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泸州市创新举措“特聘村主任”模式助推乡村振兴的经验与效果研究

2022-12-27

新农民 2022年30期
关键词:特聘泸州市村主任

陈 婷

(西南医科大学,四川 泸州 646000)

2021年2月23日,中办、国办联合发文《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强调要加强建设农村生产经营和二、三产业发展人才、科技人才、公共服务及治理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因为各类人才的建设、参与、引导才能确保乡村发展有支撑。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也是促成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人才队伍不足、产业缺乏、集体经济发展乏力等是限制乡村发展的核心问题,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泸州在前面试验基础上,2020年率先提出的“特聘村主任”模式,是一次创新举措,通过构建“基层党组织+特聘村主任+村民”,以基层党组织引领、特聘村主任承上启下、村民共同参与实现三者合力,党组织明方向、重支持,发挥特聘村主任的爱乡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乡村振兴的兴趣,激发村民积极性与创造性,以期解决乡村振兴中的制约因素。

1 泸州市乡村振兴“特聘村主任”模式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关键在有人、有人才,实现人才的振兴既是前提条件,也是必要条件。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全面胜利,做好与乡村人才振兴的有效衔接至关重要,关键要强化乡村振兴中人才支撑。泸州积极响应,制定了《泸州市实施人才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在意见的指导下,泸州积极探索了“特聘村主任”模式,该模式是泸州市坚持“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的重要思路,针对泸州乡村振兴的困境,创新提出的新做法:

含义: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以地方政府为依托,按照“自愿、择优、鼓励”原则,通过个人申请、组织考察相结合的办法,选聘企业家、退休人员、退伍军人、社会贤达等作为乡村的特别人才,他们是专才专用,不要报酬不占职位,运用自己的特别身份和优势资源实现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推介招引项目、搭建致富平台等,发挥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多效整合作用,是乡村建设与治理的特别顾问的一种模式。

实施范围:全市县行政村践行推广。

拟解决问题: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四大主要问题:“人才支持不足、特色产业整合与发展差、干部服务能力水平低、集体经济发展瓶颈”。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一篇大文章,目前文章前半篇已顺利完成,接下来要写好乡村振兴这后半篇文章,各市县都在积极讨论,探索新思路、实践新做法,以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泸州自2020年初在全市县56.6%的行政村进行了实践探索,选聘和推选“特聘村主任”。“特聘村主任”模式的探索和尝试就是思路和实践在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特聘村主任”模式以解决乡村振兴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重点,以“特聘村主任”为切入点,目前已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实践,自推行近两年以来,关于此模式的介绍和推广上至人民网,下至泸州市县宣传介绍,并且在各区县的行政村实践探索了各具特色的独特“特聘村主任”模式,基本有望实现全覆盖。

2 泸州市乡村振兴“特聘村主任”模式的基本经验

“特聘村主任”模式以坚持关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坚持遵循发展与治理双推进为重要原则,坚持加强支持与引导相结合为依托,真切地与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的总思路相呼应。

2.1 始终关注人民切身利益

乡村振兴最终要看发展红利是否由村民共享,是否做到维护村民主体地位。泸州市乡村振兴“特聘村主任”模式的出发点始终关注人民切身利益,从小事做起,更贴切地解决村民面临的各种问题,如邻玉街道天堂村“特聘村主任”考虑村里没有路灯,村民出行不便,牵线搭桥为村安装的太阳能路灯,除此之外的修公路、垃圾分类、改厕所等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切实地改善了农村居民生活;从长远关注,更关心村民幸福感、获得感的增强,引进资源,投资办厂,如天仙镇清凉村“特聘村主任”把自身发力与发挥当地村民的能动性结合起来,制定了“目标引领+企业引进+村民参与”的规划,为当地制定了“康养清凉” 的目标,通过引进企业,让村民不出村就有就业机会,既解决就业又实现增收,为村民提供福利保障,解决村民更为长远的生活生产问题。

2.2 遵循发展与治理双推进

乡村发展与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两大支柱,发展有利于治理,治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二者合力,才能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关键是乡村要创新发展,找到适合当地的特色发展道路,目前乡村存在发展动力不足、缺乏资源等问题,“特聘村主任”是为解决问题设置,如龙车镇古楼村“特聘村主任”打开思维,结合资源,提出打造“泸州大阳台”目标定位,并自费完成规划编制,通过多种途径改善村民增收增产,为古楼村振兴发展提供了遵循。乡村振兴只顾加速发展是片面的,还应解决乡村治理的问题,如村风村俗、环境污染、民生状况等,特聘村主任在发展的同时还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提供治理意见,如东升街道柿子村“特聘村主任”利用假期开展了系列活动帮助家庭成员互相沟通,创建家庭和谐关系,从一家的小活动到一村的大氛围,营造社会新风尚,助力基层治理。

2.3 加强引导与调研相结合

任何创新的乡村建设模式都不是独自发力,需要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和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下,“特聘村主任”模式的顺利开展和良好成效离不开泸州市县村各级政府的大力度支持,从制定规划到落实推进,《泸州市实施人才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的出台为提出特聘村主任奠定基础,在此指引下提出多项吸引乡村振兴人才回流举措,优秀人才肯回乡,落实特聘村主任政策,同时地方政府对于“特聘村主任”为各乡村发展引进与开展的项目倾斜与支持,是特聘村主任发挥作用的重要力量,再引导当地村民积极参与;其次“特聘村主任”能够发挥其带动作用,引领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除了自身对乡村的情感和熟悉,更离不开深入调研,明确村情、民情。泸州市特聘村主任不是随意开展工作,他们十分注重实事求是,充分调研,获得乡村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如马镇黄桷坝村多次到镇村开展工作研究、到村民家中实地走访调研,为提出合理的乡村建设意见奠定了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

3 泸州市乡村振兴“特聘村主任”模式的实践效果

泸州市乡村振兴“特聘村主任”模式践行两年以来,极大地带动了当地各市县乡村的振兴,初步取得了许多明显的成效。

3.1 解决乡村振兴人才不足

农村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是全国各地乡村振兴中的突出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难点[1]。泸州大力实施振兴乡村人才的举措,特聘村主任就是举措之一。而其又进一步解决了乡村人才不足的问题。

3.1.1 发挥自身优势聚集了人才

首先特聘村主任自身属于一批回聚的人才,接着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成为人才支撑力量,吸引了更多人才队伍,同时宣传推进人才政策,鼓励外出的人才回乡,使人才得以补充,起到了人才振兴的鲇鱼效应,如太伏镇张枣村建立人才服务驿站,搭建“座谈会”“联谊会”等平台,积极引导人才回乡发展;教育帮扶是长远解决人才不足的一大举措,通过帮扶乡村教育培育人才,走出去参观学习与引进来专家培训结合,实现人才更稳定更有效的来源,如水尾镇观音阁村“特聘村主任”创办农民技术学校,云锦镇冯石村“特聘村主任”发挥专长开展培训课堂,提高村民技术技能。

3.1.2 创造就业机会留住了人才

农村无人是乡村振兴的一大阻碍,农村青壮年为了改善家庭生活状况,外出务工,造成乡村人才大量缺失,特聘村主任通过招引项目、投资项目发展了企业项目,为当地民众提供了就业机会,解决了就业,许多人在家乡就能有好的收入,留住了人,解决了乡村发展缺乏人才和劳动力的问题,如二郎镇文明村“特聘村主任”通过开发生态旅游,发展文旅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解决了必须外出务工才能脱贫致富的现状。

3.2 发展了产业农业助力脱贫致富,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3.2.1 发展了乡村特色产业,做产业发展领路人

企业家型“特聘村主任”可以凭借着经营企业和管理企业的丰富经验,带领创办特色产业为乡村经济建设注入活力,如太伏镇张枣村“特聘村主任”示范引领带动发展了藤椒产业园53.33hm2,通过结对培养与跟踪服务,率先实现了当地藤椒产业的大发展;护国镇梅岭村“特聘村主任”通过打通地域限制,整合多方资源,并在村“两委”倾力协助下,壮大了当地茶产业,形成了以茶叶产区为核心的集群发展;凤鸣镇凤凰村依据中药材产业基地优势,筑牢基地和产业,引领村民扩大种植金钗石斛,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这些特聘村主任详细分析地方经济特点,把握优势,多方协商沟通,整合资源,实现了乡村特色产业的兴盛发展。

3.2.2 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做乡民致富带头人

乡村振兴必须依托乡村经济发展,乡民脱贫致富,这带头人作用重大,特聘村主任很多来自在外发展的优秀企业家,他们能够较准判断国家、政府、市场于乡村经济发展的三大影响力量,充分理解国家政策、利用政府支持、分析市场状况,带领乡村发展农村经济。如古蔺县小水村“特聘村主任”,带动周边3个村合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土鸡养殖基地+花椒基地+中药材基地+水果基地+水稻种植”五合一的发展,实现了抱团发展,惠及群众更广泛,为共同富裕添活力;双沙镇龙升村“特聘村主任”因地制宜带领村民走好“蜂糖李特色产业+扶贫/香菇企业” 两条路,做好内外联动 “基地+市场”,以内连外,以外带内,有效实现联农带农,帮助全村人均年增收2.5万元。

3.3 促进了基层建设,完善了基层治理

3.3.1 基层建设添新貌

基层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本保障。组织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上起着明确方向的作用,如尧坝镇鼓楼村“特聘村主任”,通过积极沟通,成为群众与村社干部的联系人,促进村“两委”转变作风、改善形象,提升党组织的服务能力,为村民做实事,增强村民对村社干部的信任度,提升党组织的引领和效力;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和短板,如金龙镇草坝村“特聘村主任”投资修建家乡公路、云锦镇冯石村“特聘村主任”指导村民危房改造、特兴街道桐兴村“特聘村主任”改善优化乡村人居环境,这些举措不仅能改善村民的基本生活方式,更能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法治建设:开展法律宣传、教育与普及,以法治助力基层自治,如黄舣镇永兴村“特聘村主任”,组建普法宣传队,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利于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和素养,组建法律志愿服务,针对农村家庭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问题开展保护活动,致力于农村家庭的健康发展。

3.3.2 基层治理新突破

基层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特聘村主任基于自己的身份特征具有一定的威信,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如加强党建,致力于引领;双沙镇龙升村“特聘村主任”与村两委通力合作,始终坚持基层党建,以党建引领管理、建设、发展;调解纠纷,致力于和谐;乡村发展邻里和谐是重要关系,要避免为一些生活琐事干扰邻里关系,增加矛盾冲突,既不利于团结发展,也不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生活氛围,特聘村主任充当邻里和谐的“稳定器”,调解家庭邻里之间的生活琐事纠纷,使得邻里和谐;推进自治,致力于改善;村民作为乡村治理的基础和构成单元[2],乡村振兴需要全体村民共同参与、共同协商、共同治理,特聘村主任号召村民主动、积极参与乡村事务,共同建设美丽家园,如成立道路修建维护队、疫情志愿帮扶队、法律宣讲宣传队等,改变了村貌也改善了治理。

4 结论

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特聘村主任”模式在泸州各区县村镇的实践为探索巩固脱贫攻坚与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供了些许经验遵循,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大加深研究力度,探寻其推行的长期效果,做细村民的认可度和满意度研究,为该模式的完善奠定研究基础。

猜你喜欢

特聘泸州市村主任
泸州市人民医院
泸州市人民医院
宁夏大学特聘教授马玉山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宁夏大学特聘教授马玉山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泸州市人民医院
一只鸡
一只鸡
不求千里 静待朝夕——记河南科技大学物理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张大为
锁木
对泸州市游泳池安全管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