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景秋色出书本,诗情画意现课堂
——以律诗《野望》与《钱塘湖春行》的比较阅读为例

2022-12-26汪梅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中学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24期
关键词:野望律诗钱塘

汪梅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中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并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习内容中要求“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尝试写诗歌、小小说等”。以“比较”的方法来阅读律诗,有利于学生找到律诗的规律,还有利于将所学与所感结合起来从事古诗创作,把新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基于这一考虑,笔者在初试微课程教学法古诗词创新教学(《野望》)获得成功之后,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的古诗《野望》与《钱塘湖春行》比较阅读为例,再次进行古诗词教学创新实验,现将实验的过程与感悟分享如下。

● 微课程教学法与《野望》《钱塘湖春行》二诗

微课程教学法是将宏观的课程理论与方法运用于课程的微观组织(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教学法。具体来说,微课程是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环境下,有关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资源、组织形式、评价与反思等要素优化组合为一体的教学系统,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与要求不谋而合。

微课程教学法把单位课时的教学活动分为两个阶段(课前和课堂)、三大模块(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和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主张课前学习知识、课堂内化知识。在这个模式中,教师通过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力;通过组织“参与式学习”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内化,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发展。

《野望》与《钱塘湖春行》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的两首律诗,两首诗有许多可以比较之处:①诗人创作此诗时的人生经历。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曾三仕三隐,最终选择弃官归隐于东皋村,《野望》当为此时之作。白居易因822年上书论军事不被朝廷采用,遂自请到外地任职,当年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次年作《钱塘湖春行》一诗。两人在官场时仿佛心中都有着不快,但因性格不同,诗中表现的情绪也不同。②诗歌内容有相似之处,但色彩大不相同。《野望》描写薄暮秋色,《钱塘湖春行》则书写西湖春色。③诗歌的章法结构、写作手法方面也有着相同与不同,将两首诗进行类比可以让学生感悟律诗写作的规律。《野望》首联由地、时、景起,以只问不答承之,颔联和颈联渲染山林景色和田园风情,远近交替,动静相宜,尾联抒情作答,呼应首联。此外,首尾两联两处用典。《钱塘湖春行》首联由地、景起,以景承之,颔联与颈联以飞鸟花草的动静交替、动植物切换来渲染西湖春色,尾联直抒胸臆,表白喜爱之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两首诗皆为借景抒情,尾联转合,总结全诗,点明主旨。

● 课前与课堂的任务单

1.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学生课前在家自主学习的方案,要求教师具体精准提炼达成目标,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学习任务,并以相关视频支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1)达成目标

达成目标是教师依据课标,在参透教材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学生自主学习应该达到的认知程度、认知水平,或曰认知标准,强调的是“应该达到”,而不是“可能达到”。因此,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关键一步是具体、精准提炼达成目标,目标越是具体、精准,越容易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据此,在本次任务单中笔者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达成目标。

图1

(2)设计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是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主体部分,是将学习目标转化成学生达成目标的有效抓手。为此,学习任务的设计必须紧紧咬住“达成目标”,贯彻问题导向的设计原则。根据目标,笔者设计了四项学习任务。

任务一:知人论世。

古人云“诗言志”,读懂诗歌、理解诗人的前提是尽可能了解诗人在何种境遇下发言为诗。所以,笔者先从诗人和背景着手,要求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结合诗人王绩和白居易的生平经历和此诗创作的背景,对诗歌所要传达的情感有初步判断与比较。

任务二:解诗意、析诗法。

因为是两首诗歌的比较阅读,对诗意和写法都要兼顾,所以此任务分成三个步骤完成。

对《野望》的诗意和写法的理解,笔者设计了三个问题:①对首联中用典手法的理解,由曹操“何枝可依”的彷徨来理解诗人当时辞官隐居的迷茫;②通过颔联和颈联中对景物描写的顺序和借景抒情的手法进一步感受诗人当时的心情;③通过解读尾联之意,分析诗歌首尾间的关系,揭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对《钱塘湖春行》的诗意和写法的理解,笔者也设计了三个问题:①解读诗歌首联中告诉我们的信息;②分析颔联与颈联景物切换的顺序与景物描写的手法及作用;③分析尾联中诗人抒发的情感以及抒情方式。

3.2.4 心理压力 长时间的治疗、多次手术产生的生理上的痛苦、巨大的医疗费用压力、长期卧床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病室均可以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产生应激性障碍[5]。本组中10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眠,其中2例出现短暂的幻觉、1例出现癔症。治疗困难或继发各种并发症时,心理疾病发生率更高,此时患者及家属易对医师的治疗技术产生质疑,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消极情绪,常主动提出截肢要求。

最后,通过表格的形式从诗歌内容和诗歌结构方面比较二诗,求得两首诗在内容、情感、手法上的异同。

任务三和任务四:学习律诗的平仄(包括通融)、对仗、押韵。

这两个任务旨在学习律诗的基本知识,如分辨平仄、押韵、基本格式及其通融、对仗等。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借助“搜韵网”和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来判断《野望》《钱塘湖春行》中的平仄、押韵、对仗,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巩固效果,也为课堂上的“诗歌创作”做好格律知识的铺垫。

2.配套学习资源的开发

配套学习资源的开发是保证学生能够完成相应学习任务的有效支架,微课程教学法倡导的视频开发属于“需求导向”范畴,是支持学生有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达成学习目标的关键。

笔者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开发了五个配套学习视频。第一个视频对应“任务一”“任务二”,完成“知人论世”与“解诗意、析诗法”的教学;第二、三、四个视频对应“任务三”有关“律诗平仄”的任务;第五个视频对应“任务四”有关“律诗对仗与押韵”的任务。这五个视频能够支持学生突破自主学习中所遇难题。

3.课堂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1)提炼达成目标

课堂学习任务单的“达成目标”提炼与自主学习任务单类似,要求具体精准,但定位不同。如果说,课前主要是“学习知识”,那么,课堂主要是“内化知识”“拓展综合能力”“发展核心素养”。据此,笔者提炼了如图2所示的目标。

图2

目标①与目标②是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检测、巩固与提升;目标③是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应用,践行新课标“尝试诗歌写作”的要求;目标④通过展示作品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设计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的设计旨在促进“达成目标”有质量地被达成。笔者结合“达成目标”与本班学情,设计了四个环节的学习任务。

第一环节:测测你的学习力。这部分内容属于检测,检测内容分两类:一是对两首诗歌内容的理解,二是对律诗基本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第二环节:敢闯难关攀新高。该任务属于在检测基础上的进阶,旨在引导学生走向“最近发展区”。笔者设计了如下表格,将自主学习任务单中有关诗歌的意象、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写作手法梳理成为可视化结构的方法集,为学生学习五律之后创作五言诗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绘景抒情写我诗。这个任务是一项语文实践活动,属于微项目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是实现内化知识、拓展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两首诗歌均是描写特定季节中的景物,《野望》将野外秋景刻画得静谧恬淡,《钱塘湖春行》将早春西湖描绘得生动活泼。结合学生所学课文以及日常生活中所观之景、所感之情,笔者选取了四季景色的图片集锦。这些图片展示了木渎实验中学的晨昏景色、姑苏山塘街的月影、木渎天平山的红枫等,为学生接下来的创作提供真实而又熟悉的情境。经过对诗歌借景抒情的梳理,以及真实情境的激发,全班44名学生中,完成诗歌创作的39人,占比88.6%,其中32人写出绝句,7人挑战律诗,另有5人没有完成创作。

第四环节:美景雅诗展风采。这是“微项目学习”第二阶段的任务,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环节。在本环节中,各小组先在组内展示分享,然后推选优秀作品按照组序上台展示,台下的学生认真聆听、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或做出评价。

● 教学实践之感悟

本次实践是笔者第二次用微课程教学法进行古诗创新教学,与首次尝试相比,有了不同的体验与感悟。

诗歌名称比较异同 《野望》 《钱塘湖春行》相同点章法结构写作手法不同点景物描写的诗句所选景物的特点本诗的情感主旨运用的写作手法

首先,以两首诗的“比较阅读”来实验微课程教学法,相对于第一次实验的一首古诗,在内容安排上体量较大,用金陵老师的话来说,“这节课其实是将原本三课时的内容安排在了一节课”。之所以做这样的安排,是因为两首诗的比较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学习格律与发展思维上的进阶。《野望》和《钱塘湖春行》同为律诗,题材相同,切换展开手法相似,同时又有差别,把两首律诗放在一起比较阅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两首诗的内容、手法、情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有利于把握诗歌的特点,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另一方面亦可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加之微课程教学法中必备的“微项目学习”,能够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提出的要求:“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其次,通过此次实践,笔者发现真实情境、真切体验对于传承诗词文化的重要意义。当面对真实、熟悉的情境时,学生的创作激情便如泉水一般涌出。

因此,笔者以为,在进行古诗词创新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充分了解学情,“吃透”课标与教材,提炼具体准确的目标,设计问题导向的任务,遵循“四步法”和学习心理规律关系表,还应该在学生创作时努力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情,把诗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化为真实的情境与情感的互动表达,从而创造出初具诗词美学意义的作品,使学生切身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隽永之美。同时,教师也能从教书匠转向指导学生学习的导师,体验“闲庭信步,看花开花落”之美妙。

猜你喜欢

野望律诗钱塘
将敢“闯”敢“创”作为成长基因 钱塘区打造产才融合示范高地
异域中秋前数日漫思(新韵)
秋日野望
律诗的开合结构
观钱塘
工而能变方有味——浅谈律诗的对仗
白居易写诗
粮食诗词赋 新晴野望
暮春野望
观 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