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地区牛羊脑棘球蚴病的防治策略

2022-12-27格桑央宗

中兽医学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病畜牛羊畜牧

格桑央宗

(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卡龙乡人民政府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西藏山南 851100)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肉类食物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国家充分认识到地区特色产业开发对畜牧业经济结构的重要性,大力扶持地区政府开发畜牧产业及相关下游产业,目前,畜牧产业已成为很多地区人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畜牧生产质量与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由于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养殖牛羊细菌感染患病至死现象十分常见,较为常见的牛羊病害就是由多头绦虫引发的脑棘球蚴病,该病能够麻痹病牛神经系统,造成肝肺器官不同程度受损,严重可引发牲畜死亡。本文将针对牛羊脑棘球蚴病的防治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促进我国畜牧行业的健康发展[1]。

1 研究资料分析

1.1 案例资料

位于西藏林芝市察隅县的当地兽医站近年来参与诊治牛羊脑包虫疫病共42 例,治愈36 例,治愈率达到87.5%。其中,母牛10 头,母羊21 头,公牛5 头,公羊6 头,年龄在1 ~2 岁。脑棘球蚴病的主要症状是病畜作转圈运动,伴随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精神亢奋,食欲减退等。其中有28 头牛羊一侧视力衰退或失明,9 头双目失明,5头视力暂时正常;有12 头病畜的虫体寄生部位发生明显病变,其余无变化;虫体寄生包囊突出脑结构表面的有6 例,其余14 例在病畜脑结构深处,22 例在病畜脑结构浅层;有39 例病畜只有一个包囊,手术成功暂未复发,3 例手术治疗1月后同侧发生了明显病变。

1.2 诊断方法

(1)病原学检查。通过切开病畜灶处的包囊肿块,采用制片、镜检实验来诊断是否为多头绦虫引发的疾病。

(2)变态反应。将脑多头蚴虫囊壁制成的抗原剂注入病畜眼睑内部,一小时后如果部位皮肤出现明显的红肿,则可以判断为阳性。该诊断反应是一种速发型反应,操作简单、检测率高,但特异性较低,因此,该诊断方法并不能作为动物疫病诊断的确切依据。

(3)结合牛羊临床症状诊断。可以通过检测与病畜同一牧场的护卫犬或其粪便进行初步判断。脑棘球蚴病不同于脑炎,畜牧脑炎发作多由蚊、蝇叮咬引发,多发于蚊虫猖獗季节,且症状明显,很容易使病畜出现急性死亡。而脑棘球蚴病则无季节限制,无明显症状,病程可达到三到四月,这是目前很多基层兽医工作者容易错判之处。

1.3 治疗方法

1.3.1 手术治疗

主要包括术前确定位置、术中摘抄包囊、术后护理治疗等。通常情况下,脑包虫寄生的部位决定了病畜的患病症状。目前治疗案例中确定手术部位的方法有:病畜会出现一侧视力衰退或双目失明,眼球外观呈灰色,保持直线行走,可以判断脑包虫寄生于病畜脑结构的偏前靠中位置;在病畜遇到障碍物时头最先偏向的一侧,也可判断为脑包虫寄生位置;若病畜双目视力正常,只作回旋运动,转圈的方向可判断为脑包虫寄生方向;病畜一侧视力衰退至失明,且作回旋运动,如果转圈方向与失明一侧方向一致,可判断为脑包虫寄生在转圈方向的对侧位置。确定手术位置后,手术治疗步骤总结如下。

(1)清洁。使用碱性肥皂水清洗病畜脑部、眼下等囊肿部位,并用碘酊消毒,最后用符合手术需要的浓度酒精脱碘,涂抹碘伏。

(2)麻醉。将病畜放于手术台上固定位置,皮下注射3-5 ml 松灵麻醉剂,并使用盐酸普鲁卡因完成病灶处麻醉。

(3)手术。选择病畜骨质松软部位切入,定位画“十”字,使用诊断锤逐步剥离术周皮肤与颅骨,然后用消毒后的专业电钻切入约2 cm 圆口,取下颅骨板片放入加入320万单位的青霉素生理盐水中,确保创口没有大量出血。剪开表层的青灰色脑膜,取出包囊(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包囊面积过大,出现卡顿等情况,可以用注射器辅助抽取内液,并注入1 ~2 ml 的2%的精制敌百虫溶液),之后用符合手术需要的浓度青霉素进行创口周围血迹清洗,涂抹碘酒,严格消毒,进行脑膜缝合处理,纱布包裹。为了防止在手术过程中出现脑血管破裂等情况,可以提前给病畜注射止血剂,并准备止血绷带、脱脂纱布等材料。另外,在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应及时将术中使用的刀片、棉签、针筒等手医疗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全面消毒手术场所,避免细菌滋生,发生交叉感染等。

(4)术后护理。在病畜完成手术1 周后,工作人员应在病畜患侧涂抹2 次碘伏,防治外部感染,并尽可能将手术后的病畜单独饲养,保持环境通风、清洁,帮助病畜快速恢复。

1.3.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驱虫,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是:根据病畜体重吡喹酮片,间隔1周服用1次,首服剂量为12 g,1 周后增至14 g,并配合静脉注射适量葡萄糖、维生素、磺胺嘧啶钠等,肌肉注射青霉素,连续治疗3 ~4 个疗程。虽然吡喹酮的驱虫效果较好,但也要注意用药安全,切不可过量服用,并在用药过程中注意病畜的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及时做出治疗措施。在服药后,病畜体内虫体死亡,很容易出现壁液流出、精神萎靡等症状,通常情况下1 个月的药物治疗后病畜病情会有明显缓解,5 ~6 周基本可以治愈。如果持续食欲不振、体温增加,则要配合服用利尿与强心药物。在完成初步治疗后,为防止病畜出现继发性与交叉性感染,可以采用静脉注射可透过血脑屏障的光谱抗生素辅助治疗,不仅能够增强病畜的抗病能力,也能够治疗机体自身炎症等。

1.4 诊断结果

目前,脑棘球蚴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相比传统手术方法中用圆锯摘除病畜术部头骨,用管针吸出囊壁囊蚴,手术杀虫法的治愈率更高,复发率更低,以上述42 例牛羊脑棘球蚴病为例,成功率达到83.52%。另外,可以通过切开病牛病灶处的包囊肿块,制片、镜检实验确诊是否为多头绦虫引发的疾病,或将脑多头蚴虫囊壁制成的抗原剂注入病牛眼睑内部,如1 h 后出现注射处皮肤红肿,则可判定为阳性,还可以通过监测同一牧场牲畜或其粪便来初步判断等。通过分析这42 例牛羊诊疗表现数据可以发现,发病诱因、治疗措施与饲养环境和生产条件等因素都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2 结合研究资料结果进行探讨

2.1 流行特点

牛羊脑棘球蚴病是一种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牲畜脑部位置所产生的疾病,属于人畜共患病。因为寄生具体部位的不同,产生的囊块大小以及产生影响也不相同,因此,作为中间宿主的牛羊临床症状也不完全相同,这也为牲畜脑棘球蚴病的预防与治疗工作增加了难度。犬科类动物患脑棘球蚴病的主要来源,多头绦虫可以寄生于犬、狼、狐狸等犬类动物肠道内,并随其粪便进入自然界中,这些粪便会污染牛羊采食青草与水源,使虫卵进入牛羊体内,随肠壁血管血液流至全身,进入组织与器官,特别是肝脏与肺器官等,在其发育2 ~3 个月后,将会成为具备感染性的成体脑多头绦虫。还有一种情况,是犬科动物误食患病牛羊时会感染多头绦虫,这些幼虫在犬体内经过1 ~2 个月可以发育为成虫,随时都可以随犬粪便排出体外,进一步扩大感染范围。早期的多头绦虫并未明显临床症状,因此,很容易被忽视,在出现临床症状时大多已发展至中晚期,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率非常高。

2.2 主要临床症状

患脑病虫病初期的牲畜,会因为脑部炎症,出现温升高,呼吸加快,精神亢奋等症状,并伴随跳跃前行等行为,随着脑部炎症的加重,病畜会陆续作坡行、回旋等运动,同时出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靡、无力嗜睡等症状,急性脑棘球蚴病可使病畜脑部感染至死。上文已经提到,由于虫体寄生位置的不同,病畜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也大不相同,如果虫体寄生于牛羊脑部深层,那么很可能出现运动不协调、单目或双目失明以及肌肉痉挛等症状,如果虫体寄生于靠近牛羊脊髓部位,则可能会使病畜出现大小便失禁甚至瘫痪等症状。

2.3 主要发病诱因

西藏地区牛羊主要分布于海拔3000 m 以上的高寒地带,作为中国主要畜牧基地之一,牦牛就已经达到500 万头左右,占全球牦牛总量的三分之一,是目前我国最大牦牛生产基地之一。近些年,我国积极建设现代畜牧产业,高质量畜牧品牌纷纷涌现的同时,传统畜牧经营方式与管理理念受到巨大冲击,个体养殖场废物处理系统不完善、饲料资源缺乏、牲畜治疗技术落后等问题逐渐暴露,严重制约我国畜牧产业的发展,也是造成藏区牛羊脑棘球蚴病的主要原因。

2.3.1 脑包虫泛滥

脑棘球蚴病也称为脑多头蚴病,主要寄生于狗、狼、狐狸等犬科类动物的小肠中,呈透明囊泡状,发育一至两月成熟,成熟后的虫体节片为长方形,其虫卵附着于表面,会随着宿主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牛羊饲草与水源,造成同一活动区域内的牛羊发生交叉感染。由于该病并未明显季节性特征,病畜患病初期也并未明显的发病症状,因此,很难在患病初期进行及时治疗,延误病情则会造成病畜肝肺等内脏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可至死。需要注意的是,脑棘球蚴病主要感染1 ~3 岁的牛羊,特别是一岁左右低龄牛羊犊,一旦控制不利,很容易造成地区畜牧养殖产量下降,无法保证下游的食品安全。

2.3.2 养殖场废物处理系统不完善

目前,我国藏区牛羊养殖模式并未完全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缺乏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畜牧产生的大量废物无法得到有效处理,不仅加大人畜患病风险,还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3.3 动物检疫技术落后

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政府并未对传统养殖模式的现代化转化工作足够重视,畜牧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动物检疫科研成果无法有效落实,造成牛羊患病之初无法得到快速治疗。另外,我国西藏地区的动物检疫专业人才十分缺乏,目前仅有十几家脑棘球蚴病治疗定点医院,骨干医生平均年龄在40 岁以上,工作环境简陋,工作强度大,工资福利低,使很多青年人才都不愿意主动加入。

2.3.4 脑棘球蚴病宣传力度不足

我国西藏地区散户畜牧养殖仍不在少数,很多牧民沿用传统放牧方式,使养殖牛羊饲食污染水草以及动物内脏,加速脑棘球蚴病的传播。另外,大多牧民不具备先进的动物疫病防治意识与技术,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拉低畜牧产量。笔者认为,这与脑棘球蚴病宣传力度不足有重要关系。

2.4 主要防治策略

2.4.1 加强饲养环境管理

牛羊作为多头绦虫的中间寄主,终端宿主是以狗、狼、狐狸为主的犬科动物,笔者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我国藏区很多养殖场为保护牲畜安全都会饲养一些中大型犬,而这些犬类动物是脑包虫疾病的传播主体,如果饲养管理工作没有做好很容易增加脑包虫疾病的感染率。

养殖户需将养殖场中的牛羊圈舍与犬舍建在远距离位置;不可以将患有脑包虫疾病死亡的牛羊喂食给犬,也不可将腐烂、变质草料喂食给牛羊,并定期清除犬粪便,避免交叉感染。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沼气利用法,将畜牧产生的大量废物进行发酵,提取所需物质,实现二次利用。另外,对已经死亡的病畜尸体、粪便、垫草以及其他饲养器具要及时焚烧无害化处理。对于疑似患病牲畜,工作人员应在第一时间隔离并诊断,彻底消毒被污染的环境和饲养用具。完善养殖场的消毒制度,定期对牛羊犬圈舍进行消毒与驱虫,保持地面干燥,保持空气通畅,减少养殖场中的病原体等。

2.4.2 加强动物疫病宣传力度

国家相关部门与当地政府应结合该病的流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防治计划,开展动物疫病防治讲座,加强对防治脑棘球蚴病的宣传力度。此外,应积极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开通网络动物检疫信息平台,实时信息共享,树立防疫意识。

2.4.3 切断病原,降低感染率

针对牛羊脑棘球蚴病治疗效果观察分析来看,及时预防十分重要,这是因为药物治疗长期使用后产生一定耐药性,以及藏区基层动物检疫条件不足等问题。在饲养牛羊出现脑包虫临床症状时应果断隔离与扑杀,从根本上切断病源,降低感染率。

2.4.4 加强监管执法力度

畜牧防疫监管工作主要包括养殖、运输、屠宰等内容,应不断加强违规行为查处力度,落实养殖与屠宰单位职责,对逃避动物检疫、私卖病畜禽、伪造检疫合格证明等行为绝不姑息[2~4]。

3 小结

脑棘球蚴病是十分常见的牛羊疾病,常出现于犬类动物活动频繁地区,发病较为集中,是引发家畜发病率与死亡率的重要原因。鉴于该疫病的流行范围大、宿主多,想要完全消除是很难做到的,因此,防治工作应重点放在“防”上,加强疫病检测与控制,定期驱虫与消毒,控制感染扩大,阻止流行环节等。

猜你喜欢

病畜牛羊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家畜疾病可用蒸气疗法
家畜疾病的合理辅助疗法分析
通过对病畜运动机能的检查进行临床诊断
病畜的食饵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