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现代汉语的句法判定文言词类活用

2022-12-27广西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2年4期
关键词:时需译作现代汉语

广西 张 群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阅读必考的一个板块。目前高考对这一板块的考查形式主要有断句、古代文化知识、文章内容概述、翻译语句、主观问答等。从各种考试的得分情况来看,翻译语句题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弱项,得分率相对较低。那么,学生要如何备考才能拿到翻译语句题的高分呢?毫无疑问,这需要其具备良好的文言翻译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具备一定的文言词句积累、熟练的翻译技巧,以及文言翻译的得分点意识。

翻译文言语句时,哪些词句属于得分点呢?一般来说,特殊句式、固定句式、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等,都可能被设置为语句翻译的采分点。其中,词类活用现象令诸多学生头疼,也是卷面中最易失分之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灵活多变,学生难以快速准确判断,然后分析出该词活用后的含义。那么该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呢?笔者认为,学生不妨从现代汉语的句法角度出发,来判定文言语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众所周知,翻译文言句子,需要按照现代汉语的句法逻辑来安排语序。现代汉语的句子包含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大成分。按照现代汉语的句法逻辑,这六大成分在句子里的位次是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文言的语序并不完全与现代汉语的语序相同,充当句子成分的词类也与现代汉语的不尽一致。相较于现代汉语,古汉语更重表意。学生在翻译文言语句时,若发现相应成分位置的词或短语的词性不符合现代汉语的句法要求时,就需要按照现代汉语句法的要求,对原文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进行词性调整,然后再翻译,这种调整就是文言词类活用。

因此,在翻译文言语句时,学生完全可以从词语承担的句子成分入手,去判定文言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常见的活用情况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作主语

处在主语位置的词,除代词外,如果不是名词,则需要将其活用为名词性的词或者短语后才能充当主语。

1.处在主语位置的数词,活用为名词性的词或者短语。如: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只狼径直离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分析:“其一犬坐于前”的主语是“其一”。“一”是数词,此处作主语,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翻译时需将其活用为名词性短语,可译为“一只狼”。

2.处在主语位置的动词,活用为名词性的词或者短语。如: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前进的道路更加艰难,而看到的景色更奇特)

分析:“其进愈难”的主语是“其进”。“其”是代词,表示虚指,可不译,此处作主语,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进”是动词,在此处作主语,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翻译时需将其活用为名词性短语,可译作“前进的道路”。“其见愈奇”的主语是“其见”。“其”是代词,同前句一样,表示虚指,可不译,此处作主语,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见”是动词,在此处作主语,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翻译时需将其活用为名词性短语,可译作“看到的景色”。

3.处在主语位置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性的词或者短语。如:

四美具,二难并。(四种美好的事物具备,两个难得的条件并有)

分析:“四美具”的主语是“四美”。“四”是数词,在此处作定语。在文言文的话语体系中,数词后面可以不加量词直接接中心语,但是在翻译时需要把相应的量词补充上。本句中,“四”可译作“四种”。“美”是形容词,在此处作主语,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翻译时需将其活用为名词性短语,可译为“美好的事物”。“二难并”的主语是“二难”。“二”同前句中的“四”,可译作“两个”;“难”是形容词,在此处作主语,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翻译时需将其活用为名词性短语,可译作“难得的条件”。

二、作宾语

处在宾语位置的词,除代词外,如果不是名词,则需要将其活用为具有名词词性的词或短语后,才能充当宾语。

1.处在宾语位置的动词,活用为名词性的词或者短语。如: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大国难以揣测,我害怕有伏兵)

分析:“惧有伏焉”的宾语是“伏”。“伏”是动词,在此处作宾语,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翻译时需将其活用为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可译作“伏兵”,即“埋伏的兵力”。

2.处在宾语位置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性的词或者短语。如:

将军身被坚执锐。(将军身上穿着坚硬的铠甲,手里拿着锐利的武器)

分析:原句中,形容词“坚”作“被”的宾语,形容词“锐”作“执”的宾语,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翻译时需将它们活用为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这里可分别译作“坚硬的铠甲”和“锐利的武器”。

3.处在宾语位置的数词,活用为名词性的词或者短语。如: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在此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

分析:数词“一”是“为”的宾语,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翻译时需将其活用为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可译作“一体”。

三、作谓语

不管句子有没有宾语,处在谓语位置的词,除去形容词和动词外,均要活用为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才能充当谓语。如果句子有宾语,那么处在谓语位置的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不及物动词也要活用为特殊动词(使动、意动或为动),这样才能充当谓语。特殊情况下,也有及物动词活用为特殊动词的情况。

1.处在谓语位置的名词,需活用为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后,句意不通顺,则需将其活用为特殊动词(使动、意动或为动)。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借助船和桨的人,不是会游泳)

分析:“非能水也”的谓语是“水”,这种情形属于名词作谓语,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翻译时需将“水”活用为动词,可译作“游泳”。

左右欲刃相如。(左右两侧的人想要用刀砍蔺相如)

分析:“刃”是整句话的谓语,这种情况属于名词作谓语,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需将“刃”活用为动词性短语,可译作“用刀砍”。

扁鹊不能肉白骨。(扁鹊不能使白骨长出肉)

分析:“肉”是整句话的谓语,这种情况属于名词作谓语,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翻译时需将“肉”活用为动词。如果把这个词译作“长肉”,会使句意不通顺,所以翻译时需将其活用为特殊动词,译作“使……长肉”。

孟尝君客我。(孟尝君把我当作上等门客)

分析:“客”意为“门客”,本是名词,却是整句话的谓语。这种情况属于名词作谓语,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翻译时需将其活用为动词。如果把这个词译作“做门客”,会使句意不通顺,所以翻译时需将其活用为特殊动词,可译作“把……当作上等门客”。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为它取名叫作“褒禅”)

分析:“名”本是名词,却在整句话中作谓语,这种情况属于名词作谓语,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翻译时需活用为动词。但是,如果把这个词译作“取名”,会使句意不通顺,所以翻译时需将其活用为特殊动词,可译作“为……取名”或“给……取名”。

2.处在谓语位置的形容词后带有宾语时,需活用为动词。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该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后句意不通顺,就要将其活用为特殊动词(使动、意动或为动)。如:

邑人奇之。(同县的人对此都感到惊奇)

分析:“奇”本是形容词,却在句中作谓语,并且后面带有宾语“之”,如果直接翻译成“惊奇”或“奇特”,会使句意不通顺,所以翻译时需将其活用为特殊动词,可译作“对……感到惊奇”或“认为……奇特”。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焚烧了诸子百家的书籍,来使百姓愚昧)

分析:“愚”是后面分句的谓语,这种情况属于形容词作谓语,并且后面带有宾语“黔首”,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翻译时需将其活用为动词。如果把这个词直译为“愚昧”或“愚笨”,会使句意不通顺,所以翻译时需将其活用为特殊动词,可译作“使……愚昧”或“使……愚笨”。

3.处在谓语位置的不及物动词带有宾语时,需活用为特殊动词(使动、意动或为动)。如:

项伯杀人,臣活之。(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

分析:不及物动词“活”在后一个分句中作谓语,其后带有宾语“之”,如果直接译为“活下来”,会使后句句意不通顺,所以,翻译时需将其活用为特殊动词,可译作“使……活下来”。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如果后世的人哀悼他却不把他当作镜子来鉴诫,也会使后代的后人又来哀悼这代的后人啊)

分析:不及物动词“鉴”在前一个分句中作谓语,其后带有宾语“之”,如果直接译为“鉴诫”“警诫”,会使句意不通顺,所以,翻译时需将其活用为特殊动词,可译作“把……当作镜子鉴诫”或“以……为镜子去警诫”。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现在即使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分析:在“死国可乎”这个分句中,“死”是不及物动词,可以作谓语,但是其后带有宾语“国”,这种用法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且若直译成“死亡”,会使句意不通顺,所以翻译时需将其活用为特殊动词,可译作“为……而死”。

4.处在谓语位置的及物动词,如果是用来表示宾语被迫发出的动作时,需活用为使动用法。如: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沛公第二天早晨使一百多个骑兵跟从自己来拜见项王)

分析:及物动词“从”作谓语,它是宾语“百余骑”接受命令驱动后被迫发出的动作,所以翻译时需将“从”活用为使动用法,可译作“使……跟从”或“使……随从”。

5.处在谓语位置的数词,需活用为动词。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活用为一般动词后句子不通顺,就要将其活用为特殊动词(使动、意动或为动)。如:

贰于楚也。(郑国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亲附于楚)

分析:在这个状语后置句中,“贰”处在谓语的位置上,翻译时需活用为动词,意为“对……有二心”,即“不忠诚”。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本来知道把生和死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分析:“一死生”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中是个兼语,即既是“知”的宾语,又是“为”的主语,但它本身又是个动宾结构,动词是“一”,宾语是“死生”,所以翻译时需将“一”活用为特殊动词,可译作“把……等同”或者“把……看作一样”。

四、作状语

处在状语位置的名词,需要活用为介宾短语(介词+名词)才能充当状语。经常使用的介词有“用”“在”“向”“乘”“地”“像……一样”等。

1.名词作状语,表工具。如: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

2.名词作状语,表方式。如:

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3.名词作状语,表时间。如:

朝辞白帝彩云间。(朝,在早上)

4.名词作状语,表比喻。如: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狗一样)

5.名词作状语,表频率。如: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一天天地;月,每月)

6.名词作状语,表趋向。如:

问君西游何时还?(西,向西)

7.名词作状语,表处所。如: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上,在上面)

猜你喜欢

时需译作现代汉语
Spatially defined single-cell transcriptional profiling characterizes diverse chondrocyte subtypes and nucleus pulposus progenitors in human intervertebral discs
what用法大搜索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生活哲理
我画我心
英语中“吃”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