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医案四部曲
——选、读、理、用※
2022-12-27陈碧玉孙升云
陈碧玉,孙升云
(1.暨南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2;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632)
医案,又称诊籍、脉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真实记录,包含了医家诊治疾病过程中辨证立法、遣方用药的思路,同时涵盖了疾病诊断与鉴别的考量,体现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1]。中医医案不同于现代医学的大病历,其围绕着医家的诊治思维而展开,是学习各个医家学术思想与用药经验的宝贵资料。正如周学海所言:“每家医案中必有一生最得力处,细心遍读,是能萃众家之所长矣!”那么,究竟应如何学习医案,汲取其中的精华,为临床所用?这是个亟待回答的问题。本文将从医案的历史沿革、现代意义、学习步骤展开阐释,希望对大家提高阅读医案的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1 医案的历史沿革
中医医案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初见端倪。《周礼》记载,当时的医生已将疾病名称及治疗结果记录在册,可作为医案之雏形。《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曾详细记录患者的诊治情况,称之为“诊籍”,被视为后世医案之滥觞。
秦汉至隋唐五代期间,方书为重,医案未见突破性进展。这一时期的医案,量少质简,散见于医籍、史书、笔记、方志及文学著作中,主要目的在于证明某一方、某一药的疗效,在病证的详细描述与分析方面有所欠缺。宋金元时期,随着许叔微撰写的第1部医案专著《伤寒九十论》的诞生,医案立著蔚然成风,随后多数医家的医书多附加医案,使中医医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明清时期是医案发展的成熟与鼎盛时期,医案实现了从个案到类书的跨越,出现了医书类编著作,如江瓘父子将散见于各类书籍中的医案分类著录,集成了医学史上第1部医案专著《名医类案》[2-3]。
2 学习医案的现代意义
著名医家张山雷在《古今医案评议》中云:“多读医案,绝胜于随侍名医,真不啻聚集古今无限良医而相与晤对一堂,以上下其议论,何快如之。”医案犹如每一个生动鲜活的小故事,情节丰富,有助于激发专业兴趣;医案凝结了每一位中医大家的半生心血,蕴含其独特的诊治技艺特点,有利于增加专业自信;医案贯彻的三大基本内容——阴阳五行学说、取类比象思维模式、多端思维,有助于启发中医思维;医案的巧思妙想、精准布方,有助于突破“医之所病,病道少”的尴尬局面,汲取医案精华,可提高临诊能力[4]。袁宜勤[5]通过学习与评析《名医类案》中的刺血验案,并结合经典论述,加深了对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更加明确了不同针刺放血的选择,为实际的临床运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 学习医案的关键4步
著名学者章太炎言:“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中医医案对中医人的启发甚大,面对晦涩难懂的古籍,如何学习、继承是每一个中医学者的必经之路。
3.1 学习第1步:“选”医案 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医案中找出适合自己的读本,章树林[6]针对此类问题,分别从医案的形式与内容两方面给出充分的启示。他认为,对于医案内容而言,应具备真实、完整、有新意、疗效高等基本条件,这是主要方面;对于医案形式而言,应具备简洁、明了、有条理、文辞美等基本要素,这是次要方面。其中,在内容上,真实是第一要素,这需要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判读。完整性,指详细记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既展示了医家的治疗经验,又凸显其真实可信度,为理解医家的学术思想与用药规律搭建好桥梁。有新意,指通过医案学习,能够为临床难题提供治疗新思路,或在此基础上丰富中医理论,或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疗效高,指医案体现的疗效较通常所见更加突出、显效。此外,关于误治的回顾与反思,也值得学习。简洁、明了、有条理、文辞美的医案,可为书写医案树立良好的标杆,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如何有针对性地选择医案,第一,可通过阅读名中医的成长历程,多读名家读过的医案;第二,与院校导师沟通,有选择性地读专科专著,从中读取医案;第三,结合自身感兴趣的方向选择医案。笔者通过文献学习,发现多数医家推荐《名医类案》《柳选四家医案》《寓意草》《临证指南医案》《丁甘仁医案》《蒲辅周医案》《岳美中医案》等医案[7-8]。
3.2 学习第2步:读医案 华岫云谈及《临证指南医案》时指出:“此案须知看法,就一门而论,当察其病情、病状、脉象各异处,则知病名虽同而源不同矣。此案用何法,彼案另用何法,此法用何方,彼法另用何方,从其错综变化处细心参玩。更将方中君、臣、佐、使之药,合病源上细细体贴,其古方加减一二味处,尤宜理会。其辨证立法处,用朱笔圈出,则了如指掌矣。”从这段话中,可以获取3个关键词:辨证论治、比较学习、总结用药特点。
读医案最重要的是培养自身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借助医案提供的患者情况,结合四诊,理清医家是如何思考该疾病的发生发展,其治病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病因病机的关键点在哪里,最后确定证候是怎样的。以《临证指南医案》中的1则胸痹案为例,其曰:“脉沉,短气,咳甚,呕吐饮食,便溏泄,乃寒湿郁痹,胸痹如闷……小半夏汤加姜汁。”张洪俊[9]认为,该病因寒湿内蕴,侵犯三焦,寒湿犯上,心肺气血运行受阻,则见短气、咳甚、脉沉;寒湿蕴中,脾胃升降失常,可见呕吐饮食;寒湿流下,扰乱小肠泌清别浊之功,则溏泄。综上,治法当以燥湿散寒为主,而以方测法,以调和中焦为主,寻思至《黄帝内经》,气机升降之枢纽在于中焦脾胃。在本案中,不仅要谨记三焦受累时,可着重调和脾胃升降这一要旨,还需不断温习中医基础理论,明医理者方能心中有证与方,充分揣度四诊提供的信息,构建其中的关系网,同时将经典与实践融为一体,真正做到遵经方而不拘泥于经方。
比较学习,有两层含义,一是针对同一类疾病,医家为何运用不同证候与方药,以及针对不同疾病,为何运用同一类证候与方药,其中的缘由是什么?如关于遗精的治法,李阳等[10]整理分析了《名医医案》及《续名医类案》中的37则医案,发现每则医案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可采用清热利湿、涤痰开郁、泻火坚阴、补中益气、补益心脾、调畅气机等不同的治疗法则,体现了“同病异治”的治疗原则。而由中气下陷引发的诸症,临床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体现了“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二是,针对同一个医案内容,医家与读者对医案的解读存在哪些差异。以胡希恕医案1则为例。“任某,女,21岁,1965年12月21日初诊。昨日感冒,头痛头晕,身疼腰痛,恶心呕吐,恶寒,并素有腹痛,大便溏泄,脉浮数,苔白。胡老辨其为太阳阳明合病,选用葛根加半夏汤解表,降逆止呕。”(见《经方传真》)若是学院派医家,可能先辨其风寒、风热、风湿及虚人感冒,结合本案,考虑风热感冒,应辛凉解表,选用银翘散加减。这两者的疗效差异尚未可见,但通过医案的学习,可以获悉两者之间辨证思路与方药的不同,借助现实疗效判定其正确性,同时可知晓经方派常用六经辨证诊治外感疾病,强化对伤寒论的条文认知。
总结用药特点,指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主方主药、加减变化,同时注意医家在同类疾病中常用的药物剂量变化,以及在不同疾病中偏好的药物选择。白凤仙等[11]通过分析《二续名医类案》中关于便秘的用药规律,发现明清时期注重调整脏腑气机,将补虚、理气、清热、化热等多法联合使用,从多角度入手,其中更重视补虚。
3.3 学习第3步:理医案 除了带着问题去读医案,还要善于将医案的精粹部分进行提炼,内化成自己的思辨方式。刚开始读医案,可以先对医家的重要学术、思想理论依据进行摘要性记录,如《名医类案》昼夜择时用药规律[12],与《素问·六节藏象论》的“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理论相切合。但关于时间医学,初入医道者还需结合临床实践进一步揣度其中的深意。其次,可尝试总结某一医家的学术思想、辨证思路及用药经验,陈冲等[13]通过对4则丁甘仁治疗痰饮病的医案学习,得出丁氏治疗痰饮病既遵循“温药和之”的原则,又根据具体情况三因制宜的治疗特点。最后,针对某一医家常用的药味或方剂进行文献查阅,扩展对用药经验的理解,撰写读书心得。如胡小勤[14]对丁甘仁医案中使用的鲜药进行规律与特点的研究,得出药源广泛、主治温病、药食同源居多、多选用水生植物、一物多用及多用露汁等用药特点。
3.4 学习第4步:用医案 读医案如何做到圆机活用呢?可遵循以下几点。第一,在正确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联系医案中的用药点睛之笔,以加强治疗效果。黄喜刚等[15]总结发现,丁甘仁治疗不同疾病时多使用桔梗,配杏仁开宣肺气,联合白芍治疗痢疾,配合皂角刺等排脓行血,若能在个人诊疗中配合使用,视为巧用。第二,药物的剂量不可与现代用量要求同日而语,常需因人因地因时而改变。吴佩衡善用附子,用量之大,实为罕见,徐珊珊等[16]通过统计,得出其治疗不同疾病的附子用量如下:治疗阳虚外感,用量15~50 g;治疗阴盛格阳、元阳将脱危证,用量250~400 g;治疗肝郁寒凝、经脉不通,用量30~100 g;治疗阳虚出血证,用量30~60 g,血止后加大至150~200 g;治疗阳虚血寒闭经或风湿关节痹痛,起始用量为60~100 g。附子用量如此之大,若一味照搬,可能会出现不可预计的后果,故不可盲用。第三,初学中医者理论储备与临床实践功底尚浅,需要在专业知识更深厚的老师的指导下,规范地使用医案提供的宝贵经验。
4 小结
学习医案的方法众多,不仅限于以上罗列的几种形式,能力的形成也非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不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读医案的精粹,相信在未来,必将对自身的成才大有裨益。以上仅是个人通过文献学习所得,若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前辈同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