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探析

2022-12-27南昌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高婕

区域治理 2022年19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监测

南昌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高婕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不断提高,逐渐走出了“先生产、后治理”的发展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环境监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利用大量的数据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切实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环境监测工作具有连续性、追踪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并且监测对象广泛,主要包括水质、大气、土壤、噪声等,通过高精度仪器设备和手工监测分析手段获得相关数据。在实践中,由于环境监测的设备和技术限制,存在一定的环境监测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制定有效的对策,提高环境监测水平,为促进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环境监测概述

环境监测是指专业人员利用监测设备,定期监测水质、大气、土壤等自然生态环境和污染源,以获得监测数据,从而判断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1]。环境监察亦可评估现时的环境影响水平,并制定环境保护措施。环境监测以自然环境中的污染物为重点,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数据基础。环境监测工作十分复杂,涉及多个领域学科,有必要按照标准程序开展监测工作,制定监测方案并将结果记录在案。环境监测的基本任务是分析当前环境变化,预测未来环境发展,制定环境保护战略。由于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污染源不同,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时要对当前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持续、追踪观察,获取准确的检测数据,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十三五”期间,我国环境监测网络逐步完善,监测机构和监测人员不断增多,有效地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2]。但是,现阶段环境监测工作仍存在综合能力不足的问题,社会发展对监测数据提出了更高要求,环境监测工作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积极优化工作理念和模式。

二、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环境质量评估的科学性

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关系到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因此,环境监测能够对与生产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大气、水、土壤等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和预测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更科学地反映生态环境质量,从而有效地找出污染物的来源,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3]。

(二)有利于确定环境影响因素治理目标

环境监测工作范围广,能够监测环境的变化,找出可能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并通过科学手段加以控制。在监测大气、水和土壤环境时,可以利用环境监测技术追踪污染源,从而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有效地治理污染物。同时,环境监测可以有效地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效率,避免污染物进一步扩散。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必须全面掌握区域污染物的具体排放状况,明确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以确定环境污染控制目标。

(三)有利于为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提供支持

环境监测质量标准参数,是环境质量的重要参数。在我国工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温室效应出现,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导致颗粒物成为大气环境影响监测的重要指标[4]。近年来,空气中有害微生物的数量逐渐被纳入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指标,而新指标将用于制定环境质量监测标准,只定期进行大气环境监测。因此,对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可为制定环境监测质量标准提供数据支持。

(四)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环境监测的应用,是通过实时采集生态环境数据,利用相关参数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并根据城市发展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环境监测可以为后续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支撑,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确保环境保护决策更加科学合理[5]。特别是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运用环境监测能够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例如,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工厂的污染程度调整位置,有效种植绿色植物,确保区域净化,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五)有利于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案件

一些生产加工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不注意相应的法律法规,经常出现肆意排污,不采取污染防治措施,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针对这种情况,只有完善环境监测工作,才能遏制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有关部门也能掌握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程度。根据具体的监测信息,将详细的监测数据上报公安、司法部门为主要证据[6]。此外,环境监测的最终结果也是对违法者判刑的重要基准之一。

(六)有利于防控突发性污染事件

对于一些突发性污染事件,由于污染事件突发性强,污染扩散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控制和处理难度较高。如果没有第一时间控制污染源,很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作业,引入更先进的自动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可以快速启动应急监测,充分掌握污染的实时情况和发展趋势,确保防治措施更加科学合理。同时,环境监测也能够获得有关突发性污染事件的数据和结果,确保日后发生突发性污染事件时,能够第一时间提供更准确的数据信息。

此外,环境监测可以在有机物和核辐射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提高环境保护的效率,而且可以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从而改善生态环境。

(七)有利于为环境治理提供公共化平台

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如果仅仅依靠相关部门的工作来保护环境,很难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开展广泛的环境治理宣传,使更多的群众具有环境保护意识,依靠全国人民的力量进行环境管理和自律,让环境保护工作能够长期开展下去。环境监测可以更多地了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将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解决社会上由污染问题引起的各种矛盾,使更多的群众增强环境保护意识[7]。因此,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环境监测获得的数据,可以为宣传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并在社会层面发挥作用。利用这些数据来唤起群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能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为环境治理的长远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三、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技术

(一)GPS技术

GPS是一种新型的环境监测技术,可实时进行定位导航,具有监测精度高的特点[8]。利用GPS技术分析空间数据坐标,能够建立反映观测传感器平台和位置的图像数据库,从而对环境监测对象进行准确的监测。GPS技术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实时监测生态环境,而且可以快速分析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从而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二)GLS技术

GLS技术系统是最大的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的分析、存储和管理一系列功能,可以辅助空间分析和决策,实现动态监测环境。同时,GLS技术以环境监测的地理信息为依据,可以准确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从而合理地规划和管理区域的环境资源。

(三)RS技术

RS技术利用卫星电磁波进行监测,分析相关数据并得出结果,总结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同时,RS技术还可以扫描和拍摄监测区域内的物体,并快速收集信息。

比如,使用卫星地图来监测某一地区的森林覆盖程度,确定该地区是否正在缩小或正在被毁坏,以促进采取最佳管理方案,避免进一步破坏生态环境。

(四)生物技术

目前,生物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环境监测技术,主要是将生物学、化学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监测快速、信息全面、问题早期预警、监测结果理想等优点,从而确保生态环境处于稳定状态。在生物技术应用中,采用PCR技术和大分子标记监测技术,可以全面地监测外界环境信息,有效提高生态环境的安全性。

(五)物理化学技术

物理化学技术是一种集化学、物理于一体的新技术。当前,物理因子强度测定技术是环境监测中最常用的技术,可以检测环境中物理因素的含量信息,以掌握环境污染的现状。电化学分析、光化学分析和色谱分析是环境监测常用的化学技术,主要用于测定环境中某些污染物的含量,在环境监测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

(六)信息技术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利用无线传感器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等,将监测数据传输到处理中心,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处理,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其中,PLC技术具有很强的适应环境能力,可以应用于抗震、耐热、防尘等特殊要求的条件。此外,信息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得河流水位和流速,为防洪抗旱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四、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发展措施

(一)严格落实生态环境监测制度

根据现行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省、市、地方政府应当按照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的环境监测管理规划,组织实施环境监测工作,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管理的长期顺利实施。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环境监测已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因此,有必要加强各监测区环境监测制度的完善,构建科学的区域生态环境监测服务体系,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质量的提高。

(二)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管理力度

对环境监测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有关环境保护部门应研究建立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和管理,不断创新管理手段,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管理能力。同时,实现对环境质量监督管理的第三方技术监督,建立独立的监督部门,约束环境监测人员行为。在推动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建立绩效考核机制,严厉打击环境监测中的违规行为,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

(三)构建完善监测网络系统

环境监测网络是保证环境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的基准,也是解决突发性污染事件的保障之一。根据环境监测规定,各类环境监测数据系统应当实现互联、互通、共享。不同地区应根据当地的生态和污染状况,发展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并与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相连,终端才能对各地区的环境监测系统进行综合分析。目前,环境监测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监测环境,需要充分发挥监测效应,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

因此,有必要根据国家发布的相关指令建立网络监测系统,对技术资源和物质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国家—省—市—县”系统的网络体系。

为了提高网络系统的效能,应根据区域发展的特殊性,制定有针对性的建设措施,根据环境监测数据反映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8]。同时,在工作实践中找出监测系统的不足之处,积极改进系统框架,建立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预警系统,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充分发挥质控考核的作用

质控检查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许多环境监测在质量控制评价工作中,往往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对此,可以根据环境监测的实际需求,对传统的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进行改革,进一步细化质量控制要求,使其可行性得到全面增强。质控办公室可以将年度质量控制计划分解成每月要求分发给每个部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方便各部门的运作,而且在避免不必要重复的基础上,达到质量控制的考核率。

(五)引进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

环境监测工作实施前,有关人员应合理确定环境监测目标。并根据污染的性质、人为影响和自然因素等,合理划分监测队伍,让环境监测工作者根据以往的监测经验和成功案例,科学合理地选择监测技术。同时,充分结合化学和物理技术的优点,合理监测环境质量,并采用更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来确定环境中的主要成分。为了进一步了解环境的污染程度,利用DOAS环境监测技术,掌握环境污染的相关信息。并根据实时情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六)完善监测质量评价体系

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应完善评价体系,合理确定评价指标,准确、深入地评价环境监测工作质量,以提高环境监测工作质量。

首先,环境监测的过程较为复杂,在完善质量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重点建立全过程的质量评价指标,有针对性地开展质量评价,及时了解各环节的不足和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监测环节和质量控制程序的建立。其次,在质量评价的具体方面,要落实相关的质量控制技术指导方针和标准,统一监测过程和监测结果的质量评价指标,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深入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确保监测质量的综合评价和管理控制。

(七)提升专业人员业务水平

有关部门应从多角度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并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有针对性的环境监测培训课程,积极引导从事监测工作的有关人员参加课程,保证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对信息技术和环境监测理论有较好的认识,正确认识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监测等内容,从多方面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从外部聘请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在单位内部定期就相关专题举办讲座和研讨会,使监测人员了解自身业务水平的不足。并根据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应急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为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为环境保护工作规划提供了数据支撑,而且指导了环境保护工作具体实施方向,有利于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质量。为了使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应合理应用环境监测技术,制定完善的具体实施对策,以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监测
环境保护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发挥地方立法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