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两种体外寄生虫病的诊断及防治
2022-12-27卓嘎
卓 嘎
(西藏拉孜县拉孜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西藏拉孜 858100)
黄牛寄生虫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会对牛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对于黄牛寄生虫病,必须查找其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与治疗。
1 黄牛两种常见体外寄生虫病
1.1 牛疥癣病
1.1.1 临床症状
牛疥癣通俗的叫法是牛癞,是一种常见的牛寄生虫病。牛患染上牛癞后,会出现皮肤发炎、脱毛等症状,牛会产生奇痒之感。牛疥癣是由疥癣虫引起。疥癣虫姐寄生在牛的皮肤内,破坏牛的皮肤组织,最终引起高度接触性传感疾病。牛患染上疥癣病后,皮肤会异常瘙痒,故而牛会有舌舔、磨壁、擦桩及啃咬等动作。牛疥癣病需要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导致病牛食欲减退,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减弱,牛的增重与泌乳也都会受到影响[1]。
1.1.2 诊治措施
加强日常检查工作,密切关注牛的饮食状况,皮肤情况,有无舌舔、擦桩等行为,及早发现一些异常并做出进一步诊断与处理。优化养殖行为,规范养殖过程,做好养殖场卫生清洁、消毒杀菌工作,减少病菌在牛体内的寄生。牛圈需保持干燥并经常通风,对污染的圈舍、用具等必须彻底消毒,减少牛疥癣传染的可能。科学规范养殖,经常擦拭牛体,保持牛皮肤的洁净干燥,降低牛疥癣病暴发的可能性。定期给牛驱虫健脾,增强牛体免疫力,降低牛疥癣病感染率[2]。
对患染上牛疥癣病的黄牛,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干预。常见的治疗牛疥癣病的药物有断肠草(也叫雷公藤与黄落根)、樟脑、硫黄、百草霜(俗称锅底灰)、血余、桐油、茶油等。将以上药材称取适量研末煎熬,制成药物涂抹于患病处,起消毒杀菌与驱虫保养作用。在使用这一药方治疗黄牛疥癣病时,需根据黄牛体质与耐药情况,合理控制每味药材的用量,同时注意每味药材添加的顺序与时间。如熬制时不能将硫黄过早加入,硫黄添加的过早会造成硫黄失效[3]。
还可使用DDT 乳剂治疗,用1 份纯DDT 加入9份煤油作为A 液,用1 份来苏儿加适量水作为B 液,将A 液与B 液混合摇匀,然后将混合溶液涂擦在患部,促进病牛尽早恢复健康。通过研究与实践发现,当病牛病情较轻时,涂抹1 次就可痊愈;若病情较重,就需涂抹多次,每次涂抹间隔时间5 ~7 d。为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涂抹药物前要先将患部进行剃毛处理,并且将皮肤上的皮屑与痂皮去除,将药物均匀涂抹在患部。为防治牛用舌舔舐患部,涂药后给牛带上“捂嘴”。涂药后密切观察病牛状况,如果发现有中毒情况就需立即用温水洗净药物病对症治疗[4]。
将干净布条浸在柴油中,完全浸湿然后拧干,使用浸了柴油的布条在牛身上反复涂擦,每周1 次,连续涂擦3 周就能痊愈。
取适量硫黄、乳香、枯矾等研末制成药粉,将适量植物油烧热然后放入药粉稍微煎制,将带有余温的药粉涂抹在病牛患部,每周涂抹1 次,坚持涂抹几周就能痊愈。
治疗方法五:取适量的烟梗或烟叶,取适量水将烟梗或烟叶煎煮1 h,取得煎汁,将煎汁涂擦在患部,坚持涂擦几次就能痊愈。牛患部痊愈后仍然需加强观察,查看是否痊愈,是否又有感染的迹象等,要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治理,将牛疥癣病对牛的影响降到最低。[5]
1.2 牛皮蝇病
1.2.1 临床症状
皮蝇病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寄生虫病,这种病在夏季异常高发。夏季天气回温,各种蚊蝇也开始活动。由于牛皮肤上毛发浓密,皮肤又不是十分干净,所以容易招引大量雌蝇在身上扎根产卵,最终导致牛染上严重的皮肤病。牛皮蝇病对黄牛的影响也是较大的,具体如:使牛产生瘙痒、痛痒等不适感,引起牛的烦躁情绪;当幼虫移行到背部皮下时,引起局部发生硬肿,随后皮肤穿孔,且如果不及时处理幼虫,幼虫进入黄牛食道就会严重影响牛的健康;牛皮蝇并还会影响牛的肉质,导致牛肉口感变差、营养含量降低;如果犊牛患染后皮蝇病,犊牛的生长速度、身体免疫力等都会受到影响,犊牛会出现生长缓慢、贫血等情况。[6]
1.2.2 防治措施
可使用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进行口服、皮下注射或浇淋。但治疗时应注意治疗时机,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由于幼虫在牛的脊椎或食道寄生,此时用药可导致牛出现严重的局部反应,因此不宜在该时间进行驱虫,而每年的4 ~11月均可进行驱虫。此外,还可使用机械法,用手将皮孔内的幼虫挤出,但应注意操作时避免挤破虫体。由于牛皮蝇病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和季节性,因此在流行该病的地区应做好防控工作。每年的4 ~11月定期进行药浴或皮下注射驱虫药,降低牛毛上皮蝇卵的数量和体内幼虫的数量,从而防控该病。此外,还应注意引进牛进行严格的检疫工作,防止将患有皮蝇病的病牛引进牛群导致牛群发病[7]。
2 黄牛寄生虫病发生的原因与防治不足简析
黄牛是牛属物种,能适应高寒气候,一般生活在海拔3000m 以上的地区。黄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一定的交通运输功能,能够在复杂的山坡地带进行货物输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黄牛的皮可以用来御寒,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藏族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是近年西藏牧区普遍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多,不少地方降水量减少致环境恶化,草地退化、沙化、盐碱化严重,鼠害猖獗,草地生产力下降,已严重影响到西藏黄牛产业的发展,黄牛寄生虫病的爆发概率、爆发规模等也越来越大。下面从大的角度出发,对西藏黄牛寄生虫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2.1 疾病暴发原因
黄牛患染的许多疾病都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与复杂性,常会在未发现传染源、未察觉异常时突然爆发。对于疾病的流行原因众说纷纭,部分人认为动物在发病前已经携带病原菌,再加之环境因素的影响与作用,最终使动物发病。根据有关研究可知,黄牛疾病的爆发与养殖环境有一定关系。当牛群居住环境潮湿、寒冷、或闷热、通风不畅、拥挤、脏乱等时,牛染寄生虫病感染率会大大增加,机体抵抗力下降,牛发病的概率也会上升。此外,养殖地长期阴雨连绵,黄牛营养物质摄入少及突然改变饲料等也会导致黄牛抗病力下降,害虫乘虚侵入黄牛体内,最终造成黄牛发病[8]。
2.2 疾病防治存在的不足
当前有部分人员养殖观念、养殖技术比较落后,在养殖过程中不注重养殖措施的规范化,平时不能定期清理环境,不注重消毒杀菌,不重视环境监测,最终造成寄生虫病大规模爆发。
部分养殖人员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不重视寄生虫病防控。由于不重视寄生虫病防控,所以就出现了许多不规范、不健康的养殖行为。如不注重养殖场的通风、光照等条件,封闭的、不规范的养殖环境导致寄生虫病爆发的概率大大增加;不能有效地使用药物防范寄生虫病,加大了寄生虫病的发生风险。
西藏地区的动物疫情监测体系与机制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信息是开展综合判断疫情预防与控制的现实依据,丰富、详细、及时且真实准确的预警信息是有关部门制定动物寄生虫病防控决策与措施的基础。但受技术、观念等因素影响,目前西藏地区重大动物疫情的监测预警信息网络和信息收集报告机制还不够完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黄牛寄生虫病防控难度大。
3 西藏黄牛疾病防治的完善策略
3.1 规范养殖
临床上加强饲养管理,做到规范化养殖。养殖人员做好对养殖环境的管理,及时清理粪便,保持牛圈内通风良好,防止细菌滋生。控制牛圈内的温湿度,牛圈内不宜过于潮湿,温差不能过大,药避免牛群受寒受热。西藏地区白天夜晚温差大,所以一定要做好控温工作。每天对养殖场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等进行监测,并根据黄牛的生存需求对各环境条件进行标准化控制。在饲料搭配、食物搭配方面也要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操作,做到标准化饲养管理。另外,控制好养殖密度,饲养密度过大寄生虫病的防治难度也就越大,因此控制密度,避免牛群过于集中[9~10]。
3.2 做好日常监测
当前一些养殖人员的养殖观念、寄生虫病防控理念比较滞后,对于黄牛疾病,主要是以后期治疗为主,忽视前期的预防工作。这样的养殖思想不仅导致寄生虫病爆发率增加,而且造成寄生虫病防控、牛场养殖成本增加,经济负担加重。因此在后期的养殖经营过程中,应当及时更新养殖知识,更新寄生虫病防控观念,加大寄生虫病预防投入,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开展养殖场寄生虫病防控工作,将养殖风险降到最低。具体来说就是在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要勤于观察,平时饲养时留心观察肉牛的进食、体温、精神等情况。在发现问题后就迅速做出处理,有效防止寄生虫病大范围传播。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在养殖场内安装智能监测设备,利用智能监测设备每天测量肉牛体温、监测肉牛的精神状态等,真正实现对寄生虫病的有效防控。养殖过程中要做好环境清洁工作,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杀菌,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养殖场内的病菌,降低寄生虫病爆发概率。
3.4 规范病牛处理
平时养殖以及工作过程中就应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一旦发现有可疑病例必须及时果断采取隔离与寄生虫病上报措施。将病牛隔离,并主动向有关防控部门报告疫情,然后积极配合政府机构将病牛运输到规定疫区实施封锁隔离。养殖人员要转变传统落后的观点,不做出发现寄生虫病不上报私自杀死并将病牛尸体随意抛弃或是喂食其他动物的错误行为。对于死亡的牛尸,做规范化、无毒化、无污染化处理。
将尸体并不透明容器包装,运输到指定地点销毁,不能将其售卖交易。污染的饲养用具也要严格按照规定处理,草垫要烧毁。引进新牛时要进行传染病检查,隔离一段时间确定无传染性疾病后才能投入牛群中饲养。在封锁区域的边缘要有明显标志,减少外来人员的进入。在必要的交通路口设置检疫消毒站,严格落实消毒任务,加强封锁区域的消毒,严格执行兽医主管部门对病牛死牛的处理规定。
3.5 做好疾病诊断
黄牛寄生虫病具有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在养殖期间要密切关注牛的各种表现,及时发现牛的异常并进行治疗与处理。如黄牛患染上寄生虫病后,会出现比较典型的临床症状,如食欲下降、皮肤瘙痒,情绪烦躁等,养殖人员一旦发现黄牛出现这些症状就需提高警惕。在养殖过程中,要先通过观察病牛临床症状,作出初步判断,然后再尽快采集分析病原,进行抗原检测,通过实验室诊断、镜检、动物接种、串珠实验等得到最终的诊断结果,及时确诊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诊疗。
3.6 做好养殖场消毒杀菌处理
全面、彻底的消毒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出现。在对养殖场及周边规范、全面消毒后,被传染源散播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就被消灭,病员传播途径被切断,寄生虫病就不会大范围出现,因此消毒应随时进行。在没有病例出现时,对养殖黄牛的牛圈、草场、围栏及养殖用具与物品随时消毒。使用百毒杀、强力消毒灵、敌非特等消毒剂,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消毒效果。消毒频率可为2 天1 次。养殖过程中,要有预防疾病的意识,要根据具体的养殖条件、黄牛体质以及以往的寄生虫病防控经验等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消毒工作。如根据以往寄生虫病防控记录及长期的养殖经验,确定出寄生虫病流行季节,然后在这些时间内加大消毒力度。牛群中出现病例后,及时、彻底、前面地清扫养殖场,对场地、用具、牛食槽等进行全面消毒,将粪便、垫料等食用焚烧的方法进行销毁,防止病菌大范围扩散。
4 结语
寄生虫病影响黄牛的生长发育,也会使养殖户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针对黄牛寄生虫病,需做到重防重治,在养殖过程中采取预防+治疗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规范养殖行为,应用药物治疗等措施,有效预防寄生虫病的大规模爆发与流行,将寄生虫病对黄牛的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