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元一核
——戏剧作品阅读题命制的猜想与探讨

2022-12-27广东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2年3期
关键词:娜拉命制玩偶

广东 苏 捷

(作者单位: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南春中学)

目前,高中语文无论是模拟卷还是练习题,似乎都直接忽略了戏剧阅读。但就语文课程的学习来说,戏剧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对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必须设置相应的教学过程和评价体系;且戏剧可能出现在高考试卷中,学习戏剧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答题方法,也是有备无患。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曾明确规定,戏剧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一种文学体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由此可以看出,戏剧作为常见的文学体裁之一,也有可能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就高考命题的历史来看,至今没有考查过戏剧阅读。与之同坐“冷板凳”的现代诗歌考查过几次,虽然算不上大胆创新,但还是引起了不少一线教师的注意。总体来看,戏剧阅读仍然被大家忽略。但事实上,2008年山东省的官方高考样卷就考查了戏剧《玩偶之家》的选段;同样,在广东省采用粤教版教材并独立命制高考题的时候,也出过一份官方样卷考查戏剧《雷雨》,而且是连续节选了多个长片段,不过之后便没有下文了。

笔者认为,按照高考命题的逻辑,出现戏剧考查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因为散文、小说经过多年的考查,其命题范围和特点已经为大家所熟悉,所以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命制早晚会“穷”则思变。唯一的问题,就是对文体选择的考量,就像全国卷Ⅰ和2021年的全国乙卷至今没有考查过散文,创下100%考小说的“纪录”,也许是因为小说比散文更通俗,更为学生所熟悉,更适合广泛地考查,而学生对戏剧的熟悉程度还不如散文;或是因为散文在中考阶段已有充分考核,高考要突出与中考的不同。从这点来看,在中考虽然未进行过对戏剧的考查,但在高考命题中可能出现。另外,从命题演变来看其背后的逻辑。如文言文阅读题在坚持多年纪传体文本之后,于2021年改选成了纪事本末体史书文本作为素材,据此推测,编年体、国别体出现在高考卷中也只是时间问题。全国卷、新高考卷也可能像北京卷、天津卷一样,考查议论文、游记、散文。分析2021年全国卷、新高考卷我们可以看出,新高考Ⅱ卷《放猖》和全国甲卷《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突出真实性,更倾向于散文,这样的转变不容忽视。因此,按照高考命题演变的逻辑,戏剧阅读也很有可能出现在高考试卷中。

那么我们在进行戏剧文本教学与评价过程中,应该怎样去安排教学重点,设置阅读质量评估?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经验:

首先,我们要从戏剧的主要特点出发。不管目前学界把戏剧的要素分三种、六种,甚至更多,我们不妨先将其统一起来: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文学体裁,包含舞台说明、人物台词、戏剧冲突三个要素。舞台说明既是对舞台背景的描绘、社会背景(主要是戏剧发生的环境)的展示,也包含人物动作的说明;人物台词包含由人物直接说出的台词、没有说出的潜台词,这些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至于戏剧冲突其实就是戏剧情节展开的过程,由矛盾的开端、发展、激化(高潮)和解决四个部分构成。而这三个要素,最终都服务于戏剧主题。简单地说,可以概括为“三元一核”。因此,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质量评估,我们都离不开这“三元一核”。

理论上如此,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实践是否契合。

基于权威性、科学性的需要,我们先从2008年山东高考样卷入手。这篇戏剧阅读节选自《玩偶之家》,文本和提示约900字,相较当时高考卷的阅读篇目来说字数仍较多。当然,戏剧篇幅本身就大,这也决定了戏剧的考查始终限于节选或者独幕剧。《玩偶之家》阅读篇目节选内容为娜拉离开丈夫之前两人的一段对白。提示部分对全剧内容和片段背景的介绍都相当清楚:《玩偶之家》描写了娜拉和丈夫海尔茂之间的冲突,娜拉的丈夫像对待心爱的宠物一样地对待娜拉,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独立人格;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他最后暴露了自私虚伪的一面,使娜拉感到震惊与绝望,愤然离家出走。

试题为四道主观题,具体如下:

1.剧中“你的泥娃娃”指的是谁?“生人”指的是谁?说话人为什么要这样称呼?

2.娜拉说的“奇迹中的奇迹”指的是什么?“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这句话向海尔茂表达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3.联系剧情,说说舞台说明“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的作用。

4.《玩偶之家》的结尾是“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对这个结尾,萧伯纳的评论是:“在他身边关门的砰一声,比滑铁卢的大炮还要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第1题考点为人物台词,具体要求是明确台词所对应的人物,实质是透过台词分析和理解人物。第2题考点也是人物台词,具体答案指向的却是对戏剧主题的准确把握。第3题考点为舞台说明,具体是对人物动作描写的鉴赏,属于艺术鉴赏题,也是对戏剧特有艺术手法的理解和欣赏。第4题表面考查的是戏剧评论,但内在指向却是戏剧深层主题——妇女解放运动的重大意义(可与拿破仑用军事手段荡涤欧洲封建势力相比)。

透过这个官方样本,我们可以把握一些戏剧阅读的考查指向:虽然会围绕人物台词、舞台说明、戏剧冲突这三个戏剧的基本要素切入,但最终仍然指向“主题”。换言之,能否精准把握戏剧主题,决定了戏剧阅读题的答题质量,而准确把握戏剧主题又离不开对人物台词、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三者的全面分析。

对于戏剧文本阅读题的命制和解答,我们可以用一种特殊的创新方式,即利用命题实践丰富、体系已经相当成熟的小说阅读题进行一种“类比性的模仿”,将小说命题进行对应转译,以评估和测试戏剧命题的可能性,毕竟戏剧和小说天然就存在着极大的共性:同样是写人叙事、展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表现对时代和境遇的思考。两者之间的不同主要在于戏剧主要依靠人物对白来展现情节,而小说展现情节的途径和方式相对更加自由丰富。不过,我们仍可将两者的要素直接对译:舞台说明与环境描写、人物描写,人物台词与人物形象、语言描写,戏剧冲突与故事情节,戏剧主题与小说主题。基于这样的对应转译,我们可以选取2021年几份高考卷中的小说阅读题,结合上述《玩偶之家》的考查进行对译,从而检验以小说阅读题命题要点和形式来命制戏剧阅读题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比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石门阵》,两道选择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我们各选其中一个选项:

6A.用煤油箱改造水桶子,既说明王木匠手巧,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7A.小说以王木匠重提诸葛亮八阵图故事开头,再写村民们的表情神态,这样,石门阵故事还未正式展开,王木匠擅长讲故事的形象就已经确立起来了。

分别对应2008年山东样卷《玩偶之家》中的第3题和第1题进行修改,转译为:

6A.娜拉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既说明娜拉心意已定,也为后面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7A.戏剧节选以娜拉“你的泥娃娃”一句话开头,再回应以海尔茂的恐慌。戏剧冲突还未正式展开,娜拉夫妇的形象就已经确立起来了。

很明显,基于内容理解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考查,小说和戏剧有很多共通点,题目的对译,也毫无违和感。

相比选择题,高考小说主观题的命制范围更加广泛,方式更加灵活。因此,我们可用更多的题目来进行对译。

《石门阵》的主观题:

8.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

9.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笔者直接用《玩偶之家》阅读题中的第4题和第2题进行对译:

8.戏剧结尾是“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萧伯纳的评论是:“在他身边关门的砰一声,比滑铁卢的大炮还要响。”请结合萧伯纳的评论,谈谈这样结尾有什么效果?

9.文中有两处台词都出现了“奇迹”一词,在不同位置有不同的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又如2021年全国乙卷小说《秦琼卖马》:

8.王超杰为什么选择《秦琼卖马》的唱段,且唱得壮气不足?请简要分析。

9.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可以对译为:

8.娜拉为什么自称“你的泥娃娃”,且使得海尔茂自觉成了“生人”?请简要分析。

9.在娜拉与海尔茂的对话过程中,海尔茂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2021年新高考Ⅱ卷考查的文本《放猖》和《莫须有先生教国语》。笔者认为,虽然不少复习资料都将其归为小说体裁,但在写人叙事方面更接近散文的风格。将其进行对译,可以更广泛地检测“写人叙事类文本”阅读题与戏剧阅读题对应转换考查的可能。

《放猖》《莫须有先生教国语》主观题:

8.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用了多个“跑”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9.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

可以对译为:

8.文中画线部分出现了两次“奇迹”,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9.萧伯纳指出,“在他身边关门的砰一声,比滑铁卢的大炮还要响”。谈谈戏剧选段是如何契合“比滑铁卢的大炮还要响”这一论断的。

通过上述的对译,我们至少可以明确,以小说等写人叙事类文本阅读题命题的要点和形式来命制戏剧阅读题具有可操作性。而这不仅检验了戏剧和小说的相似性,而且可以看出小说的环境、人物、情节、主题类试题的命制,与戏剧舞台说明、人物台词、戏剧冲突、主题的“三元一核”的命制充分对应。小说考查环境描写,对应的戏剧就可以考查舞台说明;小说考查人物分析,对应的戏剧就可以考查台词分析;小说考查情节设计,对应的戏剧就可以考查戏剧冲突。不管如何考查,最终都归于“三元一核”,通过完整把握作品要素,最终实现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当然,我们在考虑基本要素之外,还要充分考虑戏剧的独特性,包括其独特的理论和具体的创作要素。如戏剧由于受时间、空间的严格限制,所以有“三一律”的创作法则,即要求作品尽可能“一时一地一事”。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戏剧舞台的变换更加方便,但创作上遵守“三一律”仍然是戏剧的个性特征。因此,就像2020年全国卷Ⅰ小说《越野滑雪》考查“冰山理论”,戏剧也可以考查“三一律”。又如戏剧语言主要通过人物对白来展现,那么对潜台词和动作性语言的分析也可以作为具体的考查对象。

总之,戏剧阅读进入高考试卷的可能性很大,而且考查的要点和形式也接近于小说阅读。我们命制戏剧阅读题时可以参考小说阅读题命制的模式,结合戏剧“三元一核”的特点来展开。

猜你喜欢

娜拉命制玩偶
勇敢出走的娜拉
例谈不等式题的命制方法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命制趋势探究
“素养立意”的化学试题命制探索与实践——以高三质检有机化学选考试题的命制为例
杨亚州“玩偶”六十载
动一动,手指玩偶
当当心爱的玩偶不见了
我眼中的希林娜拉
关注差异,提升试题命制质量
爱一条狗需要理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