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郁郁苍苍写秋声
——读赵孟行书《秋声赋》

2022-12-26王堂兵

老年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赵孟布白结体

□王堂兵

此作技法精熟,可谓一气呵成,用笔圆转遒丽,妍润多姿;结字精美绝伦,几无可挑剔之处。赵孟下笔极其稳定,书写时多直接切入,呈尖锋入笔之态;收笔轻按或回锋,显得含蓄而内敛,使作品用笔圆润、布白严谨、结体端秀。细读其妙,个人以为,学习其书法,需从抓用笔、剖结体、谋章法等三个方面着手。

首抓用笔,重在处理好起笔与收笔。起笔典型的有三种。其一是顺锋直入。这是行书创作中常见的用笔,即斜势入笔、顺转而进,这样既能加快用笔速度,又不过于直白。这一用笔方式,在此帖单字之首笔中比比皆是,如第一行“声”、第二行“子方”、第三行“自西南”等首笔,皆如此。其二则是斜切翻笔。即取斜切之势,通过翻转毛笔,使起笔状态类似藏锋,显含蓄之态,如“秋”“欧”等字起笔。其三是逆锋顶笔翻转。这一类用笔,多承接上一点画形态,顺势逆锋入笔,顶笔后迅速翻转,再顺势行笔,使该笔画既承上势,又较好地连接衬托。如首行“声”字之“耳”部第一横,第四行“初”字第二笔。

《秋声赋》元·赵孟34.8cm×182.2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收笔则主要为以下几种。其一,笔到意到,戛然而止。如前二行“秋”“夜”等字的收笔,力送笔尖,意到笔止。其二,顿锋驻笔,回锋收笔。如“腾”“砰”“马”,以及一些以“口”“日”收笔的字。其三,顺势出锋,映带下字。作为极少连带的行书作品,为增加点画呼应,增强作品整体效果,这种收笔状态极为普遍,如“读”“来”“听”“异”。其四,章草笔意,益增古雅。间杂一些章草笔法,使气息含蓄内敛,如后段的“天”“忧”。

其次,结体严谨,于平淡中寓变化。即便“行”为“草”之字,如“惊风”“是谓天”等,也收束为方正之形。但也有借势而“变”之字。一是某字多次出现,不得不变,但也只是“小变”。如帖中多次出现的“声”字,除首字行书外,其余以草法写出,造型基本不变,唯有中间小部点画有些许变动或竖画稍加拉长放开。二是适当借助草书,增加灵动之气。前半部分鲜有草书,比如“惊风”“金铁”等;后半段,随着书写情绪与赋文内容融合,速度似有加快,草书比前半段更多一些,如“是谓天”“而为”“秋实故其”连续三行皆出现草书。不过,这些草书也并不张扬。

再次,从其章法安排来讲,小字长卷,将从容雅致尽可能做到极致。表面看来,分行布白较为简单,但细致剖析,其实并不平静。如第一行,“阳”“读”“有”重心右倾,“方”“声”则相反,后面诸行也类似。作品在雅致平静的背后,重心也略加欹侧摆动,使得韵味自生。

猜你喜欢

赵孟布白结体
论书法的布白
DYNAMICS FOR AN SIR EPIDEMIC MODEL WITH NONLOCAL DIFFUSION AND FREE BOUNDARIES∗
规范化的清代刻本宋体字与楷书结体差异浅析
浅析中国画的虚实关系
赵孟《陶渊明五言诗页》
浅析赵孟▌绘画对画坛的影响
浅析写意花鸟画的构图
篆书条幅《游金山寺》创作说明书
“布白”技法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运用
赵孟的变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