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本解读的有效立足点

2022-12-26郝蒙蒙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立足点肥皂泡赵州桥

郝蒙蒙

教师作为课堂对话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对文本解读的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文本解读时,需要站在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敏锐捕捉课堂上的有效生成,才能及时回应学生阅读时产生的多元感悟,引领学生进入思维发展的新天地。

一、以文本语言为立足点

在文本解读的时候,教师要高度重视文本语言,以语言为立足点来解读文本。

如教学《猫》,课文第1自然段只有一个句子——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是课文进入统编教材后,编者在文本语言上进行的重要改动,即这一句话从原来的第1自然段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自然段。对这样的改动,教师需要多问几个问题:编者把这个句子独立出来成为全文的第1自然段有什么用意呢?在第1自然段中,关键词是什么呢?编者这样改动对全文有什么影响呢?换言之,教师在解读《猫》时,必须深入文本,先把这些问题弄清楚,然后才能去解读其他内容。首先,教师要注意自然段中的第1句话和全文的第1自然段的区别。通常情况下,全文的第1自然段有总起的作用,可以成为概括全文的关键语句;而自然段的第1句话,一般只能在自然段中起到总起和概括的作用,与其他自然段的内容关系不大。其次,教师要认真分析课文其他自然段的内容。第2自然段从猫的老实、贪玩、尽职中写出了古怪的性格,第3自然段从猫的高兴与不高兴的角度写性格的古怪,第4自然段从猫的胆小与勇猛的角度写性格的古怪。由此可见,文本中多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古怪不仅是第1自然段的关键词,也是全文的关键词。最后,教师指导学生理解编者把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个句子独立出来的用意。如果将它仅仅放在第1自然段的开头,那么它对其他自然段就起不到总括的作用。由此可见,粗略地看,编者只是调整了全文第一句话在文本结构中的位置,实际上,这样的改动就能够使全文以总分结构为主,既便于学生理解,又便于学生学习。

二、以文本背景为立足点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对隐含在文本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等方面的信息,需要联系作家的创作背景和社会背景,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才能准确把握文本内容和特色。

如《肥皂泡》是著名作家冰心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写的是作者童年时代吹肥皂泡的经历。文中描写的肥皂泡,不但有童年的欢乐和情趣,而且寄托了童年的梦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还赞美了母爱。可是,在学生看来,吹肥皂泡就是一个普通的小游戏,他们吹肥皂泡就是好玩,比一比谁吹的肥皂泡大,从来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情感在里面。因此,教师需要借助知人论世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冰心的创作特点和时代背景来体会。冰心的文学创作以“爱的哲学”为主旨,主要包含母亲之爱、自然之爱、儿童之爱,《肥皂泡》就能很好地诠释冰心的创作特点,吹肥皂泡是母亲在“下雨的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时“教”我们玩的,说明母亲一心想给我们带来快乐,很好地体现了母爱。如果联系时代背景来看,冰心所说的小时候,是在1910年前后,那个时候,肥皂在中国还是稀罕的东西,母亲不仅舍得给孩子吹泡泡玩,还用上“小木碗”和“竹笔套管”这样的工具,由此可见,母亲在“教”我们吹肥皂泡这件事上是多么用心,不是现在花1元钱就能买到的现成的泡泡水可以比的。只有把冰心的创作特点和时代背景结合起来分析,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肥皂泡》一课中蕴含的感情。

三、以文本主旨为立足点

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承载着特定的学习任务,被赋予独特的教育目标。这些任务和目标都是通过文本主旨体现出来的。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关注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如教学《落花生》一课,有些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中比较方法的运用时,即像花生那样做一个有用的人,不能像苹果、桃子、石榴那样追求外表好看,有的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苹果、桃子、石榴外表好看并没有錯,属于天生丽质,更重要的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外表美也能够体现出其自身的独特价值。这样的观点,引发了学生的议论,不少学生都认为这个观点没错,有道理。对此,教师不可听之任之,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首先,作家创作《落花生》就是借花生的朴素外表和埋在地下默默生长的特点,表达自己在做人方面的主张:做一个像花生那样默默奉献的有用的人,这就是文本的主旨所在。其次,文本中出现的苹果、桃子、石榴,目的是将它们的果实外露与花生把果实埋在地下这一特点形成比较,突出花生朴实和默默奉献的品质,这是比较写法的需要,并不需要对苹果、桃子、石榴的外表好看进行挖掘和赏析。再次,时代在发展,人们适当追求外表美是可以的,但是更值得追求的是内在品质的美。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才不会在错误的认识上越走越远。

四、以文本留白为立足点

文本中存在大量留白之处,这些留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情感,值得读者咀嚼、揣摩。因此,教师可以文本留白为立足点去解读文本。

如教学《赵州桥》一课,课文第1自然段最后的句子是:“……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从表面看,这是一个不难理解的句子。但是,这个句子中蕴含着大量的信息: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中,有多少桥梁建起来之后又消失了,即便是现代人建的钢铁桥梁也有损毁的。赵州桥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有没有遇到危险呢?学生查阅资料可以得知,赵州桥历史上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多次地震,尤其是1966年的大地震,震中距离赵州桥只有40多公里,等等。这些都是“到现在”三个字背后的丰富内容。也就是说,赵州桥能够成为桥梁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值得人们探索的。

总之,统编教材中的文本,小到词语、标点符号的选用,大到篇章结构、思想感情的处理,都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独运。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找准文本解读的立足点,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切入点和有效路径。

猜你喜欢

立足点肥皂泡赵州桥
你不知道的赵州桥
十二月·肥皂泡泡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浙派人物画的立足点
——重读方增先《粒粒皆辛苦》
深化医改有四个立足点
学了就要用,不用就没用
守住语文阅读教学的立足点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