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山羊痘病的诊断与防治
2022-12-27邹南花罗世民
邹南花,罗世民
1.湖南省中方县铜湾镇人民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 中方 418000;2.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
山羊痘病,俗称“羊天花”,是由隶属于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山羊痘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及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2],以发热、全身痘疹、结节及内脏病变和死亡为病理特征[3-4]。该病可通过接触、飞沫、尘埃、经呼吸道、消化道或受损伤的皮肤、黏膜及羊虱等体外寄生性节肢动物等途径感染山羊和绵羊[5-6]。
1 发病情况
2020 年6 月13 日,笔者接到湖南省怀化市芷江县某养殖户电话。据养殖户反映:其于山林放养了156 头山羊,有6 头3 月龄的羔羊出现异常状况。6 头发病羊均出现高热不退、精神不振、食欲废绝、饮欲增加、呼吸急促的症状,口腔上下唇及少毛或无毛皮肤等部位出现丘疹和疱疹,疱疹破裂干涸结成1 层厚厚的结痂。该养殖户曾使用阿莫西林、恩诺沙星等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未取得良好的疗效。遂邀笔者前往进行诊治。
2 临床症状
笔者赶到现场,经视诊发现这6 头发病羔羊的被毛粗乱、精神不振、喜卧、厌食但喜饮水、鼻腔或眼角流出黏脓性分泌物,有时伴发轻咳,口腔上下唇及少毛或无毛皮肤等部位有1 层厚厚的结痂;经临床检查,发现6 头羔羊的体温偏高(39.0~40.0 ℃),心跳及呼吸加快,大腿内侧及蹄间等少毛或无毛皮肤等部位均有大量颗粒状的疱疹出现。
3 诊 断
3.1 初步诊断
根据发病羔羊表现出的临床症状、病变,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初步诊断该病为山羊痘病毒引起的山羊痘病。
3.2 分子生物学诊断
剥取病羊口唇上的结痂于1 支洁净的EP 管中,置于冰盒内,带回实验室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用血液、组织DNA 提取试剂盒(购于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提取结痂的总DNA。将提取好的DNA 样品置于-20 ℃保存,备用。
基于已公布的山羊痘病毒的P32基因序列,运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5.0,设计1 对特异性引物,即P32-F(CACCGAATTCACCATGGCAGATATCCCATTATATTAT),P32-R(GATGGCGGGCCGCAACTATATACGTAAATAAC)对已提取好的总DNA 进行扩增。反应体系为50 μL,反应条件:95 ℃(预热)5 min;95 ℃(变性)30 s;54 ℃(退火)30 s;72 ℃(延伸)1 min;共35 个循环;最后72 ℃(延伸)5 min。反应完成后,吸取5 μL PCR 产物在1.5%琼脂糖上进行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将PCR 产物发送至上海生工生物有限公司进行测序。
将所获得的序列在GenBank 上进行BLAST 搜索分析,发现与已公布的山羊痘病毒P32基因序列的相似度为99%,从而确定该病原体为山羊痘病毒,确诊该病为山羊痘病。
4 治 疗
根据确诊结果,采用利巴韦林+磺胺间甲氧嘧啶及一些辅助治疗措施对发病羔羊进行治疗。首先,用镊子小心剥离嘴唇的痂块,使用碘酊在患部涂搽,2 次/d,连涂5 d;然后,肌肉注射磺胺间甲氧嘧啶,剂量为0.05 g/kg,2 次/d,连用5 d;待症状有所缓解时,肌肉注射盐酸利巴韦林注射液,剂量为5 mg/kg,2 次/d,连用5 d。此外,肌肉注射黄芪多糖,剂量为100 mg/kg,1 次/d,连用5 d;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 和鱼肝油,增强羔羊的抵抗力,以利于组织和黏膜的新生。
用药1 周后回访,6 只病羊的病情得到控制,基本康复。
5 预防措施
5.1 加强饲养管理
养殖户在进行饲料配比的过程中,应注重山羊饲料的营养均衡搭配,适量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以期提高山羊(特别是羔羊)的身体素质,增强其抵抗疾病的能力。尤其在春冬两季应特别注意补给饲料,均衡搭配营养。
5.2 改善养殖场内的卫生条件
及时清扫羊圈,定期对羊圈进行消毒,确保羊圈地面干燥。多采用镂空式羊圈,以尽量避免羊群与粪便接触,且羊粪要置于一偏僻处堆积发酵。对羊场周围容易孳生和隐避蚊虫的区域要彻底清除,不定期在这些区域喷洒杀虫剂。特别在闷热的天气,选用无药害的杀虫剂(特效灭虫精)对羊圈进行喷雾杀虫。在羊圈内安装纱窗(孔径>0.15 mm)和诱虫灯,以诱杀蚊虫等吸血性昆虫。养殖场内的饮水及用具应定期进行严格的消毒,一旦发现患病羊只,应立即隔离,并将其置于远离羊群的偏僻处进行治疗。对已死亡的羊只应立即对其尸体进行焚烧或深埋。与病羊接触过的护理用具及圈舍要使用3%石炭酸消毒。此外,定期对羊群进行药浴,尽量降低体外寄生虫的感染几率。
5.3 接种疫苗
接种弱毒疫苗,在健康羊群尾下或股内侧部注射山羊痘弱毒疫苗,剂量为每头0.5 mL。
6 结 语
山羊痘病的临床症状极类似于羊口腔疱疹病,容易让人相互混淆,而导致误诊。然而,传统的检测方法尽管能将其与羊口腔疱疹病区别,但操作繁琐、费时且检测结果往往存在一定偏差。分子技术检测不但操作简便、省时,而且结果精确,为养殖户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便捷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