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秋笔法”视域下的《鸿门宴》人物形象解读

2022-12-27左高超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范增樊哙鸿门宴

左高超

“春秋笔法”是《春秋》的话语表达方式,指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即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而是透过措辞手法和材料选取等传达主观态度。司马迁曾称赞《春秋》“约其文辞而指博”。也正因此,司马迁在创作《史记》时继承和发扬了这一叙史笔法,为后世史学乃至文学创作树立了典范。“春秋笔法”最突出的特点是“一字之中寓褒贬”,即作者通过某一个字的运用不动声色地向读者传达其深刻的价值取向,以达到臧否人物、褒贬历史的效果。然而,《春秋》是以记事为主,《史记》是以记人为主,太史公通过记人达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目的。因此,《史记》对“春秋笔法”的继承和发扬主要体现在其“一字之中褒贬人物”上。作为读者,我们在解读《史记》的人物形象时,务必要深入到文本的字里行间里去品味和揣摩。接下来,笔者将以《鸿门宴》为例,剖析“春秋笔法”在文中人物形象刻画方面的作用,以此来达到深度解读文本的效果。以下按词性分类详细论之。

一、名词

1.时间名词。《鸿门宴》首段写项羽得到曹无伤“沛公欲王关中”的密报后怒不可遏,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这里出现了一个时间名词“旦日”,“旦”是指早上的5时到7 时,那时候天刚微亮。据扬州大学张其昀教授考证,古人一日两餐,早餐一般在上午8 时进行,晚餐在下午4 点,不在规定的时间吃饭是不合礼制的。由此可见,项羽命令士卒违背礼制提前用餐足以显示出他内心的急躁、急不可耐,项羽鲁莽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

2.称谓名词。《鸿门宴》中的称谓名词比较多,此仅以“君”“公”“竖子”为例。“君”和“公”是宴前宴中刘邦对张良的不同称谓。在张良将项羽要“破沛公军”的消息告诉刘邦时,刘张二人展开了紧张的交谈。刘邦三次称张良为“君”:“君安与项伯有故?”“孰与君少长?”“君为我呼入”。“君”是敬辞,虽然此时的张良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刘邦属下,但是“为韩王送沛公”的张良实际上履行的就是刘邦属下的职责;然而,大难面前,刘邦主动自降身价,称呼张良为“君”。由此,一个善于笼络人心、巧言善变的刘邦便形象地站在了读者的面前。更为巧妙的是,鸿门宴中,刘邦为了中途脱身,将张良置于项羽军中“留谢”。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张良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关涉到刘邦的身家性命。此时的刘邦进一步降低身价,直接两次称呼张良为“公”:“公为我献之”,“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公”不仅是尊称,还往往用于长辈,以此来表达对长辈的恭敬。危难之中,为保全性命,刘邦能屈能伸的性格特点便被太史公不动声色地刻画了出来。

“竖子”是范增在刘邦脱逃后对项羽的辱骂称谓。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释为“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在众人面前,范增不给项羽一点面子,甚至公然辱骂他,可见其极不理智,这也为后来二人的分道扬镳埋下了伏笔。同时,我们也可以推断出鸿门宴上刘邦成功脱逃的客观因素。

二、动词

1.召,招。宴中,范增多次示意项羽杀掉刘邦以除后患,然而项羽始终漠然以应。为了达到目的,范增只好另作安排。“范增起,出,召项庄。”召,是呼唤的意思,以言相呼曰召。一个“召”字便将范增在军中的地位凸显出来。同时,范增以言告项庄并定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击杀策略,将刘邦推入危险的境地,推动了整个故事高潮的到来。面对如此危险的局势,刘邦打算伺机逃走,“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此处的“招”字为提手旁,意指暗中打手势。沛公打算隐秘地、偷偷地逃走,因此离席前只能用手轻轻地示意樊哙,这一个“招”字便将刘邦的处境及其做事小心谨慎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了。对这两个字做进一步的对比分析,我们会发现,范增召项庄舞剑很可能是临时起意,否则没必要再用言语相告;而反观刘邦主从二人心照不宣、配合默契的表现,我们推断刘邦集团很可能为这次赴宴做了充分的预案。由此,鸿门宴刘胜项败的结局在字里行间就已经显露出来。

2.操,持,奉。刘邦中途而逃,留下张良善后。张良问道:“大王来何操?”刘邦回答说:“我持白璧一双。”同样是说携带礼物,为何在张良口中是“操”而在刘邦口中变为“持”呢?“操”字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释中解释为“拿、携带”。“操”字虽指携带,但较为随意,有稳固不变、惯常的含义,古代诸侯之间甚至朋友之间相互赠送礼物是比较常见的,而且赠予方和被赠方往往是平等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用“操”字十分恰当。张良问刘邦给项羽带了什么礼物,一个“操”字就可以看出张良将刘项二人视为平起平坐的诸侯,以此表示对刘邦的尊敬之情,同时也让我们看出刘张二人主从同心、其利断金的完美配合,暗示了鸿门宴的最终走向。而“持”字是“往上托,向上提”的意思,往往用在较为庄重的场合,此处刘邦用“持”来表达自己对项羽的尊敬之情。虽说刘项二人势不两立,刘邦也有灭掉项羽之意,然而眼下项强刘弱,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一个“持”字便将刘邦能屈能伸、忍辱负重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奉”字虽然也有携带的意思,但是它比“持”更为庄重,指恭敬地用双手捧着。此字用在刘邦返回己方军营后张良入谢项羽:“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一个“奉”字不仅表现了张良作为臣子的恭敬之情,也巧妙地化解了项王因刘邦不辞而别而生的不快,可见张良行事之谨慎与得体。

三、“语气”词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语气词是指表达人物情感态度的“语气”词,这些词往往有增加语句的感情色彩、更好地表达人物感情的作用。

1.奈何。“奈何”一词在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刘邦在张良处得知项羽将要攻打自己时,问张良“为之奈何?”此种语气一下子便将刘邦心急如焚、胸无韬略的一面表现了出来,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讲也表现出刘邦不耻下问、善于用人的一面。第二次“为之奈何”是在刘张二人探讨敌我双方力量悬殊的军事现状后刘邦的发问。此处的语气与第一处有所不同,此处有试探张良计谋的用意,体现出刘邦虚心求教、择善而从的品质,为其在鸿门宴中全身而退做了铺垫。第三次“为之奈何”出现在鸿门宴中,刘邦打算不辞而别,然而又不知如何全身而退的情况下,他主动向樊哙提问“为之奈何”。这次询问是在刘邦已经决定要逃走的情况下提出的,然而中途逃走毕竟有辱门面,于是刘邦以假装征求樊哙意见的语气发问,待得到樊哙肯定的回答后便借坡下驴,一走了之,既保住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又保全了自己的颜面,一举两得。此处的“为之奈何”显示了刘邦既阴险狡诈又老谋深算的一面。

2.唉。鸿门宴中,刘邦中途出逃使得范增击杀刘邦的计谋破产,范增气急败坏,当着众人之面破口大骂:“唉!竖子不足与谋!”此处的“竖子”,统编版教材注释为“小子,指项羽”。“唉”字是感情色彩十分强烈的语气词,一个“唉”字便将范增的懊悔和愤怒刻画得淋漓尽致,他既为刘邦的出逃感到遗憾和懊悔,又为项羽的不听劝告而不解和愤恨,于是,他便不顾主从之礼辱骂项羽。由此可知,范增是一个空有计谋而无心机,喜怒形于色的有性格缺陷的人。因此,我们也可以推断出,面对范增的“数目项王”,项羽“默然以应”是情有可原的了。可以说,范增的性格缺陷也是鸿门宴刘胜项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太史公在“鸿门宴”章节中处处运用“春秋笔法”来褒贬人物、暗示情节。学生作为特殊的读者,在阅读文本时不仅要关注作品“写了什么”,还要关注作品“为何这么写”,如此解读,就要求我们细读文本,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品味、揣摩。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在语文学习中立足语言、开拓思维、培养审美、传承文化,从而全面提升我们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范增樊哙鸿门宴
差点成为“羊二代”
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屠狗者樊哙: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猛人樊哙
张居正的反贪“鸿门宴”
军师范增的短板
谋士范增不及格
“鸿门宴”
刘邦吃龟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