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高频超声在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2022-12-27于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浅表疾病诊断器官

于飞

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男性外生殖器疾病及浅表软组织病变等,此类型疾病早期无明显特异性表现,患者多难以察觉,若患者未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其病灶持续发展,可能引起癌变等严重后果[1]。病理穿刺技术是当前临床上对异常增生病灶的首选诊断方式,具有较高的疾病诊断准确性,但对于早期无明显症状表现的疾病而言,作为有创检查方式,大部分患者难以接受。后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超声技术的临床优势逐渐取得广大患者及医师的青睐,是临床多种疾病的首选检查方式,而将其用于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检查中,可通过采集浅表器官不同切面声像图,对病灶进行对角度观察,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2]。而高频超声为常规超声的优化版,其超声频率≥7.5 MHz,较常规超声具有更高分辨率,使得肌肉、皮肤和皮肤下的重要细微结构均可得到清晰反映,进而增加微小型病灶检出率,将其用于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诊断中较之常规超声具有更佳的图像优良率及诊断准确率[3,4]。基于此,为进一步证实高频超声在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对此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12 月~2020 年12 月 收治的60 例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女占比分别为53.33%(32/60)、46.67%(28/60);年龄18~65 岁,平均年龄(47.16±11.19)岁;所选研究对象经病理检查结果表明:浅表软组织病变39 例、浅表小器官病变21 例;经过国际抗癌联盟公布的BC TNM 分类法分类显示:Ⅰ期15 例、Ⅱ期28 例、Ⅲ期14 例、Ⅳ期3 例。本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②所选患者既往病史资料完整;③所选患者均满足高频超声诊断的指征;④所有患者及直系亲属均了解本研究内容后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订相关协议。排除标准:①病灶存在严重感染患者;②入组前3 个月有重大手术史患者;③有传染性疾病患者;④有认知及沟通障碍,依从性较差患者。

1.3 方法 所选患者使用电气医疗集团制备GE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设置参数:探头频率:15 MHz;型号:LOGIQ E8)行高频超声检查,即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先筛选深度为2.0 cm 以内的病灶,采用宽频探头对病灶部位进行纵切、横切等多切面扫描检查(纵向分辨率为80 μm,横向分辨率为20 μm),观察患者病灶内部及周围血流信号情况,确定患者的病灶部位,病灶范围。存疑时,可与患者检测同部位血流信号进行对比。其检查结果以2 位及以上的高年资影像学检查诊断医师进行共同分析。

1.4 观察指标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高频超声对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2 结果

高频超声对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诊断准确率为96.67%(58/60)。

3 讨论

超声检查作为影像学检查技术,具有无创、可重复使用及操作简单、适应性广等优势,已受到广大患者及医务人员的认可和青睐。但对于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患者而言,常规超声检查虽具有多项优势,但作为频率较低的检查方式,对于微小型病灶或早期无明显特异表现的病灶无较大检测价值[5,6]。

高频超声是指频率≥7.5 MHz 的超声检查,较之普通超声检查,具有更高的穿透深度、图像分辨率及显示效果,对微小型病灶位置、形态及大小、邻近结构等均具有较高反映效果,对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具有较高检出率,尤其对甲状腺、乳腺及男性生殖器等方面的检查更具优势。其次,高频超声的宽频探头还可清晰显示,可进行多方面应用,如可以评估甲状腺血流情况、乳腺肿块是否有重要血管、是否适合手术以及手术风险、穿刺是否有出血风险,这都需要用浅表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显像进行评估[7]。

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病灶血运情况,这对区分病灶组织类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不同分类的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诊断中可反应结构、性质特点具有较佳特异性。尤其是在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高频超声可通过清晰显示病灶结构及腺体形态、钙化情况等,提高疾病检出率。黄道中等[8]的研究中也表明,高频超声对乳腺、甲状腺肿块内沙粒状钙化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明显提高了恶性病变的诊断率;超高频超声可以明确显示小的病灶及细小管状病变(如晶体浑浊、乳头状瘤、乳腺导管扩张等);高频超声还可显示皮肤弥漫性或结节性病灶,明显提高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医师选择治疗和手术方案提供了较为权威的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小。提示,高频超声对于浅表器官及皮肤等病变的检查具有重要价值。陈菲等[9]的研究中表明,高频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物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其对浅表软组织肿物诊断的准确率高,敏感性强。为进一步明确高频超声在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就对此展开研究,其检查结果显示,高频超声对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诊断准确率为96.67%(58/60)。提示,高频超声对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应用价值。段宇龙等[10]的研究中也表明,高频超声在膝关节以及周围软组织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有效对其病变位置提供准确的定位以及定性的诊断,且不会对患者造身体损伤,临床检测操作简单,具有经济,无创,可重复检测的特点优势。其次,高频超声用于浅表软组织受损诊断,不受血肿或水肿等因素影响,对评估患者病情具有积极应用价值。究其原因,可能与高频超声探头的高频率优势有关,此优势可有效提高微小型病灶或细小管状结构异常等检出率,因此,大大降低了误诊率,可尽早为患者开展早期治疗,以便取得理想疗效。这在刘丹丹等[11]的研究中也得到证实。喻国南[12]的研究中也表明,小器官疾病诊断中高频超声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检出多种小器官疾病等,值得临床推广价值。由此可见,以高频超声检查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可有效提高疾病检出率,为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有利依据,且其无创、操作方便及价格低廉的检查方式,患者接受度较高,可促使患者积极配合预后效果监测[13-15]。

综上所述,对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疾病以高频超声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疾病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且安全性较高,患者较易接受,可为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且其无创及操作简单等优势,还可用于患者的预后监测中,对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完善治疗方案等均具有积极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浅表疾病诊断器官
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研究
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新生儿科常见疾病诊断编码思路分析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产科常见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编码思路分析
类器官
ORGANIZED GIVING
皮肤是个大大的器官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让学生的主动参与由浅表向深层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