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兼修: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2022-12-26李月凤
□李月凤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要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把道德导向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所在。该课程以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为核心,旨在帮助学生参与社会,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的社会主义好公民。但在教学中也不难看到,道德与法治两者的教学呈“拼盘式”,甚至出现脱节的情况。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使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实现有效融合?教师应立足学生,活用教材案例,思辨情境问题,巧用生活事件,使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互补充,完美融合。
一、活用教材案例,使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互补充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案例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和知识学习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为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有效融合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教学中,教师可以对这些案例进行挖掘、优化和拓展,促进学生道德知识的增长,同时帮助学生提升法理素养。
(一)优化案例思路,体现道德温情
教材中的案例是为了解决或突破某一知识难点而安排的。教师要拓展知识点,在严肃的法律条文教学中,恰当引入德育理念,让学生在获得法律知识的同时实现道德发展。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4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一板块的“活动园”栏目安排了“高叔叔装修影响邻居休息事件”的内容。在执教过程中,教师针对“如果你是林博远,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进行提问。多位学生选择直接起诉或走法律途径。此环节,教师在进行法治教育的同时秉承德育的理念,在肯定学生具有强烈的法治意识的同时,还带领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处理会更恰当”。通过分析讨论,学生认识到:权利是有界限的,要学会用法律途径去维护自身的权利。但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所有的事情都直接用法律解决,可能过于生硬,导致社会关系不和谐。只有道德与法治两条路一起走,才能使社会更美好。
(二)拓展案例内容,守住法治底线
道德是人性的至高点,法律是人的底线。道德和法治犹如一鸟两翼,是互动互补、缺一不可的关系。教材中,有些案例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凸显德性。一方面,教师要利用此类案例,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深化学生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教师要适时增补法治教育,充分挖掘案例中的法治教育内容,使学生增长法治知识,强化法治意识。
六年级下册第1课《学会尊重》第一板块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中每个人都值得尊重”,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在执教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身边熟悉的普通人的故事,在道德层面深刻体验尊重他人的价值。然后,教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条文。接着,教师拓展案例内容,引入“因不尊重他人而受到法律处罚”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不仅是伟人、名人值得被尊重,普通人也一样值得被尊重”。学生由此明白:尊重他人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
(三)挖掘案例价值,提升法理素养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即使是同一案例,在不同的情境中,学生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形成不同的见解。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角度地挖掘案例背后的价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伦理、道德等角度进行思考,提升自身的判断力。
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对于“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创设“未满12周岁的学生在公园、小区或公路上骑车”的三种不同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违反法律法规可能会产生的后果。通过讨论,学生明白:未满12周岁上公路骑车,在道德上是对自己、他人的不负责,更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在法律上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应该杜绝这样的行为。
二、思辨情境问题,修正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偏差
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判断能力较弱,遇到问题时不知道该如何做出选择,时常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强迫小学生对道德矛盾做出抉择,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鉴于此,教师应依据生活实际,引发课堂辨析,促使学生进行深刻的思考,为学生搭建规则建立和德行生长的阶梯。
(一)打破思维习惯,避免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或是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他人行为的一种方式。二年级上册第11课《大家排好队》中的绘本故事为《守规则,懂礼让》,旨在体现遵守排队规则与礼让特殊人群之间的关系。面对特殊问题,教师要做好价值导向,避免学生武断地做出判断,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要礼让;当礼让和规则发生冲突时,要学会灵活处理。学生了解到:避免道德绑架并不否定谦让的传统美德,在具体事例中,既要守规则也要懂礼让。这样的教学打破了原有的思维习惯,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规则意识,让学生免于道德绑架。
(二)寻找生长因子,避免规则僵化
道德两难问题的解决,应该从正确引导学生实行道德行为出发,矫正有一定偏差的道德行为,并在其中获得道德成长。一年级上册第16课《快乐过新年》的“多样的传统新年”板块中,学生对新年能否放鞭炮这一习俗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根据相关条例和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在禁止的时段和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因此人们在不该在新年放鞭炮;有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认为在农村老家过年是可以放鞭炮的;还有的学生认为应该遵照长辈的建议去做。
对此,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解读相关条例,让学生有更准确的理解。学生明白:在新年燃放烟花鞭炮可以增添喜庆的气氛,但要在规定的时段、规定的区域,确认环境安全后才能燃放。在此教学中,学生在道德抉择和规则坚守中找到了理性因子,做出了合理判断,避免了行为的僵化。
三、巧用生活事件,促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并驾齐驱
《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教学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刍生活经验,强化法治意识和道德认识,以此约束自身行为。以四年级上册第8课《网络新世界》为例,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事件进行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
(一)引入生活案例,强化认识引导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真正的出发点,是提高青少年对新媒介的理性判断能力,把握自身的行为方向,学会利用现代媒介为自己的成长服务。本课第一板块“新世界很精彩”主要是从“互联网生活小调查”入手,了解每个人在丰富的网络生活中的状态。教材通过网络购物、远程教育、网络银行等具体生活事务,让学生认识到网络世界中的各种精彩,感受网络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
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找一找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利弊同在,因此在面对纷繁复杂网络的信息时,要具有自己的判断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生活中因为不良网络行为引发危害的案例,以此反思自己的行为,明白自觉遵守网络行为规范的必要性。
(二)引入法治案例,突出认识建构
网络时代催生了网络环境下的法治问题。《网络新世界》一课第二板块的话题是“新世界有规则”。该板块主要在于说明互联网虽然是虚拟世界,但同样受规则的制约,旨在通过具体的网络行为引导学生既要学会保护自己,又要做到不伤害他人,从而提高青少年在网络交往方面的道德水平。
如果缺乏网络监督和道德约束,就容易导致学生的道德意识淡薄,自律意识偏低,道德失范行为不断增多。因此,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必须要与法治教育相结合。教师要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将法治案例引入课堂,通过“想一想”“辩一辩”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唤醒学生的法治意识,从正反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形成安全、文明、理性的上网思维。此外,教师还可呈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的相关条例,引导学生用法律条文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学会保护自己。
(三)学用结合,注重实践反馈
没有其他文明素质的支撑,个体的道德发展必定是独木难成林。为了使教学更有效,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实践,说说自己是如何安全运用网络工具收集信息的。教师也可以结合信息技术课,开展教材中出现的安全防护小技巧、网络游戏设计、网络污染等内容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
此外,社会实践能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多元化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相关网络社会调查活动,举办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小竞赛,或组织手抄报的绘制等。通过这些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切实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治意识,最终让学生学会在网络中安全、文明地生活,更好地参与网络公共生活。
课堂是培育时代新人的主阵地,只有德法兼修的教学,课堂才能闪现出道德的光辉,体现出法治的魅力,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