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分析与思考
2022-12-26黄铭敏
黄铭敏
(福建漳州古雷石化码头有限公司 福建漳州 363000)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完成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企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职能优势,增强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实力,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提供保障。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是指企业通过预算加强对各部门和各单位资源的一系列分配、考核和控制活动,不仅局限于财务资源,也包含非财务资源,以便于为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开展提供保障,助力企业完成既定经营目标。
二、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自我控制
企业可以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加强自我控制,强化对各经营管理环节的管控力度,以便于企业提高整体控制水平。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为了保证企业正常运行,增强整体竞争实力,企业必须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加强预算管理各工作环节管控,为企业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以及实现自我控制奠定基础。
(二)能够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模式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发展,影响着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在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中,企业可以通过实施和优化全面预算管理,调整内部管理体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管理模式,为企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石。
(三)能够提升企业资源使用效率
企业可以借助于全面预算管理,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基于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需要的资源,合理编制预算方案,为企业提高资源合理化配置,实现集成化发展奠定基础。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资源利用效益,帮助企业逐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持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
(四)能够促进企业信息交流沟通
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必须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不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帮助企业开展以全面预算为标准的经济活动,确保企业能够及时识别和发现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加强整改,提高经营管理活动的合理性。
三、当前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
(一)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力弱
成本是影响企业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企业必须加强成本管理,减少成本支出,实现降本增效,才能够获取更高的经济利润。部分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由于对成本的管控不到位,过于侧重生产成本控制,忽视了对其他成本的控制,导致各项成本管理之间出现脱节现象。全面预算管控水平低下,各部门职责权限划分模糊,一旦出现控制偏差,各部门之间往往会彼此推卸责任,工作效率低下,预算管理水平提升难度加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对战略目标的了解程度不足,细化与分解不到位;第二,大部分企业现阶段仍旧采用的是垂直式的管理模式,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低下,导致其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成本管控不到位;第三,收集各项信息数据是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实施中加强成本控制的重要基础,但部分企业仍沿用以往成熟的数据收集方法,无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各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交流,各自为政,存在信息孤岛的现象。此外,部分企业业财融合实施不到位,财务部门对企业各经济业务活动的了解程度不足,从而影响预算工作开展;第四,尚未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过于重视财务指标,忽视了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性。
(二)全面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
预算编制环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着企业后续预算活动开展水平。在预算编制环节,部分企业是由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各部门在分析管理人员主观意识的基础上,确定本部门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各业务部门在制定预算方案时,时常脱离企业既定战略目标,在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一个能够完成的预算目标。企业过于侧重于短期利益的获取,没有立足于长远发展,这是造成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既定战略发展目标协调性不足的根本原因。同时,目前企业在预算编制环节所使用的编制方法过于单一,管理手段灵活性不足。在新时期背景下市场上涌现出大量的预算编制方法,在预算编制环节,部分企业仍沿用以往成熟的固定预算编制,创新理念不足,影响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部分企业在建设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时,对资金成本占用问题的重视度不足,导致其在预算编制和执行环节过于侧重成本预算控制和支出资金管理,资金闲置问题加剧,不合理占用现象凸显,资金使用效益低下,企业发展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加大。
(三)企业预算管理组织职权较弱
现阶段,我国部分企业并未在内部设立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一般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管理工作,财务部门权力过大,其他各职能部门参与效率低下。一方面,认识不到位,缺少良好的责任理念,大部分企业员工将全面预算管理纳入财务部门工作范围。在实际工作中,各职能部门参与预算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不足,没有主动向财务部门提供充足的预算数据,各职能部门是按照财务部门下达的预算任务执行,预算主动性薄弱。另一方面,预算数据收集流于形式,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完成既定任务目标,各部门忽视了预算数据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导致企业无法通过财务部门收集的各项信息数据,准确掌握各部门实际运行情况,这极大弱化了预算管理的优势作用,对企业长远运行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阻碍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部分企业虽在内部设立预算管理部门,但并未明确划分预算管理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职责分工模糊不清,制约着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与落实。
(四)全面预算管理缺乏完善体系
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为企业有序开展各项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企业都尚未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机制,导致预算执行控制不到位,预算调整随意性较大,监督流于形式,考核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企业应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四、针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的措施
(一)创新预算管理模式加强成本控制
企业应基于自身实际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预算管理模式,加强预算成本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提高资金利用率,为企业落实全面预算管理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1.细化战略目标
企业应明确制定战略目标,围绕战略目标开展各项经济业务活动,保证企业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将战略目标在科学分解的基础上有效地下达至各部门,各部门明确各业务流程控制重点,分解关键任务,提高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与战略目标的相符性,增强内部凝聚力。
2.建立完善的成本预算体系机制
首先,企业应梳理和优化成本预算管理流程,合理开展成本评估,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加强对比分析,及时找准实际数据和预算数据存在差异的环节,分析造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落实调整措施;其次,选择多种预算编制方法组合使用,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3.加强成本预算的动态监管
提高预算的及时性,及时发现成本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方案,为企业实现预算目标奠定基础。
(二)结合企业战略目标进行预算编制
企业必须基于既定战略目标,开展预算编制工作,保证预算编制工作不脱离已有战略目标,提高预算编制环节的科学性,为企业逐步达成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1.拓宽预算编制范围
预算管理是贯穿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在预算编制环节,企业必须合理确定预算编制范围,坚持全面性原则,为企业提高预算编制合理性奠定基础。
2.保证预算编制时效性
在以往的管理模式下,企业预算编制主要采用的是手工交付,这是导致企业预算编制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耗时长,且难以保证准确性。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需要充分发挥信息集成和财务共享的优势作用,更加灵活使用预算方法,上下结合,逐步达成预算目标。
3.选择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运行规模不断扩大,以往单一化的固定预算编制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实际工作开展需求,企业必须基于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比如零基预算和滚动预算,助力企业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
4.实现动态的预算管理模式
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在内部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确保各业务系统实现信息数据实时共享,落实动态预算管理模式。企业需要提高大数据技术的使用效率,借助于大数据技术提高内部工作水平,为信息数据的时效性和真实性提供保障,并不断地增强企业随机应变能力。
(三)优化预算管理组织机构
企业必须明确划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工作权限,明确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将全面预算管理从财务部门剥离出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设立预算管理部门或预算管理小组。同时,预算管理部门还应编写预算管理标准和工作准则,确保各部门提交的信息数据真实完整。积极发挥主导引领作用,确保预算控制贯穿预算管理全过程,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与预期存在的差异并提出优化方案,以便于企业不断优化和调整经营管理手段。此外,企业还应在内部加大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题的宣传力度,引导全体员工树立正确预算管理理念,积极参与预算管理,为企业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筑牢基石。
(四)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机制
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机制,是企业全面落实预算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之一,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加强预算管理制度建设,确保后续工作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1.加强预算控制、健全监管机制
企业必须加强预算控制,强化预算执行刚性,严格按照预算规划执行。一般而言,预算一经审批就不能随意进行调整和修改,在实际过程中,如果必须进行预算调整,应严格按照企业现有流程提交申请,当申请审批通过后才能够予以调整和执行。此外,企业应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实现动态化监管预算执行全过程,准确识别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和完善。此时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必须细化各部门、各岗位的权责分工,落实责任追究制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有效地避免责任互相推诿现象发生,为企业提高预算执行水平提供保障。
2.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体系
一方面,企业应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考核机制,定期组织开展预算考核工作,保证绩效考核流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增强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和真实性。考核结束后,应及时将考核结果在企业内部进行公示,及时解决员工对考核结果存在的疑问,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效地减少人才流失。另一方面,企业应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奖惩机制,以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对绩效考核结果较好的部门和个人予以奖金、表彰等奖励;针对绩效考核结果相对较差的部门和个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约谈、通报批评等惩罚措施。这样有奖有罚以便于更好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为企业落实全面预算管理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3.加强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需要提高信息技术利用率,在内部搭建信息管理平台,为企业实现预算管理精细化提供支撑。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引入各种先进的信息系统,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各功能模块,制定统一的数据接口,以确保信息系统之间数据的有效对接,提高内部信息沟通效率。引入ERP信息系统,完善预算管理功能模块,为企业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奠定基础。此外,企业还必须加强预算管理信息化人才培训力度,通过引入和内部培训,打造一支高素养的信息化人才,确保其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满足实际工作开展需要。
五、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实现可持续稳健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内部资源利用率,助力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增强整体竞争实力。但在实际工作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企业在预算管理工作开展中不可避免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企业发展,比如预算成本控制不到位、预算编制不合理、缺少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等。企业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明确造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然后从源头着手,探究应对方案。所以,针对上述问题,企业应加强预算成本控制,建立健全预算成本控制体系;合理选择预算编制方法,确保预算编制环节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后续预算工作开展发挥重要导向作用;完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设立预算管理部门,将预算管理工作从财务部门分离出来,明确界定预算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工作权限与职能义务;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机制等,为企业实现长效可持续发展筑牢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