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的境界
——读《静语文》有感

2022-12-26王紫云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静心安静语文课堂

文|王紫云

每当翻开唐静老师的《静语文》,我就会不由自主地静下心来。身处“静”的氛围,细细品读,字里行间感觉似有一湾清溪悄然流进我的心田。曾经一度困惑于如何教好语文的我,在这本书中找寻到了语文教学的三重“静”界。

一片冰心在玉壶——保持一份纯净

“我们一直在探寻更好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模式,可是,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

这段话让我想起三年前刚踏上讲台的我常常苦恼于自己的课堂沉闷、教学难以推进,经常向其他老师讨教使学生踊跃发言的妙招。后来课堂也逐渐变得“热闹”起来,但学生的发言渐渐变得断章取义,作业也反馈出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不理想。

“‘静语文·慧课堂’追求在宁静中探寻儿童之善,在沉静中涵泳文本之真,在雅静中品味语言之美。”这是唐老师在《静语文·慧课堂》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这不由得引起了我的反思:我到底想要追求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我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老师?

结合“静慧语文”的理念,我明确了对语文教学的追求: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沉静的老师。在我的课堂上,学生能安静地思考聆听,体察文字的精妙,习得表达的技巧,感悟文学的博大,传承文化的精髓。

自此,我摒弃浮躁,潜心钻研:静心读书,静心地研读教材和专业书籍;静心备课,静心地设计学习活动;静心上课,静心地带着学生用心体悟、用笔书写。

语文教学的第一重“静”界,是我们教师需要始终保持一份对教学的纯净追求,永葆学习的心态,与时俱进。

静中情味世无双——给予一份安静

“每一位学生在与文本、与自己的无声对白中会获取独一无二的体验,教师更应该花些时间、给课堂留点白,给学生的思维、情感的体验创造一个绝妙的‘静’界。”

我是从唐老师对我校的语文教研指导中读懂这一点的。唐老师一直强调语文课堂要以人为本,要慷慨地给予“安静”。她指导的每一个语文课堂,都会给学生创造一种静的氛围:引领学生静静地品读,消除浮躁,向文本的“青草更青处漫溯”;引导学生静静地思考,激扬思维,体会作者的情感;指导学生静静地聆听,博采众长,在静听中“满载星月而归”。

秉承着这一理念,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的《三月桃花水》时,在“我品桃花水”的学习活动中,我播放了《春景》的纯音乐,给足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静静地勾画优美的词句,静静地想象语句中的美景,静静地品味语句中的情感,静静地聆听别人的发言。“读了第2 自然段,我仿佛看到了漂着桃花的水一路向前,带来了春天,带来了希望!”“作者沉醉于三月桃花水之中,表达了对春水的喜爱。”……学生的表现让我惊喜,也让我感受到了安静课堂的魅力。此后,每堂课我都会努力打造静的氛围。学生在一次次静思中提升了学习能力,我在一次次实践中领悟到营造“安静”课堂氛围的真谛。

语文教学的第二重“静”界,是在课堂上营造利于学生静心读书、深入思考的安静氛围,让学生能沉下心来进入文本细细体会,回归课堂本真。

心静极则智慧生——培养一份心静

静是修身养性、涵养品德的力量之源。南怀瑾曾说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思想和情绪应该是非常宁静的,宁静的心绪才能生智生慧。

“静慧语文”课堂力求挖掘课程本身的魅力。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我觉得要想实现这一点,还需要培养学生心静,才能做到“静以修身”。

提倡静心读书。在早读时,我让学生自由地充分地读,教室内始终书声琅琅;课堂上,我使学生专注地深入地读,给学生静静品读的时间;回家时,我令学生广泛地有趣地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提倡静心书写。我们班开展“每日一练字”的活动,我会精简地布置作业,明确要求学生书写要形质兼美,给学生留出静心书写的时间。

提倡静心聆听。在每节语文课前,开展“课前五分钟”的活动,组织学生轮流上台讲故事,让学生学会静心聆听。

语文教学的第三重“静”界,是从小培养学生静心学习,静心感受教材中典型人物的高尚品格,从而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

在语文教学上,我们需要始终保持一份纯净,给予一份安静,培养一份静心。在宁静致远的语文视野下收获满满,让每一节语文课都成为学生一生中无法磨灭的记忆。

猜你喜欢

静心安静语文课堂
听,安静会说话
深入敌后,保持安静
“云自习”:静心,还是云游
书香消暑气 静心读好书
书香消暑气 静心读好书
楼上请安静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行走中的静心
坐拥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