地区全年日照丰富,为棉花生长带来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优化棉花的生长状态,提升棉花种植效果和产量。但是由于新疆地区春季温度变化较为不稳定,气温上升速度也相对较慢,秋季气候与之相反,相对较短的无霜期和气温的迅速下降都会对棉花生长产生一定影响。此外由于光照时长和温度变化的因素,会对棉花棉纤维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增加了新疆棉花种植在后期出现问题的概率,不利于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实践。
2 新疆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2.1 水肥一体化技术
新疆地区具有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年降水量较少,整体气候较为干燥,仅凭自然降水无法满足棉花的种植需求,因此需要加强对周边水资源的利用,在棉花栽培中采用合理的灌溉手段,为棉花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此外棉花生长对于养分也有着一定的要求,为了提升棉花质量和产量,需要保障土壤中有充足的有机物,为棉花生长提供足够的应用物质,发挥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作用[1]。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我国各地棉花种植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能够有效提升棉花的栽培效率,因此需要结合新疆地区棉花生长的特性,加强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从而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肥料供给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应该根据棉花不同生长阶段对水肥的需求合理调整肥量、种类和采取的技术。棉花灌溉应该以实际需求为准,避免出现水资源的浪费,减少棉花栽培中的水蒸发问题,从而保障棉花产量的稳定增长。
2.2 密植促早技术
新疆地区全年温差较大,为棉花栽培带来了一定影响,因此在应用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时,应该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采取合理的栽培手段。棉花成长的植苗期和吐絮期对气温光照有着较为严苛的需求,因此为了避免出现日照时长不足和气温过低等问题,可以采取密植促早技术提升棉花生长效率。不仅如此,在棉花栽培中采用密植促早技术还能提升棉花适应环境的能力,提升棉花种植区域内的生长密度,从而促进产量的提升,保障棉花种植业能够满足当地纺织业对于棉花的需求。在密植促早技术的应用下,当前新疆地区棉花种植密度逐渐上升,已经达到了每公顷20.5万株左右的密度,短时间内就能达到棉花植株叶面的生长标准,还能增长棉花种植中期的生长效率,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促进植株的早熟,有利于棉花高产栽培目标的实现,从而充分发挥密植促早技术的价值。
2.3 机械高产技术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机械化技术逐渐在农业种植中得到了广泛运用,通过加强对机械化技术的运用,能够降低棉花种植中对人力资源的消耗,减少外界因素对棉花种植造成的干扰,提升棉花种植的效率。因此有关部门应该结合棉花种植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先进机械设备的引进,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应用,提升新疆棉花中栽培的精准度,为提升棉花种植的质量和产量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近年来新疆棉花种植中十分重视对机械化技术的运用,机械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后续的棉花栽培中,应该注重对机械化设备的维护与更新,并加强对机械化技术的研发,打造更加完善的机械化技术体系。
3 新疆棉花优质栽培技术的应用措施
3.1 合理控制播种时间
由于新疆地区四季温差较大,会对光照、气温等因素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减少气候变化对棉花种植造成的影响,需要合理控制棉花的播种时间。另外不同品种的棉花在生长习性上也存在差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采取适当的手段。由于新疆春季时容易出现反冬现象,气温较为不稳定,棉花幼苗对于低温的抵抗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可以适当将播种时间延后,避免气温波动对幼苗生长造成影响,种植人员可以在春季气温保持平稳后再进行棉花栽培。而新疆地区夏季气温较高,光照充足,在播种时应该尽量延长棉花的生长期,因此在夏季播种的棉花可以合理进行早播,有利于高光效能期、光热期、增长期的重合,为棉花结铃提供有利条件,从而促进棉花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3.2 选择合适的品种
不同棉花品种在生长时对于气候、光热等条件的需求都存在差异,因此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需要选择最能适应环境的棉花品种,才能确保棉花品种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棉花种植中,选择良好的品种能够提升棉花植株对于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还能提升棉花的结果率,在选择了合适的品种后,应该加强对种子的筛选,选择颜色正常、干净饱满的种子,能够提升棉花的出芽率。此外还需要人工对棉花品种进行筛选,选择铃籽重、铃壳薄的种子,并且保证棉花品种的一致性。近年来随着棉花产业的发展,市场中的棉花种子品种逐渐增多,购买渠道也越来越复杂,在购买种子时应该从正规渠道选购。除此之外棉花种植人员应该加强与相关研究所之间的合作,加强转基因优质棉种在新疆棉花种植中的应用,这一种中具有较高的出棉率,还有良好的抗病虫害能力,在新疆地区的棉花种植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3.3 提升整地和施肥的科学性
土壤和肥料管理在棉花种植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采用科学的整地措施和施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棉花的栽培质量。首先在整地时应该保证土壤的疏松平整,并且耕深应该在30cm以上,为了降低棉花生长受到异常天气的影响,需要注意对排灌沟渠的预留,为棉花保持水分、吸收养分提供充足的条件。其次在棉花生长中对于养分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根据棉花生长各阶段的实际需求,采取科学的施肥手段,保证土壤中有保持棉花健康生长的充足养分。在棉花栽培中还应该避免不合理的施肥造成棉花过度生长,或是导致环境污染,因此需要合理控制肥料配比、微量元素占比和肥料的用量[2]。
4 新疆棉花栽培中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手段
4.1 棉叶螨
4.1.1 发生条件和特点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棉叶螨繁殖速度的主要原因,其中温度较高时出现土耳其斯坦叶螨的风险也相对较高,温度较高、湿度较低的环境能够为棉叶螨的发生与蔓延提供有利条件。棉叶螨发育过程中如果温度达到了15~30℃,会加快生长的速度,环境温度的不断提升也会促进棉叶螨的生长,缩短其发育时间。因此棉叶螨主要出现在棉花种植的5月中下旬到6月初,并且随着这一阶段气温的逐渐升高而不断发育,最终对棉花生长形成集中危害,遭受棉叶螨的棉花叶片上会出现红斑。
4.1.2 防治手段
通过提升棉花植株的抵抗能力能够降低棉叶螨对其造成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田间管理、提升棉花种植的合理性,并适当采取轮作倒茬、秋耕冬灌等手段,降低病虫害风险。在棉花的生长期间应该加强对病虫害情况的检查,着重检查棉苗出土之后到吐絮期的情况,在已经出现棉叶螨后应该尽快进行治理。当棉叶螨数量不多时可以摘掉棉叶带走进行抹杀,在遭受病虫害的植株数量达到3%~5%时,可以喷洒3000~4000倍浓度的三磷锡处理,避免棉叶螨影响扩大。
4.2 棉铃虫
4.2.1 发生条件和特点
新疆棉花栽培中往往1年中出现3代或4代棉铃虫,棉铃虫具有越冬的能力,能够在土壤中以滞育蛹的形式存活,在春季气温升高后逐渐开始羽化。棉铃虫的成虫产卵较为分散,具有趋光性特征,往往昼伏夜出,易在杨树枝、黑光灯等位置聚集。棉铃虫喜欢温度和湿度较高的环境,当湿度超过70%、温度在25~28℃时,出现棉铃虫的风险相对较高,因此温度较高、降水较多的时候易出现棉铃虫。
遭受棉铃虫灾害的植株嫩叶会被幼虫啃食出孔洞,可以在棉蕾下方观察到不圆整的5mm直径孔洞,棉蕾遭受危害后会,苞叶会张开并逐渐变成黄褐色,幼虫粪呈现出粒状,并堆积在棉蕾外部,2~3d后会造成苞叶的脱落。当棉花青铃出现棉铃虫灾害时,蛀孔往往较为粗大,可以在铃基部观察到,青铃内部的纤维或是棉籽会被棉铃虫啃食,最终导致烂铃[3]。
4.2.2 防治手段
在棉花种植期间应该做好对病虫害的监测,在发现棉铃虫后及时采用杀虫灯进行诱杀,并配合诱虫笼、杨枝把等处理第一代棉铃虫,减少棉铃虫的数量。为了降低棉铃虫的着卵量,需要及时进行棉花打顶,并在棉田外进行顶尖的深埋处理,从源头上降低棉铃虫造成的危害。在棉铃虫危害扩大后可以采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农药,对植株进行喷洒,防止棉铃虫危害的进一步扩大。
4.3 棉蚜
4.3.1 发生条件和特点
棉蚜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能够在每年的棉花种植中发近20代,但是棉蚜不能适应过高的温度,16~24℃是棉蚜繁育的最佳温度,27℃以上的气温环境下会抑制棉蚜的生长。
棉花嫩茎、叶片背面、嫩头等是棉蚜最易聚集的部位,棉蚜会集中附着于这些区域吸食棉花的组织汁液。棉花叶片在遭受棉蚜危害后首先会出现黄白斑,随后叶片逐渐皱缩或者卷曲。由于棉蚜会排出蜜露和水分,影响到下方叶片的生长,延迟棉花的吐絮时间和开花时间。
4.3.2 防治手段
在防治棉蚜时可以在田间每5亩摆放1个黄牌,利用蚜虫趋黄的特性,并结合化学手段进行防治,在达到相应标准时可以采用20%啶虫脒,与40~50kg的水混合,棉花田喷洒啶虫脒15~20g/667m2。
4.4 棉花枯、黄萎病
4.4.1 发生条件和特点
枯萎病和黄萎病是一种能够对棉花造成影响较大的病害,是棉花种植中的重大病害,具有毁灭性和较强的顽固性,为治理带来了难度。在棉花生长的早期阶段容易出现枯萎病,尤其是在现蕾期发病率相对较高,会导致发病的植株叶片出现黄色网纹,并进一步出现矮化和枯死。在棉花生长的晚期阶段易出现黄萎病,高峰期是花铃期,会导致维管束颜色变浅,但是不会导致早期死亡或严重矮化。
4.4.2 防治手段
在选择种子的阶段就应该做好调运检疫,避免在棉花种植中采用携带病虫害的种子。此外还可以通过轮作倒茬制度降低出现枯、黄萎病的风险。在棉花种植中应该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整枝、除草等工作,并适当喷洒缩节胺,来提升棉花对病害的抵抗能力。在发病初期可以通过药剂进行治理,可以喷洒400~500倍的40%多菌灵胶悬剂,或是对发病植株进行灌根处理。
4.5 棉花立枯病、炭疽病
4.5.1 发生条件和特点
棉花立枯病和炭疽病的传播主要受到天气影响,通过病株的残枝落叶和棉花种子都是病菌的传播途径,如果发病后出现低温天气或是降水较多的天气,就会导致病菌的大范围传播,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其中4~5月由于湿度较高,影响到土壤的透气性,并抑制棉花幼苗的生长,容易导致立枯病和炭疽病的蔓延。
4.5.2 防治手段
在播种前应该重视其选种工作,选择一些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并加强种植期间的田间管理。在种植前可以采用化学药剂拌种,提升植株的抗病能力,可以采用的化学药剂有拌种霜、敌唑酮、多菌灵等,在出苗后为了降低病害风险,可以采用500~600倍的65%森锰锌或50%多菌灵进行喷洒。
5 结语
在新疆棉花栽培中,需要相关人员对各地在基础条件上的差异进行深入考察,结合各种影响因素,对棉花栽培技术进行合理规划,降低气候环境等因素对棉花种植的影响,从而提升新疆棉花栽培的质量,促进棉花产量的持续稳定增加,带动当地纺织行业的发展,满足对棉花原料逐渐增长的生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