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理念下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22-12-27李停
李 停
(铜陵学院 经济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一、前言
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委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文件明确指出“新文科建设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培养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家,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国文化”,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新文科建设指明了未来前进发展的方向。新文科建设,通常是指人文社会科学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以交叉学科、交叉专业为主要内容的“新文科”这样一个学科建设过程(洪永淼,2021)[1]。从学术史角度上看,“新文科”概念早在2017年由美国俄亥俄州的Hiram学院提出,核心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现有传统文科进行学科交叉重组,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第四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技术融入到经济学、法学、哲学等传统文科课程体系中,旨在新的载体上实现跨学科的融合和交流。
经济学是唯一授予诺贝尔奖的经管类学科,足见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被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冠”。如何在新文科背景下深挖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内涵、转变研究范式、重构学科体系等等,是摆在经济学理论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令人欣慰的是,经济学在国内是较早响应新文科建设的学科之一,并已形成一批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康艺馨(2020)以经济学专业为例,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探讨了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路径[2]。面对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技术,乔榛等(2021)认为新文科建设中经济学要创新专业知识体系,建立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3]。马永军等(2020)以宏观经济学课程为例,对新文科背景下智慧教学的模式进行探讨[4]。田素华(2021)思考了新文科建设与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的关系,主张将价值观和课程思政元素嵌入到经济学专业的日常教学之中[5]。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处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上。时代背景是学科建设的土壤,新文科建设中应有大国担当的精神,在学术学科体系上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文科建设和时代发展需要,需要在课程体系、知识体系、教学方法上创新。教师授课需要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融合,用“新理论”“新范式”“新标准”给学生讲好中国经济故事,增强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从而践行高等教育文化传承的初心使命。鉴于此,本文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和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等几个棘手问题进行初探,以期为新文科理念下经济学专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二、新文科理念下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
2016年12月,时任教育部副部长李晓红在国务院新闻办公会上明确表示,要积极推动一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全国先后约有200所高校进行应用型办学定位试点。站在国家高等教育的战略需求高度,联系新时期对经济学人才的现实需求,笔者在专业调研中发现应用型本科试点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平衡”。一是“道”与“术”的不平衡。给学生灌输更多的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即“术”的方面。相反,践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即“道”的方面不足。二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不平衡。经济学理论博大精深,难教难学,师生普遍认为经济学教学等同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无法像会计、金融、投资等财经类其它专业那样具有可操作性。三是“守正”和“创新”的不平衡。过于追求以新古典经济学为核心的主流经济学理论,缺乏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深度关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不够。上述不平衡问题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导向模糊,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构建在西方经济理论基础上,缺乏中国声音和中国元素。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时间、空间、价值观和方法论等不同维度上,深化对新文科理念下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内涵的理解。
(一)从时间维度上看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放眼当下,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世界多极化、经济数字化、社会信息化,新文科是时代的产物。人类社会发展充满希望,也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可谓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习近平总书记称之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通常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前中国正经历着最深刻、最广泛的社会变革,独特的发展路径为经济学理论繁荣和创新提供强大内生动力和广阔空间。从时间维度上,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一定要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础上,从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中不断提炼和挖掘出中国元素,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二)从空间维度上看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2020年我国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也突破1万美元,排名位于全球第71位,整整比20年前提高70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关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适时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及发展格局概念提出后,如何切实做到学深悟透、做实笃行,是摆在施政者面前的全新课题。未来只要不发生大规模战争,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将进一步攀升,在国际事务中要适时做好角色转变。不仅要参与国际化,还要引领国际化,要从过去的“适应规则”转变到“制定规则”上来。要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连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加注重城乡区域循环,培育区域发展新增长极和动力源,促进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以制度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为着力点,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和外循环,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以高水平开放反制逆全球化。因此,新文科理念下经济学人才培养要提高角色站位,放眼国际视角,站在世界舞台进行新文科建设,不断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产生中国思想。
(三)从价值观和方法论看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新文科背景下,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要立足于人格塑造、道德修炼、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更加注重价值层面而非知识层面,使之回归于“道”而非纠结于“术”的人才培养路径上来。西方经济学作为西方国家主流经济学有着鲜明的阶级性,但理论总是模糊或掩饰这种阶级性,试图将其打造成纯粹的实证科学。对此,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即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拨云见日,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西方经济学。经济学人才培养历来以“宽领域、厚基础、易延伸”为特征,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要在学科交叉融合上下足功夫。学科交叉和整合是推进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不仅要加强社会科学学科内部之间整合,也要重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跨界融合,在方法论上形成多学科交叉研究新范式。
三、新文科理念下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一)及时更新、优化经济学人才培养方案
面对第四次工业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高校新文科建设首要任务是及时更新、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经济学人才培养首先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核心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竞争形势,人才培养要立足能驾驭“百年未有之变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备全球视角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体系上,要摒弃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过去更多拘泥于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新文科背景下,经济学一流人才培养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引领,注重吸收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前沿成果,构建科学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设计要注重专业教学与通识教育、基础性与应用性、国内与国际化的有机结合,形成基础厚、口径宽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机制上,建立全员学生导师制,鼓励创建学生科研团队、实施创新拔尖计划,努力培养专业基础牢、应用能力强、具有持续学习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经济学一流人才培养路径上,要秉承“立德树人、学术育人、实践强基、以文化人”的理念,培养扎根中国大地、富有家国情怀和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才。
(二)重构经济学学科体系、注重学科交叉融合
学科交叉协同和深度融合是新文科的标志性特征,契合现代化社会需求,也是未来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对比经济学和自然科学,我们惊讶地发现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思想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比如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定律和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与古典经济学崇尚“竞争会导致稀缺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的理念都是高度一致的。经济学家一直致力于将“经济人”分析范式延伸到其它社会科学,以打造“经济帝国主义”。如贝克尔将成本收益分析应用到婚姻、家庭和犯罪等社会科学领域,科斯、波斯纳开创了法的经济学分析,诺斯开创的新经济史学都是学科融合的典范。上述学者因在各自领域的原创性贡献,先后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经济学要主动吸收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区块链等新一轮科技革命成果。经济学是以研究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为起点的学科,人才培养必须加强人文底蕴的积淀,包括文学、历史、地理、哲学、艺术等,这在通常的经济学人才培养中容易被忽视,在新文科建设思想的指导下应该加以重视和强调。
新文科背景下经济学学科体系的重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将数字经济理论嵌入到各分支学科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经济转型,数字和资本的结合改变着传统资源配置方式,涌现出网络经济、平台经济、无人经济等新业态,过去的企业与市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在悄然发生变化,对传统竞争、垄断的内涵乃至政府规制政策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比如说,现有结构主义反垄断政策一般以市场份额的多寡作为判断垄断势力存在的先决条件,但在数字经济环境下,平台经济存在消费的网络外部经济特征,仅仅以市场份额作为垄断的充分条件就有失偏颇。同样,平台企业利用大数据信息优势对买方“杀熟”有损消费者权益,或者恶意“创造”技术壁垒不利于形成不同规模企业共生的市场竞争环境,产生数字鸿沟,由此产生新的资源不对等和财富不均等社会问题。对此,经济学相关学科如产业经济学、管制经济学要适时调整学科知识体系,将数字经济以及由它衍生的产业组织关系改变纳入到课程教学中。
(三)注重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的塑造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世界”。纵观经济学学术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任何经济理论的诞生,很大程度程度上都要服务于某个特定的阶级利益,为国家民族的施政提供理论支撑。如《国富论》核心就是论证资本自由竞争比封建城邦制度优越,李斯特和汉密尔顿的弱稚产业贸易保护思想,以及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乃至新近特朗普主政期间新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可以说任何经济学理论都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的塑造是人文学科的应有之意。因此,新文科建设要构建多方协同的育人机制,在强化专业知识学习之余,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培养躬身实践的务实作风、涵养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
学术界一直有一个误区,认为经济学将人性假设成利己的,市场主体在各种经济场合都是趋利避害的经济人,于是从事经济学研究不需要情感也“节约”了爱,更谈不上道德情操和人文关怀。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改革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滋生腐败、假冒伪劣、诚信危机等计划经济时代几乎没有的现象,于是许多人认为这些负面影响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事实上,经济学研究从来就没有脱离社会制度,在《国富论》面世之前,斯密先出版了《道德情操论》,主张市场主体要遵循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必须承认,道德情操(包括诚信)与家国情怀教育是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经济学培养出来的熟谙经济理论的社会精英,不能仅仅是片面追去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还要有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要厚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经世济国的情怀,重视课程思政的作用,打造“三全”育人新格局,实现人才培养“道”与“术”的统一。
(四)将课程思政融入到经济学日常教学之中
社会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在于是否具有阶级性。西方经济学虽然在解释市场经济运行和政策制定方面具有科学性,但本质上仍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意识形态问题历来是是经济学人才培养中不容忽视的问题。高校课程思政旨在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育人格局,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多学科、跨学科协同效应,是践行“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新型高等教育理念。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越来越被学界尊奉为显学,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上能够也应该发挥更重要的角色。经济学日常教学要践行课程思政教学的“三全”要求。“全员”要求不仅是思政老师和辅导员要参与,专业课老师也要发挥应有作用。“全程”要求既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也要扩宽课程思政教育战场,将立德树人延伸至实习实训、实践教学等课程教学每一个环节。“全课程”要求不仅基础课老师要参与,专业课老师同样责无旁贷。加强对经济学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育的培训力度,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提高专业课教师从事课程思政教学的积极性。教师要认真钻研经济学教材,深挖各类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真正将课程思政、学生德育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力争“道”与“术”的统一。
(五)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新文科的“新”字,首要要体现在理论创新上。回顾建国7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理论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建国后到市场化改革的前40年,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的传统计划经济理论,工作重心是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二是市场化改革以来的30年,开始大量引入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两个时期用于指导经济建设的理论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外来经济理论的消化吸收,很少有重要的原创性尤其是得到国际同行普遍认可的创新性理论。
进入新时代,当下经济学理论研究方面一个迫切任务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加“市场经济”这种经济运行模式,是一个全新社会经济实践。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保持超过9%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放眼人类历史上都极其罕见,充分体现了这种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但无论是过去传统计划经济理论,还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当下中国会出现这样的增长奇迹。诚然,改革的成绩离不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但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中国是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政府市场的关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构建,要在理论上澄清为什么两只手比一只手更好。可以说,在研究政府和市场关系方面,中国经济学家拥有基于改革开放实践“政策数据库”得天独厚的优势。经济学研究实证化是经济学发展的国际趋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构建时,要鼓励用实证方法解决政治经济学问题。特别是基于大数据的实证研究,推动实证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努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术影响力。
四、新文科理念下经济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一)充分发挥新文科多学科协同优势在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中的作用
已故清华大学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先生曾经说过,“经济学是一门学以致用的科学”。学科交叉融合是新文科的特征,要充分发挥新文科多学科交叉协同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传统经济的运行方式,出现了传统经济理论很难解释的经济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显然靠单一经济学自身是不够的,需要多学科协同,产生学术共鸣。在数字经济时代,需要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经济学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在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方法的同时努力提升自身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更新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
为提升经济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需要重构课程架构,特别是增加一批体现新文科理念的辅修课程,形成“扎根实践、夯实基础理论、强化思想引领、注重学科交叉”课程体系。一要将新业态相关的专业知识纳入专业课程,强化与数字经济相关的知识储备。如与数计学院(或大数据学院)开展合作,开设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交叉课程。二要将价值观塑造和课程思政嵌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经世济国的家国情怀。三要创新教学和信息传播方式,将慕课、翻转课堂、线上直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课程教学。
(三)构建“三位一体”的经济学专业实践平台,努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平台建设是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载体和抓手。要构建“三位一体”的经济学专业实践平台,努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三位一体”的实践平台能有机整合校内实践环节(课内实验)、校外实践环节(生产实习)和校企产学研三个实践环节,形成由校内实验室、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组成的“三位一体”学生学习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要创新资源共和信息共享机制、合作共赢机制、利益分享机制,保证“三位一体”实践平台顺利运行。加强慕课等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应用虚拟技术实现新文科教育信息化转型,打造经济学虚拟仿真教学中心。
(四)落实制度保障、形成内生动力
一要建立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由所在学院牵头与政府职能部门、行业主管、企事业单位签约,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聘请校外专家参与课程开发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落实“三延伸、三进入”制度。二要健全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创新要素向高能领域集聚。三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组织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活动,对发表相关论文给予工作量和成果认定。公开课和学生评教评分细则中,要明确课程思政相关内容的分值,将授课过程中的价值引领转变为教师自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