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的意义
2022-12-27大连市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宇春萍
大连市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 宇春萍
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城镇一体化建设能力也在大幅度提高,但是大气污染问题也更为严重,且呈现出复杂化特点,雾霾天气及扬尘污染等问题逐渐加剧,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为了控制且防治大气污染问题,就需加强环境监测工作。为了切实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避免污染问题加剧,我国先后出台了针对大气污染的整治措施,通过环境监测,对人类生产及生产活动进行全面掌握,及时发现各项环境污染问题,基于环境监测形成的真实数据,为大气污染的防治及处理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在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中,环境监测是重点。
一、环境监测概述
(一)环境监测
现阶段空气污染的源头十分多样,导致污染问题发生的原因较多,为了提高对空气污染问题的控制及防治能力,就需以污染原因为核心要素,制定出更具针对性且可行的管控措施。在制定预防方案时,应先明确大气污染源,精准定位导致污染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完善防治措施。通过环境监测,则能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探索,再加之应用更为专业的研究方法去进行监测,就可基于监测结果制定更为高效的防治策略。在环境监测中可及时明确大气中的污染物成分,掌握污染物成分的增减变化,对区域内的大气污染情况进行确定,便于依照实况生成可行性的管控措施。因此,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环境监测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便于通过监测明确大气污染防治的主体方向,及时解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大气污染
现阶段环境治理中的一大要点就是大气污染防治,在日常工作中需通过规章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减轻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及伤害,促使生态环境处于良性状态并得到持续发展。通过对我国当前的大气污染防治情况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能够细化为三大层面:第一,大气污染属性。导致大气污染问题出现的原因较为多元化,污染类型丰富,污染范围大,大气污染问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尤其是重工业区,其大气污染问题往往更为严重,污染指数也相对较高,而且,大气污染指数增速上升的季节为冬季,北方在进入冬季供暖季后,能源消耗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也会导致大气污染问题的发生,极易形成雾霾天气;第二,大气污染类型。导致大气污染的源头主要集中在工业废气及汽车尾气等,工业化程度高及车辆多的城市,大气污染指数也相对较高;第三,大气污染趋势。在我国推行环保政策及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各领域都逐渐由传统的能源消耗型转变为创新型,环境整治力度明显加大,促使大气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时,各城市也在积极推行新能源车辆,制定了机动车排放的相关制度,促进了环保工作的深化发展。
二、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的意义
(一)环境监测可提升基础治理水平
大气污染程度本身就存在多样性,要想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就需以环境监测为根本,构建起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通过实时监测获取数据,生成监测的数据模型,为环保工作的高效进行提供可靠的数据指标。在对我国环境污染的成分进行分析可确定,污染类型、污染物质的属性等都具有复杂性特点,致使污染防治的难度随之增加,而环境监测机制则能够为数据信息分析提供扎实的依据,促使大气污染情况得到充分显示,基于可靠的数据支持来提高大气污染的防治能力。因此,借助监测结果提高基础治理水平,产生理想化的大气污染治理效果。
(二)发挥监管作用
环境监测能够实时收集真实且全面的数据信息,满足环境监管部门的信息需求,通过提供完善的环境监测数据,可确保各项工作的进行都有据可依,专业人员也能够根据质量参数及指标体系参数的全面监测,及时发现环境中的污染问题,而后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就可对区域内的大气污染情况进行分析,明确其污染变化趋势,根据掌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防治及处理措施。在我国各行业粗放式管理及发展的模式下,或多或少地加剧了大气污染问题,在我国转向环保方向整体发展的趋势下,消耗型产业也逐渐升级为创新型产业,国家也针对环境污染制定出了多项硬性指标,基于环境监测大力开展监管工作,也促使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及缓解,例如在监测工作中通常使用数据模型,就能对数据指标进行针对性的测定分析,而后根据数据的浮动变化值,对各运营模式下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变化趋势进行掌握及分析,监管部门在将这部分数据作为参考的同时,可针对性地进行各项工作,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促使其监管作用最大化发挥。
(三)可实现责任界定
我国作为民主化的国家,在开展任何社会活动时,都更注重对人性化理念的应用,而环境监测的目的在于提高大气污染防治效率,为人们提供舒适且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对社会事务的参与力度。在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过程中,便于将社会服务本质贯彻落实,促使传统的环境监测机制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优化及完善,弥补管理工作中的缺陷,打造更契合时代特色的新型环境监测模式,从整体上提高监测效果。在构建环境监测体系时,可通过应用现代新型技术,从多个层面及维度对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分析,明确各项污染指标,而后以季节及时间段为节点,对实际测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及处理,就可进一步明确各污染层差异性数据信息之间的关系及不同点,促使监测结果更为准确,减少实际监测误差。而且,通过环境监测还可实现全程性,无论是数据采集还是数据分析,监测工作都能正常发挥作用,通过应用云端系统,可实现对污染信息、区域内工业产业的联合化对比,及时发现导致污染超标的来源,基于数据信息的功能性定位,对各类企业运营发展中有无违规行为进行判定,促使其责任更为明确,基于责任界定提高区域内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促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能够高效推进。
三、强化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一)最大化地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大气污染防治并不是单一部门的工作,应全社会共同努力,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环境监测的必要性不容忽视,全部的工作人员都应明确自身职责及所处位置的重要性,自觉参与到各项工作中,提高整体的工作质量,同时还需切实发挥好对社会大众的监督作用。在实际开展工作时,应制定出更为可行且完善的防治措施,具体为:第一,做好对汽车尾气的全程性动态管控工作,的各大城市的每日汽车出行量应进行一定的限制及约束,同时要以节能减排为风向标,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引导社会大众树立起正确的节能减排意识,同时鼓励人们优先选择绿色出行的方式,从根本上减少私家车出行总量;第二,政府部门应结合现实情况,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筛选出高污染性的产业类型,引导及要求他们进行停工整改,引进节能减排的各项设备;第三,加大力度开发新能源,对风能、热能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进行高效利用,减轻对煤炭能源的消耗量;第四,大气污染的涵盖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要想有效控制污染情况,不仅需长期坚持,更应引导及鼓励全民都参与其中,通过监督增强大气污染防治的整体性。
(二)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工作,对污染源进行动态化监测
在大气污染防治中应用环境监测的意义重大,需在实际工作中创建起监测网络,与既有的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相互配合,在保证该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将区域内环境监测站点进一步补充完整,促使全指标检测机制逐步完善高效落实,及时更换旧设备,保证环境监测的全面性。例如在部分老城区中,应积极引进新型大气污染颗粒物及臭氧检测设备。而且,各级环境监测部门还应根据对应区域内的环境监测要求开展实效性工作,制定更符合当地情况的空气环境监测报告等,定期将报告提交给领导部门,制定出实效性更强、效率更高的管控措施。针对大气污染物及重金属工作,需结合监测要求及相关工作经验做好分析及总结工作,同时应根据季节及环境情况,做好针对性的监测工作。为了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及准确性,还应引入新型环境监测技术,基于监测结果提高大气污染治理能力,同时要将重污染源的动态监测工作重视起来,将工业废气排放企业纳入到重点监管范畴中,一旦确定污染物排放超标,就需在第一时间组织工作小组对污染源展开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处罚,更要在利用环境监测技术的基础上做好对比分析工作,尤其是实现绿色转型的企业,需对其环境数据进行整理及对比,明确前后差距,制定出完善的防控措施,从根本上强化大气污染的防治效果。除此之外,应通过环境监测,确保区域内的数据始终处于标准范围内,加强对清洁燃料的推广及利用,制定出合理化的限流措施,规避焚烧秸秆的行为及问题,在实际层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大气污染的防治能力。
(三)引进新型环境监测技术,提高数据监测精度
从本质上来说,在大气污染防治中进行环境监测的意义在于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大量收集,对差异性生态环境下的数据信息及污染指标进行收集,识别指标之间的关联性。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及质量,就需保持创新性思想,对新型的环境监测技术进行引进及利用,对新技术进行优化和调整,促使环境监测工作高效推进,增强实际工作的科学性。与此同时,因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及污染程度不同,需结合当地情况对技术落实策略进行优化,而后通过云系统整合污染信息,创建起可及时响应、高效运行的预警性体系,借助数据模型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情况进行分析,突出大气污染防治的必要性,为环保部门制定措施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基于高精度的监测数据,提高管理机制建设的有效性。除此之外,由于环保监测数据由政府掌控,部分地方因行政考评往往出现数据造假的问题,导致环境监测数据无法客观反映环境的真实情况。开放了市场准入机制的环境监测机构将对大气污染状况进行更加全面具体的分析,从而为各个部门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来达到控制大气污染的目的。
(四)加强环境监测人才培养,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人才团队建设力度
为了增强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的作用能效,就需加大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力度,组建起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环境监测队伍,保证环境监测的全面性及有效性。在大气污染防治中,虽然会应用先进技术及仪器设备,却也离不开人在其中的关键性作用,基于此,需确保相关工作人员在环境检测中能够以发展的眼光来掌握大气污染现状,明确大气污染防治中的问题。与此同时,还需对监测人员的专业认知结构进行及时更新,确保他们能够及时掌握先进的理论及技术,在丰富理论认知的基础上增强其实践能力,逐渐在工作中积累起成功经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应从思想上认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高效推进的重要性,不断引进新技术,提高对相关部门的人才准入门槛,促使环境监测人才的储备量充足,不断为队伍中注入活力,提高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性、合理性。因此,应提高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度,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及客观性,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高效进行夯实基础。另外,从国家整体层面来说,在大气污染防治中应由国家在技术及资金等方面提供扶持及帮助,进一步提高大气污染的防治能力,优化污染防治工作的格局及效果。
(五)创建环境监测的大数据平台
为了增强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作用,可创建起环境监测的大数据平台,但是大数据平台的建立需涵盖全国的大气状况,因此,需先建立大气状况监测网络,对全国范围内的大气环境监测数据都进行收集及共享,由国家总站对环境监测的大数据平台进行管控。与此同时,还需将监测到的大气环境数据与之融合,促使大气环境状态数据的挖掘及应用,对环境监测的各项要素都进行整合,基于此,要想保证环境监测的全面性,就需以融合为主体思路对大数据平台进行建设。
(六)借助移动终端建立数据共享机制
互联网当前已经成为各个领域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移动终端特别是智能手机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大企业及领域都在积极探索微信公众号及微信小程序等移动终端的应用模式,要想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格局,环境监测部门也可加强对移动终端的利用,通过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将获取的大气环境水平数据与大众分享,促使社会大众明确当前的大气污染情况,形成危机意识。基于共享机制还可研发出游戏应用及视频应用等各类人们所感兴趣的软件,在形成吸引力的同时,将大气环境信息传递到各处,拓展环保理念的宣传面,提高大气污染治理能力。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进程中,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要想实现持续性发展,为人们营造健康舒适的环境,就需加大大气污染的防治力度,基于环境监测,制定出可行性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积极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将环境监测的工作优势进一步凸显出来。为了保证环境监测的有效性,还需积极开展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性工作,对工作模式进行创新及丰富,促使环境监测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减轻大气污染问题。环境监测可形成对大气污染控制的正面影响,便于明确空气的有害物质含量,确定污染源,为大气污染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还需继续在环境监测上下功夫,不仅要拓展环境监测范围,增加监测指标,更应强化管理能效,积极应用新技术提高环境监测的有效性及合理性,引导全民参与到大气防治工作中,从而创造更为优良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