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2022-12-26陈建霞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行政评估管理工作

陈建霞

(阳谷县财政局 山东聊城 252300)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都可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保障其长远发展、长期获益,科学实施预算管理能促进内部经济运转效率提升,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降低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活动中的经营风险,合理保证事业单位处于稳中求进的发展状态。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务必重视对于内部控制、预算管理的强化,明确两者的内在联系,科学地分析自身的实际运营状况,确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内部控制视角下预算绩效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一)内部控制与预算绩效管理(概念、共性、关系等)

行政事业单位包括行政方面和事业层面的工作,其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需要践行的职能涵盖监控管理与部分社会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由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希望以此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良好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要通过对相关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以分析结果为支撑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包含全流程,覆盖项目实施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表现财务的运转责任人,突出财务部门使用资金的合理性,重视预算管理的流程与结果。内部控制需要行政事业单位使用专业的管控办法,使其符合自身的发展状况,通过对经营风险的预测,强化单位对资产的掌控能力,进而推动经济收益的增长。

从政府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和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之间的关系来看,二者存在着以下关联。

第一,针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而言,内部管理就是政府事业单位的内部实施要求。从本质上来看,企业内部管理是事业单位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对计划目标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要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第二,对企业单位的内部管理进行预算绩效管理以促进企业高效率运行,在单位内部管理制度逐步健全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预算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在事业单位的具体工作中,单位内控与预算管理有以下相同点。

其一,实施管理工作的目标相同。事业单位完善内控体系,从而提高自身经济运转效率,而预算绩效管理直接影响其获益能力,不仅能配置资产,还可以对资金支出实施管控。单位内控与绩效管理的目标相同,都是为了提升事业单位的经济运转效率以及收益能力。

其二,全流程实施管理工作。内部控制融入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对其实施全流程管控,而预算管理要针对业务活动的各个节点开展评估评价工作,由此可知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同样具备全流程执行工作的特点。

其三,全体员工参与。事业单位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协作,从而保证该体系对单位的效用价值。预算管理的执行也需要所有员工参与,编制预算的工作需要从上至下、上下结合,从而更好开展编制工作,由此可知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都具备全员参与的特性。

(二)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

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转有很大影响,相应的评估体系要有规范的标准。行政事业单位要持续改进评估体系,定期开展相关交流讨论会,持续提升预算管理的作用。预算管理的工作重点是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任何经济活动都可能具备一定的风险,内控的任务是管控单位日常活动中的风险,同时降低风险对单位带来的危害。由此可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为其日常经济活动提供基础保障。预算绩效评估体系能够促进员工主动投入工作中,认真执行任务,从而提高运转效率,保障不同环节的任务高效完成。通过对相关资料分析,可以得知构建并执行合理的内控制度,可以科学地强化员工的热情,大力推动管理工作的进步。尤其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只有员工注重预算管理工作,深切认识到自身为单位发展带来的效益,才能够完善处理构建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能力,促进内部控制和预算管理的共同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一)预算绩效管理观念较为落后

预算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内部开展较晚,同时因为相关的执行力度较弱,很大程度上使得管理层和员工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缺乏全面的认知。预算绩效管理是针对日常经营的风险实施管控工作,属于内控体系的工作范围。但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使双方分离,让内部员工未能正确地认识预算后的绩效评价,因为没有参与相关工作的概念,使得绩效评价未能有效落地,导致无法充分提升工作效率。另外,时代的发展让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持续增加,导致会计人员工作热情下降,工作水平较低。大部分员工尚未了解单位执行绩效管理的作用,由于长期以来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导致其认为事业单位只提升社会效益,从而轻视经济收益,所以认为没有必要在其内部实施绩效管理。

(二)预算绩效管理脱离内控制度

事业单位大部分的工作人员在开展日常运营工作时,很容易忽略自有资产是否足以支撑经营活动,一味地扩展自身在市场中的规模,这样的工作模式很容易导致单位因缺乏对于资产的控制,而严重影响其后期的发展。在资产的使用层面,许多事业单位并没有根据自身情况建立相应的内控体系,缺乏资金支付体系。在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转活动中,管理缺乏科学性,很容易出现员工违规操作。不同职责部门的管理体系不同,难以对其进行全面管理,甚至于部分部门的管理制度会与单位制度冲突,部门之间各自为政,难以实现共同协作,导致事业单位日常管理活动的效率下降。

(三)绩效管理未与风险控制衔接

事业单位在日常活动中要对其不同节点进行详尽的研究,深入分析实施工作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风险。不同职责部门共同协作,从中挑选有效员工建立风险管控部门,其要负责单位日常过程中的风险评估管理。但是大多事业单位尚未针对具体活动开展相关的分析、评估等工作,导致在日常运转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大的风险。事业单位要针对项目具体状况、政府相关政策等信息进行研究,但部分单位内部仍然执行计划经济的模式,使单位缺乏市场经济,容易受到经济市场变动带来的影响。虽然很多事业单位开展风险管理相关工作,但是其内控体系缺乏规范性、科学性,风险评价制度不健全。

(四)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

科学的预算绩效管理指标和评估考核流程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进预算管理流程,促进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但当下大多数事业单位在确立评价指标及流程中未遵守合理性和科学性,很多事业单位仍重视评估结果,轻视具体的评估环节,从而造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执行不到位、不全面的问题出现。事业单位在内控管理与绩效管理中,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预算评估的效率提升,使工作中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偏差下降。国内有许多的事业单位实施内控管理、预算绩效管理依然使用人工进行,缺乏信息建设,使得事业单位的预算评估受到影响,导致内部控制与预算绩效管理效率下降。

三、基于内部控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策略

(一)及时更新预算绩效管理观念,夯实工作基础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要通过更新观念来提升预算管理意识,对事业单位基层员工与管理层的专业能力进行培训,促进其在预算管理实际工作中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以此保障预算绩效管理全方位覆盖。

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的思维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对事业单位发展的积极意义,确保单位员工专业能力和思维观念符合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要求。事业单位可以按照实际状况在日常工作中学习相关知识,结合预算绩效管理的观念,促进员工全面认知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流程,从而树立准确的预算绩效观念。事业单位内部要长期举办共同学习的活动,以此增进内部员工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可以持续优化工作环节,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另一方面,强化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财务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领导干部要提升自身能力,了解并掌握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知识,从而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财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要针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具体流程予以正确的认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单位可以成立预算管理学习小组,从各部门挑选优秀人才组织外出学习,通过在单位内部进行知识与学习心得的分享使全体员工专业知识持续增加;同时也可以通过线上学习,丰富员工的知识获取渠道,进一步提升预算管理综合素养,促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更好地实施,做到对资源进行科学分配,持续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二)以内控制度为准绳,加强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是通过绩效评估开展管理工作,绩效指标的规范化能直接影响预算管理的水平。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提出严格的要求,不仅要强化内部控制,同时要改进绩效评价指标。

一是行政事业单位要将内部控制观念纳入自身文化,将内控的具体工作内容分配到不同员工手中,制定相关的专业化行为准则,从而限制员工具体行为,进而提升员工对于内控管理的重视程度。

二是事业单位要强化对于不同业务活动的审计工作,实时管控内部控制具体实施情况;在单位内部构建审计部门对预算管理工作实施追踪管理,实时了解预算绩效实施进度、相关执行信息,针对预算管理工作实际开展状况进行研究研讨,进而更好地执行预算绩效管理。事业单位要制定预算调整体系和问责制度,在预算绩效评估中对工作优秀或落后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惩,高效发挥管理的激励作用给予审计部门较高的工作地位。从而提升其独立性,合理监控业务运作状况、有效监督单位领导工作,追究预算实施工作与编制方案偏差较大的执行部门的责任,责令其在一定时间内制定修正方案并执行整改工作,确保预算绩效目标的实现。

三是在项目决策过程中事业单位设置项目目标,通过部门的集体表决共同完善绩效考核指标。在预算管理过程中改进预算绩效评估体系,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实际实施状况开展评估工作,通过针对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尽快调整执行规划,保障预算绩效评估工作落地实施。

(三)融入风险防控思想,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要在预算绩效管理执行时引入风险管控观念,增强其对预算工作的风险管控,根据具体风险类别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促进预算管理与风险管控有效结合,确保事业单位资金资产的安全性。

首先,强化预算绩效实施前与执行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在开展预算工作前,详尽地收集与单位日常生产活动有关的各项信息,事业单位管理层要按照单位实际发展状况和战略目标健全预算追踪制度,针对项目实施单位的预算落实状况进行全程监督,并针对相关情况定期进行大数据分析与评估等工作,以帮助财务人员能够更加真实地了解单位的预算落实情况。而在此过程中财务人员还需要及时将具体情况准确录入,如此才能够更好提高预算结果的时效性,进而提高预算管理服务质量。

其次,把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报告内容与要求标准化,增强信息通报制度的落实力度,以便让政府有关机关对计划实施状况、项目执行绩效等重要信息有效传达,通过提高单位内部控制的激励和约束效果并将其功能有效发挥,以确保单位内部管理工作开展具有合法性与有序性。

最后,进一步加大对单位绩效管理信息分析工作的管理力度,按照实施工作过程中的实际状况持续优化工作内容和相关体系,以此帮助管理层更好地在实施工作时了解难点,从而在有需要的状况下制定紧急应对方案,在出现偏差的第一时间予以修正,采取科学的解决措施,贯彻落实预算调整工作。

(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加强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先进体系与先进设备逐步应用到各行各业中,行政事业单位在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时要重视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同时运转符合单位实际状况的系统。规范化纳入信息技术、体系和专业装备,更好地提高预算管理工作和其他相关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这一体系涵盖绩效目标、预算编制等执行管理工作的不同节点,同时保障信息技术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不同环节中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绩效管理与信息平台有效联结,进一步强化预算绩效管控。

第一,事业单位要想构建自身的信息化平台,必须要有与之相应的技术支持人才,可以通过举办集体培训活动快速提升员工信息方面的知识,也可以聘请外部专业人才指导单位建立信息体系,有效地提高员工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第二,发展规模较小的事业单位可以通过与其他单位或者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借助其信息系统,达到强化自身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发展较好的事业单位可以与信息系统开发软件合作,通过对单位实际运转状况、预算管理工作实施进度等不同层次工作开展的全面研究,按照分析结果使用专业的计算机软件、设备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现状的信息平台。

四、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是要遵守相关政策法规,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系统,提高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促进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规范化开展。本文主要从内部控制与预算绩效管理的概念、共性以及关系出发,阐述加强预算管理对于事业单位的积极意义。通过分析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预算绩效管理观念较为落后、实际管理工作脱离内控制度、工作实施过程中未与风险控制衔接、相关信息化建设不足等问题,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提出应对方案,即更新预算绩效管理观念、以内控制度为基础强化单位预算管理、将风险防控思想融入预算管理流程、加强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而持续提升预算管理质量,为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经济活动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行政评估管理工作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