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现代性困境与实现路径研究
——以大理周城白族特色村为例
2022-12-26胡曼云李若青
胡曼云,李若青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昆明 650504)
一、研究缘起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1〕。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性,需要从不同民族村寨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实现路径。
纵观学界关于乡村振兴的既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乡村振兴的相关理论、乡村振兴的实践意义、乡村振兴的评价体系等宏观性研究方面;在乡村振兴路径研究方面也有不少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对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经济产业发展模式,诸如乡村旅游、城乡融合、产业集群等路径的研究比较丰富,对西部欠发达地区乡村具有特殊性的典型个案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民族地区特色村寨乡村振兴的实践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周城村是全国最大的白族自然村,是白族特色非常鲜明的古村、名村、大村,素有“中国白族第一村”“白族扎染艺术之乡”之称,隶属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村子坐落于大理市北部,位于喜洲镇北5千米,南距大理古城25 千米,北连著名的蝴蝶泉景区,西靠苍山云弄峰,214 国道和大丽公路穿村而过,村庄以东不到1 千米就是洱海,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周城村一个自然村即为一个行政村,辖区总面积4.7 平方千米,下设16 个村民小组。至2020年底,全村共2 947 户,户籍总人口10 470 人,白族占99%。
周城村历史悠久,是茶马古道大理北段的要冲,古村风貌和白族民俗保存完好,被称为“白族民俗大观园”。村居院落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风格,约1 500 个白族院落紧密相连,一万多人聚居于约2平方千米的古村落。鸟瞰周城,“大而成周,周而成城”,建筑稠密,十分壮观。周城村于1992年被省级有关部门确定为白族民俗旅游村和旅游涉外定点单位,2007年被命名为云南省旅游特色村,2012年列入国家级第一批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5年被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示范村。在改革开放前期的二十多年间,周城的扎染和刺绣手工业、白族服装加工、白族餐饮业和民俗观光旅游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白族扎染手工艺品出口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到2002年,周城村人均收入达到3 741 元,GDP 达二亿四千多万,其中扎染产业总收入占到50%左右〔2〕,全村年均接待各类游客高达150 多万人次。旅游文化产业成为周城村的特色经济支柱产业。
大理周城白族特色村经过改革开放前期二十多年的发展,创造过民族地区农村发展的辉煌。但是近十多年来贫富差距拉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可持续发展乏力等问题日益凸显。通过周城村这个典型个案的相关问题调研,总结反思目前民族地区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代性困境,查找制约其发展的突出原因,探讨有效应对之策,有助于促进周城村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发挥优势、顺势而为,谱写新时代白族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和经验研究样本,进而促进民族地区广大乡村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把握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和乡村建设行动、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等机遇,用好用足相关政策,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周城村发展面临的现代性困境
近年来周城村被列为州级第一批乡村振兴试点村,在基础设施、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调查中也发现周城村在经历农村改革极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乡村建设发展之后,在新时代新形势背景下,出现了一些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在乡村振兴中面临诸多现代性困境。
(一)特色产业经济遭遇发展瓶颈
周城村的旅游产业起步较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近些年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因为受到主客观、内外部诸多复杂因素影响,发展遭遇瓶颈。到2020年底,周城村虽有扎染作坊18 户、大小旅游饭店40 多家、客栈10 多户、小规模的旅游服装加工企业300 多家、从事刺绣行业商户40 多户,但大都经营状况不佳。
一是旅游业散、乱、弱的状况明显,尚未形成应有的产业优势。在2005年前后周城村集体创办的扎染厂等几个集体经济企业改制拍卖以后,村内的旅游、扎染、餐饮、白族服饰、旅游产品加工等经营体系尚未形成就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出现失控状态,大小个体经营缺乏有力监管和统筹。该村曾经积极探索并大力推行的“公司+农户”运营模式尚未形成即发生变异扭曲。极少数实力雄厚的“经济精英”大户利用经济实力和新技术优势抢占了扎染生产营销市场;个体经营户之间为争夺市场,出现不同程度的恶性竞争,扎染质量和工艺水平下降,市场萎缩,特色产业优势逐渐丧失。二是旅游产业缺乏长远布局和整体规划。虽然周城的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但由于缺乏高水平的发展规划,开发思路不宽、深度不够,总体开发水平较低;加之近十多年来,由于周城村既不在扶贫开发的范围之内,也不再是重点扶持的典型,各级政府专项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在既缺乏大手笔的中长期整体规划、又缺乏必要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建设速度比较缓慢,其发展远不像20世纪90年代的景况。三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发展不平衡、布局不科学。村民集体观念淡薄,不愿意做基础性、长效性、利于村落共同体的事,只热衷于做一些吹糠见米之事,一、二、三产业融合、资源整合较差。例如村内有限土地利用情况不佳,各家各户各自为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难以形成。在利己性、短视性、逐利性因素影响下,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不够合理;同时又受到邻近的白族名村喜洲村和古生村等的“屏蔽效应”影响,加之新冠疫情对旅游业的冲击,民俗旅游发展状况堪忧。
(二)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突出问题
村民贫富差距明显是周城长期以来的一个突出问题,而要实现共同富裕,集体经济无疑是一个重要支撑。过去的村办企业确实存在诸多弊端,改革改制是必要的,但绝不是一卖了之就能解决问题。周城村在改革改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过程中,村集体经济极其薄弱的问题日益凸显。从统计数据看,除了争取到上级有关部门划拨的专项建设资金,2015年到2017年,村集体经济几乎没有收入;在昔日的村办企业扎染厂、奶粉厂、蝴蝶泉宾馆等改制拍卖后,村委会集体经济来源几乎全部清零。近几年除了属于集体所有的少量铺面、街区摊位和苗圃出租有点收益外,别无集体经济收入,出现了办公经费困难、村干部补贴都发不出来的情况。这自然就形成村集体经济无法支撑公共事业、基础设施的发展,单靠上级有限的专项资金进行建设,虽然也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整体发展力度、速度和覆盖面都明显不足。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而陷于贫困的弱势群体也就难以得到有效扶助。村民没有分享集体经济利益的感受,乡村发展合力也就难以形成。
我们在周城村的调研中发现,村民、村干部在发展集体经济的问题上存在两种心态。一是群众不关心。普遍认为集体经济做好做坏都是公家的,村民没有参与积极性,只讲个人收益,不关心、不过问“公家”的事;或者认为发展集体经济是村干部的事,与老百姓没有关系。二是村干部有顾虑。认为集体企业改制后,至今没有培育起一个可支撑集体经济的经营项目,集体经济难以发展,这是前几届领导班子努力过却没有做成的事,其中自有许多复杂因素,而现在要做集体经营项目的制约因素更多,难度很大,风险也很大,存在畏难情绪。因此,在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以及上级指令性要求要干的事之外,对于如何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盘活集体资源,想不出周全可行的法子,或虽有些想法也不敢大胆付诸实施。“生活富裕”并共同富裕这篇大文章如何做下去?这成为当前该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存在诸多困难
旅游业蓬勃发展,大量的中外游客给周城带来了商机,同时周城人在与外来人口的交往交流中也难以避免地出现被外来文化同化现象,一些独特的民族文化在这个过程中面临逐渐消失或发生变异的问题。
一方面,村民尤其是年轻村民消费本土文化的自觉性以及对白族传统特色文化的兴趣日渐消退。民族服装也在不同程度简化、汉化,穿民族服装的青少年和妇女日益减少,不少村民穿着打扮逐渐脱离本村民族特色;一些村民从事扎染民族手工艺更多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较少关注扎染的历史及传承工艺质量和传统特色;不少村民对扎染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识不强,缺乏应有的文化自信自觉,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眼前利益,政府支持保护就保护一点,市场需求量大的产品就大量生产销售;部分村民新建房屋也更多追求经济时尚,较少考虑民族风格。另一方面,现代性更新了民间传统手工业生存的土壤,商业化淹没了民族化和特色文化。古朴的手工技艺逐渐被机械化替代,在迎合旅游消费者需求和商家逐利性因素的影响下,有些蕴涵丰富民族文化底蕴的纹样被简单时尚的图案取代,扎染品种花样出现了较多的雷同,有些甚至完全失去了白族的文化特色;民族传统产品在追求数量、降低成本的情况下,较少顾及文化品牌质量和特色;由于交通便利、城市用工吸引和城镇化导向等原因,年轻人大都不愿留在村里,而倾向于外出赚钱谋生,特色文化传承后继乏人。
(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周城白族独特传统手工扎染技艺使用的染料原来是采用板蓝根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以板蓝根为主、经人工传统工艺处理制成的靛蓝,当地人称之为“土靛”。此染料制作的衣物环保舒适,有益于人体健康。后来随着“洋靛”(化学染料)的输入,其低廉的价格降低了扎染品的成本,越来越多的作坊采用“洋靛”而放弃使用“土靛”。这样一来,种植和采集板蓝根已无利可图,种植户也就随之减少〔3〕。而使用化学染料对环境污染的后果是严重的。在捆扎染色、漂洗等各个工序中排放的废水,小扎染作坊都无力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专业化的污水处理,污水未经严格处理就进入排污管道,一旦排污管道出现问题必将造成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是一个民族生存活动的空间,是民族文化的扎根之地。只有切实解决好环境保护问题,扎染业才能生存并可持续发展。然而,因为洱海流域环境保护控污要求非常高,这是许多小作坊式的个体经营者难以做到的。周城传统扎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继续传承发展问题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和当地有识之士的重视,也成了周城民众的忧思。由于周城村原本就人多地少,加之各家各户零散使用耕作,洱海周边农业污染防治对农地种植有严格的环保管控要求,村民通过自己的土地种植收益较为微薄,大多不把心思花在种地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未能有效解决,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进展缓慢。
(五)传统礼节规约和古朴民俗日渐遗失
传统礼规和古朴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维系乡村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支撑,是乡风文明的关键所在。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传统上的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是以乡规族规民俗为基本载体,村规民约曾以其德业相劝的教化理念、过失相规的惩罚机制、礼俗相交的治理模式、患难相恤的救助体制,深深影响了传统乡村社会伦理价值观和行为道德规范的形成〔4〕,为乡风文明提供了制度规范。
在周城这个白族传统村落,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影响和经济利益的冲突竞争,乡土人情逐渐趋于冷漠,人际关系日渐疏离,传统的乡风民俗、道德伦理日渐遗失,村规民约的约束力明显弱化。另一方面,在西方文化、城市文化等影响冲击下,周城村原有的乡土秩序被打破,维系村民关系、传承乡土风俗方面的各种民间文化组织影响力日趋下降。周城村部分白族节日文化也随之发生了变异,部分宗教节日和农事节日的仪式和活动也在逐步简化甚至消失。由于村落民俗传承的主体是村民,主要传承方式是生活习得、代际传承,而乡村经济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乡村人口流动性的增强,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民俗代际传承机制,代际传承链条出现了裂纹〔5〕。
(六)乡村建设发展缺乏科学长远规划
周城村在民居及商业用房建设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村落建设整体长远发展规划欠缺,单项建设规划不完善且执行乏力;涉及乡村建设发展的相关部门,如城建、民族宗教、文化、旅游等部门之间还未形成通力合作的工作机制。在处理古村及相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上遭遇较大困难和矛盾。一方面是古村落和文化遗产加强保护的声音日渐增强;另一方面是周城村庄古老,村内道路普遍比较狭窄,居民建筑密集,水电、环保、安全消防、交通出行等基础设施亟待改善。若按原貌严加保护管理,影响村民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又难以解决。
由于缺乏科学严谨规划,保护措施滞后,导致少量百年老宅院被拆除;部分村民倾向于到古村外围营建现代新式住房,或在传统民居原址上“拆旧建新”,古村传统风貌因修缮改造简化或新建现代建筑而遭到破坏,村内的一些古沟、古道消失。目前古村落虽然保留着原有空间格局,但由于村里插建了少量现代建筑,与历史形成的村容村貌很不协调,破坏了历史文脉的延续,破坏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景观〔6〕。对此,村干部也意识到问题之所在,但面对宏大的规划决策,涉及严格复杂的法规政策,事关村民百姓的诸多切身利益,需要不少的资金投入,也显得有心无力。
(七)村庄综合治理状况不容乐观
在当今农村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农村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急剧变迁,村庄共同体正逐渐被解构〔7〕,周城村也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共同体之困。由于分田到户,家庭联产承包,尤其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个体经营发展自由度增大,村民的传统生产生计模式发生变化,“离散化趋势”日益明显〔8〕,集体意识显著下降。
一方面,市场化打破了古村落固有的边界,冲击原本相对统一的村落共同体意识。多元复杂的思想意识随着人员、资本的流动开始进入周城村,传统的道德准则、礼俗规范逐步失效;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户籍制度放开、城镇化进程加快等政策背景下,不少村民自主选择外出打工和发展,对老村老宅及村庄共同体的归属感减弱,也导致村级治理人才匮乏的局面;特别是长期流动在外的村民,已经将自己大部分的社会关系、利益关系移出周城村,对村里事情的关注度也随之降低,不再参与村里的集体行动和谋求周城村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集体经济严重衰退,村级两委的权威性、控制力和内在凝聚力明显不足,可控资源有限,想办事而困难重重,管控、协调力量十分有限。而对财富和利润的最大化追求成为人们行为选择的首要依据,在原有生产资料多寡、能力大小、知识差异、机会有别和职业分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村民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客观上加大了周城村治理难度。
三、周城村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既关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周城村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实现白族特色村的振兴,就要牢固树立“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思想,要让白族特色文化在特色产业、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等方面彰显文化性、时代性和治理性等多重价值,最终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性、主体性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一)利用民俗资源,打造特色产业发展体系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而周城村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扎染手工艺是知名度很高的两张牌,在谋划产业发展时一定要着力打好;旅游是周城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一定要在特色旅游、精品旅游上用足功夫。
一是要深入挖掘周城本土文化元素,形成中国独特、世界知名的扎染传统工艺品牌。尤其要利用好国家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契机,着力打造和实施周城白族扎染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使周城白族扎染既具有古朴的民族和乡土特色,又能够创新性发展、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确保其传统民族工艺特色和质量。各级党委政府要通过相应的政策倾斜、专项资金、科技创新等途径解决周城扎染的原料种植和洱海排污达标问题,支持帮助周城成立旅游协会和周城扎染综合合作社,扶植旅游项目带头人。二是依托白族民俗文化资源优势,以符合村情民情的项目为支撑,着力打造民族地区乡村特色旅游精品。项目应该侧重考虑群众参与面广、参与成本低的特点,尽量贴近村民现实条件和传统生活。近三十多年来,周城村的扎染业与旅游业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并驾齐驱〔4〕,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过去周城民俗旅游发展探索形成的“协会+农户”或“公司+精英+农户”的运营体系经验值得进一步总结和推广,但是必须提高站位、拓展视野、与时俱进,从而形成以扎染业为龙头、以民族文化为特色、以旅游业为主要载体、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发展体系,使周城乡村特色旅游提质增效。总之,只有以民族文化产业为引领,形成本村民族发展共同体意识,统一思想、凝魂聚力,形成较大的产业发展规模和科学的产业经营体系,才能重振周城经济快速增长势头。
(二)壮大集体经济,创新富民强村发展模式
党中央国务院多个文件都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周城村的振兴,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保守落后自私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要顺应农村改革发展的趋势,铸牢村民经济利益共同体意识,发挥村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明确富民强村的根本目标,用好用足党和国家的一系列“三农”惠农政策,以及乡村振兴和民族发展政策,拓展思路,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从实际出发推动集体经济发展。
一是想方设法汇聚各类发展资源,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让村民合理分享增值收益。要努力营造发展环境,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9〕。二是要加强顶层设计,以“发展进步”为主题,努力实现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多年来周城村人均不到三分的耕地使用、手工扎染的基础作业、白族服装制作、旅游产品和特色餐饮经营等,大多是小农户自主、分散发展的状况。要实现周城村更好更快可持续发展,必须统筹谋划周城村的产业发展,对现有发展模式进行转型升级,提高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有效带动小农户发展,走共同致富之路。三是要着力强化村落发展共同体意识,多措并举创新发展模式。要引导村民把全村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积极探索新型集体规模经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多种所有制和分配形式并举的发展管理模式;要进行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10〕;要建立民有、民管、民享的经营管理及收益分配制度,确保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村社分开、科学管理;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形式多样、规模大小不等的农民合作社、开发经营公司之类的集体经济组织,使之成为产业化联合体,使其与家庭工场、手工作坊有效对接,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让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能够真正参与到管理中来,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四是要创新营销模式,调动多元参与主体和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利用现代物流、网络营销等现代化手段改进本村特色产品经营,拓展营销门道。五是要选好干部、建强领导班子,村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克服畏难情绪,勇于担当,大胆创新,带领村民开创富民强村新局面,切实保障集体经济良好运行。
(三)加强文化保护,丰富发展白族特色文化
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增进各民族团结、增强社会凝聚力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采用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机融合,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实现民族地方文化传承的积极性。
一方面,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千方百计加大经费投入和传承人培养力度,加强白族优秀特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10〕。周城有古香古色的龙泉寺、苍山古佛洞、古戏台等文物保护单位,是大理地区白族生活习俗、宗教活动、节庆文化、白族服饰、语言、民居及民俗活动保存比较完整的白族村寨。如汤饼(给新生儿取名)、结婚、华造(新居落成)等仪式,本主节、观音会、绕三灵、栽秧会、火把节等活动都是悠久独特白族文化的典型代表。要积极动员村民以文化持有者的身份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旅游资源开发,在合理利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彰显文化性。
另一方面,要倡导建立扎染经营企业反哺扎染文化保护传承的机制,强调村民积极参与民族文化建设工程并共享文化产业成果。云南大理各级地方政府要大力支持周城村委会大胆探索建设周城特色白族村文化产业发展新途径,通过政策支持、投资导向、技术扶持、资金补助等方式提升其本土文化发展的竞争力,借助权威媒体平台,扩大白族扎染文化传播覆盖面〔10〕。目前,周城璞真扎染博物馆已经成为一个品牌,建设发展经验值得肯定:其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房屋建筑就具有典型的白族风格特色,馆内对扎染的历史、工艺及精品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展示;在接待游客观光的同时,还积极开展扎染学习体验、技艺传授、扎染学术研讨、对外交流和扎染旅游商品销售,提升了民俗旅游和民族商品的乡土性特色和文化艺术含量。同时,在馆内还展示了云南其他世居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兼具云南民族“非遗”博物馆功能,增大了民族观光旅游的文化内涵。其他旅游企业尤其是今后新组建的集体企业也可借鉴其经验,各有创意,形成百花齐放而又有周城整体特色风格的民族文化和产业模式,对筑牢“美美与共”的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起到良好的促进带动作用。
(四)做好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反哺生态环境
扎染产业是周城村的特色支柱产业,目前该产业的经营主体主要为以家庭作坊为基础的民族特色手工业和少量扎染私营企业。作为洱海周边的印染业,必须解决好环保控污问题,因此,规模经营、严格管理、提质增效,确保环保达标,这是周城扎染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周城村要加快转变粗放、分散型产业模式,杜绝使用工业化学染料,回归周城扎染原始古朴生态的生产加工本真,花大力气减少污染源。二十多年前,周城村就出现了集体组织的板蓝根种植业,板蓝根既是周城传统扎染的天然环保植物染料,又是常用中药材,这实际上是产业融合对接,对农户和扎染企业发展、对生态环保都有益处的惠农促商路径,然而微薄的经济效益令很多人又放弃了植物染料的种植。大理市为防治洱海周边农业面源污染,出台了相关绿色产业政策,推进绿色生态转型发展,也鼓励种植绿色中药材。
因此,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扶持和培育这一种植业。一是政府在相关惠农政策、非遗保护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种植农户适当的扶持和鼓励〔4〕,从抢救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民族特色传统技艺品牌形象、增加村民长远利益的高度,教育引导村民积极自觉种植植物染料;二是扎染原材料供需之间要建立起合理的价格机制,收购植物染料的企业要让种植农户分享到应有的特色产业经济回报;三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实现节能降耗控污,提高种植技术科技水平,减少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的损失,增产增收;四是探索实行农工商一体化,将植物染料种植纳入扎染产业体系,使种植村民成为分享该产业繁荣成果的股东;五是采取土地经营权流转、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集中连片种植,扩大种植面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既能满足扎染植物染料的需求,还可以通过中药材销售渠道增收致富。无论是哪方面的农作物种植,都要借助国家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和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之机,有效解决种植业的技术难题,努力向绿色生态、农业现代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还要适当控制扎染个体企业发展数量,促进形成集体(股份制合作)经济规模经营,利于统筹管理、增强经济实力,确保环保措施到位,使经济发展反哺自然生态环境建设。
(五)挖掘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优良乡风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城村集国家级重点保护“中国传统村落”“全国民族团结示范村”“全国百家精神文明示范村”等多顶桂冠于一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0类37 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 类,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载体本主庙、古戏台、广场街道等遗迹遗址,以及24 座重点保护传统民居建筑〔11〕。周城村的历史文化还包括创造使用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居民,以及整个村落历史传承下来的传统伦理道德、民风民俗以及居民间的相互关系。白族村民自古就有和村外其他民族和谐交往的习惯,白族人民的包容贵和、热情好客至今都还传为美谈,周城之所以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迎来了如此之多的中外游客也与此有关。周城村充满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文化遗产比比皆是,具有白族文化特色村建设的独特优势。
一方面要将白族文化充分融入旅游业当中,积极发展民俗文化体验型的旅游方式。继续探索“非遗+旅游”“白族民俗+旅游”等模式,比如开发更多民族工艺产品和民族特色饮食制作、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体验、白族音乐歌舞实景表演等旅游体验项目,让游客在参与过程中既能了解周城和白族的历史文化,显示民俗文化旅游的深度影响。另一方面要提炼和发扬白族人民在本主崇拜中形成的牢固而富有正能量的白族精神文化以及白族村落普遍认同的村规民俗、姓氏家风和乡贤文化等。要继承和发扬白族村民在节庆仪式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热情好客、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尊重自然、崇尚和谐等优良传统文化;要充分利用物质形态、非物质形态的优秀文化内涵,适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元素,在保护传承中合理利用、创新发展。以弘扬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为抓手,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彰显时代性和文化性。
(六)科学制订规划,推进名村保护和产业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循序渐进,顺应村庄发展规律,根据乡村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推进乡村振兴〔12〕。周城白族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和产业发展都有赖于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和强力执行。政府相关部门应在完善市镇规划、制订和实施《大理洱海海西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园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同时,帮助周城村制订好“多规合一”、村庄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相结合的中长期乡村建设发展规划,并在相关条件方面予以支持。
一是注意将历史保护与文化延续相结合。注重历史上形成的原生文化的保护和建设,多途径恢复传统手工扎染技艺以及与之关联的村落环境、生态景观,创造周城村地域特色的空间形态;要统筹考虑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和民族性因素,注重周城村庄风貌特色整体格局、历史文脉及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保留中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特色风貌;要努力整合当代资源,在此基础上考虑传统村落空间环境渐进式更新。二是注意产业发展规划与村庄建设规划相衔接。既要突出白族特色、地域特色和周城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的产业体系,又要注重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遵循市场规律,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强化特色村落的整体保护,强化资源整合,以龙头引领并多元化发展,统筹建设美丽宜居村庄,绽放周城历史文化名村异彩。三是注意尊重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他们是民族传统村落的创造者和传承守护人,如果妨害了原住民的生活生产活动,民族传统村落的文化保护就会失去依托,也会失去意义和价值。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要重视村民日益发展的生活需求,重视村民就业发展环境和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在确定村落整体保护框架的前提下,提出街巷、建筑、环境要素的分类保护与整治要求和措施,通过物质空间的恢复修缮村落空间肌理〔11〕。四是推动信息技术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要将本村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文化遗产保护、产业经济发展等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纳入发展规划,提升管理服务现代化水平。只有切实加强规划统筹,充分依托各种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提升乡村治理的专业化、组织化,才能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加入,助推乡村振兴。
(七)强化制度供给,以国家权力弥合乡村治理
周城村的发展必须认清新时代乡村振兴大势,顺应发展潮流。要立足本村实际,尊重历史传统和文化逻辑,走特色发展之路。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强化和促进村民形成地域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的内在聚合力和共同价值追求。以精神文化和道德的约束力来消解日益膨胀的自私自利之心,牢固树立村庄自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意识,同心同德、齐心协力谋求周城的发展,走共同致富之路。
一是自治、德治、法治有机融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的同时,继续发挥传统道德、村规民约和优良传统礼俗的作用;发展公共事业,关注弱势群体,对村内各种生产方式、资源开发与使用等进行严格制度规范。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引导,积极营造发展环境。配套完善村民经济权利、自治权利、文化权利、生态权利的保障制度,改进分配制度和村级管理体制,创新收益分享模式;发挥致富能手的示范带动作用,稳定人才、资本、技术及其他生产经营主体,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三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重塑村“两委”治理主体的权威,村组干部和党员应发挥好“带头羊”作用,切实为村民谋发展、办实事,为壮大集体经济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四是利用“家乡情结”和激励机制吸引外流乡村精英回乡创业发展。用好用足“双创”“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等政策制度,强化“乡愁记忆”,增强本村在外工作人员对周城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让村民尤其是乡村精英能人真正留下来并可以更加自由地在村里发挥才干;努力为村里有能力、有知识、为村中办实事的乡土人才解决实际困难,铺平发展道路。五是贯彻落实好国家“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文件政策精神,通过村内“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社会组织,把分散经营的个体户联合起来,变各显神通、单打独斗为抱团取暖、共同致富。六是使村民自治与网络化管理有效衔接。建立“智慧村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提高管理效能;建立周城村网站,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扩大与外界联系的时空范围,也便于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进行村务公开,不管村民身在何处,都可以通过乡村网站及微信等新媒体关注家乡建设情况,协同解决问题,共同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形成多主体协同合作的治理局面。
四、结语
周城村的建设发展有成绩和经验,也有困难和问题。周城村在产业和集体经济发展、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生态文明建设、村落规划和村庄治理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现代性困境,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共同富裕与可持续发展遭遇瓶颈。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周城村应立足于铸牢民族发展共同体、经济利益共同体、民族文化共同体、和谐生命共同体、地域家园共同体、村庄命运共同体意识,统筹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整合凝聚内部外部各种资源,以民族文化产业为引领,壮大集体经济,保护传承发展白族特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反哺自然,培育新时代优良乡风,科学规划并统筹推进名村保护和产业发展,以国家权力弥合乡村治理裂缝,才能有效促进周城白族特色村和谐振兴和发展繁荣。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我国乡村发展处于大变革、大转型的关键时期。大理周城白族特色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直面困境与瓶颈问题,充分利用独特优势和资源,抢抓大理洱海海西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园创建等机遇,以区域性、民族性、文化性、时代性、生态性为价值基础,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勇于创新,大胆作为,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道路,谱写新时代美丽共富乡村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