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汽车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2022-12-27梁海燕张淑芳

装备制造技术 2022年8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职业道德素质

梁海燕,张淑芳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0 引言

职业素质指的是个体在社会岗位之中所要具备的一些基础能力,比如个体所要具备的扎实基础理论、该岗位所需要的技术能力、适合该岗位所需的心理承受能力、对该职业的道德观念等多种能力,这些能力的具备,才能使得个体在社会岗位之中有更好的表现,更好地适应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高职学校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对于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较为欠缺,而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主要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来体现的。高职学生目前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期阶段,在该阶段要准确定位自身的职业,根据社会所需要人才的基本能力来检验自身能力是否合格,以就业指导为指向,做好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1 高职汽车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分析

目前,高职汽车专业类学生80%以上都对职业生涯缺乏一定的正确认知,缺乏职业发展目标的确定,对未来的就业方向十分迷茫,一旦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中,就很容易出现各种不适应,这时职业素质能力的薄弱,会促使其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选择逃避、退缩,久而久之,这些专业类学生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状态,这种现象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结合高职专业汽车类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总结出以下几点问题。

1.1 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欠缺

职业心理素质是每个职场人需要具备的最基本能力,现如今,大多数汽车类高职学生对于就业岗位迷茫,职业生涯规划了解不足,规划意识较为模糊,且自身职业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对步入社会的职场工作有着一定的恐惧心理,没有建立足够的自信心去面对职场工作。很多学生步入职场以后,很容易出现情绪化、交际能力弱、缺乏一定的抗压能力、自我意志较为薄弱,很难适应职场工作。

1.2 学生的职业方向尚未清晰

高职汽车专业类学生对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方向、职业目标十分模糊,几乎没有认真思考过未来的职业发展问题。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汽车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渗透不够。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于高职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很多高职院校将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就业指导,将两者混为一谈,没有设置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部门,大多都是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合在一起。这就导致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没有受到专业理论的培养,仅仅只是作为就业指导的辅助知识一听而过。

(2)高校没有发挥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于自己人生的重要性。现如今,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建立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指导,仅仅只是为学生传授一些职业生涯规划的浅表知识,缺乏与实际生活案例相联系,缺乏有针对性地指导,导致高职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学习积极性不够。

(3)汽车类专业学生自身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性。很多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仅限于浅表层面,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出现很多学生毕业以后找工作眼高手低,不切实际,不愿意从事较为辛苦的工作。

1.3 高职汽车类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较为欠缺

高职汽车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主要分为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这些学生的职业能力存在理论基础薄弱、专业技能技术不过关、缺乏一定的创新性,从而导致高职学生在面对职场工作不自信的原因。

2 高职汽车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

根据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内容来对高职学校汽车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进行改革,能够最大化地满足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培养,满足于社会企业对综合型人才的要求,从而确定以职业素质为主线的教学标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1)根据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在行业中所需要岗位技能、岗位知识、所需的人员素质来确定该专业课程内容的选取,所选取的内容要遵循“重点突出”的原则,还需要遵循所选用知识的长效性、要具备一定的新颖创新性,并且能够与实际工作相联系的应用性知识,课程内容的选取始终围绕着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训练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为辅线来展开,将该专业的课程进行合理规划、重新整合。从课程设置上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

(2)针对汽车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要遵循模块化、理论加实践一体化的原则。教学内容的设定上要围绕着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来展开。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学习模块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通过不断的实践,能够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加灵活地掌握。在教学的内容上要不断渗透职业道德的教育,以此来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自身的职业素质,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

(3)构建汽车类专业的考核评价体系,该体系要围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来展开,确保所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与社会需求实时接轨[1]。而对于职业素质的要求需要做好对社会该行业的需求变化来不断进行调整,要时刻紧跟时代发展的趋势,避免出现人才教育的滞后性。构建动态的评价信息反馈机制,主要是围绕学生、学校、社会企业来展开。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一些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也可对社会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用人单位是否满意汽车类专业所培养的综合性人才。将这些问卷信息就行归纳总结,总结出一些具有时代特征性和地域特点的高职学生在职场中所具备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从而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及时的调整。将问卷调查中较多、较为常见的职业能力和一些因素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对教学目标进行及时整改,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以此来不断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为社会输送更有用的职业人才。

3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内容

3.1 职业素质融入到汽车类专业课程中去

在汽车类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上渗透职业素质的相关内容。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已经习惯以课程体系为核心的教学习惯,缺乏职业素质方面的相关内容,导致职业素质的训练内容在专业课程中的融入出现阻力,这是需要高职学校长期慢慢克服的一个过程,必要的时候可以依靠外力来进行解决。可以对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进行整改,如“汽车概论”“汽车商务礼仪”课程,可以融入汽车的专业文化,从事汽车类职业应该具备的文化素质进行讲解,将职业素质融入到课程中去,同时对专业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其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能力。也可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设置专业的课程,如“汽车商务礼仪”“汽车文化”等,邀请一些汽车企业的专业人士来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让学生清晰各专业岗位如销售顾问、维修专员等的职能,以及各岗位所需要具备的职业素质,通过外界的力量来让学校学生与社会实现动态接轨,及时地掌握到行业的动态,并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融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以及就业指导教育。校企合作开发的新课程,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为学生创设企业内部工作的场景,让学生通过实践不断地去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并且出现任何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得到专业人士的指点,这对于学生而言,更具实用。另外,教师也要与汽车企业专业人士做好沟通,清晰企业的发展动态以及各项要求,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有条件的可以到企业中进行实际考察,亲身经历后去为学生设计更加符合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不断强化教师的知识体系,从而培育出优秀的职业人才。

采用模块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来对高职汽车类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训练,在具体的职业素质课程,如“汽车文化”“汽车商务礼仪”“就业指导”等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行为教学法,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际场景(如4S店、维修车间等)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素质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一些较为典型的案例展开教学,课堂教学内容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之间通过相互的交流、探讨来学习本节课程的内容。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以小组的形式或者个人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职业道德,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意识。在实际的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促使其能够认识到步入职场以后所需要遵循的职业规范,自觉地约束自身的职业行为,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开发符合学校实际和用人企业认可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模式

在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实践探索中,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要依据用人企业对汽车类专业人才职业道德素养要求的具体标准建立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的职业道德素养内容体系,研究出一套符合学校实际和企业认可的综合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模式,培养出德能兼备的高素质的现代职业人。

3.3 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

很多高职汽车专业类学生毕业以后进入职场之中,自控能力较弱,一旦遇到任何困难很容易情绪化,这对于学生在职场中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时,要突出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批判、反思精神,遇事要冷静,并进行自我反思,理性地看待生活或工作中发生的任何事情等。让学生正确地面对职场中的各种压力,包括就业压力、失业压力以及再就业压力,让学生在学校之中就已经提前具备社会职场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职场环境。

3.4 通过实践来锻炼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

实践出真知,职业素质所具备的职业性已然决定了职业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该专业职场的实践锻炼[4]。通过校企合作,去到4S店、维修中心等实训基地,让学生通过在企业中实习,来感受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的实际工作的能力,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感受自身能力所欠缺的方面,从而有针对性地去加以改正。提前让学生与社会所接轨,能够减少毕业生对社会职场的恐惧心理,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强化自身的职业素质,引导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根据职业的特性以及发展前景来对自己做一个精准的定位,全面地了解社会职场所需要的各项能力,通过不断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为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其能够实习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地增强自信心。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训,才能培养学生优良的职业品质,为其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增加自身的职业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归属感,才能坦然地面对一切要发生的困难与挫折。

3.5 构建合理的职业素质评价体系

做好汽车类专业人才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计划、实施、监控和考核体系,严格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和道德践行,建立学生综合职业道德素养教育档案;建立有效、公正的学生综合职业道德素养考核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学生职业道德践行和综合素质测评的考核平台,将职业道德内容考核直接与学分挂钩。

4 结语

在整个过程中,要注重质量意识,构建具有专业可靠性、可信的毕业生跟踪调查,认真做好汽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依据社会调查的结果动态的去对人才培养的机制进行调整,确保所培养的人才满足于汽车行业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精准性提高。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职业道德素质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新时期会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为目的加强中职德育工作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