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骨颈骨折术后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分析

2022-12-26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23期
关键词:肺栓塞股骨颈下肢

马 悦

(辽宁省沈阳积水潭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2)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异常聚集在下肢静脉内,导致静脉腔阻塞,静脉回流受阻。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血液高凝、静脉壁损伤和静脉血流缓慢[1]。股骨颈骨折后,由于外伤和手术双重打击,引起血小板反应性改变,蛋白细胞减少,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2]。同时,长时间卧床,血流缓慢,下肢有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3]。为减少股骨颈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我院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1年1月收治的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54)。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8:16;年龄60-88岁,平均为(72.56±1.05)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39:15;年龄62-87岁,平均为(72.05±1.24)岁。2组患者的各项资料结果无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 方法:对照组应用骨科常规护理。这些包括戒烟戒酒,避免下肢静脉穿刺,避免因寒冷刺激引起的血瘀或静脉痉挛,保持患肢温暖,提醒患者适度翻身等。观察组应用针对性护理。(1)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术后由负责护士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评估。每班密切关注创面及肢体血液循环情况,如患者肢体肿胀程度、皮肤温度及颜色、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严格执行床头移动系统,必要时需要测量不同平面对应的身体两侧的周长并做好记录。病房内应保持适当的温度,注意保持患肢保暖,如果患者有呼吸困难、胸痛、发紫、咳嗽、汗萎等症状,应警惕肺栓塞的可能性,立即向值班医生报告,及时治疗。(2)术前护理:①明确患者的病因。静脉血栓形成的3个主要因素是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股骨颈骨折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具有多系统、多器官的生理功能退行性和器质性病变,加之股骨自身肢体活动受限造成,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延长被动姿势、过度旋转和牵引下肢,骨水泥聚合引起的热损伤都会大大增加了对邻近血管间接损伤的风险。②做好术前评估。护士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的治疗、用药情况需要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完善术前检查。尤其对老年人、女性、吸烟、糖尿病、肥胖、下肢水肿、下肢静脉曲张、心功能不全以及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史和术后下肢深静脉静置严重创伤史的患者应特别注意。在临床工作中,术前下肢彩超检查是常规检查。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发人群,可根据临床需要增加下肢彩超检查的频率。(3)心理护理:股骨颈突发性骨折使患者无法自理,感到沮丧和烦恼,担心治疗效果。有些患者哭闹、生闷气、不吃东西。护理人员要热情服务,耐心倾听患者,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在护理工作中运用肢体语言,如帮助老人、抚摸患者的手等,以获得患者的信任。根据患者的教育水平,在治疗过程中,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后果,并和患者的工作需要配合进行耐心解释,以便患者能积极参与预防血栓形成的治疗。(4)生活上的护理:劝说患者戒烟并提供饮食指导。糖尿病患者给予糖尿病饮食,并在应用胰岛素前按照医嘱将血糖控制在8.6 mmol/L。老年人胃肠功能退化,根据患者的兴趣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如鸡蛋、鱼汤、猪肉面、豆制品等。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因为卧床患者肠道蠕动减慢,多吃芹菜、韭菜等粗纤维食品,防止便秘。增加饮水量,每天保证饮水2000ml,防止因饮水量不足引起血液粘稠形成血栓。(5)进行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在综合护理评价的基础上,积极介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潜在风险。通过发放宣传材料、面对面交流、多媒体教育等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深静脉血栓知识,从致病因素、危害因素到预防措施,并告知深静脉栓塞的症状,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如有不适,要求患者尽快联系主管护士或医生,吸烟者必须戒烟。(6)物理预防:采用平面静脉泵、间歇式气动加压装置、梯度加压弹力袜等物理措施,促进下肢静脉血回流,减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局部血液循环,加强皮肤护理。(7)功能锻炼:术后卧床休息期间,患者保持四肢功能位,患肢抬高约20°-30°,有规律地翻身拍背,2小时进行1次。鼓励和帮助患者做被动和主动的踝关节伸展和屈曲运动,引导患者做股四头肌等伸活动和踝关节膝关节伸展活动,每天数次,以更好地恢复患肢功能。(8)进行风险处理:根据患者不同的危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高危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物理预防措施和药物预防;采用物理措施和常规护理预防中、低危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低度危险: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DVT知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DVT的危险性,发放预防手册,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预防工作。高度危险:在中、低风险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IU,每天1次,连续注射10天,并使用弹力袜预防。观察患者是否有水肿、疼痛等症状,及时发现并对症治疗。

3 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SAS与SDS评分。护理满意度包括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检形成、肺栓塞、脑梗死等;抑郁和焦虑情绪采用SAS与SDS自评量表进行调查,50分以上为抑郁、焦虑,分数越低则表示抑郁焦虑情绪越少。

4 统计学处理:本文选择SPSS21.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型指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用(n,%)表示,用t来检验;计量型指标(SAS评分与SDS评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进行检验。P〈0.05表示2组患者之间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8.15%(53/54),十分满意为77.78%(42/54),满意为20.37%(11/54),不满意为1.85%(1/54);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72.22%(53/54),十分满意为22.22%(12/54),满意为50.00%(27/54),不满意为27.78%(15/54)。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二者的差异十分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3804,P=0.0001)。

5.2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与SDS评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之前的SAS评分为(56.37±5.82)分,SDS评分为(57.62±3.94)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6.48±5.76)分,(57.41±3.82)分,2组在护理之前的结果对比差异并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t=0.0987,P=0.9215,t=0.2812,P=0.7791);观察组患者护理之后的SAS评分为(34.01±1.57)分,SDS评分为(33.68±2.04)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5.06±3.18)分,(44.11±3.74))分。护理之后的差异较大,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要轻,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963,P=0.0001,t=17.9909,P=0.0001)。

5.3 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2/54),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占比1.85%(1/54),肺栓塞占比1.85%(1/54);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93%(14/54)其中深静脉血检形成占比11.11%(6/54),肺栓塞占比5.56%(3/54),脑梗死占比9.26%(5/54)。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9081,P=0.0010)。

讨 论

深静脉血栓(DVT)是纤维蛋白、红细胞、不同数量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在静脉中形成凝块的过程[4]。Virchow提出了静脉血栓形成的3个主要因素:静脉停滞、静脉壁损伤和高凝。一般认为相关危险因素还有高龄、心力衰竭、既往有DVT及肺栓塞史、下肢直接外伤、静脉曲张等。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股骨颈骨折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老年人。发病率高达40%-80%,多发生在下肢,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5]。DVT发病急,如不及时治疗易导致血栓加重,严重者可引起肢体坏死,临床90%的肺栓塞是由下肢DVT引起的,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6]。针对高凝血、骨折活动受限、下肢血流缓慢、外伤造成血管壁损伤的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应进行仔细观察、有效评估,并采取预测性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7]。据报道,美国每年约有60万人因深静脉血栓住院,20万人死于肺栓塞,肺栓塞是第3大常见死亡原因[8]。因此,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显得尤为重要。有效护理能够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9-11]。

有学者研究显示,因为股骨颈骨折病症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需长期的卧床休息,因为锻炼缺乏,患者会发生血液循环缓慢现象以及下肢肌肉萎缩现象等,使得此类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比较高,将直接的影响到患者身心健康,甚至会危机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面临此种问题,纵然传统护理服务可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但是其干预的效果理想性不足,护理与治疗的全面性与针对性不足,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概率比较高。此次研究中,对观察组中患者开展了针对性护理,(1)心理护理:患者在入院后,一般都会有抑郁、焦躁等各种负面的情绪。运用易懂和通俗的语言细致地讲解预防措施、血栓出现的后果等,尽可能将其不安心理情绪消除,使得治疗的依从性高效提升。更需告知患者手术之后的各项有关注意事项,使得患者可以明确手术后的具体状况,指导患者能够耐心的等待病情稳定以及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监督患者可尽早地实施早期的功能锻炼,使得其活动意识可明显的提升。告知患者的骨折位置能够快速的恢复,不必过度的担忧,将其情绪有效稳定,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使得患者兼容性和依从性有所提高。(2)病情评估:明确患者的病况与手术的耐受性,对其脏器功能针对性评估,对出现肢体肿胀和疼痛的患者,需考量其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需尽可能的早诊断与预防。加之,在护理中,如果患者出现发热症状、下肢肿胀症状等,在接受实验室检验发现白细胞指数有明显增高,需明确患者下肢的具体状况,对血栓的形成加以预防,观察患者是否有肺栓塞问题出现。加之,更需对其双下肢的周长进行测量,明确其肿胀的程度。术后可指导患者多喝水,规避血液出现粘滞问题,进而避免血栓与血流缓慢问题发生。对于存在咳嗽症状以及呼吸困难症状患者,需更为积极的对肺栓塞问题加以预防。在病情观察中,需重点了解患者患肢肤色、温度、肿胀度、麻木感以及足背的动脉强弱性。间隔1小时左右对患肢的末梢血运状况加以评估,若是出现异常,需针对性处理。例如,出现皮温降低、皮肤苍白以及肿胀发绀等较为明显,可表明患者的血流循环存在一定的障碍,需尽早地和医生沟通和处理。若是疼痛感比较强烈,需依照医嘱给予镇痛处理。更需加强行为指导干预,骨折后出现并发症较为普遍和常见,需强化护理服务,尽早发现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做好肌肉萎缩状况、静脉血栓症状、压疮症状、疼痛指标等状况的观察。需加强预防性护理,使机体能够快速恢复健康。不但需重视对患者实施意识层面健康教育,更需让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护理和行为操作。(3)功能训练: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都平稳之后,需加强对患者患肢的训练和干预,与患者的体征和体质状况相结合,在患者病况稳定之后,尽可能的早一些下床活动。可先对患者的上下肢进行按摩,而后引导其将其双下肢抬高,开展直腿练习,监督患者家属能够在一旁陪同,提升机体内部血液循环,规避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的出现。积极鼓励与指导患者在手术之后接受科学与有效的功能训练,使得静脉血流速度加快,减少水肿症,对肢体的血流动力学加以改善,规避红细胞出现聚集,有效预防血栓的出现。(4)体位指导:患者在手术之后需长时间的卧病在床,使得血栓出现的风险显著增加。对此,需给予其体位护理降低血栓出现的风险,经过辅助患者实施体位转换和下肢的被动训练,使得其心脏的血流量被较好的改善,使得下肢的静脉血流循环加快,降低静脉血栓出现的风险。(5)重视饮食指导: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术后饮食合理的重要性,需进食适宜量的膳食纤维食物,引导患者多饮水,将血液内的粘稠程度降低。需避免患者摄入高脂和高热量的食物,保障饮食的清淡性。药物护理中,需给予患者利伐沙班药物与肝素钙药物干预,前种药物需口服用药,后者需皮下注射,将药物使用剂量控制在4100 U,使得血液可以迅速流动,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出现。(6)预防感染:科学与合理化的运用抗生素药物,对手术之后可能出现的感染和并发症加以预防。若是出现感染问题会使得伤口的愈合被延期,造成骨折位置功能的恢复速度比较慢,导致患者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明显加重。对此,需运用全身用药方式、局部换药方式和对症处理的方式等对伤口的感染进行预防。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x2=14.3804,P=0.0001);2组患者护理前的SAS与SDS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t=0.0987,P=0.9215,t=0.2812,P=0.7791),护理之后均有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要轻(t=22.8963,P=0.0001,t=17.9909,P=0.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x2=10.9081,P=0.0010)。因此,对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进行及时针对性的护理,可以降低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本研究发现,老年肥胖、制动、糖尿病、血栓和激素替代疗法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风险因素,年龄的增长,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在上升,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等慢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增高,因此,多种因素可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危及患者的健康[12-14]。而患者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卧床休养,容易导致损失的有效循环血容量,而且患者长期躺在床上,身体活动有限,导致血液流动缓慢,增加血栓的危险,因此有病史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于无血栓的患者[15]。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对股骨颈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良好的预防作用,降低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肺栓塞股骨颈下肢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危险度预测联合肺栓塞排除标准对剖宫产术后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56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颅面部动静脉畸形治疗中肺栓塞死亡1例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