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
2022-12-26玉林师范学院商学院
■ 玉林师范学院商学院 赖 莎
一、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1)知识培养:理解和掌握金融学基本理论;了解国内外金融实践的新形势、新变化,正确认识我国金融改革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2)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够运用金融学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分析和解决当前金融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为毕业后从事经济金融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素质培养:了解中国红色金融史,掌握中国共产党百年金融工作的历史经验,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富有家国情怀,心系国家和人民;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撰写小论文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
二、基于挖掘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
表1 蕴含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
续表
本课程思政设计将思政元素嵌入《金融学》核心教学内容中,以中国金融故事为线索,在讲好中国金融故事的前提下,注重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为学生解惑中国金融实践背后的金融理论支撑,使学生掌握解决中国金融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新媒体教学和互联网资源,采用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体验、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强调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金融故事背后的深层次国家战略布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金融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心理及性格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将思政思维融合教学,以达到课堂思政的目标。首先,应改变传统的“教与学”模式,根据课时安排的情况,适时让学生成为课堂思政的主讲人。同时结合案例教学模式,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PPT汇报,汇报内容紧扣当下金融的热点新闻,然后教师进行点评,学生互评。通过此方式,在点评的环节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培养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能帮助学生培养思政思维,树立正确的三观。其次,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增强课程思政对学生的吸引力。《金融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将具体的场景展示给学生,学生体验场景后引发思考和讨论。比如说在讲授金融机构体系这一章的时候,给学生展示“亚投行成立始末”纪录片,让学生了解成立亚投行的背景、意义及影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
四、创新课程评价
(一)考核方式
《金融学》课程综合成绩=平时成绩(40%){课堂出勤(10%)+课堂表现(20%)+课堂作业(10%)}+期末成绩(60%)。其中平时成绩由出勤、课堂表现构成。平时成绩除了出勤、课堂表现以外,还要包括小组讨论情况、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证书)等,并且要求各项结果要体现思想政治要素。期末考试包括的题型一般有单多项选择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等,有些题型会嵌入思政元素。通过平时与期末考试的考核,培养学生思政的思维,提高其辩证能力。
(二)课程评价
《金融学》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核心是将代表描述性评价的主观效度检验与代表终结性评价的客观量化评价相结合。
一是主观效度检验。教师主要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为主观评价依据,检验学生对相关课程思政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的课堂表现具体可以细化成学生的课堂纪律、听课状态、课堂发言、小组讨论情况等多角度多元化的评分因子,这不仅有利于评价学生对课程思政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将思政元素融会贯通,还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二是客观量化评价。强调检验学生的思政教育迁移能力,通过将学生随堂测试、课后作业、课程小论文、期末考试等结果作为客观评价依据,对学生金融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程度,以及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量化评价。客观量化评价对主观效度检验形成有效补充,避免评价的片面性和随意性,二者相辅相成构建起科学多元的《金融学》课程思政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