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相关思考

2022-12-27烟台市牟平区水利勘测设计服务中心刘代红

区域治理 2022年19期
关键词:护坡河道河流

烟台市牟平区水利勘测设计服务中心 刘代红

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都离不开水,因此近些年来很多城市都加紧了对河道治理的步伐,确保其防洪、排涝、供水、发电、航运等功能充分实现。但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实现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协调十分重要。那么,在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过程中需要遵循哪些原则,运用较为广泛的生态修复技术又有哪些,正是本文接下来所要阐述的内容。

一、当前我国城市河道的问题

(一)河道水质破坏较为严重

在过去的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由于生态保护意识较为薄弱,从而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河道水质破坏问题,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在过去工业生产过程中,很多企业往往会将所产生的废弃物直接进行排放,使得大量的工业废水进入到了河道之中,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情况的出现,给当地的生态平衡以及生活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由于过去人们的环保观念尚未形成,因此居住在河道两旁的居民往往会将生活废水以及固体废弃物投入到河道内,这也大大加重了河道水体的污染。

(二)城市河道的泄洪能力较差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使得城市人口激增,加之各类建筑的拔地而起,使得过去原本的河道面积被严重挤压,进而造成了泥土淤积的现象,这就会大大降低城市河道的泄洪能力。近几年来很多城市相继遭受了严重的暴雨天气影响,并且还出现了十分严重的内涝情况,给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灾害,既是天灾也是人祸。因为在城市河道泄洪能力降低的情况下,一旦出现较大的暴雨天气,河道便很难发挥出防洪的作用,城市内涝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1]。

二、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难点

(一)对城市防洪排涝系统造成影响

过去传统的河道治理方法,往往会使河流的形态发生改变,比如走向的改变、防护设施的修建、以及对河道的拦截等,无论是哪种措施,都可能造成原本河道面积的缩小,进而影响到地下水的调运与补给,使得河流基本功能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便是防洪排涝能力的下降,具体来说,会造成泄洪速度的降低、洪水储蓄量的减少以及抵抗洪涝灾害的能力下降。此外,一旦通过钢筋混凝土结构对河道护坡进行加固以后,还会对河流水体的自然循环造成影响,成为诱发洪涝灾害的导火索。

(二)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无论是河道的河床形状,还是其自然的形态以及周边的植被,都是构成河道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作为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虽然具备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与自我修复能力,但是其中任何一环遭到破坏,就会对其生态平衡造成影响。比如河流的含沙量、水质、流量以及周边植被的变化等,尤其是过去传统的河道治理方式,常常会对水下生物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还可能导致生物自主迁徙或大量死亡的情况发生。而生物多样性实际上是维持河道生态系统的关键,一旦缺失便会造成一系列危险的后果[2]。

(三)自然风光的破坏

河道原本的生态环境往往具备一定的自然美感,无论是河道自身的形态还是周边植被,都可能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是在对河道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常常会对周边植被以及河道的形态造成破坏,严重的甚至还会致使沿岸环境出现恶化,导致植被难以得到恢复。所造成的直接影响便是自然风光的消失,使得周边环境以及周边小气候出现恶化。

三、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远近结合的原则

河道治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程,除了会对当代人造成影响以外,还关系到未来几十代人的生存与发展。在对其进行系统化的治理时,需要始终坚持远近结合的原则,即分阶段、分地域地开展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具体来说,首先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基于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状况以及地形地貌等特点对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进行统一的筹划。在这一过程中,尽可能地做到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之间的统一,做到齐头并进促发展。此外,除了需要做好当下的治理工作以外,还需要注意后续的管理与保护工作,并尽可能地通过科学统筹降低治理成本与维护成本。

(二)坚持自然性原则

过去传统的河道治理与改造往往会给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因此需要充分吸取以往的治理经验,在对河道进行治理与生态修复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自然性原则,即以自然修复手段为主,人工修复手段为辅,根据实际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河道的地质、形态以及水文条件来展开科学的治理,并通过本土物种的应用来促进其生态系统的恢复,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河道的自我修复能力,创造一个更加稳定的水体生态系统。

(三)坚持生态治理原则

由于过去人们环保观念的缺失,使得我们的生产活动以及生活对河道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所以在当下开展河道治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始终坚持生态治理原则,强化对河道周边生态环境的恢复,并尽可能地减少对河道自然形态的破坏。但是,也可以通过人工建造河岸、人工修复等方法来实现对河道的治理,并且还可以在河道周边种植多物种的乔木以及灌木,以此来促进其自然生态的恢复。此外,在治理过程中还需要保证河道防洪、蓄水、引水等功能的实现,并充分开发其生态功能与景观功能,以此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和谐与统一,促进我国河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4]。

四、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一)形态修复技术

我国的疆域面积十分辽阔,因此不同地区在自然气候以及地质情况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很多河流往往会受地质情况的影响,呈现出蜿蜒曲折的形态,虽然具有一定的美感,但是会给当地的航运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其河流的功能以及利用率得到降低。为了有效改变河道蜿蜒曲折的形态,就需要通过形态修复技术来提升河道的航运价值,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不过在对河道形态进行修复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许多的自然因素,比如需要尽可能地减少对周边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确保河道水体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其生态平衡。

(二)生态河堤修复技术

通过修建河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河道两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能够提升对河流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河堤的坚固性,往往会采用混凝土结构,但是这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对于这种情境况,就需要通过河堤生态修复技术来缓解河堤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通过相关改造,提升河堤建设的生态功能,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对混凝土材料的使用,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维持原本河道的生态系统。

(三)生态河床修复技术

过去传统的河流治理中,在建造河床时往往会使用硬质的材料,以此来降低河流底部的摩擦力,从而促进其水流速度的提高。虽然这样做能够达到河流利用的目的,但是硬质材料会给严重破坏原本的河道生态环境,尤其是会改变水下生物与植物的生存环境,这样就会给河道水体生物的多样性造成影响。对于上述这种情况,就需要借助于生态河床修复技术来维持河道的生态多样性,尽可能地避免使用硬质材料,更多地通过泥沙河堤来保持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平衡,为水下动植物提供赖以生存的适宜环境[5]。

(四)生态护坡修复技术

在河道建设过程中,护坡所起到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过去,传统的护坡建设往往都是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直立式结构为主,通过这样的结构来提高护坡的稳定性,并增强护坡的使用寿命。但是上述这两种结构都会给当地的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对此就需要采取生态护坡修复技术,通过在河道上栽植适宜的植物,来提升其水土保持的性能,实现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恢复。

五、河道治理措施

(一)保护表层种植土,维护其原有的生态系统

在对河道进行治理的过程中,水土保持是十分重要的,而通过运用生态修复技术,则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土壤资源,确保其河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过去传统的河道护坡建设中,往往会对周围的水体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在对生态修复技术进行运用时,则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对水土资源的破坏。具体来说,在将河道两旁所填埋的废渣挖出以后,会专门对其进行施肥处理,这样就能确保后续所种植的植被能够更好地吸收与汲取养分,然后在河道上栽植适宜的植物,促进其河道生态系统的逐渐恢复,使水土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保持,减少护坡建设过程中对水土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维护河道周边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二)制定修复计划,科学运用修复技术

由于每一个地区的土质情况、气候情况、地理情况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所以河道治理所呈现出的状况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对生态修复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与当地的生态特点进行结合,从而制定出一份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计划。具体来说,根据当地土质情况、气候情况的不同,可以在河道周边种植草本植物与灌木、乔木等植物并维持原本河道水体生物的多样性。

此外,生态系统还具备自我修复功能,但是想要让这一功能得到充分运用,就需要为其创造与之相适应的自然条件,同时还需要对区域内的生态自我修复能力进行评估,并采取一些人工手段来强化这一功能的实现。所以当地有关部门需要负起责任,充分落实生态修复技术的各项措施,并做好生态自我修复与人为手段辅助之间的相互协调,避免工业废水以及生活废水在河道内的排放。

(三)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河流往往会流经多个气候不一,土质情况具有明显差异的地区,因此往往处于河流上游的城市可利用的河流水资源较多,但是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水资源未能得到合理配置,就会造成下游城市水资源供应不足的情况发生。对于这种情况,有关部门需要对整条河流的生态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好上下游城市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工作,提升河流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使整个河道范围内的水流速度保持稳定,这样就能保持河道生态环境的健康,确保水资源的正常供应以及河流功能的正常实现。

(四)注意保持河道的原始形态

通常情况下,河道往往会由于人们的实际需要而被重新改造,虽然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河道的航运价值,但是也会对原本的河道形态造成破坏,甚至还可能危害到河道原本的生态功能。所以在对河道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原本的河道形态与流向进行综合的治理与恢复,确保其原本的生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比如调节当地气候与自然地理环境等,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和谐统一[6]。

(五)河流水质修复

在过去城市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因此对河道的水质造成了非常大的污染,所以在如今的河道治理过程中,河流水质的修复是极其重要的,除了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影响外,还与城市的市容市貌有着很大的联系。如今河流水质修复处理方法也比较多,比如常见的就有生态浮床技术、底泥疏浚以及河道曝气等。其中,生态浮床技术指的是通过水生植物来构建一个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以此来降低河流污染,实现对污染物的缓释。底泥疏浚则是实现对河床底部污染物以及有害物质的彻底清除,以此来恢复河道原本的生态效益。河道曝气指的是借助好氧生物的活性,促进水体自我净化与修复能力的提高。无论是采取上述哪一种治理修复技术,都需要以实现对工业废水以及生活废水的控制为前提,这样才能确保其最终的治理效果。

六、结语

综上所述,河道治理不仅关乎河流功能的实现,而且还会对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以及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对此,就需要保护河道表层种植土,维护其原有的生态系统;制定修复计划,科学运用修复技术;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保持河道的原始形态;加强对河流的水质修复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福我们的后代。

猜你喜欢

护坡河道河流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究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探究
环保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河流
河道里的垃圾
流放自己的河流
当河流遇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