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的逻辑过程、内涵与遵循
2022-12-27于硕
于 硕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津南 300350)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3.中国道路的开辟有着科学的理论指导、深厚的历史基础与强烈的现实需求,是保证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党十九大报告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根本而言,中国道路本身就是基于中国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一种文化选择,蕴含着推进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深层价值诉求。当前,学界关于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的逻辑过程、内涵以及遵循的研究尚有极大空间,探究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的内在机理,对于促进文化繁荣、道路发展、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一、以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的逻辑过程
文化自信内含文化自省与文化自觉,文化自省与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文化自信外延文化自立与文化自强,文化自立与文化自强是文化自信的目的。形成对中国道路的认同,前提是对道路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在认知的基础上才会产生情感,进而形成态度,最终付诸行动。实际上,这一过程就是对中国道路认知、评价、接受、实践的过程,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客观要求。深入挖掘中国道路的文化基因对于促进道路认同具有重要作用。
(一)知:文化自省提升道路认知
文化自省是指对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确审视与把握。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诸如“男尊女卑、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糟粕,但也包含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革故鼎新、和谐与共”等思想精髓。革命文化蕴含着党在近代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可贵精神品质,如建党精神、长征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饱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革命文化的精华。如何正确审视传统文化,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4.按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任何事物都具有积极与消极的两面,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存在着不合时宜或不足之处。正确地把握传统文化,合理地传承革命文化,理性地看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文化自省的基本要求。
文化自省的过程也是认知道路的过程,这是因为任何道路的确立都有一定的源头,这个源头实际上就是凝聚本民族意志的文化资源,根本而言,国家发展道路的确立就是一种文化的选择。形成对道路认同的前提是认知,认知中国道路首要即是搞清楚道路的生成是否有依据,这对于坚定道路自信至关重要。缺乏文化根基的道路容易变质,询问过往,中国道路正是立足于中国实际,在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汲取革命文化精髓,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基础上,一路走来的,随道路开辟衍生出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作用于道路,为道路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持。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在中西文化相比较的过程中,国民对中华文化始终处于一种非理性的审视之中。一种是文化保守主义,一种是文化激进主义。二者之中,更多的又是文化激进主义,即主张全盘西化,这导致国民的文化自卑心结很重。“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6.实际上,五四以来,存在的“中”、“西”、“马”之争,本质上是中国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之争。中国共产党不似本土文化论者始终坚守中国固有文化,也不是西化论者主张全盘西化,而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方法,以开放的民族胸怀,对近代以来被西方文化消解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再造,从而开辟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人治思想,容易产生个人权威、革命文化中蕴含的命令主义,容易出现个人崇拜。“人民当家作主”理念的形成是在剔除上述糟粕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中的“民本”观念、革命文化中的“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一以贯之的继承与发展。
(二)情:文化自觉激发道路情感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由费孝通先生首次提出。他认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①费孝通.中国文化的重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88.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地位作用的把握,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对文化发展主动的责任担当,凸显了我们党对文化发展的高度自觉。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国民文化心理由自负转向自卑,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共产党的出场标志着一个新的文化时代的来临。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的再造凸显着文化自卑向文化自觉的转向。在从“器物不如人”到“制度不如人”再到“文化不如人”的一系列历史追问下,我们党在充分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的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使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不拘泥于传统,也不盲信于西式,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一种文化自觉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明确自己的位置。
高度的文化自觉有助于激发人们对道路的情感。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②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心理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41.以利益为核心的物质诉求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就经济意义而言,文化具有创造财富的功能。文化产品可以产生经济效益,从而为道路的前行提供物质基础。当今世界,文化产业愈发成为转换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诞生了越来越多优秀的民族文化产品,这是文化自觉在文化市场的直观表现。然而人的需求在不同时期迫切程度不相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的需求已不局限于物质生活需求,更多的是精神生活的诉求。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诉求。这对于促进人民群众形成对中国道路的正向情感具有重要作用。
(三)意:文化自立坚定道路意志
文化自立与文化自强有着本质区别。就字面理解,自立是指不为外动、自我独立,自强是指向上有为、奋发图强。前者强调的是一种状态,后者强调的则是一种行为。二者的共通之处在于“自”,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文化;二者的区别在于“立”与“强”的关系。自立是自强的前提,自强是自立的目标。
实现文化自立,最重要的是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文化发展之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在不同程度上经历过“欧化”、“美化”、“日化”、“苏化”的过程,诚然,文化自立并不排斥外来文化,博采众长、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对待外来文化是实现文化繁荣的重要途径,然而“全盘西化”的结果只能是如同邯郸学步模仿别人不成,反倒将自己原有的长处也丢掉了一般。文化自立的基本原则应是“以我为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以我为主”是立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是方法。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③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4-15.文化之间没有高低之分,没有“教师爷”般的存在,我们倡导的是不同文明的相互借鉴,这是“吸收外来”的根本遵循。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的“根”,习近平强调:“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9.
心理学认为“意志”是人自觉确定目标并努力付诸实践以实现预定目标。表征在中国道路,是指认同主体自觉投身于道路实践之中,并就自己所处环境以不同方式向同一目标(道路发展)努力。换言之,即是中国道路如何在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的前提下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文化自立的立场,对内,重视文化作为独立个体的发展,逐渐抛弃工具主义文化观;对外,独立自主走文化发展道路。由此取得了一系列的文化成就,如独立的民族文化形态、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形式、先进的民族文化内容等。这一方面表明我们有自立的文化资本,另一方面表明我们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自己的文化。这就赋予了道路以文化底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资本是道路文化底气的“根”。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为核心的文化能力是道路文化底气的“魂”。道路的文化底气是获得人民群众对道路支持最为持久的力量源泉。只有自立才能赢得自尊,赢得主动,更重要的是赢得人民。
(四)行:文化自强保障道路前行
文化自强是文化自信的逻辑归宿。文化自强的前提是“自”,一是方向的自主性,即文化自强的目标方向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二是主体的自我性,即文化自强的力量源于人民,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文化成果惠及人民。文化自强的核心在于“强”,即不断增强自身文化的影响力与竞争力。习近平强调:“要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0.从而为文化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
文化自强对道路前行的保障体现在“安身立命”上。即思想有力量,行动有依靠。道路前行的思想力量是文化自强塑造下的“国之精神”。所谓“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党的百年奋斗,解决了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挨打”与“挨饿”的局面,随着新中国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又出现了“挨骂”的局面,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这种声音愈发甚嚣尘上。然而这种“谩骂”是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日益强大危及自身固有利益的无中生有,这也恰恰验证了我们走的道路的正确性与科学性。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总是吃“哑巴亏”,究其原因在于文化的失声。没有软实力的硬实力是软弱的。我们是文化资源大国,但资源多并不代表强。我们要向文化强国转型,构建自身的话语体系。“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③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1.通过文化出口,发中国声音,讲中国故事,在回应中确定优势,彰显中国道路的道义基础与价值理念。道路前行的行动依靠是文化自强塑造下的“政党与人”。道路前行依靠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建与党内文化的生成是同向而行的,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就此而言,文化自强为道路前行提供了更加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道路前行依靠的主体是在文化自强塑造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文化强国的构建对于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就此而言,文化自强为道路前行提供的是人才支持与智力支持。
二、以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的内涵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55-156.由此,以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也具有独特的内涵,这表现在价值维度上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空间维度上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时间维度上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发展维度上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一)价值: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以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党始终坚持着正确的价值取向。对于新时代文化建设,习近平强调:“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2.将党性与人民性割裂开来不仅理论上讲不通,实践上也行不通。“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体现党的意志就是体现人民的意志,宣传党的主张就是宣传人民的主张,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③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182.
讲党性,核心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在政治立场上,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④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5.社会主义是人民立场的坚实保障。以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党始终保证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以作为站稳政治立场的前提。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形成的,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就是将其赋予社会主义性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正确的政治方向还体现在政治使命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中国道路是实现初心与使命的正确道路,是对初心与使命的实践阐释。以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就是以文化的方式助力道路的发展,为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增添文化的力量。
讲人民性,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⑤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15-16.以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的发展主体与共享主体都是人民,概言之,即是一方面回答“依靠谁”的问题。培育文化自信需要依据新情况新特点不断发展文化,文化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党领导的文化建设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文化建设的营养。中国道路是在党的带领下,由人民群众走出来的,道路认同的主体是人民,我们的道路发展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是解决“为了谁”的问题。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是在认同的基础上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中国道路的发展中,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空间: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就空间维度而言,以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集民族性与世界性于一体。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一方面,以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民族由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其形成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华民族在5000余年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是二者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区分于其他民族文化精神的显著标识。文化自信是对自己文化的自信,说到底,就是对中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中国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一种文化选择,同样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是因为道路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基因。中国道路坚持的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与中国传统的革故鼎新、锐意变革相契合。中国道路坚持以人为中心、以中华民族复兴为终极目标与中国传统的民为邦本的价值立场、追求大同实现小康的理想相契合。中国道路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与中国传统的大同世界、协和万邦的世界关怀相契合。
另一方面,以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具有显著的世界性。以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的过程也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讲好中国故事最重要的是明确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中国道路是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向世界讲好中国道路的故事就是要讲清楚中国道路的世界性意义。这首先是中国道路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所体现的中国特色,即我们的道路不同于西方范式,对世界各国的发展具有借鉴性意义;其次是社会主义性质,这是道路的根本与核心,要讲清中国道路在世界范围内彰显的社会主义生机与活力;最后是中国道路丰富了“类”文明。中国道路既是一种物质文明,又是一种精神文明,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明宝库内容。文化是讲好中国道路故事的重要方式。世界各民族文化在交流过程中逐渐赋予某些民族文化以世界性特征,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世界一些民族文化逐渐被其他民族所认可,这种文化的世界性特征愈发明显。“我们走的是正路、行的是大道。”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0.但很长一段时间由于“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导致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12.。文化是民族的,但民族文化不一定能成为世界的,只有优秀的民族文化才能成为世界的。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不断发展自己的文化赋予民族文化以世界性,从而为在文化交流中讲好饱含中华文化精神的中国道路道义基础的合理性、价值理念的先进性提供了前提。
(三)时间: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就历时性而言,以文化的方式促进认同具有深刻的历史记忆。中国古代虽没有“文化自信”“道路认同”这样的概念,但文化在促进政治认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地位的确立,到宋明理学儒学的新发展,再到明末清初对儒学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儒学经久不息地发展为封建统治阶级创造了一套完整的治国理政思想体系,促进了人民对中华民族、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社会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认同;就共时性而言,以文化方式促进道路认同具有深刻的时代场景。一方面是中国场景。当前,我国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期,中国道路下,我国制度优势显著,经济长期向好,但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人民群众思想呈现出多元多变的特征。另一方面是世界场景。中国道路突破了“西式现代化”的逻辑枷锁而受到西方世界的“围剿”,西化、分化演变这一传统战略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腐蚀依旧存在。置于国内与国外情境下,中国道路的出场既具有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国内人民群众思想多元与国外西化分化策略的相互交织,极易导致认同危机的出现。“从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稳固角度说,文化具有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③陈先达.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7.以文化自信的心态行动,才能保证中国道路乘风破浪的同时可以行稳致远。
另外,以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的历史性与时代性还体现在这种方式所遵循的原则以及目标指向上。在原则方面,如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原则。中国自古就有“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再如坚持和平发展的原则。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优良传统。在目标指向方面,以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认同客体是中国道路,目的是促进认同主体在道路认同的基础上自觉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中国古代有着辉煌历史,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过程中长期领先于世界。儒学文化圈的形成、世界最早纸币的使用、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诸如此般,举不胜举。但至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以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是要在认同的基础上发展中国道路,从而重塑大国光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四)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客观规律性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本质且稳定的、必然的联系,其存在与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从总体和长远讲,只有符合客观规律与历史发展趋势的目的才能得到实现。马克思关于人类活动“两大尺度”的思想揭示了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起来,即一方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的不同方面的合理诉求。
以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符合规律性。一方面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性规律。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社会科学的出发点,同样也是以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的出发点。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同时,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表现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按层次划分,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自信属心理学名词,文化自信是社会意识的呈现。中国道路是创造社会物质生活的重要载体,是社会存在。因此以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符合“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规律。另一方面是符合中国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中国古代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文化,国人呈现出文化自傲心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国人的文化心理是自卑与自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唤醒了中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中国人民这种文化心理的演变,有自身的变化规律。尤其是至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已逐渐成为共识,从而为以文化自信促进对道路认同的成功提供了前提。
以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符合目的性。直接目的就是促进人民对中国道路的认同。中国道路是党带领人民群众开创出来的,这条道路包含对人民群众的利益关怀。首先这条道路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内在追求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其次,这是一条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最后,这是一条符合人民需要、追求公平正义的道路。以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最终目标是动员人民参与到中国道路的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中国道路正是在同人民一道、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开创的,同样,中国道路的发展更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
三、以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的遵循
以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应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方法论指导,遵循文化发展带来的功绩性、凝聚性、制度性资源的内生供给,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遵循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一)遵循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体现在对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反作用。“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讲的就是这样的道理。需要注意的是,过去一段时间内,我们过分强调经济决定文化的作用而忽视了文化的发展。随着信息社会的深入发展,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甚至在社会发展的某些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不是简单的“反作用”。显然类似“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提法已经不合时宜了。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文化也迈向了新的阶段。当前,以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关键在于文化建设是否具有科学的思想引导,为此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
首先,文化具有阶级性。文化总是由特定阶级团体创造并为之服务,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核,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恩格斯曾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9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建,要始终将人民放在中心位置,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其次,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是多元的,不同地域由于历史的、地理的、风俗的等不同原因导致文化特征也不同。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性,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③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7.我们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要在保持本色的同时将其与中国道路相适应。最后,文化具有实践性。文化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只有符合进步的、先进的文化才不会被历史所遗弃。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义无反顾承担起发展文化的责任。早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就将共产主义思想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力图改变民族半殖民半封建化的旧文化,“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理论”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7.。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一段时间对文化发展的忽视,导致现阶段我国文化发展仍存在诸如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问题。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二)遵循文化的功绩性、凝聚性、制度性资源的内生动力
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的内生动力是指在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源于本体的、与这一过程相吻合的内在推动力量。只有具备了内生力,这一过程才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性发展,更重要的是“可持续性”发展。
首先是要充分利用文化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功绩性资源。现实存在的人,其生存与发展离不开需求与利益诉求。“政治认同的层次、认同程度与个体利益的层次、需求满足程度呈正相关对应联系。”①(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147.促进人民群众对道路的持续认同得益于这条道路是保证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在物质及精神不断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持续不断地焕发出群众的政治情感。经济维度上,文化具有创造物质财富的功能。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在文化方面的呈现。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大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形成了科学的文化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当前,我们仍要重视文化发展的经济效益,为凝聚道路认同累积功绩性资源。同时要注意,以物质利益为基础的政治情感和政治认同只是浅层的或是不稳定的。我国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已不仅是物质需求,更多的是对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向往,为此要充分发挥文化的精神给养作用,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其次是要充分利用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凝聚性资源。意识形态的凝聚性功能体现在思想的共识。中国道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全体成员的支持与奋斗,离不开社会成员思想的统一。文化软实力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0.。因此构建强有力的文化软实力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应有之义。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文化自信的推动。文化自信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础。要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建设的重点,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遵循。尤其在新媒体时代,西方文化的腐化侵蚀、错误思潮的若隐若现、网络平台的良莠不齐,冲击着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而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进而出现认同危机。为此,更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高意识形态的把控力,坚决反对打击危害社会主义、污化社会主义的言论,提高社会民众在众多信息中对中国道路内容真伪的辨别力,从而凝聚价值共识。
最后是要充分利用文化制度建设带来的稳定性资源。文化制度的先进性、人民性、公正性,是以文化促进道路认同的制度保障。首先是要打造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这需要保证制度的“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底色,体现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是主体,立足中国实际,坚持“社会主义”,立足“中国特色”,才能持续不断焕发文化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其次是要打造具有人民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人民性是指“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要始终围绕人的发展、需求与创造力来建构。要在《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加快建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等相关制度相继出台的基础上,不断彰显文化制度“以人民为中心”的真实性。最后是要打造公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人民性决定了公正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健全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将公正性体现在文化制度之中,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此我们要在此基础上,确保文化制度能够将基本文化权益合理公正地分配给所有利益相关者,保障权利和权益的公正分配。
(三)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
在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过程中,存在一对关系范畴,即认同主体与认同客体。认同客体,顾名思义,就是中国道路。认同主体是指具有生命个体存在、从事生产活动,处于一定生产关系中、从异化走向解放的马克思主义“现实人”。“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型政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实践层面的体现。以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的人民性要体现在认同的整个过程中。
首先是过程的起点:以文化自省促进道路认知。文化自省的基本要求是辩证地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分清哪些是符合道路发展要求,哪些存在不足。人民群众对生活实践感受最为真切,因而对文化自省最有发言权,对文化建设水平衡量得也最为准确。人民的根本利益应是文化自省过程的价值遵循,人民的满意程度应是检验文化自省结果的最高标准。习近平反复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得到了保障。”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28.
其次是过程中:以文化自觉焕发道路情感、以文化自立坚定道路意志。文化自觉与文化自立实际上讲的是如何发展文化的问题。即通过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以高度的责任担当,走自己的文化建设之路。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即强调文艺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几代领导人对文化建设的“二为”理念不断进行创新发展,逐渐明确了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新时代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取之于民,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是文化发展的动力;要始终坚持用之于民,反映群众合理的呼声。“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②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6.
最后是过程的终点:以文化自强激励道路前行。文化自强就是使我们的文化更具有吸引力、影响力、创造力与竞争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换言之,实现文化自强要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文化自强的实现离不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路谋划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另一方面要不断健全现代化的文化产业,完善文化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产业观,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创新力。
(四)遵循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促进群众对道路的认同,认同既是终点又是起点。促进认同的目的是落实到实践,因而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直接指向道路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经之路,进而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最终指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践。
习近平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9.重视文化自信对中国梦实现的助推作用。首先要重视其“更基本”的作用,即标识性。中国道路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文化决定道路,道路承载文化。中国道路是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历史与人民选择的康庄大道,这条道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文化自信的坚守,就是对道路的肯定。文化标识道路的独特性,因此要充分挖掘道路的文化意蕴,从而有助于增强道路自信。其次要重视其“更深沉”的作用,即渗透性。文化就其形态而言,具有显性与隐形之分。显性文化以各种形态存在,可直观感受,而隐形文化则看不见摸不到,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指导实践,正确有效的实践会变为习惯,而习惯会变为理念,继而成为价值,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应充分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塑造功能,将中华文化中蕴含的爱国观念、集体观念、改革创新观念融合发展,增进广大人民思想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凝聚起亿万中华儿女的磅礴伟力。最后要重视其“更持久”的作用,即持久性。历史上,再强大的帝国也逃不出“历史周期”的规律,再繁荣的经济,也要经历旧的生产方式为新的生产方式的取代。文化则不同,优秀的文化具有长久价值。“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12.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并通过价值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从而塑造人。要重视文化的价值观建设,激发中华文化价值观的生命力与创造力,为中国道路在比较中确定优势、在回应中确定地位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结 语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8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不是凭空而生,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契合性为道路的衍生提供了可能。中国道路的形成不是对我国历史文化的简单延续,也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简单运用,而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契合下,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国情开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当前,我国处于“两个一百年”交汇期,“十四五”计划开展之际。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新机遇。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利益主体与利益诉求之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激烈博弈,人民群众思想呈现多元多变的特征,这为党的社会整合工作带来了极大压力。“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通过学理上分析文化自信促进道路认同的逻辑过程、内涵与遵循,目的是探究文化与道路关联的内在机制,总结规律,充分发挥文化自信的力量,以推动良好的社会价值的形成,从而引领社会风气,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聚起全社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