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语相照,欢咏而归

2022-12-27田藏藏

师道(人文)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诗社律动语文课

田藏藏

两千多年前,孔子曾问弟子:人生当如何过?他最赞许的回答是曾点的: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暮春三月,几个大人,带着一群孩子,沐浴在春风中,嬉戏在小河旁,载歌载舞,兴尽而归。

天地间,一群知时节的人,一群纯真无忧的人,一群自由而蓬勃的生命在舒展,在起舞。

每读之,我总隐隐动容,这是海德格尔的 “诗意栖居”,也是海子的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或许,在孔子眼里,这也是最理想的教学情境吧。在露天的课堂里,阅读的是自然,沐浴的是身心,俯仰的是天地。孔子,就是一位卓越的语文老师, 《论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教学范本。

每学年结束,我会在班级做一个小调查,请孩子们回忆这一年印象最深的一节语文课,从孩子的眼睛里,收获教学的启发。

有的孩子写到,他印象最深的,是 《昆明的雨》。那节语文课,教室外,庭院中,是细雨连绵,落地无声;教室内,文字间,是昆明的小酒馆,是打湿的缅桂花。我们听窗外的雨,我们品文字的情,回忆起的,是被那天的雨和那天的文字洗涤干净的心境。

有的孩子写到,他印象最深的,是 “小满”那天的作文课。那天的作文题是 《暗自生长的力量》,那天的课前摘抄是小满的一首诗: “花未全开月未圆,半山微醉尽余欢。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那天学生的发言是 “不急不躁,只是花期未到” “慢慢寻找自我,安顿自我”。我们在当日的节气里,不疾不徐,小有期许;我们在素材的交流中,步履不停,暗自生长。回忆起的,是时令与生命的律动,是情感与哲思的流淌。

当时的这些语文课为何能在孩子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迹,我想大概是因为,在有意无意中,我们实现了生命与时节律动,文字共情思飞扬。母校有一个著名的诗社,名曰 “夏雨诗社”,诗社的宣言是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我特别喜欢这句话。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生活中的一忧一喜皆可成为 “春风”,成为 “夏雨”,成为描摹孩子生命底色的一笔,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若教学时,师生的心境和语境,能像那群咏而归的成人和童子,那样舒展,那样投入,把语文还原成生活本身,在我们的自然节气、栖息方式、心灵状态中找到语文的身影,在经典中、在文字里,不断宽慰自我、反思自我、成就自我,我想,这便未辜负文字的美好和课堂的初心。

猜你喜欢

诗社律动语文课
作 品:景观设计
——《光影律动》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诗社撷英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律动之美
“三个经济”律动
让语文课永远充满生命的涌动
诗社撷英
诗社撷英
诗社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