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书院制发展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2022-12-27梁宏亮

高教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书院办学育人

梁宏亮

(华东师范大学 孟宪承书院,上海 200241)

随着越来越多顶尖高校推行书院制的示范效应,加之教育部有关政策文件的导向作用,我国高校对书院制模式的办学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书院制已经不再是少数高校的探索,而是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围绕何为书院、为何办书院、如何办书院的基本问题,书院制模式的实践不断深入,相关的研究也在持续开展。那么,当前我国高校书院制发展的现状如何、面临哪些现实挑战、又该如何应对,这是本文试图进行探讨的核心问题。

一、我国高校书院制发展的现状

书院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经历了从少数高校探索到掀起探索热潮、从办学主体自主选择到国家教育政策导向的发展历程,当前书院制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一)我国高校书院制的探索进展

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应国家发展需要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飞速扩张后,国家从2007年开始将高等教育发展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1]。这一时期,以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为代表的部分高校率先将目光投向一种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育人新模式——现代大学书院制。这种育人制度兼具欧美高校住宿学院制和中国古代书院制两个制度渊源[2],希冀通过社区制、导师制、通识教育等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应对创新人才培养、大类招生改革、通识教育升级、管理服务协同等新发展需要,越来越多顶尖高校推行书院制的示范效应和教育部有关政策文件的逐步落实,我国高校对书院制办学热情高涨。在实践层面,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2月,我国共有103所高校成立了332家书院,其中一些高校全校实施书院制改革[3]。在研究层面,中国知网以“书院制”为篇名的研究论文数量,从2012年前28篇到2022年2月701篇,书院制研究呈现出参与面不断扩大、期刊层次逐渐提高、研究范围逐步拓展、研究深度不断加强等特点。为了推动书院制发展,一批书院制高校自发成立高校书院联盟、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海峡两岸书院联盟等组织,客观上为区域乃至全国内高校书院间的互动交流、资源共享和学术研究搭建了平台,也促进了全国高校书院制育人的共识凝聚和多元发展。

(二)我国高校书院制的政策导向

随着书院制在全国范围内探索的不断深入并取得成效,书院制从部分高校的探索尝试,进入到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导向中,为书院制发展带来了强劲的政策红利。一是着眼于体制机制改革。2017年9月,中办和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探索建立书院制、住宿学院制等有利于师生开展交流研讨的学习生活平台,这是书院制首次进入国家教育改革政策文件。二是着眼于拔尖人才培养。2018年9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要深入探索书院制模式,建设学习生活社区,注重环境浸润熏陶,加强师生心灵沟通,促进拔尖学生的价值塑造和人格养成。2021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2021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深入探索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三制”交叉融通的创新育人模式;探索中西贯通的现代书院制,注重浸润、熏陶、养成、感染、培育。三是着眼于学生管理服务。2019年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要积极推动高校建立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再次释放在高校本科人才培养中进一步推进书院制的明确信号。四是着眼于思想政治工作。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的意见》提出,要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依托书院、宿舍等学生生活空间,将园区打造成为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

(三)我国高校书院制的核心特征

书院制在我国高校落地,必然要与每个高校的办学理念、层次规模、文化传统和实际需要相适应,因而在形式和内容上呈现出多元样态。笔者对国内高校书院制高校办学情况进行梳理发现,尽管各校书院制办学在主导部门、实施主体、虚实设置、学生面向、具体定位、培养模式和改革动因等方面不尽相同,但其背后仍蕴含着六个核心特征。一是推行社区制度,提供丰富的社群生活。通常做法是改造或新建学生生活园区,在其中加载现代先进的学习生活设施,为学生提供自主化的学习生活空间和人性化的育人氛围。二是推行导师制度,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建构多维导师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指导支持,特别是加强学生与专业导师、社会导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密切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三是推行通识教育,实施博雅的素质教育。多数书院配合大类招生或针对同类学生组织通识教育,以通识教育活动(非形式教育)为特色,也有部分书院能够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形式教育)。四是坚持立德树人,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必然要融通于书院制建设中,书院通常以辅导员队伍为抓手,整合学生思政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形成三全育人的强大合力。五是衔接国家政策,成为改革的综合平台。书院制度写入国家政策文件后,国内一批高校以书院制为平台对接一站式社区建设、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和“强基计划”的国家政策,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大类管理的综合育人平台。六是基于比较优势,形成自身的书院特色。没有实质内容和特色文化的书院,未尝不是叠床架屋的行政组织,因此书院制建设者们在各种办学要素中寻找自身比较优势,力争形成自身独特的办学印记。

二、我国高校书院制发展面临的挑战

随着书院制办学热潮在全国范围内的兴起,书院制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蓬勃生机的同时,也面临着双院协同、内涵建设、办学特色等一系列现实挑战。

(一)双院协同是书院建设的首要问题

当前,中国大学主要是按照院系、班级进行组织,这种学生教育管理培养体系是建立在以学科和专业为单元,以课程为中心的理念之上[4]。而书院制是以社区、宿舍为组织单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才需求为出发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其配套的是社区制、导师制、通识教育和双院协同,这种模式实质上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矩阵制。在双院制模式下,学院是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主要阵地,负责学术第一课堂的专业学习与学术发展;书院是学生教育管理机构,负责学生第二课堂的学习生活与养成教育。虽然学院和书院工作的开展是两种取向和两种模式,但投射至学生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从院系制到双院制的改革,是涉及育人目标、育人方式、育人内容、育人保障和育人文化重构的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从院系单独管理转变为双院协同育人,实现以教务部门主导的第一课堂和以学工部门主导的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索,目前尚缺乏理论指导和经验总结,可谓是当前书院制改革不能回避的首要问题[5]。最近一份针对长三角地区10所高校2035名书院学生的调查研究证实了这一挑战的严峻性。对于书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李克特5点量表设计问题调研,书院学生认为双院协同、书院理念普及与体制健全是书院制发展的三个主要瓶颈,具体为书院与学院的协作机制尚不成熟、学生对书院制的概念不了解以及书院管理体制不健全。

(二)内涵建设是书院建设的核心问题

我国高校推行书院制的重要初衷,是承古续今、融通中外,实现传统书院教育与现代大学教育的有机结合,补齐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短板弱项,引领未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趋势。尽管当前我国高校书院制探索掀起热潮,但其经验模式仍处于探索或深化阶段,国内书院制发展在理论上尚无权威定论,在实践上也缺乏通用模式。大学进行书院制建设不能“凑热闹”,而要保持理性,真正将书院制的办学精髓与本校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书院制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拔尖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服务的内涵提升。

对于书院制的探索,从空间、组织、制度、管理、活动等相对具体有形的方面入手较为容易,而对于书院制改革的本身价值、内涵建设和实际成效方面的探索因难度较大容易被忽视。例如:推行书院制的预期成效之一是通过社区制和导师制让不同专业、年级和背景的学生实现文理渗透、专业互补、思想碰撞和人格成长;但是强学术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和书院导师激励机制的乏力导致未能有效调动导师与学生交流的积极性,书院制社区混合住宿的物理空间安排也未能完全打开以寝室为单位的学生宿舍大门。如何让大学书院建设在从有形的工作入手的同时,又能真正贯通三全育人理念和融通十大育人体系特色,形成与学生成长规律、教书育人规律、思政教育规律的同频共振,应该始终是书院制建设的核心问题。

(三)办学特色是书院建设的深层问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书院制度,离不开对传统书院制的传承,也离不开对西方书院制的借鉴,但归根结底,要根据中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创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经验[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制度创新这一层面,我国高校书院制办学必须要坚定中国特色。书院制改革要明确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全球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书院制发展要聚焦立德树人,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将专业培养、思政工作与学生全面发展在书院制新模式下实现深度融合,走中国高校书院建设的特色道路。

在书院办学实践创新这一层面,也要体现自身特色。书院建设要符合我国大学发展方向要求,要彰显自身独特的教育理念、教育价值和教育使命。书院通常会从建筑物、院徽、院旗、院训、院刊、院服等文化符号入手,打造属于自身的独特办学特色,但是这些文化符号背后真正体现育人内涵和特色的还不够多。总的来看,国内书院建设的同质性还比较高、办学内涵的丰富性还不够、办学品牌的影响力和辨识度还有限,不少高校书院对于书院制特色的探索还停留在建构一套自身文化符号上,而对于这些文化符号背后真正育人特色,或探索不够、或提炼不够,陷入书院制办学的另一种千篇一律。

三、我国高校书院制发展的对策探讨

针对何为书院、为何办书院、如何办好书院等书院办学的基本问题,截至当前,并没有统一的理论答案或固定的发展模式,我国众多高校都在为寻求更好更优的书院模式而努力探索。

(一)加强系统研究,完善书院制改革的顶层设计

适度超前的理论研究和相对完善的顶层设计,能够为书院制改革创新指引正确方向和提供支撑保障。在中国的文化背景和教育体制下,针对如何认识和理解书院制办学、如何推进和完善书院制建设,特别是以教育部有关书院制育人政策的实施为契机,如何深化高等书院制改革创新等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统筹规划。一方面,要加强系统研究,大学书院改革实践者要有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视野,系统地对教育部有关政策中涉及书院制育人体制机制、拔尖人才培养、学生管理服务和思想政治工作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注重书院制的本土经验总结和国际模式比较,深化对书院制办学规律的理性认识。在这方面,西安交通大学作为率先实践书院制的高校之一,连续多年开展全国书院制资料收集研究,先后出版《现代高校书院制教育研究》《高校书院发展报告(2020)》等图书,为书院同仁开展系统研究提供了示范。另一方面,要完善顶层设计,健全高校书院建设领导体制机制,注重书院制改革顶层设计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建立符合书院办学特点和规律的建设、管理、考核、激励机制,特别是进一步科学设定书院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明晰书院与专业院系、职能部门在人才培养中的职能分工与合作,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增强协同育人合力。在这方面,南方科技大学在2012年筹备之时就将书院制写入《南方科技大学章程》,与传统大学先大学后书院相比,该校是建大学同时建书院,即是在创新大学建设的同时,同步规划和创新建设书院,不失为一个有益的尝试。

(二)突出立德树人,彰显书院制办学的鲜明底色

当下书院制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深化本科教育改革、推进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把书院建设成为真正聚合全校思政教育、专业教育、文化活动、后勤服务的育人资源,集各方力量于一线、集各种功能于一身的一体化改革创新的重要平台,是未来书院发展的重要趋势。一方面,要突出立德树人,要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目标,立足世情国情党情和校情院情,将书院制建设与国家需要、高校党建、思政工作创新以及“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在切实解决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取得实效。在这方面,华东师范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统筹办学治校育人资源,深化本科生书院制培养模式创新,在书院社区建立师生成长共同体,注重探索课程教育与养成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累了一定经验。另一方面,要彰显鲜明底色,没有凭空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书院建设全过程,充分依托书院这个育人协作大平台,切实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和覆盖面,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效支撑,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书院实现“旗帜鲜明”与“润物无声”相得益彰。在这方面,同济大学2018年成立新生院,推动大类招生与人才培养的联动性改革,并且致力于将新生院打造成为“三全育人”改革先行示范区;浙江大学作为2019年全国首批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之一,以园区为单位标准化建设一站式育人服务中心,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学生社区学习生活、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两校可谓异曲同工。

(三)巩固改革成果,支持书院制建设的多元路径

尽管当前各高校对书院办学的具体理解各有不同,具体实践也各具特色,但是对于书院基本办学理念和特征达成了一定共识,书院制的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如何将鲜活的办学经验上升为制度机制,形成书院制建设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水平范式,推动书院育人在更大范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书院制办学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要巩固改革成果,高校开展书院制探索必须要结合最新政策要求和各校实际情况,以“拔尖人才培养”“强基计划”“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等重点工作为突破口,深入总结本校书院探索的改革经验,进一步深化本校书院制改革,形成独具特色的书院建设成果。在这方面,清华大学2020年在新亚书院和苏世民书院办学经验基础上,配合“强基计划”的实施,设置新模式成立致理、日新、未央、探微、行健五个实体书院,引领了书院制助力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另一方面,要支持多元路径,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高校要依托书院联盟等协作交流类组织,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构建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彰显时代发展特征、体现中国特点的书院制办学模式,形成多元多彩的书院制办学文化。在这方面,不同学校对书院制的办学侧重各有不同,有的是聚焦通识教育注重全人教育创新,有的是聚焦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注重三全育人创新,有的则是配合大类招生或则同类学生素质养成的现实需要,等等。

(四)提高建设水平,打造书院制发展的中国模式

我国高校书院制度,既要弘扬中国传统书院育人的精神传统,也要借鉴西方大学书院发展的有益经验,更要能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制度深度相契合。如何扎根中国大地、突出中国特色,探索适宜中国国情与中国本土大学特色的书院育人模式,是我国高校书院制建设的必答题。一方面,要提高办学质量,书院制探索高校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治理体系的角度认识书院制发展,加强制度创新、注重系统衔接、深化内涵建设、提供支撑保障,全面提升书院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在这方面,复旦大学作为内地探索书院制的先锋者之一,在书院通识教育上一直不断改革创新有自身独到的做法;南京大学从2020年新建本科生院、新生学院及6大书院,以期书院制管理更好地推动建立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深化大类招生培养联动改革。另一方面,凸显中国特色,我国高校书院制育人要更加注重发挥中国古代书院的德业兼修、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优良传统,真正形成课堂教育、实践教育、思政教育、养成教育等相融合的书院制育人体系,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传播中国高校书院制育人的好声音。在这方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2012年开始建设书院,并且于2014年与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在北京成立高校书院联盟,联盟成立至今有效促进了海峡两岸暨香港书院制建设的沟通交流,对于探索形成书院制办学的中国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书院办学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朵云书院黄岩店
江南书院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